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红楼点滴(三)》阅读题与答案

时间:2023-06-14 23:12:49 文/刘莉莉 阅读答案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红楼点滴(三)》阅读题与答案

  红楼点滴(三)张中行①我是在中等学校念了六年走入北京大学的,深知充任中学教师之不易。没有相当的学识不成;有,口才差,讲不好也不成;还要有差不多的仪表,因为学生不只听,还要看。学生好比是剧场的看客,既有不买票的自由,又有喊倒好的权利。戴着这种旧眼镜走入红楼,真是面目一新,这里是只要学有专长,其他一切都可以凑合。自然,学生还有不买票的自由,不过只要买了票,进场入座,不管演者有什么奇怪的唱念做,学生都不会喊倒好,因为红楼的风气是我干我的,你干你的,各不相扰。举几件还记得的小事为证。

  ②一件,是英文组,我常去旁听。一个外国胖太太,总不少于五十岁吧,课讲得不坏,发音清朗而语言流利。她讲一会总要让学生温习一下,这一段空闲,她坐下,由小皮包里拿出小镜子、粉和胭脂,对着镜子细细涂抹。这是很不合中国习惯的,因为是“老”师,而且在课堂。我第一次看见,简直有点愕然;及至看看别人,都若无其事,也就恢复平静了。

  ③另一件,是顾颉刚先生,那时候他是燕京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兼课,讲《禹贡》之类。顾先生专攻历史,学问渊博,是疑古队伍中的健将;善于写文章,下笔万言,凡是翻过《古史辨》的人都知道。可是天道吝啬,与其角者缺其齿,口才偏偏很差。讲课,他总是意多而言语跟不上,吃吃一会,就急得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疾书。写得速度快而字清楚,可是无论如何,较之口若悬河总是很差了。我有时想,要是在中学,也许有被驱逐的.危险吧,而在红楼,大家就处之泰然。

  ④又一件,是明清史专家孟心史(森)先生。我知道他,起初是因为他是一桩公案的判决者。这是有关《红楼梦》本事的。很多人都知道,研究《红楼梦》,早期有“索隐”派,如王梦阮,说《红楼梦》是影射清世祖顺治和董鄂妃的,而董鄂妃就是秦淮名妓嫁给冒辟疆的董小宛。这样一比附,贾宝玉就成为顺治的替身,林黛玉就成为董小宛的替身,真是说来活灵活现,像煞有介事。孟先生不声不响,写了《董小宛考》,证明董小宛生于明朝天启四年,比顺治大十四岁,董小宛死时年二十八,顺治还是十四岁的孩子。结果判决:不可能。我是怀着看看这位精干厉害人物的心情才去听他的课的。及至上课,才知道,从外貌看他是既不精干,又不厉害。身材不高,永远穿一件旧棉布长衫,面部沉闷,毫无表情。专说他的讲课,也是出奇的沉闷。有讲义,学生人手一编。上课钟响后,他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本讲义,拇指插在讲义中间。从来不向讲台下看,也许因为看也看不见。应该从哪里念起,是早已准备好,有拇指作记号的,于是翻开就照本慢读。我曾检验过,耳听目视,果然一字不差。下课钟响了,把讲义合上,拇指仍然插在中间,转身走出,还是不向讲台下看。下一课仍旧如此,真够得上是坚定不移了。

