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滕王阁序并诗

时间:2023-06-04 13:17:06 文/李盛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滕王阁序并诗

  本课教学以探究骈体文的对偶、藻饰、用典为突破口,设计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及探究内容主要针对王勃的生平及创作《滕王阁序》的背景资料,研究王勃的人生经历对他创作《滕王阁序》的影响;有关骈体文主要特点尤其是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的资料,研究《滕王阁序》的对偶、铺排、藻饰、用典的妙处;关于《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出处方面的资料,研究几个重要典故的作用及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关于《滕王阁序》的鉴赏资料,各小组自己提炼观点,综合自己的研究,对文章进行赏析;“滕王阁联”,看这些对联与王勃及《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有何关联。而课内探究主要解决对偶、铺排、藻饰、用典的妙处,其他内容或作参考或放到课外作为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教学重点:探究文章酣畅的对偶、华丽的辞藻及优美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文章大量运用的典故中所蕴涵的作者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因特网、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初步掌握对偶、铺排、藻饰、用典等主要的骈体文知识。

  2.通过对偶、铺排、藻饰、用典的分析探究,体会和领悟骈体文的华丽风格,培养学生锤炼作文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研读文本,搜集、筛选资料,形成自己的认识。

  2.交流讨论,亮出自己的观点;在争辩中加深对骈体文华丽风格的认识。允许多种见解并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人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学习王勃的不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

  导入新课

  师 杜甫评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我们来看王勃的一句传诵千古的名诗,是否也可以称得上“笔落惊风雨”呢?

  (幻灯片投影一)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 这句诗道出了知己天涯海角却永远相知的深挚情感,虽是写离别,但豪气逼人,对仗工整而又浑然天成。用“笔落惊风雨”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师 (幻灯片投影二)《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正因为其有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推进新课

  师 作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笔瑰丽,形式精美严整,写景则成绝妙好图,写志则抒肺腑之言。清代文学批评家李扶九将其定为华丽风格的典范。然而这篇文章骈体文的语言形式比较难以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得又含蓄隐讳,在学习时遇到的难点会很多。因此,老师本堂课把同学们带到这里,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探究,同学们自己就能把握和鉴赏本文。

  多媒体课件展示:

  请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集下面的几方面资料,筛选主要信息,经过自己的编辑,上传给老师。原始资料自己下载并保存,以备研究学习之用。

  1.孟子提出“知人论世”,法国作家布封也说:“风格即人。”请搜集、筛选、编辑王勃的生平及创作《滕王阁序》的背景资料,研究王勃的人生经历对他创作《滕王阁序》的影响。

  2.请搜集、筛选、编辑有关骈体文主要特点,尤其是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的资料,研究《滕王阁序》的对偶、铺排、藻饰、用典的妙处。

  3.请搜集、筛选、编辑关于《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出处方面的资料,作为书下注释的补充(书下注释较为详细的,或同学都比较熟悉的,编辑资料时可略去),研究几个重要典故的作用及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4.请搜集、筛选、编辑“滕王阁联”,看这些对联与王勃及《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有何关联。

  5.请搜集关于《滕王阁序》的鉴赏资料,各小组自己提炼观点,综合自己的研究,对文章进行赏析。

  (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经筛选、整理、编辑,上传给主机。教师再进行编辑,传给各小组。课后教师将材料打印出来,供学生研究参考。)

  某小组:

  王勃的生平及《滕王阁序》的创作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太常伯刘公称王为神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中有“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求刘祥道表荐。刘即表荐于朝,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此时的王勃,才14岁,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十分爱重他。当时诸王经常斗鸡为乐,王勃闹着玩,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认为是使诸王闹矛盾,将王勃赶出沛王府。其实王勃此次受打击,并非真的因《檄周王鸡》而触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杨炯《王勃集序》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便去游蜀,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小小的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总之王勃两次遭受打击,都与他的才华超人有关。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从而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王勃的死,是渡水时遇难不幸而死,还是自杀,无从察考,总归是怀着一腔愁愤离开人世的。

  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公意属于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则记载:“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王勃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

  某小组:

  骈体文的主要特点

  骈体文的名称和骈体的起源

  骈体文,产生于魏晋时代,在六朝则广为流行,又叫“骈文”“骈俪文”。两匹马并驾叫做骈,夫妻成双称做俪,“骈俪”的名称,正是概括了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 ——语句结构的平行、对偶而来的'。骈文到中晚唐以后,特别是在宋代,一般又称它为“四六文”。这是因为骈体文在句式上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的缘故。《文心雕龙·章句篇》说:“笔句无常,而字数有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变之权节也。”这就是说,骈体文章一般以四字、六字句为主体,间或也用三或五字句,但那只是为调和一下音节,偶然插用罢了。

  骈体文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全篇文章都是用对偶句组成,而且对偶相当精巧工整,如人名对人名、数字对数字、颜色对颜色、地名对地名、动物对动物等等。还可用一些反义词配对。

  (二)对偶句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一般说来“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是由对仗来决定的。(1)四字句和四字句组成为上、下联相对。(2)六字句和六字句组成上、下联相对。(3)上四、下四和上四、下四组成为上、下两个长联相对。(4)上四、下六和上四、下六组成上、下两个长联相对。(5)上六、下四和上六、下四组成上、下两个长联。

  (三)在声韵上,骈体文可以分为有韵骈文和无韵骈文两类。到了唐代,随着具有严密格律的“律诗”的出现,骈体文在平仄格律的要求上,也日趋严格了。骈体文运用平仄的规律,跟“律诗”中的律句大致相同,即要求在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中,平节和仄节相反(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四)在用词上注重藻饰和用典。所谓用典,《文心雕龙·事类》篇说:“事类(按即指用典)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这就是说,用典的目的是在于援引古人、古事和古人的话来加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是正确的。但骈体文的用典,却远远超出了这一目的。骈体文的作者往往是出于要使文章典雅,或炫耀自己的读书渊博,而肆意追求多用典故,以至到了“殆同书钞”的地步。如果读者没有历史和古书的广博知识,读起骈体文来就会如坠五里云雾,难于索解了。

  以上是从语句、韵律和用词等几个方面讲骈体文的某些特点,至于在创作上,古文讲“气势”,而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在风格上也是不同的。在中国文章中,除韵散之分外,又有骈、散的区分,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所独有的现象。

  某小组: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详释

  1. “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穉,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穉非常清高自持。他作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穉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穉来时放下,走后挂起。

  2.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NC184?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表面意思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引用,是很恰当很自然的。

  3.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

  4.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我叫天门守卫把门打开,他却倚靠天门把我呆望。)“帝阍”实际上是指称国君或朝廷。“奉宣室”的典故,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宣室:西汉未央宫的正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贾谊贬谪长沙四年后,汉帝曾召他回长安,在宣室中问以鬼神之事。这两句是说,自己怀念朝廷,可是什么时候才能侍奉国君呢?

  5.“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身历汉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史记上对冯唐主要记载了一件事,冯唐和汉文帝在有旁人在场时聊天,谈到古代名将,认为廉颇和李牧很有指挥才能。文帝大发感慨,说我要有廉颇和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就好了。冯先生马上说你就是有了廉颇和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文帝大怒,拂袖而去。等了一会文帝又回来,说你就是批评我也应该在私下里说,怎么大庭广众不给我面子呢?冯唐说,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我认为陛下对士兵太差了,奖赏太轻,惩罚太重。云中郡守魏尚只多报了六个脑袋,陛下就把他免了职,判处一年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恍然大悟,马上任命冯唐为特使去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这就是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由来。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贾谊洛阳人,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在博士之列为最年轻者。每次参议诏令,诸博士尚未能言,贾谊即尽为之对答,并得到众人的赞同。于是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颇为赏识,拟任贾谊为公卿。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

  7.“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共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 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然而太平的日子并不长久,章帝派出的人追到了齐鲁,梁鸿见这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得携妻子和一个儿子南逃。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抱怨。

  8.“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相欢。”“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传》,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到任后,非常廉洁。后一个典故出自《庄子·外物》。大意说庄周向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

  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成语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之处,指早晨,引申为青春年少;桑榆,日落之处,指傍晚,引申为年老迟暮。此句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终于得到胜利;年轻时荒废了,年纪大后努力还不迟。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10.“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为民兴利除弊,百姓称为神明。但由于志趣高尚,洁身自好,长期不得升迁,后来隐居耕田。桓帝时,虽有人多次举荐他,但终不见用。年七十,死于家。

  11.“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不打算仿效。“猖狂”与今义有所不同,今指狂妄放肆,气势汹汹。这里指狂放,不拘礼节。

