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
龙应台的大名早有听说,最近的关注源于朋友圈里看到的她在大学的演讲,主旨大约是讲和“人文素养”有关,尤其是作为一个政客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她也倡导每个人都应该多读点“文哲史”方面的书;另一篇是她在北大的演讲,也谈中国梦,再次提到了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并希望下一代的中国人不再有恐惧,而享有充分的自由。
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和“马政府”的前文化部长,我有理由相信龙应台显然是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也因此带有鲜明的现实批判主义的文化人。读到龙应台,第一本便是她的《孩子你慢慢来》,让我大跌眼睛,这是一个霸气的,有强烈批判主义的作者吗?就像书的扉页所介绍的那样:“作为华人世界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着万丈豪情,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是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用娓娓道来,饱含深情的文字,展现出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也再次让我觉得不管一个外表再强悍的女汉子,作为母亲,她也唯有柔软。
这本书并不厚,或许是因为我尚没有孩子的缘故,却读得比较慢,我需要用心去感悟每一篇零碎文字背后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以及用力去想象那种画面感,如婴儿般的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书中的小人物,小故事以及婴儿般的思想,我都得用力去揣测,去想象。读此书我似乎也有种在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从小多由奶奶带大,母亲也并非如龙应台那般有文化,或因为儿时记忆断线的缘故,我已记不起什么蝴蝶结,也想不起多少儿时的故事,还有什么洋娃娃,但这已不重要,因为我依然健康快乐的长大,依然具有独立人格,依然爱知求真,善良本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每个人的故事,龙应台笔下的安德烈是幸福的,他可以从小接触到三四种语言,可以听一个有文化的妈妈讲各种故事,可以打小就能用平等的心态和妈妈对话。但想必在安德烈的心里,这个妈妈既聪明严厉,又有一个母亲柔情般的呵护,我也相信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每位家长也都尽自己所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了我们。
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人,柔情背后依然免不了龙应台对社会,家庭的思考,关于婚姻她说到:“婚姻,和民主制度一样,只是人类在诸多制度中权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择;婚姻幸福的另一面无可避免的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消减”。这些,她又如何对一个两岁半的小孩去解释?我最新的领悟是婚姻与家庭本无所谓完美,所谓完美或就是在分歧时,双方能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沟通面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寻找共通点;婚姻家庭也就是在相互欣赏中让彼此成长。如此生活的意义就是学会欣赏,懂得感恩,保持好奇,有所期待。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2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路上有可爱的小花,温柔的小兔,也有可怕的荆棘,危险的猛虎,我们在路上磕磕绊绊的走着。有的人,走得壮烈,走得华丽;有的人,走得灰暗,走得毫无价值。
走在路上,回首遥望远方,只见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成年人的路,往往复杂,难以区分现实和虚幻,障碍处处难;孩子的路,是一条开满诱惑孩子的猪笼草的稚嫩小路,但是,猪笼草会比美丽的花儿少好多。
一天,我拿起了书架角落中的一本书。我轻轻抹去灰尘,发现这本书叫做《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是一张小男孩在枯叶上走路的图片。“咦,是不是童话呢?哦,会不会是讲教学经验的啊?是不是一封封信呢?”我带着满脸的问号翻开了书本。原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安安和爸爸(德国人)妈妈(中国人)的种种事迹,还讲到了他的弟弟——飞飞的出生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因为他发现,妈妈好像不喜欢他了;他为了试试新剪刀锋不锋利,而去剪弟弟的衣服裤子,搞得弟弟像个小乞丐;安安在听妈妈讲水浒传时,想到了打劫,便与昂弟跑到街上“打劫”巧克力等等有趣的成长故事。
书中曾说过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那么,怎样让小天使不受污染地成长呢?记得,书里有一段写了安安与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赢了,誓死捍卫似得抱着小卡车,只见安安后退了两步,妈妈刚要去安慰他一下,可安安却摆出一副举的姿势,嘴中发出“砰砰”的声音,然后满意地喊了声:“死了!”妈妈却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动机是从哪儿来的。安安爱听故事,妈妈当然就讲故事喽,讲到《小红帽》时,安安便知道了:猎人要用打死大灰狼了。从此以后,妈妈讲故事之前,都会瞅瞅,里面是否有暴力没有了。
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次很萌的经历。夏天来了,妈妈带我去买西瓜吃。这时,我看到人们在选西瓜的时候,会用手敲一敲,听听声音,再买。于是乎,我就认为买东西时都要拍拍它们,妈妈也没在意。后来,妈妈带我买铃鼓,我选了一个紫色的,然后熟练地举起右手,在上面拍了两下,谁知,震耳欲聋的响声传来,耳膜被震得生疼,“唉,看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敲一下的啊!呜呜”,妈妈和服务员阿姨见了,简直要抱着肚子笑开花了。