  ⑤最后说说钱玄同先生。钱先生是学术界大名人,原名夏,据说因为庶出受歧视,想扔掉本姓,署名“疑古玄同”。早年在日本,也是章太炎的弟子。与鲁迅先生是同门之友,来往很密。他通文字音韵及国学各门。最难得的是在老学究的队伍里而下笔则诙谐讽刺,或说嬉笑怒骂,他是师范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兼课,讲“中国音韵沿革”。钱先生有口才,头脑清晰,讲书条理清楚,滔滔不绝。我听了他一年课,照规定要考两次。上一学期终了考,他来了,发下考卷考题以后,打开书包,坐在讲桌后写他自己的什么。考题四道,旁边一个同学告诉我,好歹答三道题就交吧,反正没人看。我照样做了,到下课,果然见钱先生拿着考卷走进教务室,并立刻空着手出来。后来知道,钱先生是向来不判考卷的,学校为此刻一个木戳,上写“及格”二字,收到考卷,盖上木戳,照封面姓名记入学分册,而已。这个办法,据说钱先生曾向外推广,那是在燕京大学兼课,考卷不看,交与学校。学校退回,钱先生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学校要依法制裁,说如不判考卷,将扣发薪金云云。钱先生作复,并附钞票一包,云: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这次争执如何了结,因为没有听到下回分解,不敢妄说。总之可证,红楼的容忍风气虽然根深蒂固,想越雷池一步还是不容易的。

  (选自《故园人影》,有删节)

  【注】红楼,指原北京大学文学院,作者曾就学于其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系。

  11.阅读第①、⑤两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在作者看来,合格的中学教师要具备哪些条件?请概括说明。(3分)

  答:

  (2)从作者的叙述来看,钱玄同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学生好比是剧场的看客,既有不买票的自由,又有喊倒好的权利。(3分)

  答:

  (2)讲课,他总是意多而言语跟不上,吃吃一会,就急得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疾书。

  答:

  13.第四段举孟心史先生的例子,作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交代“他是一桩公案的判决者”这一背景?(4分)

  答:

  14.作者通过回忆在北大学习的亲历往事,集中表现“红楼的容忍风气”,行文条理贯通,亲切自然。请从结构安排和人物描写两个角度进行探究。(8分)

  答:

  试题答案:

  11.(1)(3分)要有相当的学识,口才要好,仪表至少要过得去。

  (2)(3分)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为人固执。他坚持不判考卷,即使校方申明将扣发薪金也拒绝调和。

  12.(1)(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学生比作看戏的观众。说明(中学)教师要让学生满意不容易:学生有选择上什么课的自由,也有提出批评、表示抗议的权利。

  (2)(3分)运用细节(神态、动作)描写,摹写顾颉刚先生在课堂上一肚子话要说却无从表达、只能靠快速板书补救的着急而又无奈的尴尬情态。

  13.(1)通过这件事,强调孟先生是一位精干厉害的人物,学有专长,极尽钦佩之情;

  (2)与下文叙述其课堂的沉闷刻板形成对比,略表失望之意,说明孟先生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

  14.示例

  结构安排条理贯通:(1)以“总—分”方式结构全文。首先拿中学任教的普遍情况和北大的风气进行对比,明确全文的中心,引出下文;然后分别追述三件往事,记叙四位老师的表现和行事,具体阐释北大“容忍”的风气。(2)层次清晰,前后呼应。写四件事,先写老师突出的优点,再写他们独特的个性,结构一致;写四位老师,紧紧围绕开头的“只要学有专长,其他一切都可以凑合”,说明北大对待教师的宽容精神。

  人物描写亲切自然:(1)画形取神,娓娓道来。如运用白描写外国胖太太和顾颉刚老师,简笔勾勒,人物举手投足如在眼前;写孟、钱两位先生则详加叙述,不避繁词,使人身临其境。(2)既记大师,更写常人,真实亲切。选取北大名人在教学生活中的处事为人,从不同侧面表现其常人常态,朴实自然。

相关文章

观月记阅读答案2023-06-19 12:48:04

竞选阅读题及答案2023-06-02 22:11:24

桥的阅读答案2023-06-14 07:37:34

洗脚 阅读答案2023-06-10 21:39:00

社日 谢逸阅读答案2023-06-10 08:07:17

千叶瓶阅读原文及答案2023-06-13 08:00:0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6-08 10:27:07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6-17 15:15:22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6-01 22:32: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