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人教版上册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对矿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矿物与岩石关系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岩石及其成因”的内容,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岗岩为例介绍岩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三大类岩石分类依据、简单的成因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几种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以及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介绍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实质上是阐明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部分教材是为后面了解地壳物质循环作知识上的铺垫。强调岩石与矿产、矿石的关系,是为了强化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学有所用。关于地层和化石,教材通过正文、阅读材料和示意图三种方式呈现,既不加深学习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了解一些关于地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可以是前面知识的小结,同时又是后面知识的引言,三大类岩石转化的知识在前面已经涉及,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原理,地壳物质之所以能够循环是由于外力和内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在后面一节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节教材中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内、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这段教材最终是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壳中的物质通过相互的转化不断进行循环。 本节教材中配备了多幅图片和示意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和示意图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成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定、提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标本进行观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法建议
建议采用教师引导,注意联系实际,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考虑采取上述教学形式的原因是:本节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学生平时对存在于周围的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够,可能更多地是忽视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学习时,应该给学生创设条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存在于周围,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关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组成的“单质”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学生在化学课中已具备这些知识,地理课上侧重强调“矿物”这个概念即可,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由矿物标本引出“矿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只有有用的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能被人类所用,才称其为矿产,而一块矿物标本是不能称其为矿产的。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图片,使学生对这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一定的认识。关于“岩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矿物”概念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或花岗岩标本,找出其中的矿物,由此引出“岩石”的概念。关于“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的学习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每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有哪几种?教师如果有实物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其观察各类岩石的特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没有实物标本,则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说明“沉积岩”的特性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其分层的特点,并由此引出“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地层和化石对地学研究的价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现了两个新概念“矿石”“品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矿石”与“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在学生对三大类岩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怎样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转化的过程各组设计出示意图,利用学生绘制的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是不断转化和循环的,学生对此理解会比较深刻。
--方案
【教学重点】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②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③地壳物质循环
【教学手段】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入手思考:陆地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特别是岩石与其它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花岗岩标本)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板书)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教材中扇形图)地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构成矿物,举生活中实例或根据化学课所学知识说明有哪些物质是矿物,这些矿物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明确有些矿物是单质,有些矿物是化合物。 (出示矿物标本)矿物对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标本是否可以称为矿产?
(板书)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出示花岗岩、石灰岩等标本或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明几种熟悉岩石的组成→明确岩石的概念
(板书)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出示三大类岩石的代表性岩石标本并结合教材中岩石成因的相关图片)观察玄武岩、页岩、板岩等,从外观上对三大类岩石进行区别→结合实物标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明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出示有化石的岩石标本)观察化石多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化石能够起什么作用?
(阅读教材中补充资料和示意图)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地层和化石的知识→完成示意图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矿石与岩石及前面提到的矿产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矿石的优劣?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如何转化?请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
(板书)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设计思想】对本节教材的处理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岩石、矿物、矿产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在教学中如果所用的岩石或矿物标本是学生或教师亲自在野外采集的,其效果更好。另外培养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认定加工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图像资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图示的形式总结概括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一、组成岩石的矿物
1.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2.地壳中的矿物
(1)矿物的概念
二、岩石及其成因
1.岩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类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探究活动
某地区不同地层依次发现有三叶虫,恐龙,剑齿虎化石,说明该地区缺少鱼类化石的原因?
高一地理教案人教版上册2
教案示例
——“哈萨克斯坦”
【教学重点】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与其工农业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哈萨克斯坦的工农业分布特征
【教学用具】哈萨克斯坦政区图、哈萨克斯坦农业分布和矿产分布图、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哈萨克斯坦地形图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亚是世界13个区域中一个深居内陆的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但由于距海远,地形封闭,该地区的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这对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这在中亚表现得十分明显,今天我们就利用学习本地区的代表性国家——哈萨克斯坦来更进一步地了解中亚的地域特征。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的位置与范围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相邻的国家。
(提问)有没有与哈萨克斯坦相邻的海洋?里海呢?