慢慢来吧,孩子!你慢点来!可是,如今是已经做不到的了。现在的孩子,一个学画画,一个学舞蹈,还有一个又学画画舞蹈,还学围棋武术,如何慢慢来呢?!爸爸妈妈们一定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嘛,多学一点又无妨。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正喜欢呢?爸爸妈妈,让我们有一个像安安那样慢慢来的机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儿,去寻找自己该走的路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3
读书如同与人打交道,不能只看外表。有的人,外表平凡,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一生,有的则相反。读一本好书也是如此,纵使它没有鲜亮华丽的外表,但丰富的内涵一样能使它锋芒毕露。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
这本书读来非常的平实,透过这平实,分明看到了一位耐心、内心充盈着爱的母亲,看到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小家庭,看到了一个快乐的、可爱的、聪明的、健康地成长着的孩子。正如封底的一段话:“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本质的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她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我花了较短的时间把整本书浏览了一遍,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间。
每一篇小文章里,孩子的纯真无邪和妈妈对孩子的爱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让看的人也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从孩子的出生开始,龙应台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围,她给孩子洗澡、喂饭、换衣服、带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读故事书给他们听。在《初识》中,8个月大的安安虽然还不能人语,但已会咿呀做声了,而且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于是,每天早上,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这句话特别有道理,这也就是龙应台,他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现在中国的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说白了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让孩子早早地进入早教班。以至于现在的幼儿园提早变成了小学,孩子们要上认字课、美术、音乐、体育、算术,还有英文……过早学会识字的孩子便在入学后坐在教室里发呆,因为他们都已经学过了。而其他没学过的小伙伴们却叽叽喳喳兴奋地发现字的世界,“那种快乐,确实像一个瞎子突然看见了世界,用张开的眼睛。”或许幼儿园里不教认字是对的,急什么呢?童年那么短,那么珍贵!
这本书不仅适合已经做父母的人看,也适合将要做父母的人看,它是温情与理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你会被慢与爱的教育艺术所感染。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4
生活中影响我们最深的往往是些平常事。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决定着我们对一些事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做出的决定,近而影响着我们世界观的形成。我们就在这些平常事中慢慢长大,懂得爱与被爱。
龙应台的这部生活散文《孩子你慢慢来》讲的就是这些平常事,平常事中的母亲与我们。
龙应台是一个幸福的母亲,因为作家的工作性质,反而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重要的幼年时光,能亲眼看到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和进步。
她以朴实、细腻、简洁的文字,还原了孩子成长的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和说教。通过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让孩子成才,不是如何如何使孩子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
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因为爱,她并不遗憾为了孩子而占去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不在乎岁月侵蚀渐渐变成“黄脸婆”的容颜。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
读罢《孩子你慢慢来》,我对自己说:我能不能不当孩子的上帝,而做孩子的朋友?能不能做一做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能不能经常给孩子不经思索的热爱,而不是给予沉重思考后的要求?能不能平等的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让孩子在兴趣中快乐成长?能不能尊重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孩子的人格,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沃土中成长?能不能不要单纯让孩子学外国话,而是让他学英语的时候,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录像,观察美国人和英国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某些差异?能不能在家中为孩子买一个地球仪,只要在电视上看到某个陌生国家,就耐心地和孩子一起在地球仪上寻找,直至最后成功“发现”为止?能不能经常带孩子去去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让孩子在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中认识世界?能不能不把网络当成洪水猛兽,而是经常就某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询相应的信息和知识?
