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读后感1
我读了古诗,我感受到了古诗的丰富含义和诗人的智慧。
我在小学二年级就养成背诵古诗的习惯。我每读完一篇诗,就有一个感想,于是我就坐在椅子上慢慢地思考。下面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读古诗的方法与乐趣吧!
相信同学们都听过古人说的一句话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意思就是说:“一年之中春天是最好的时间,一天之中清晨就是最好的时间,这样既增加了你的记忆力,也增加你平淡无味的一天。中国向来以诗歌王国垂名千古。在诗国的天空上,名家如繁星闪烁。如才华横溢的诗人白居易,就跻身于这繁星之群。
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清晨,我坐在椅子上背诵古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做《草》。背诵完后,突然发现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这首诗很有教育意义。诗中有一句诗叫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很有道理。意思就是说野地上被烧起的野草,只要到了春天,它又会重新长出来。这句诗同时也赞扬了草的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它早已成为名句,用来比作百折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不可消灭的革命力量。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在生活中,当我遇到一道题不会做时;当我厌学时;当我成绩差时,就会想到草。草的这种不被困难所屈服的精神鼓励了我,使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如此可见,背诵古诗对生活中的自己有多大的好处啊!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可以有志本矣”用来教育后代。我们可要牢记这句话呀!
听了我的事情,你们肯定也有所启发吧!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和我携起手来,走进朗读古诗的道路吧!
《苏轼》读后感2
《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
走近苏东坡,体味东坡先生的爱情,亲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中我们听到了东坡先生思念王弗的锥心裂肺的痛哭之声,“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东坡的《祭亡妻文》感天动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是啊,没有朝云,东坡先生的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去哪寻找知音呢,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贤内助,东坡先生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三位贤惠的妻子给了先生莫大的安慰。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与苏辙,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苏轼身陷囹圄,苏辙百般上疏求助,情愿舍己救兄,是啊,血浓于水,兄弟之情,感动古今。反观今天,因为金钱利益,兄弟反目,夫妻不和的不计其数,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
走近苏东坡,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苏轼的一生,几起几落,四海为家,但是他从未因为贬谪有过幽怨,在他的人生中豁达乐观已成一种习惯,被贬黄州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呐喊,在被贬岭南后,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情,看到东坡先生的际遇,有时再想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些许的困难算什么呢?
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在东坡先生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管是徐州治水,还是在杭州修堤,东坡先生不管身在何处,如何落魄,为官始终都是秉承一个宗旨,为民办事。当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忙忙碌碌,有谁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现在忙得是否违背了自己初衷。
正如康震老师说的,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圆滑世故;他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朝云说他一肚子不合时宜,他却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由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读后感3
在中国珍贵的文化宝藏中,诗词所占有分量一直是令人无法忽视的,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诗词以其特有的美妙以及其深刻的寓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诗人词人也如天空中的繁星闪耀在这历史的天空。苏轼即是我最喜欢的词人。大家对于苏轼肯定并不陌生,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苏轼几乎贯穿了我们的学生时代。《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兰亭集序》……苏轼的词以一种异常强势的姿态闯进了我的生活也影响着我的生活,他的词就如夏日里冰冻的汽水,从肉体上和精神上给人以冲击,他那传奇般的经历更是给了我不小的震撼。
苏轼的一生是过分曲折与坎坷的,经历过太多的大喜大悲,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后来的苏轼。二十岁之前的苏轼是生活在一个相对较安逸的环境的,一家人过得倒也平淡,与弟从母程氏读书,二十岁时娶妻王弗。然而古时的读书人都是逃不开科考从仕的,弱冠之后苏轼便于父,弟三人一同步入了仕途。或许那时的苏轼并未想到此后自己的人生竟会遭遇到如此变故。初入仕途的苏轼以起飘逸洒脱的文风收到了大文人欧阳修的青睐,也因此得以与其修有忘年之交。之后他又遇上造成他一生坎坷命运的主人公——王安石,这位不断造成他贬谪的政敌……
苏轼的一生遭受过贬谪五次,最远的一次被贬谪现今的海南,最终丧于北归途中,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豁达如苏轼,在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贬谪,政敌的迫害,甚至几欲丧命。于常人,怕是早已身心俱疲、万念俱灰了吧,然而他却像是那随风的蒲草,落地便是家,总是在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姿态来面对人生面对未来。这种精神体现在他的词里,形成了东坡居士特有的词风。他的词他的精神都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我们何不如苏轼这般笑看人生,勇敢的面对挫折呢。
《苏轼》读后感4
大家听说过唐宋八大家吗?就是唐朝和宋朝的八位文学大师,他们写出了很多辉映千古的文章。唐宋八大家里有: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其中苏洵、苏轼和苏辙为父子三人,又被称为三苏。今天,我们主要来说一说苏轼。
读了《百代楷模苏轼》这部书,我知道了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为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但他仕途失意,屡遭贬谪,一生坎坷。
让我吃惊的是书中的第七章,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恩怨。王安石是个刚愎自用、个性偏执的人。他目中无人的行为使当时很多人对他不满,可宋神宗却对王安石很满意,封他做了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时开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他所做的第一项改革,就是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可苏轼却反对王安石制定的新政。因为他认为王安石的新政就是以国家的强制力达到富国的目的,而最终受害的确实老百姓。
王安石对苏轼十分不满,每次提到苏轼的时候,王安石就会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还贬了苏轼几次官,最终将苏轼贬到了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蛮夷之地——海南岛。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在我心里,一直以为这些诗人之间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却没想到王安石和苏轼这两位文学大师之间还有这么多的恩恩怨怨,心里感觉还挺不是滋味的。
最让我感动的情节出现在书中的第六章,和苏轼感情很深的妻子王弗不幸去世了,苏轼一天夜里梦到了妻子,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是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完这首凄婉动人,情深义厚的词,爸爸又给我讲了这首词里面的含义,令我感动不已,也更喜欢苏轼这位真性情的文学巨匠了。
看完了《百代楷模苏轼》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历史知识,对历史人物,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相关文章
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2023-06-19 13:00:01
苏轼凌虚台记原文及翻译2023-06-08 21:36:37
桃花源记诗意赏析2023-06-09 22:45:10
最新的桃花源记原文阅读答案2023-06-06 23:18:37
桃花源记文学赏析2023-06-07 15:51:31
桃花源记译文与注释2023-06-09 19:15:1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