(讲解)
里海不是海,是湖,而且是世界的内流湖
中亚五国都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岸。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的国家,也是世界的内陆国。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地形图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几条河流:乌拉尔河、锡尔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
(提问)这些河流中哪些是内流河,哪些是外流河?为什么内流区域面积大?
(总结)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水源不足,加之地形封闭,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主要的地形区(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哈萨克丘陵、天山、阿尔泰山),并强调观察图例。
(提问)哈萨克斯坦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
(总结)哈萨克斯坦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大部分为平原。
(展示图片)中亚气候图
(提问)哈萨克斯坦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气候特点对生长的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卡萨林斯克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总结哈萨克斯坦的气候特征。
(教师总结)温带沙漠、草原性气候为主,温差大,降水稀少,形成温带沙漠、温带草原景观。
(展示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片)
(承转)我们都知道,气候和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极大,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它的农业都有哪些特点呢?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农作物分布图
(提问)
1、哈萨克斯坦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大体分布在哪里?
2、它的谷物、小麦区为什么没有分布在图兰平原地区?
3、哈萨克斯坦南部能够种植棉花、小麦,如何解决缺水问题?
4、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有几种类型?它的荒漠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5、从上述哈萨克斯坦农牧业的分布特点能否了解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途径?
(引导学生讨论,一步一步得出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矿产与工业图
(提问)
哈萨克斯坦有哪些主要的矿产?(煤、铁、石油、铜、铅、锌、锰、铝)
哈萨克斯坦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总结)哈萨克斯坦草原、耕地广阔,矿产丰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国家。该国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煤炭、石油、铁的开采与加工以及有色金属的冶炼和加工,同时,种植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也是其国家重要的生产部门。 (图片展示)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城市
(教师简要讲解)
阿拉木图:原首都,全国的城市,经济、交通中心,有“苹果之城”的美称。
阿斯塔纳:首都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
1、世界内陆国
2、地形
3、气候:温带沙漠、温带草原
4、资源及经济
5、重要城市:
阿拉木图
阿斯塔纳
高一地理教案人教版上册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掌握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知道我国的火山及其分布。
2.使学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分布。
3.对学生进行有关我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的地理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具准备]
1.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2.“地动仪”图片
3.地球仪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地震”,后半个课时讲完“火山”和“泥石流”。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章最后一节。
[板书] 第三章 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讲授新课)
[提问] 同学们还记得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吗?(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在地球仪上向学生提示,共同说出答案。)
[讲述] 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教师可用地球仪指示)
[板书] 一、多地震的国家
[讲述]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并阅读“注解”,明确什么叫“震级”。
[讲述] 我国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连续十几年是活跃时期,接着十几年是比较平静的时期,再又是活跃时期。
[板书] 1.活跃时期和平静时期交替出现
[讲述] 在世界各国中,我国是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竹书纪年》一书所记载的夏朝发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
[展示图片] 出示“地动仪”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中国历史课本上曾学过,这个仪器名称是什么?是哪个朝代、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学生回答,教师提示、纠正)
[板书] 2.最早记载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国家
[挂图] 挂出“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讲述] 我国地震活动比较多而且强烈的地区,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分,像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接触处,以及板块断裂破碎的地带(教师边讲边用地球仪指示)。例如,我国的台湾、福建沿海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还有一些地区地壳也不够稳定。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图3?23,对照课文认识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指图] 教师在“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上指出四个地震带的位置,请同学们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
[板书] 二、主要地震带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指图讲述] 我国历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个地区。根据已有的资料记载,我国地震为8.5级,山东、西藏、宁夏各发生过一次。1556年陕西华县(秦岭东段北坡下)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危害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夺去了24万人的生命,使唐山这座华北重镇猛烈震动中成为一片废墟。请同学们看课文“读一读”中一位外出急诊的医生讲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
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荣、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工业城市。(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两幅对比强烈的插图,并请他们谈谈感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制度的优越性。)
[承转] 根据上面所述,我国的地震灾害严重。现在同学们一定很关心下面要讲述的问题:地震是否能够预报?