我们是应该尊重一下孩子,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童年了,毕竟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我们作父母的作老师的应该对孩子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虽然,打破惯性思维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孩子你慢慢来”希望成为我们的口号!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5
龙应台女士的生活散文很散,很自由,很简单朴实,正不是有那种华丽词句的无思想文章,有些文章雕琢得再华丽却总比不上天然的佳作,若说作者写这些文章是为了歌颂母爱,我不敢否认,却更加愿意相信这些只是作者自然感情的笔尖流露,淤积于心,终日似有所怀,酝酿三番而泻于行墨,遂成锦绣,作者写时定然不是苦心竭力,搜词摘句,而是心之所想,笔之所成,自然流畅,沉浸在回忆之中一篇优美的散文便写出来了。这也是可贵之处,如诗一样,任然之气是诗之灵魂,我虽不会写诗却在看诗上有些功夫,其实诸位也很容易分辨哪是好诗,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应酬之作,如杜甫,今我不乐思岳阳,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再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再如月明林下美人来,好诗总是挥洒自如的,读此书便会沉浸在故事中,随着作者的心情波动而动,安安种种可笑可爱的行为仿佛自己见证了一般,这种故事的带入性使读者很享受这篇文章,并且是很自然的,没有什么读者请看,看官细思之类的话,正是文章高妙之处。
一篇结束,发现除了陪作者笑笑之外更有一种作者要传达的哲学深思在言语之中了,比如《龙》,比如《神话.迷信.信仰》这里的作者思考只是点到为之,却给了读者一个线头,指不定能凭着它从水里钓出什么大鱼。作者的思想本就是一个东西放交汇的产物正如华安《放手》中说的那样:她对我一方面极其严格,督促我努力学习,认真做事,一方面又却极其讲究自由尊重和理性思考,读书恰似知人,作者对自由,对尊重的需求和似隐实现的中华文化传统思维在书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两种教育理论的综合,又是两种对人生的态度碰撞,爱与放手该如何看待,人的一生永远在不停的奔跑,却也需要停靠站,我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分离的,不似夫妻,爱要结合靠近,爱孩子便教会他独立,自由。可是很多人做不到,华安文中: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也是有必要的。这句话不能说是对母亲教育独裁的悔恨,只能说是自己懂的了一层人生,也只有站起来的人才知道何为站。
我一向认为那些说出高深莫测的话的人并不一定高深,相反那些说白话的人说的话才更应该重视,那种白话是微言大义,而作者便是通过这些白话告诉着一位母亲和孩子生活的哲学。读此书的意义也就在于知道这哲学,这种哲学我也是说不出来的,也是只有自己知道了才知道的。
站在书外,离开作者的记忆,我看这书封面上的图画,便有了一种寂寞,书的最后华飞写文章都十五岁了,你长大,我也老了,这世间的缘分总是喜欢制造遗憾的,以前只是4感觉花开了,又落去,每一个季节轮回都令人惊喜,现在自己也将老去,那些原本一起看花的亲友都难以再聚多喝一杯。想起龙应台女士的《目送》,更添悲伤,时间是慢不下来的,但怎可辜负,所以不必求时光慢,你慢下来,用慢观快,快者也慢了,再说这世上的花开花落都是很慢很慢的。连夏天晚上的茶也凉的慢,不妨,栏杆旁的风真的又温柔又轻慢。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6
终于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断断续续看的,一直都喜欢龙应台率性犀利的文笔,没想到散文也能写得这么美。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原文中一段话,看孩子笨拙地打着蝴蝶结,需要大人耐心等待。
龙应台的两个孩子华安和华飞,上学回家路程只要15分钟,可孩子们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开始以为孩子们撒谎,后来跟踪才发现,孩子们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一节短墙要爬上爬下玩会;经过一个庭院深深的大铁门,铁门里关了狼狗,孩子们要去逗一下,逗得狗叫他们觉得刺激;看到地上一只黑色的蚂蚁正在辛苦地搬运食物,他们会停下来观察讨论;路上看到一块工地,孩子会去那里搜集宝物,其实也就是废品,这样回到家花了约70分钟。
龙应台的确是集责任于一身的严格的教育者,但是又充满着温馨。她每天会给孩子们讲故事,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孩子教育成了像一颗小树一样正直的人,教会孩子如何做深刻的批判,理性的思考,尤其对现象如何敏锐静观。在孩子眼里,母亲不像家人,倒更像挚友,这点可以说明龙应台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文章提到一个细节,龙应台生二胎华飞时,华安的心理状况。
