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的说课稿
古诗二首,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一首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选自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角度这一单元。
【说教材】
纵观教材内容《题西林壁》是诗人官场失意被贬之作,用此诗抒发自己此时的感慨《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在官场得意,意气风发、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写下的,表达自己远大的抱负。
横向比较两首诗的结构:《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这两首诗一前一后,时隔34年,对比读这两诗,会发现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从诗题看“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结构一致。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的七言绝句,且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登飞来峰”借写景言志;“题西林壁”借写景抒怀。并且两诗的过度也非常相似,“不畏”与“不识”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两诗都用“只缘”来点明全诗的主旨。
了解教材,我们还要了解五年级的学生。
【说学情】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积累了为数不少的古诗,具有了一定的古诗阅读经历,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而且,学生对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吟诵、积累。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诗歌年代久远,历史背景复杂,学生无法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地感受诗人内心中的情感,从而,不能深入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及方法。所以,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在领悟诗人表达上有所突破.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教材,怎样才能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那就需要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说教法及学法】
本节课,根据两首诗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打破每节课独立讲两首诗的结构,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在比较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领悟写法.
2.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利用课外资料,深化学生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3.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让诗歌走进学生的心理。
4.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有韵味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古诗音韵的优美。
2.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理解诗中描绘的情景。
3.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两首诗中作者认识事物的不同,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4.结合古诗的背景及课外资料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领悟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所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引入新课:2分钟
(二)吟诵古诗,品位诗韵:5分钟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10分钟
(四)体会情感,领悟表达:14分钟
(五)诵读欣赏,书写积累:7分钟
一、创设氛围,引入新课
伴着悠扬的古曲,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课堂,营造一种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在古曲声中我说到: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短短的几十个字,浓缩了历史,反映了人生,诗人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历史画卷,表达着自己的憎与爱,悲与喜。“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相信会给你带来更多地感受?”同时,我顺机板书诗题,引入新课。
二、吟诵古诗,品位诗韵
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正确朗读,掌握好停顿及声调的抑扬顿挫。所以我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与同学一起交流。在学生读书后,我让学生对朗读的同学给予评价,如果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古诗的声调和节奏,而学生的评价又不明确,我会及时点拨:“你读得很好,如果你能够在每句诗的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之间稍微停一下,那就更有古诗的韵味了,你再来试着读一读。”在同学读书后,我说道:“老师也读一读,可能会给你一些启示。”
学生通过两首诗的朗读,感受到了古诗音韵的优美,同时学生评价与被评价的过程是一种探讨的过程,在不能明确的地方,教师可以做必要的讲解,学生掌握了方法,老师的范读更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读起古诗来就更有兴趣了。
伴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教学随之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为了解决重点,根据这两首诗结构相同特点,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交流中教师作相应的引导。
1.首先借助字典及书中注释理解诗意
在学生兴趣盎然的读诗后,我说到:听着同学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不知你们是否理解这两首诗的意思呢?请你们结合字典及书
中的注释,自学古诗,理解每一首诗的意思。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不识“不畏”“只缘”等词的理解。为学习重点做好铺垫。
2.比较异同,悟诗情
学生理解了诗意之后,我顺势引导:同学们,请你们再体会着读一读这两首古诗,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会说出自己的发现:可能说这两首诗都是登山时写的。我结合学生的发现,因势利导,说道:的确是这样,这两首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请你们小组合作再找一找。
学生再一次回到诗中,认真研读,讨论交流,随后我与学生一起小结相似之处:
1)均为登山写景
2)作者都是宋朝人,且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每首诗的前两句均写景,后两句抒情。
我接着鼓励到,你们真会学习,发现了相似的地方,那么,请你们再对比着读一读,找找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学生此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合作发现,随后我与他们一起小结:
1.一个看远方,一个看近景
2.一个实景,一个想象
3.一个看的清,一个看不清
4.一个在山顶,一个山中。
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讨两首古诗的异同,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借助工具书明了诗意,还可以向同学学习,互相借鉴。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理解古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可以自由的去讨论,去研究,去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会在此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
古诗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诗表面的意思,还应透过文字,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所以,我又设计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四、体会情感,领悟表达
学生比较异同之后,我说到:“刚才我们通过比较发现了这两首诗有很多的不同,如果你们能够结合这两首古诗的背景再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你们还会发现很多的不同呢?下面同学们还是四人一组,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研究一下这两首古诗还有那些不同?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走进小组内,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等探讨两首诗内涵的不同,同时发挥朗读的作用,激发学生情感,深化理解。
当学生体会到王安石写诗时是刚刚当官,在憧憬未来,想大展宏图,而苏轼当官多年被贬,他在反思过去时,我问道:“对比两首诗,哪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不识“不畏”,体会诗人心态的不同。随后引导学生体会朗读:王安石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不畏浮云的豪迈,而苏轼被贬的失落,则是不识真面目的迷茫。你就是诗人,你来读一读表达你心中的情感。
第一环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两位诗人心态的不同,我再一次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由刚才的两个词的对比,到后两个句子的对比,进一步体会诗人境遇的不同,我说道:是呀,一个是升迁时的意气风发,一个是被贬的失落,虽然都在看山景,而此时境遇却有如此大的不同,对比读一读两首诗的后两句,你又有哪些感受呢?
此时,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我趁机把学生对词、句的对比引导到整首诗的对比中,体会角度的不同,领悟写法,在读中,升华学生的情感。我问道“两位诗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通过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比读两首诗,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结合背景资料,了解了诗人写作时的情感,体会到了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学生对这种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有所感受,有所理解,同时在这几个环节中,不同层次的朗读也加深了学生不同的认识,以读促进学生的理解,也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同时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并且把搜集到的信息整理并运用到学习中。
教学到此,似乎只剩下背诵积累,但我用另一种形式丰富了积累,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古诗的魅力。
五、诵读欣赏,书写积累
伴着悠扬的古乐让学生静下心来,动手写一写古诗,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相结合,既达到了积累古诗的目的,又练习了规范书写汉字。
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在这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有一种艺术的享受,一种心灵的陶冶,一种情感的升华。
相关文章
题西林壁教案模板合集六篇2023-06-10 00:06:02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023-06-09 00:09:06
题西林壁教案模板集锦六篇2023-06-17 00:48:43
题西林壁教案锦集五篇2023-06-18 17:53:42
四年级语文教案题西林壁2023-06-18 16:09:29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2023-06-11 18:33:2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