[板书] 三、地震监测和预报
[讲述]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是指地壳的天然震动。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会有预兆,同学们可以看课本图3?26。图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动物异常的情况。其实,除动物异常外,在气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现,地震仪器上也有显示,所以我们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例如,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的7.3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站在震前准确地作出预报,及时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损失。但是,目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预报地震还不能像预报天气那样准确可靠。现在,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络,对地震预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预报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也希望同学们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为地震预报做出贡献。
[阅读回答] 阅读课文“读一读”,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动物会有哪些异常现象?
2.发现井水和动物异常现象怎么办?(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再向学生说明:①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发现自然异常就自行预报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乱;②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个人都应树立防震意识,观察到有关地震前兆的异常现象,应主动、就近向地震台站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练习] 在填充图上填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名称。
[板书] 四、火山的分布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图3?27和图3?28,想一想:为什么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山顶会出现湖泊呢?为什么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的湖泊相连成串呢?(学生议论、发言)
[讲述] 原来,它们都和火山活动有关。白头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山顶湖泊;五大连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动,“五大连池”就是五个相连成串的湖泊,它们是由火山喷出的熔岩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讲述] 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指图):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我国已经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几百年来仍在活动的却很少。我国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喷发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火山喷发也能引起地震,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种在我国许多地方经常发生、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泥石流的知识。
[板书] 五、泥石流
[讲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它多发生在山区,和地形、岩石、植被、气候都有关系。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图3?29,对照课文,说说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提问] 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泥石流有哪几方面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 2.造成的危害
[讲述] 泥石流也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当认识它。预防泥石流也是我们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问]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我国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总结]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会危害人们生产、生活,我们应当认识它们,预防它们,尽量减少它们的危害。
[练习] 1.我国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布置作业)
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1、2。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多地震的国家
1.活跃时期和平静时期交替出现
2.最早记载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国家
二、主要地震带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三、地震监测和预报
四、火山的分布
五、泥石流
高一地理教案人教版上册4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2.熟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结合实例,阐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图表和习题分析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规律。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资源观,树立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解决环境问题,又要继续发展经济,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展示图表。
学生填写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
生产力断提高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人类活动
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
步入农业文明,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牺牲自然,积累财富
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国际社会旁边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
人地关系
恐惧和依赖
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不严重
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读图8.9,教师提问: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物种灭绝、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强;人口增加,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人类与环境对抗性增强;环境污染、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的经济效益,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2.原则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投影展示问题。说出以下人类行为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1.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持续性原则。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湿地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人与生物种群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不同国家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教师提问:读图8.12,你有何感想?对治理环境问题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为此,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等;
课堂练习巩固
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板书设计】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2.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高一地理教案人教版上册5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示例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提问】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讲述】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动】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讲述并提问】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
【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阅读】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讲述】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如书图1.22下图所示。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线(简称黄赤交线),在图1.22上图中也画出黄赤交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提问】太阳直射光线和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研究两者关系有什么意义?
【总结】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转年春分,由0°逐渐扩大到360°,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所成的夹角,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观察】图1.2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归运动—回归年。
【思考】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请同学课下思考。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特点
自转
(绕地轴)
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15°/时
地轴指向不变
自转与公转同时、叠加
回归年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
(绕太阳)
自西向东
365日6时
9分10秒
59′/时
30㎞/秒
地轴相对于黄道倾斜
成66°34′夹角
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理论课教学计划方案2023-06-06 23:50:22
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计划2023-06-10 03:19:20
高一前言地理教案范文2023-06-09 18:52:12
关于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模板2023-06-16 14:09:39
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练习答案2023-06-15 15:58:18
粤教版高三地理教案范文2023-06-08 15:09:1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山东省九年级地理教案五篇2023-06-09 17:46:48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五篇2023-06-02 23:26:15
地理教学工作个人计划模板2023-06-19 17: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