客人来道喜时,大凡养过两个孩子的会带两份礼物过来,而且进门先送礼物给大的孩子华安再去看老二,先夸华安如何漂亮再夸老二,很会关照老大的心理。只养一个孩子的只会带一份礼物,而且直奔主题夸老二,根本没留意到旁边还坐着一个被冷落的孩子。所以当有一天客人夸弟弟睫毛长,头发柔软,手可爱后,安安幽幽地对妈妈说“我的睫毛不长吗?我的头发不柔吗?我的手不可爱吗?”所以生二胎的筒子注意了。文章对老大老二性格分析也有道理。老大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但被迫学习分享,所以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敏感的,但也因为是老大,会是个成熟而有主见的人。老二飞飞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一生下来就要和别人分享,会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人生会简单、轻松。
文中还提到安安朋友去超市偷东西后和安安分享结果被抓的case,很有教育意义,超市老板是个很有爱心的人,这是一次爱的教育。
最喜欢文中提到他们在大草原放风筝的情景,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躺在绿绿葱葱的草上,看风筝飞来飞去,宁愿一辈子就这么躺着。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许我们真应该少点功利心,放下那颗浮躁的心,让孩子慢慢自由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7
《孩子,你慢慢来》所包藏的母爱,除了一个母亲能用心感受到,还有任何一个爱妈妈的孩子都能挖掘。我好羡慕安德烈和飞飞。在这个没有冬阳的日子读这本暖暖的书,整个人都暖和了,被温情包围许久感动。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漂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完完全全投入于阅读中。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认真看的作品,因为即使听着音乐,我也可以完全过滤掉一切无关的干扰,要的只是能够让我凝神静心的轻轻的曲子。
看《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
对,看这本书时心情一直如轻风般缓缓流动,没有太大的起伏波动,所以读安安的成长和读妞妞的故事不一样,自始至终,不曾落一滴泪。
我很难写好一篇读后感,因为我看书往往只是沉浸于看书的过程,看过后就忘了许多细节,甚至连自己有过的感受都会忘记。在整本书里,唯一能被我清晰记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宝宝?”宝宝情急地喊出来,“妈妈,不要动……”一边用两只手指撑开母亲的眼帘。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安安专注地、深深地,凝视着母亲的眼睛,声音里透着惊异和喜悦,一个字一个字地宣布
“妈妈,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说着说着激动起来,伸出手指就要去抚摸妈妈的眼珠——“真的,妈妈,两个眼睛里都有……”
妈妈笑了,她看见孩子眼瞳中映着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镜子,像湖里一泓清水。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婴幼儿刚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国度的时间不长,他们有着柔软的肌肤、清澈的眼眸、纯粹的泪与笑,这是上帝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丽的印记,这些印记还未经过岁月的冲洗,所以显得如此动人。他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孩子你慢慢来,体格与内心才能不断茁壮、强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8
第一次读《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宝宝只有几个月大。那时我急需从各种育儿书,成长书中寻找知识、积累信心、增强力量,可是这本受很多人追捧的《孩子,你慢慢来》却没有给予我心灵的支撑,我觉得它温馨但不够强悍。第二次翻开这本书,我突然比之前更加感动于书中生活的瞬间,也比之前更懂得孩子对于母亲的意义,这些看似细微细碎细小的时刻,组成了孩子与母亲的整个世界,就像湖水上的粼粼微光,闪闪发亮。对于母亲来说,这些就是记忆中最珍贵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
在序篇《蝴蝶结》中有一个小孩子系蝴蝶结,那一句“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体贴的母性关怀温暖心扉。而与之对比的是,因为交不起补习费而挨老师鞭子,最终带着弟妹自杀的王爱莲。开篇便用这样的对比与警示引起思考,一个温柔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孩子的世界有单纯又宽广,孩子的善良令人动容,孩子的真实让人反思,孩子的敏感让人热泪盈眶。学会说话的华安,观察世界的华安,听故事的华安,看小鸟的华安,说四种语言的华安,失落的华安……孩子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充满欣喜的世界,清晰又新鲜,同时他们也展现给我们一个无助的世界,柔弱又敏感,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慢慢的陪她长大,直到她准备好独自前行。
