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欣赏金刚经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08 21:59:43 文/秦风学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欣赏金刚经读书笔记

  “十三经”我读过,也就是“读过”,要说理解,感悟,差得远呢,跟虔诚的佛弟子们差了一大截,还没有皈依,便是最好的证明;理解,更比做学问的学者、学问僧和居士们更差“十万八千里”。

  我只是喜欢,喜欢读而已。

  最喜欢《金刚经》和《维摩诘经》。一篇是美散文,一部是“故事会”。

  把神圣的佛经看成散文,故事会,大不敬?

  网上见过太多皈依的虔诚佛弟子,高谈阔论,旁征博引“大师”们语录;或摘录这个大师说的某一句,那位大德著作某一段,拿来顶礼膜拜,力图证明宇宙之永恒真理,证明朝廷拥佛之正确,证明信佛与朝廷合拍,和谐,造就国泰民安之盛世。这让我感动不已,但三言两语之后,惊愕对方原来只读过《四十二章经》,或所谓的“净土三经”等,更有甚者,连一本佛经也没读过,知识来源全在听人说说,或吮吸度娘奶汁而得。论佛理,不引证佛说,却只知道后世弟子的言论,匪夷所思,却让我折服。

  哇,照此比来,我起码是手捧佛经,一句一章奉读,所以,“戏说”非“谤佛”,而是敬佛。

  不过,也要为佛弟子们辩护一句,信佛不一定非要读经,不管是听和尚讲经还是度娘帮忙,只要信心有了,相信,进而皈依,就是目的。信仰不是做学问,更不是像我这样,为了好玩,人家有了安身立命的去处,应该羡慕。

  言归正传。

  既然是“经”,总是富含哲理的,是哲学思辨的产物,粘上“哲学”或“思辨”,任何事物都可能变得枯燥无味,佛经同样,先放一放嘛,等兴趣来了再去思考,永远没兴趣也无妨,欣赏散文,听听故事,蛮好,何必做伤神的哲理思考呢?读佛经本身不就是跟佛谈心,聆听佛陀教诲吗?

  《金刚经》和《心经》特点是,没有佛教基础知识,《心经》只供“有嘴无心”的初学者背诵;《金刚经》则就是丁点佛教知识也没有的也能读懂。

  两经没有大篇幅的赞颂之词构成的“心灵鸡汤”,特别是《金刚经》,开头就把人带入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场合,两行字就让你身临其境,享受静谧,祥和的气氛。

  话说古印度,一个叫做“舍卫国”的小国家的国都舍卫城郊区,有一座园林,叫“祗树给孤独园”。此园据说是一个叫做“孤独长者”和一个什么太子精心建造送给佛陀,作为修行和说法场地,为佛陀在世讲经说法的两大园林之一。园内有“茂林修竹”,佛祖在这儿住了二十五年。园子很大,佛陀“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能同时容纳两千五百人,够大的。

  好,场景介绍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佛陀穿好衣服,手托讨饭钵,进舍卫城里讨饭去了。看到没有:最早的和尚,包括佛祖他老人家,不带自己烧饭的,就要饭吃。要饭也有规矩,《金刚经》说是:“次第乞”,即从碰到的第一家开始,按顺序敲门要饭,而且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决不允许挑三拣四。

  经文说,佛祖“次第乞已,还至本处”,讨饭归来,吃完,洗洗脚,把铺位弄弄干净,铺整齐后坐下来。

  此时,十大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在众人中站了起来,只见他袒露右臂,右膝跪地,合掌而恭敬地对师傅佛祖提问题:尊贵的世尊啊!我们这些有着善良之心的男女信徒们,已经发愿,要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梵语读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啊!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安顿,如何降服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呢?

