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的故事课文原文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脚,也不会落到水里去。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他们。架子比栏杆还高,还有一个顶盖,在竖立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来,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斜,然后再向第二个顶盖升上去。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索桥的故事赏析
本文的作者是巴金,他原名叫李荛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以写在索桥上的联想,揭示了人间的善与美,歌颂了一切为别人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并且还为此提出了有力的论证。
文章为思想而写,文章就要把中心思想层层包裹,完成从引入到论证多个过程的大蛋糕,而这个过程,也正是评定文章好坏的关键。
第一自然段先是把索桥的地理位置、名称、桥面、桥的外观等信息介绍给读者,让读者渐渐地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座桥的印象。又从人的角度写了走在桥上的感觉,更加生动地、多方位、多角度、更加有力地强化了读者对桥的感受,这种技法值得学习。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写桥很结实。先写一个农夫从桥上过,我们可以假设为老人、小孩也可以过,而“我”也能从桥上过,这三种人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年龄段,而且小孩子是从高处跑下来的,桥上又有三个人。作者以简短的语言写明了这桥不论什么年龄、什么过法,几个人同时过桥都很安全。而且有人过,就说明人们需要这座桥,说明这桥建得好。这一切都是为下文进行的铺垫。
文章接下来把视角引到了分水鱼嘴这个事例上,因为这个事例有为中心服务的作用,并以“在索桥上能看见分水鱼嘴”把两个事例连接在了一起。随后,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开始揭示中心,通过联想写了那是一切为别人无私奉献的心。又通过写“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了”,写这种精神古有今还有,而且正在被发扬、被传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更有必要赞扬。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索桥的故事。从前文对索桥的描写看出桥很简陋,应为平民所建,在这里首先得到了验证。根据前文,人走在桥上有时就感到头晕眼花,可见“何先生”所付出的辛苦之大。然而,“何先生”为人民建了桥,官府却把他杀了,这里对封建王朝进行了一定的讽刺。而“何母”却忍着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还坚决把问题解决到底,最后解决了问题,更好地体现了一切为别人奉献的精神。也可看出“何母”的品行有多么高尚,这里暗中对比了官府的做法,而且何母得到了人民的拥戴,这起到强化、揭示中心的作用。
第五自然段开始从正面揭示中心。以外在体现内在的写法赞扬了文章的中心精神,走热了,心也热了;又引用了高尔基的语言以形象地比喻诠释了中心;详写略写的索桥,分水鱼嘴,都江堰都体现了中心。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以夸张的手法体现了中心,使文章趣味大增,还具有点睛的妙处。
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课文内容2023-06-05 11:08:17
司马光课文原文2023-06-05 16:34:43
米芾学书课文内容2023-06-11 19:50:31
课文丑小鸭主要内容2023-06-03 16:53:15
五年级松鼠课文原文2023-06-13 14:07:27
山中访友的课文内容2023-06-02 18:30:1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2023-06-02 22:02:35
人教版草船借箭课文原文2023-06-03 12:32:36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2023-06-10 0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