妈妈的世界温柔又多情,她忍不住与孩子亲吻,她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她有自己的事业理想却心甘情愿的放下,面对好友的询问“你后悔吗?”,她说:“还好。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她有时也心烦,但是看到亮晶晶的纯真眼睛,她的心里无比柔软。她思考三岁的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她安慰孩子的失落,她有时也会像很多中国妈妈一样要求孩子写字规范,但是面对孩子的愤怒她又坦然接受。妈妈相信孩子的诚实,在意孩子的自尊心,面对偷东西的小孩没有责骂。这些让人禁不住思考,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耐心与信任是多么重要。
我们常常在说,教育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好的教育给予孩子信心,坏的教育摧毁孩子的自尊。耐心的等待是大人能给予孩子的最温柔的拥抱,而我们常常忘记这一点。我们催促孩子,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我们嘲笑孩子,因为他们做的不够快不够好;我们嫌孩子笨拙,完全忘记他们还只是孩子。无形当中,我们替孩子做了很多,而最终我们抱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做。
生命很长,成长不易。还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外出的六个小时的妈妈回来了,她问:“妈妈不在的时候,你做了什么?”这小孩平静地回答:“我想事情。”妈妈忍住笑问他:“你想什么事情?”“嗯——”小男孩庄重地回答:“我想,没有妈妈,怎么办。”看到这里,心柔软了,眼睛模糊了,在孩子的童年里,妈妈就像是天空,笼罩着一切,没有妈妈该怎么办?男孩平常地说出这句话,妈妈们看了却心中激起千层浪。如果孩子这样需要你,你是否愿意慢慢地陪伴他长大,让他慢慢地向前走?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9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买下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虽然是女作家写给两个混血儿子的成长故事,但是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好好看一看。
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看《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做一个妈妈的甜蜜和幸福、回忆做一个孩子的童真和快乐、亲近小植物小动物时的欢欣和好奇。这些感受凝在一起,让人很难说出到底因为什么而感动,而喜悦,而舒畅,可确实就是能听到自己的笑声不断,轻轻带过的那种笑。在序篇《蝴蝶结》中有一个小孩子系蝴蝶结,那一句“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体贴的母性关怀温暖心扉。而与之对比的是,因为交不起补习费而挨老师鞭子,最终带着弟妹自杀的王爱莲。开篇便用这样的对比与警示引起思考,一个温柔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孩子的世界有单纯又宽广,孩子的善良令人动容,孩子的真实让人反思,孩子的敏感让人热泪盈眶。学会说话的华安,观察世界的华安,听故事的华安,看小鸟的华安,说四种语言的华安,失落的华安……孩子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充满欣喜的世界,清晰又新鲜,同时他们也展现给我们一个无助的世界,柔弱又敏感,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慢慢的陪她长大,直到她准备好独自前行。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纯真、可爱、充满好奇心,无意中能给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个妈妈都像安安的妈妈一般耐心、细心。而我们面对着这么多孩子的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孩子们从感知父母家人的抚爱开始,认识周边的寸土、花木、虫鱼,了解身边的人和语言,然后再渐渐接触更多无形的东西,他们开始知道人间有美丽的传说和信仰,也有残酷的战争和杀戮。这一条长长的细细的成长之路,一切都要慢慢来。在一个班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庭环境地的不同也使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不同。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能对慢一些的孩子们说一声:孩子你慢慢来呢?