  佛祖回答:善哉善哉!须菩提啊,就跟你所说的那样,如来是全力顾护菩萨,悉心叮嘱诸位菩萨的,今天你们想听,我就来为你们说,既然发愿“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该如何安顿和降服自心。须菩提:是的是的,世尊啊!我们愿意听您教诲。

  后面,这师徒二人就大乘佛教的宇宙观展开了饶有趣味的问答。须菩提“抖呵呵”的提问,佛祖睿智,绝妙的比喻回答。我们这些读经人也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佛教“义理”的哲学思辨之中。会有人暂时觉得枯燥,但稍微耐心一点儿,也会在思辨的奥妙中找到有趣。比如,佛陀在说了一通不要为任何现象迷惑,更不能执着于毫无根基的现象的哲理之后,突然问须菩提:哎,须菩提啊,我跟你说了什么没有啊?此时,聪明的须菩提已经领会佛陀问话的意图了,立马回答:佛祖啊,你什么也没有跟我说。哈哈,前面师徒二人明明进行了长时间对话,白纸黑字在哪儿,怎么能说佛祖什么也没说?

  其实佛祖说在考验须菩提,是不是将佛说当做教条,执着于教条。因为前面佛祖已在反复强调;不要着任何“相”,即不能执着于任何现象,或言论,因为它们都不可能永远存在的`,包括佛说在内。佛祖很满意须菩提的回答,接着做了进一步说明:佛法好比过河的筏子,河过去了,筏子就没有用了,应当抛弃。佛祖的用意不难猜测,既然我佛说的都是过眼烟云,那还有什么舍不得抛弃呢?

  最后一段被人们誉为画龙点睛之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佛教术语,指因因缘而生的东东。一般而言,专指六道轮回里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东东。也就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的一切东西。物质世界容易理解;精神世界:人类产生的一切思想,语言等等,最重要也包括佛说之法,即佛法。这句话直译就是: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跟梦幻水泡一样,跟露水,闪电一样,都是刹那生灭的,就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事物。

  大乘佛教空宗认为,既然一切有为法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就说明这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能够永恒存在的,不能永远存在,就是空。正如《金刚经》里说的各种“相”和佛法,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即空的,是不能执着于这些东西的。

  所以有人说《金刚经》通篇说空,但没有一个空字,就是这个意思。我的理解是,通过空,《金刚经》是在教人不能执着。

  其实,晓得了这个道理,《心经》也就“贯通了”,剩下几个名词概念弄弄懂就得。佛陀告诫须菩提:看问题就要这样看。这是金刚经最后的总结。其实这个总结的意思指向,不管是不是我佛弟子,几乎没有人不赞成的,诸如“想开点”,“多大事啊?”“不要钻牛角尖”等等,等等就是这“总结”的“衍生”产品而被我们挂在嘴边,碰到事情就叨叨个不停的,自我安慰或安慰别人的“金玉良言”。

  回到前面,那么到底心该如何安顿?佛陀说了:“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要把心放在任何地方,因为一旦把自己的心放在一个你认为对头的地方,那肯定就是执着某一个事物了,执着于某一事物,就是执着于“空”。六祖慧能在《坛经》里告诉我们,自己就是在街上卖柴时,听到人家诵读《金刚经》这一句后而起了出家念头的。

  没一句咒语,更没有什么超能力修炼的法术,几乎所有佛经一样,就是对话集:弟子迷迷糊糊问道,师傅清清楚楚说道。《金刚经》最“动人”之处是,佛祖一再强调:不要把佛说挂在嘴边,到了一定时候就得抛弃,如果哪个弟子将佛说是当成永恒不变的真理,动不动就拿出来教训别人,那就是谤佛!早几百年前,佛祖最初说的《增一阿含经》中那一段“加蓝人问法”的经文,就阐述了佛教基本教义:不要执着于任何教条,不要被圣人,圣言忽悠,自己的理解,看法和观点最重要!

  小乘教派说“大乘非佛说”,不管是非佛说,读《金刚经》可知,大乘佛教还是继承了佛祖的“初心”的。

  其实更“好玩”的是《维摩诘经》。

相关文章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方案2023-06-14 23:56: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三篇2023-06-15 09:09:26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2023-06-01 23:52:30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方案2023-06-15 13:19:5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三篇2023-06-18 14:51: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四篇2023-06-13 04:54:1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