  12.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据《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终军出使南越,向朝廷表示,只要给他一杆长缨,定把南越王缚至汉朝宫廷来。后果然说服南越归汉。“请缨”作为典故,常表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投军或出使等意。

  13.“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有怀投笔:有投笔从戎的怀抱。投笔从戎的故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乎?’”他从军以后,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宗慤:字元干,南朝宋人。《宋书·宗慤传》:“宗慤,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慤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速地向前发展。

  14.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晋朝谢安、谢玄的家庭。宝树:谢玄曾以“芝兰玉树”比喻好子弟。上句是说自己并不像谢家子弟那样的好,有谦虚的成分。晋、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时,谢氏最为兴盛,一时人才辈出,声誉鹊起。尤以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的谢安、谢玄、谢灵运、谢惠连这一家族的人,皆名著于史。所谓“芝兰玉树”,其典出自《晋书·谢安传》:“(谢玄)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契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以“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又有“玉树临风”,比喻英俊潇洒的美少年。“玉树盈阶”比喻子弟既多又好。

  孟母三迁是有名的典故,出自《列女传》(西汉刘向编)。孟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其实小的时候非常顽皮淘气。为教育他学好,其母亲花费了很多心思。据说其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第一次他家住在坟墓附近,孟子小时候专门学埋死人,哭死人,孟母觉得这不是我的孩子所住的地方,就搬到城里去了,谁知这是一个农贸市场附近,孟子又和小伙伴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专心读书,再次搬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芳邻:好邻居。下句是说,自己年幼时父亲也曾经择邻而居,使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一层意思是说,自己很高兴能与参加宴会的各位嘉宾结交。

  15.“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意思是说,过些时候将到父亲那里去接受教诲。作为典故,“趋庭”“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趋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孔子之子。对:指庭对,有接受教诲之意。

  16. “今晨捧袂,喜托龙门。”龙门:据《后汉书·李膺传》载,李膺当时名声很大,被他接待的读书人,感到庆幸,称为登龙门。后来往往把登龙门用来比喻士人忽然得到的荣耀。这里是说,这次能在宴会上拜见阎公,就好像登龙门一般令人高兴。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县和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据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也用来比喻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这里含有对阎公的奉承。

  1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意思是说,未遇到推荐自己的人,只能抚弄着凌云之赋而叹惜。事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意:杨得意的省称。抚:抚弄。凌云: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杨得意是汉武帝时一位掌管天子猎犬的官员,一次武帝读到《子虚赋》,连连称赞,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告诉武帝这篇赋是司马相如写的,于是武帝就召见相如。相如把自己的《大人赋》上奏武帝,“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18. “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知音。流水:指伯牙鼓琴,心里在想高山或流水,钟子期就一定能猜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后世用 “高山流水”比喻难得的知音、知己。文中这两句是说,遇到钟子期那样知音的人,奏高山流水的曲子,有何惭愧呢?这是作者以伯牙自比,表示既然遇到阎都督这样的知音,所以敢作此序了。

  19.“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西南。晋朝王羲之曾和群贤宴集于此,赋诗作文,作有《兰亭集序》,文坛上传为佳话。梓泽:晋朝石崇的金谷园,又名梓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亦曾有文人聚会于此。这两句是说,当年兰亭宴集的盛况已成陈迹,繁华的金谷园也早变为一片废墟。

  20.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潘江陆海: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作为成语,一般写作“陆海潘江”。这里用来形容众宾客的文才。陆机,西晋文学家,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人。太康末年,与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善骈文,且多拟古之作。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诗名与陆机齐。其《悼亡诗》较有名。南朝梁钟嵘《诗品》对陆机、潘岳诗作的评价极高,至于偏颇,他把陆机、潘岳列为上品,而列陶渊明为中品,曹操为下品。

  某小组:

  滕王阁联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南昌市沿江路。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所建,即以滕王封号命名。因唐王勃即席写了《滕王阁序》而名贯古今。千百年来此楼屡毁屡建,1985年又重建,主阁以当代著名建筑师梁思成重建草图为依据,采用宋代华丽风格。另建桂殿、兰宫、文亭、压江、挹翠等三十二座不同样式的建筑,配以假山、绿化,文雅优美。

  1.曾任江西巡抚宋荦(1634~1714)的一联采用赏景怀古与抒情相结合的格式: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联语当然关涉王勃及他写的《滕王阁序》,作者希望有一股“长风巨浪”,将王勃从江上送来,好一睹他的丰采!