越来越爱纯粹朴实的东西。因为最真最美最动人的情感往往孕育于朴实。你看,一个憨厚淳朴的果农和一个雍容华贵的国王种的果树结出的果子,谁的会更芳香更甜美呢?对于做妈妈的我来说,文中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
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路上有可爱的小花,温柔的小兔,也有可怕的荆棘,危险的猛虎,我们在路上磕磕绊绊的走着。有的人,走得壮烈,走得华丽;有的人,走得灰暗,走得毫无价值……
走在路上,回首遥望远方,只见过去的点点滴滴,一一浮现在眼前。成年人的路,往往复杂,难以区分现实和虚幻,障碍处处难;孩子的路,是一条开满诱惑孩子的.猪笼草的稚嫩小路,但是,猪笼草会比美丽的花儿少好多。
一天,我拿起了书架角落中的一本书。我轻轻抹去灰尘,发现这本书叫做《孩子你慢慢来》,封面上是一张小男孩在枯叶上走路的图片。“咦,是不是童话呢?哦,会不会是讲教学经验的啊?是不是一封封信呢?”我带着满脸的问号翻开了书本……原来,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安安和爸爸(德国人)妈妈(中国人)的种种事迹,还讲到了他的弟弟——飞飞的出生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因为他发现,妈妈好像不喜欢他了;他为了试试新剪刀锋不锋利,而去剪弟弟的衣服裤子,搞得弟弟像个小乞丐;安安在听妈妈讲水浒传时,想到了打劫,便与昂弟跑到街上“打劫”巧克力等等有趣的成长故事。
书中曾说过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那么,怎样让小天使不受污染地成长呢?记得,书里有一段写了安安与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赢了,誓死捍卫似得抱着小卡车,只见安安后退了两步,妈妈刚要去安慰他一下,可安安却摆出一副举枪的姿势,嘴中发出“砰砰”的声音,然后满意地喊了声:“死了!”妈妈却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动机是从哪儿来的。安安爱听故事,妈妈当然就讲故事喽,讲到《小红帽》时,安安便知道了:猎人要用枪打死大灰狼了。从此以后,妈妈讲故事之前,都会瞅瞅,里面是否有暴力没有了。
记得我小时候,也有一次很萌的经历。夏天来了,妈妈带我去买西瓜吃。这时,我看到人们在选西瓜的时候,会用手敲一敲,听听声音,再买。于是乎,我就认为买东西时都要拍拍它们,妈妈也没在意。后来,妈妈带我买铃鼓,我选了一个紫色的,然后熟练地举起右手,在上面拍了两下,(耳朵是凑在上面的)谁知,震耳欲聋的响声传来,耳膜被震得生疼,“唉,看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敲一下的啊!呜呜……”妈妈和服务员阿姨见了,简直要抱着肚子笑开花了。
慢慢来吧,孩子!你慢点来!可是,如今是已经做不到的了。现在的孩子,一个学画画,一个学舞蹈,还有一个又学画画舞蹈,还学围棋武术,如何慢慢来呢?!爸爸妈妈们一定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嘛,多学一点又无妨。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真正喜欢呢?爸爸妈妈,让我们有一个像安安那样慢慢来的机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儿,去寻找自己该走的路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1
我买这本书的唯一原因是这本书很有名。我翻阅了一遍,书很薄,大致看了两遍,因为和作者一样,都是两个小孩的母亲,所以文中不少地方有共鸣。
书中提到: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
我和儿子出去也是这样。他会好奇的问很多问题,对任何事物都很感兴趣。在孩子的眼中,什么都是新鲜的,而且他观察力很强,看的比你细,记忆力也比你好。
文中提到了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如何平衡?作者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作者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我想,是因为这段文字,让我爱上了这本书,让我有机会看到龙应台的另外一面,那个睿智又温柔的女人,叫母亲。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的亲切,它的柔软,它的沉静。作为一位母亲,作为一名老师,我抱着受感动,受教育,受批判的心态去读这本书,书中没有所谓的说教,没有所谓的评判,没有所谓的建议,却深深打动着我。
“只有十五分钟的路程,安安却走了一个小时零十分”。“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一种对生命个体的敬重;是坚定地相信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着健全发展的可能性;是一种母亲对孩子细腻的呵护与理解。
“他爬、他笑、他摇头,他站起来又一次跌倒,他眨动着圆滚滚、亮清清的眼睛。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每一个动作。”感动于作者对孩子细腻的呵护与理解,同时也懂得了“慢”的内涵:我们做母亲的尤其是做教师的,应该有理由静下心来,慢慢地陪着孩子们走,一路慢慢地领着他们欣赏和享受,耐心等待着孩子们的长大,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和爱!这也才是真正的教育!
