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猫》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猫》是本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的散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课文先从性情、脾气、胆量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古怪性格;再写到他小时候的淘气。作者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总之课文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感情主线,表现人与猫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了一个美好的境界。
二、说学生
由于猫是一种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农村的同学都见过猫,不少同学还养过猫。因此,我在教学时主要是唤醒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人猫和谐相处的境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写法。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三维目标(具体见教学设计)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我首先采用情境法——猜谜语、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接着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问题牵引法,学习生字和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锻炼学生自学和解决疑难的能力;对比阅读法是本单元重点推介一种学习方法,在课堂最后的“阅读链接”环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为了很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准备用2个课时完成,全三步一个课时,后三步一个课时。
五、说步骤
(一)猜谜情趣,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和猫的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出示老舍的简介,揭示课题——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自学生字词
2、思考:课文写了几只猫?你的理由是什么?这只猫有什么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三)再读课文,品味词句
A、认真阅读1—3段,围绕“古怪”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1、找出文中含有“古怪”一词的句子读一读;
2、说一说“古怪”一词的意思;
3、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大猫的古怪?
4、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而且……”把“贪玩、老实、尽职”三个词连成一句话。
B、认真阅读第4段,围绕“淘气”思考(课件出示)
1、找出带有“淘气”一词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小猫的“淘气”?
(四)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课件出示思考题:
1、作者喜欢猫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猫喜欢作者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3、结合课文说一说在习作中怎样来表达情感?
(人爱猫,猫亲人)
(五)指导朗读,升华情感
1、自由读
2、范读
3、练读
4、背诵
(六)拓展阅读,对比学习
欣赏“阅读链接”夏丏尊、周而复描写的猫,并与老舍笔下的猫进行比较,学习写作方法。
老舍: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从而抒发对猫的喜爱之情;
周而复:写猫的外貌和神情表达喜爱之情;
夏丏尊:写一家人对猫的态度来表达喜爱之情。
(七)总结全文,升华主体
1、说一说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总分的构段方法;用具体事例来展示特点;表达真情实感;语言朴实;
2、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3、用总分的构段方法描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
(八)练习布置(见教学设计)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很普通的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老舍《猫》说课稿2
一、说教材
《22课兔和猫》在继续研究兔的基础上,找出兔和猫的共同特点,形成对哺乳动物的认识,本课研究兔,主要是收集更多的哺乳动物的相同点,进而抽象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因而,研究兔只是本课的教学活动之一,重点是对哺乳动物类的认识。本课教材分以下几个部分。
1、观察兔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
2、比较猫合兔,认识它们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哪些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通过比较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后,指出:“像猫和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4、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5、比较哺乳动物与鸟类的不同。
二、说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2、过程与方法: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情感与价值观: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认识哺乳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的利用课件组织学生观察、比较,然后说出结果。
四、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课件,引导复习猫的特点及生活习性;观察兔的.身体特点,引导学生说出兔的身体特点及生活习性;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哺乳动物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说出更多的哺乳动物,在学生说出一些哺乳动物后,教师用图片出示从网上收集的一些哺乳动物的照片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如:鸭嘴兽、鲸、蝙蝠、刺猬、河马等,最后组织学生比较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不同。
老舍《猫》说课稿3
《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共有四篇课文,本组教材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由“情”编织,既有动物之间的感情,又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需要执教者充分利用本组课文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自主学习。因此,在学习这组课文时,要指导学生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五方面来说说《猫》这一课。
一、说教材
《猫》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平时自己的细致观察家里的猫,采用直抒胸臆或间接体现的手法,抓住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处处留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本文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2、能力目标主要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作者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难点是:从而学习作者并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从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幻灯片、
二、说教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击破难点,宜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范读、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分句,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提高兴趣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6个环节:
1、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更深一步的学习这一课。我来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是怎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思考文中写了什么时候得猫?都在那几个自然段?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学生复习一下前节课所了解的内容。生答后,要他们自己默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都介绍了猫的哪些特点?拿出笔来画出相关词句。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深一步的理清课文思路,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那么这些特点都围绕课文开头的哪句话写的?学生发言时,进行板书。并及时给予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2、深入理解,感情学文
每段中都有总述,有分写,分写是围绕总述来写的,生动且具体。以第一自然段为例看看老舍先生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这部分可分为三个环节:
①拿笔划出描写这一特点的相关句子,
②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师引导。
③引导感受作者的情感。
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及学生存在问题,投影思考题: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说它贪玩吧,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体会感受。
引导生假设如果猫就是你,作者就是你们的爸爸或妈妈,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生答后,小结:在作者心理和笔下,家里这只猫就像个可爱又顽皮的孩子,这段文字就像深爱子女的父母在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孩子字里行间都透出了喜爱之情。
3、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这部分又分为两个环节: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可分一段,自学后三段,投影思考题:
(1)说说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2)或者说你们都喜欢那些句子?
