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细品《记承天寺夜游》
在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家里,苏轼是那么与众不同的一个。再苦涩的遭遇,再难言的酸辛,再激愤的心境……在他这里,都能奇妙地变做美的化身,以最美的姿态永远留于青史之中。哪怕是最平淡无味的地方,在内心芬芳的他那儿,都有风景。《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妙手偶得之”的佳作。区区84个字,有情节,有悬念,有美景,有情思……个中滋味,颇有深意。
一、记叙凝练含蓄,余味无穷。
这是随笔性质的一篇小文,语言极其简洁,以极少的文字包含了极多的内容,看似随事记录,却达到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
寥寥数语,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我”与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起因:月色如户,欣然起行。经过: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看到美丽月色,抒发心中感慨。记叙的六要素聚集了其中的五个。总共才84个字的文章,又如何不显得枯燥呢?因为他在凝练之余,味道十足。
你看,已经是农历的十月了,初冬夜已寒,寒夜孤单,只得“解衣欲睡”了。孰料有不速之客不期而至——月色。作者大喜过望,“欣然起行”。片言只语之间,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已在笔端。如此良宵,“独乐乐”怎么可以呢?一个“念”便从欣喜进入了沉吟不语中。种种复杂的'情思尽在一念之间了。思有所得,自然地“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寻”字有万种风情:那急欲找到的迫切,那非他莫属的笃定,……等到到了寺中后,居然是心有灵犀——“怀民亦未寝”。所谓知交,莫过于此。于是,从容漫步在月色之下,好美!
全文至此,才47字。不仅记叙得眉目清秀,而且是跌宕起伏,句句韵味无穷,字字翻江倒海。
二、描写信手得来,如诗如画。
夜游所见,乃是全篇之精华所在。但依然是惜墨如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就三小句话,无甚出奇,又用了一个用俗了的比喻“月色如水”。就这么信笔拈来,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他只是就看到的写:庭院里上上下下,自上而下,都充满了透明清澈的水,那个不起眼的“如”字提醒我们——只是好象。而水中呢?水藻、荇菜参差错落,互相交错,清影婆娑。寺庙之中怎么会有水草一类的东西?最后一句揭谜:盖竹柏影也。他是利用人们的错觉,将错就错,先声夺人,层层隐喻,在你意乱情迷时,方“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那积水是那一泻千里的月色,水草是那院中的竹柏在月光下的影子。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跃然而出,冷月清光被描摹到了极处,诗画合一,慧心独具。
三、抒情不着痕迹,遐思悠长。
在写就这篇千古名作时,苏轼实际上过着流放似的生活,境遇困苦无比,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对这样一位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中之杰而言,无疑处于一种重创里。但是他是这样面对命运的打击的呢?84个字里,没有悲伤,没有抱怨,没有一蹶不振……只有美!
月色入户,便“欣然”,他是那么容易快乐;处境悲戚,“无与乐者”,也不过是短短一“念”,想到志同道合的怀民,即摆脱了沉思考虑的片刻失落;兴之所至,寻找怀民,悠然漫步……寻常的月光,寻常的竹柏,在他眼中,美若仙境。假若单单至此结束,也是一美文。加上“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更宕开了一笔。一个连寻常事物都能挖掘出深邃美质的人,还能有什么不能够面对的?轻轻一声感慨,个中滋味谁解?如此美丽,除了我等,谁人得看的自豪;身闲心不闲的落寞;痛苦中的努力发现光明……凡此种种,尽在读者的阅读世界里。
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2023-06-10 18:18:54
初读记承天寺夜游2023-06-19 15:31:02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及注释2023-06-04 12:20:58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2023-06-12 08:00:09
观月与记承天寺夜游2023-06-18 09:48:49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复习资料2023-06-13 22:16:5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