清晰记得,在深圳大街上四处张贴的广告“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个时代,似乎成了一列太拥挤的地铁,人人必须赶着往前走,否则你便掉队,赶不上来,让周围的人失望,承受各方面无尽的压力。连我们的孩子都已早早被他们的父母、教师或推或拉入这个赶车的行列,几乎没有例外。“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要小学化,小学要初中化,初中要高中化”等让人难以承受的重成了我们的至理名言。浮躁的社会再加上急功近利的心态,让多少儿童本应充满纯真和快乐的童年不在、让多少青少年本应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春不在,醒着的时间就只有一个字——快!要知道,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只能慢慢等待,要把人生当成是一趟旅游而不是一场赛跑!只有有了旅游的心境,我们才会对我们的人生学会欣赏、学会享受、学会快乐!面对幼稚的生命,我们不应催促,我们只有等待,这是人伦,更是常识。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2
一直以为龙应台是女中“豪”杰,她的文章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豪气万丈。但是,品读了《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之后,让我看到了她久藏背后的另一面,一改在我心中的印象,原来,她还细腻、柔软、温情、耐心、极致。
龙应台用质朴平淡的语言将自己如何陪伴两个儿子——安安和飞飞成长的故事叙写得生动活泼、滑稽可爱,同样做为母亲的我,在这质朴平淡的背后能感受到她对两个孩子的珍爱和倾注。因为真实,所以它具吸引力,拾起这本书我便几乎不肯放下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以一名教师的角度审视了这本书,我有以下感受。
第一,让我非常之敬佩的一点——耐心!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妈妈会训我、骂我、对我感到不耐烦,有时还会把我晾一边,要是一直纠缠于一个问题的话定会自讨没趣地收到各种“惩罚”。在我的身边,我的弟弟,或是小伙伴的妈妈也总有打骂他们的时候。但是龙应台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充满了耐心,她不会厌烦于和安安的对话以及安安的问题,反而还会和安安互动,满足孩子的好奇,解答孩子的疑惑,甚至引发提问,从不厌倦,哪怕安安的话还说不完整、表达不清;她可以讲一百回的《西游记》;她还可以帮孩子们拯救那“恶心”的老鼠……。
教师,是个需要耐心的职业。面对学生的反复提问,面对学生的重复错误,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面对学生的幼稚要求,教师应当如何面对?从龙应台老师身上一一可以习得,继而内化,付诸实践。
第二,要理智地选择教育材料。书中提到《白雪公主》、《小红帽》、《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儿童读物,他们凭借角色的成功塑造、善恶分明、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等优势已经流传至今,为孩子们喜爱,但是其中诸多血腥场面、各种残忍手段的描绘确实应当引起社会、家长和教师的重视,这些真的适合讲给幼儿和儿童听吗?听到这些“精彩”杀人场面,不管是近看他们微弱的判断力和极强的模仿力,还是远看他们品质和意识的养成,我们应该想想是否适合将这些内容从小就代代相传?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正确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内容,而后呈现和教授给学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习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剥夺它的丰富,但我们可以成为为学生服务的过滤器,保护好孩子们难得的纯真、温和和善良。
……
龙应台是一个成功、称职的的母亲,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孩子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我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称职的教师,必然要有大爱之付出,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师爱要超过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师爱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了此书以后,我觉得我是好人,因为我喜欢孩子,很喜欢!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3
龙应台是著名作家,她的著作很多《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等一些较有影响力,最近,刚刚读完《孩子你慢慢来》一书,感触颇多。
《孩子你慢慢来》写到“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对龙应台而言做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女人一生当中的重量是何等的重!
书中以第三人称来叙事,仿佛作者也在和读者一起来打量这对母子的生活常态,你看不到一个母亲面对着你絮絮叨叨那些生活的细碎。华安在玩耍在淘气中认识这个世界,妈妈在做家务在赶稿子在给孩子念书在生气,那些文字最朴实、最细腻、也最简洁地还原了一幅幅岁月画面,几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议论、说教,只是干净利落的描述,让你看到,听到,触摸到,然后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成才,不是如何如何出众,而是让人思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经意间遗失的细节。它们渺小、无谓,它们太习以为常,太容易被遗忘,可它们就这么漂漂亮亮地给留了下来,写了下来,一篇篇,一幕幕,长长短短,晶莹剔透,甚至不要求情节完整,只要纳依附在事件上的情绪传达出来,就行了。
拜读此书以后,我才深深感受到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她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字里行间不单单是传统的母职的歌颂,而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在书中,我发现许多句子充满了爱,体现出龙应台十分爱自己的孩子,因为龙应台以一种母亲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自己的儿子华安教育成了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孩子你慢慢来》让我懂得了母爱和做母亲的辛苦。作为大多数母亲都对待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这一点使孩子发生了叛逆心理,而在这本书中龙应台和两个孩子相处十分融洽。作为孩子都有几个无知的要求,比如说要妈妈很温和、要妈妈不打人不骂人、要妈妈不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这些要求并不过分,但要做到却很难,而龙应台全做到了。此书还告诉大多数母亲,如何做最优秀,最讨孩子欢心的母亲。做一个孩子忠实的观众或者拉拉队员,虔诚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哪怕不能时刻牵头引领,只能望向他蹒跚的背影而已。