  2.湘军将领,官至两江总督的刘坤一(1830~1902)在联中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3.浙江山阴人,清代的周峋芝则认为“一个过路人”凭一篇序留下了“高阁”,使“阎公”与自己名扬千古。警告一些权势者,千万不要小看了“过路才人”。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4.光绪进士,曾任浙江嘉知县的江峰青,一生写了数百副对联,在滕王阁留下了一联,却非同一般,不仅豪气冲天,而且异想天开,请出了东汉名将班超、西汉谏议大夫终子云,想“踢翻鹦鹉洲,捶碎黄鹤楼!”对少年王勃的才气“疾恶如仇”。

  有才人一序在上头,恨不将鹦鹉洲踢翻,黄鹤楼捶碎;

  叹沧海横流无底止,慨然思班定远投笔,终子云请缨。

  5.当代名人为滕王阁也增加了色彩,现任中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常江先生有一联:

  三秋一序,常令八方墨客小心掷笔;

  巨浪长风,又送四海才人大胆题联。

  一个“小心”,一个“大胆”,语意相反,却写出了对王勃的敬仰之情,同时面对对祖国大好河山,要有能力有胆量写出好东西来。

  文本研读

  师 资料我们搜集了不少,但如果不好好阅读文本,我们是难以对文章语言的妙处、作者的情感表达有较深刻的认识的。现在结合我们通过资料得到的认识,熟读文本,对文章语言的妙处、作者的情感表达细细揣摩,体会感悟。

  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如:无边落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幻灯片投影四)

  三一三。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二五。如: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四一二。如: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二三二。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骈文六字句,各随意义而定节奏。如:

  三三:俨骖?NF566?/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四二: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二四: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一五: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请同学们举一反三,读出语感,读出情感。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参照注释默读。学生自荐或相互推荐朗读,教师指导)

  课堂小结

  师 这一节课,我们搜集了许多资料。这有助于深入地赏析课文。但是,任何资料如果不经自己的融会贯通,就不会成为自己的知识。我们应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认识。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返回幻灯片投影三)。下节课继续对以下问题进行研讨。

  1.研究王勃的人生经历对他创作《滕王阁序》的影响。

  2.研究《滕王阁序》的对偶、铺排、藻饰、用典的妙处。

  3.研究几个重要典故的作用及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4.研究“滕王阁联”与王勃及《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有何关联。

  5.研究《滕王阁序》的鉴赏资料,提炼观点,综合自己的研究,对文章进行赏析。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幻灯片投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同学们课下探究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共同赏析一下这篇奇文——《滕王阁序(并诗)》。我们的探究就从文本开始。先易后难,先从语言形式上开始探究。

  推进新课

  一、赏对偶句。大家再浏览一下全文,数一数全文有多少个字没有运用到对偶句中去。

  生 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呜呼”“云尔”九个字。

  师 可见,骈体文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篇对偶。我们已经查找到了这样的资料:

  (1)“四四对”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2)“六六对”如:俨骖?NF566?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3)“四四、四四对”如: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4)“四六、四六对”如: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5)“六四、六四对”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此外“三三对”,如:“披绣闼,俯雕甍。”“七七对”,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 请诵读课文的一个片段,体会探究一下,骈体文通篇的对偶句有何妙用呢?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取得语句上整齐、对称之美,使得字句整齐,音韵铿锵。

  师 通篇采用对偶,可称得上气势非凡、华丽非凡了。唐代柳宗元在《乞巧文》中形容以四、六字句为主的骈俪文是“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二、选摘成语。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文章,本文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词语,有一些今天已经成为成语。请把这些成语筛选出来。

  生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钟鸣鼎食、兴尽悲来、萍水相逢、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谢家宝树。还有几个词语也类似今天的成语,比如“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类似今天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怀投笔”类似今天的“投笔从戎”。

  师 这些成语的意义你都能理解吗?

  生 有许多过去不理解,现在看看书下注释,基本都能理解了。

  师 请同学们就一两个例子赏析一下,本篇用这些成语,有什么好处?