每组派代表答后,再分小组讨论,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根据生提的问题,投影练习题:比较下面句子,说说表达效果又和不同,情感有何不同?能举出一些例子体会体会吗?
(1)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2)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脚印。
我先出示习题,生答时换成彩图,让学生看着彩图更直接的说出第一句其实是把“脚印”比作了“小梅花”,“梅花”多美呀!尽管小猫踩脏了稿纸,但作者的喜爱之情仍跃然纸上。第二句直说“彩印几个脚印”,其中的厌烦之意不难领会。感情朗读后,再举些例子,出示投影彩图,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感受其中感情。
4、训练朗读
《猫》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又充满生活情趣,放手让学生不断的朗读,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内容时,切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真实具体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朗读时,为了显示条理清楚,表现猫性格特点的词要读的重些,朗读时表现猫淘气的部分,语气略带俏皮。
5、总结深化
结束语渗透作者的写作方法,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在写小动物的时候,一般都是先写外形,再写习性,而这篇文章却先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再具体生动地描写的。另外,作者先写长大的猫,再回忆小时候的猫的淘气,可爱,就像父母在谈自己孩子的事情一样,使我们从字里行间无时不感到猫的古怪可爱和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6、说写结合
要求学生仿照本课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吗?运用本课抓住特点,真实体的描写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注意要表达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布置作业:写一篇观察日记。
五、说板书
这次的板书我要求学生自己填写,已达到创新。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舍《猫》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五篇本课课文全部都是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语言精湛,教材选取的均为儿童喜闻乐见的精华部分,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教学目标、任务
针对本课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初步疏通本课课文,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要求,我把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理解本课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课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本理念,这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本课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语言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三、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浏览本课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本课课文,回忆一下,本课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1.默读本课课文,思考:猫在头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课文。
3.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四)、交流汇报,深入学习。(出示多媒体课件)
1.引导学生结合本课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还不快吃!假如有人来才好呢!)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起来吧!)
老舍《猫》说课稿5
【说教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本文时应该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对猫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学习作家的语言技巧;二是要仔细品味文章中蕴涵着的既显而易见又不着痕迹的感情抒发。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的这堂课的设计意图。
【说重点】
(一)丰富语言积累。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如果每节语文课前,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在矛盾处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
于无疑处设疑,于矛盾处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几只大猫?”原是无疑之处;而“面对这样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先生一定很头疼了?”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文中找理由、摆事实,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看似随意实则有意的一句话,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可能。
(三)重视朗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今天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如本文中对“蹭”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对于《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我也是处于学习的阶段,谈不上深刻地领会,今天和大家交流,也仅仅是一种探讨,但愿我抛出砖能引来更多的玉,请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相关文章
梁实秋爱情语录2023-06-16 03:51:32
老舍作品读书笔记感悟2023-06-03 20:52:58
梁实秋雅舍课件2023-06-18 10:06:39
北大学生对梁实秋下最后通牒2023-06-04 18:28:58
老舍想北平复习整理2023-06-07 04:01:37
梁实秋:养成好习惯2023-06-03 17:08:3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