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像龙应台一样尽职的好母亲,满足孩子们那些无知的要求吧,因为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将此书献给已做母亲或即将做母亲的您一起分享!体验做母亲的那份喜悦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4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所创作的《孩子你慢慢来》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位母亲而拥有幸福与欢乐。让我回忆起作为儿时我的天真与喜悦。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拥有新的感悟,这样纯真、美好的感情,怎能不让我的心变得平静?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用自己最多彩绚烂的笔序、轻松柔软的字体记录着孩子的点点滴滴。故事中的一位母亲用母爱和理智来教诲、哺育着孩子,一个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感受着属于他们的快乐。而我的感受与其融在一起,喜悦、回味、舒畅,要想体会那种快乐与喜悦,自豪与泪水,真的很难很难。成长的过程是是幸福、可爱、自豪但略带痛苦的,作者却用温柔的字样,谱写得让人心生温柔。
我喜欢龙应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带着女性细腻的美与善,又有令人倾慕的大智。我喜欢上这部作品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简介和引言,只这样一行字就足以让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脑,完完全全投入于阅读中。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认真看的作品,因为即使听着音乐,我也可以完全过滤掉一切无关的干扰,要的只是能够让我凝神静心的轻轻的曲子。
卷首语说道:“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每一篇小文章里,孩子的纯真无邪和妈妈对孩子的爱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让看的人也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从孩子的出生开始,龙应台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围,她给孩子洗澡、喂饭、换衣服、带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读故事书给他们听。在《初识》中,8个月大的安安虽然还不能人语,但已会咿呀做声了,而且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鲜感。于是,每天早上,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我认为这句话特别有道理,这也就是龙应台她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给我们自己的尊严,却不是每一个家长所能办到的。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平等的人。这些家长应该学学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吧。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5
这是我第一次读龙应台的书,作者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实心声,赤裸裸地表达她当时的心境,热切传达出她对生命起步最质朴的爱,她不是传统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也许正是这样的语言,更显得真实和共鸣。
对于刚做妈妈的我来说,文中这段话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不知你们是否有这种经历: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胸口,就能觉得幸福。我就经常有这种感觉,那种满足、那种幸福是无法形容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偏重于孩子能否在精神和思想上顺其自然的不受伤害不被扭曲的成长,如:安安和弯腿的昂弟在抢一辆小卡车,昂弟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死命抵抗敌人的攻击。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做出猎人射击的姿势,对准昂弟,口里发出“碰碰”的枪声,然后满意地说:“死了!”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孩子爱听故事,妈妈给孩子讲过《小红帽》,他就是模仿故事中猎人的动作,有了“杀人”的动机。妈妈为了不让孩子看到某些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她用心去为儿子选择,哪些书该让两岁的孩子读?哪些不能读?她看了《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四十大盗》后,就自言自语起来:我怎么能跟两岁的孩子讲这种故事?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他很谨慎地把这些有残酷和暴力的书移到书架上最高一格,保证她的儿子即使搬来小椅子也够不到的地方,把对孩子有益的书放到下一格让孩子看。从她的言行中,我们能看到,母爱的伟大。母爱,让她理性思考。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看看我们的孩子,周末、暑假有补不完的课、上不完的兴趣班,根本没有时间自己休闲,根本没有时间慢慢来。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总以为给孩子的是最好的教育,但事实上呢?我们的孩子并不快乐,他们小小的年纪真的能接受这些额外的知识吗?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现代版的“拔苗助长”。曾经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园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学英语吗?在我看来肯本没必要,有很多家长跟我交流过,孩子上了小学后经常把英语和拼音混在一起,弄得孩子非常辛苦,其实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很多事情,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要谨记: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作文
相关文章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七篇2023-06-16 21:08:58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范文2023-06-03 01:05:43
黑骏马的读后感2023-06-10 19:22:05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精选10篇)2023-06-16 08:30:27
爱温暖了苦难 ——读青铜葵花有感2023-06-05 00:18:57
会玩才有翅膀的读后感2023-06-14 06:16:5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