  生 比如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上物产的光彩,散发为天上的宝气;地方有许多杰出人物,景物也非常美好,成为一方名胜。用两个成语,盛赞了洪州地方物产丰富,人物杰出,对仗工整而语言简练,并且不着痕迹地赞美了主人和来宾。

  生 “命途多舛”短短四字,道尽了王勃一生的坎坷遭遇,语气中充满了感伤、叹息。语言简练而意味无穷。

  师 成语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文章中其他的四字词语,也都是极为精练而韵味隽永的。只不过因为语义深奥,今天没有广为流传使用,也就没有成为“成语”。如 “俊采星驰”“云销雨霁”“逸兴遄飞”等。但一些文学大家却常在文章中使用这类词语,可见王勃《滕王阁序(并诗)》对汉语言贡献之大,影响之久远。

  三、探究“藻饰”特点,赏佳句名言。所谓藻饰,即追求词藻华丽。我们都学过“意象”这个术语。在《滕王阁序(并诗)》第二段的写景中,作者铺陈了大量的意象,同时用了大量生动、华丽的动词和形容词,包括大量的色彩描绘性词语,去表现这些意象,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读一读,画一画,按“意象”“动词、形容词”“色彩”三个方面归类,看王勃是如何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藻饰”的。

  生 第二段写景所铺陈的“意象”有:潦水、寒潭、烟光、暮山、层台、飞阁、鹤汀、凫渚、桂殿、兰宫、绣闼、雕甍、山原、闾阎、舸舰、云、雨、彩、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雁阵等。动词、形容词有:尽、清、凝、紫、耸翠、翔丹、穷、即、披、俯、旷、纡、扑地、迷津、销、霁、彻、明、齐飞、一色、唱晚、惊寒等。其中属于色彩描绘的词语有:紫、翠、丹、青(雀)、黄(龙)等。

  师 揣摩这些词语,综合这些意象,你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藻饰”的特点有怎样的感知和领悟呢?你的头脑时会映出怎样一幅“滕王阁秋景图”?下面,我们通过几幅“名图”,具体探究一下“藻饰”对景物描写起着怎样的作用。(提示:可抓住“意象”“动词、形容词”“色彩”“声音”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生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用“潦水”“寒潭”“烟光”“暮山”一串四个意象组成一幅画面,“尽”“清”“凝”“紫”四字,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上句色彩淡雅,下句色彩浓重,色彩浓淡形成对比。在我们的脑海中会映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一句,不但有“翠”“丹”的色彩对比,而且“耸”“翔”两字,极富动感,写出了滕王阁建筑的灵动、华美、壮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落霞”的绚烂背景上,点缀着“孤鹜”的一点影像,极富动感;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一句,渔舟、雁阵,唱晚、惊寒,有声有色,对仗工巧,意境幽远。我们似乎听得到渔家晚归,放声而歌,歌声在湖面振动传扬;群雁惊鸣,鸣声在空中回荡飘散。

  师 同学们赏析得真好!看得出,课下是下过一番工夫进行探究了。

  课堂小结

  师 经过这两节课的探究学习,我们对《滕王阁序(并诗)》的华丽风格,该有一定的体会和感悟了吧?我们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语言的美妙。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但是,我要提醒大家:骈体文注重藻饰和用典,却往往走向极端,只追求形式的整齐、用字的工巧、辞藻的华美,却忽视了内容的表达,这叫 “以辞害意”。这一点,是我们学习写作时该避免的。王勃的《滕王阁序(并诗)》能从众多的骈体文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名篇,更主要的是他借这一形式,抒写了自己心中的“块垒”。

  布置作业

  师 课内有限的90分钟,远远不能探究出《滕王阁序(并诗)》华丽风格的更多特点。何况我们还只选取这一个方面进行探究。更多的或者更深的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课外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来完成,并写出一篇评论或是小论文。老师提供几个课题,仅供同学们参考。

  多媒体课件展示:

  1.俪词骈句,锦心绣口——赏《滕王阁序(并诗)》的对偶特色

  2.《滕王阁序》的辞藻修饰

  3.借他人典故,浇心中“块垒”——《滕王阁序(并诗)》典故妙用

  4.名联、名人、名篇、名胜——“滕王阁联”与王勃

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全文注释及翻译2023-06-17 18:38:09

滕王阁序课前预习2023-06-09 11:13:26

滕王阁序的读后感2023-06-03 05:05:14

滕王阁序语句揣摩2023-06-07 13:19:47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意图2023-06-04 21:06:46

文学素材滕王阁序成文北京2023-06-10 13:44:4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