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通用8篇)

时间:2023-07-24 03:23:24 文/李盛 教学反思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1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在解简易方程呈现五个例题。

  其中例1以X+3=9为例,讨论了X加减某一数的方程解法。教学重点是运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并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个概念。如图所示:

  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展示,例题中借助三幅天平演示图,展现了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这一点值得称道,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图示剖析,有助于学生自我探究理解,学习解简易方程,从而学会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但问题来了。在例1当中没有完整的解题过程示范,只有检验过程的示范。如上图所示。而完整的示范出现在例3,经历了例1运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例2利用等式性质2解方程,递进至例3完成方程转化解方法(未知数位于减数、除数位置,属逆向解方程)才有一个完整的解方程的示范。如下图所示:

  从学习心理学来讲,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点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第一次学习新知,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而迈出的重要第一步。这一步的踏出对学生而言异常重要。第一次是新的,大脑对新知的接受是处于兴奋状态,此时的理解记忆刻痕是最深的,无论到的是直,是斜,一旦留下,再想更改那就难上加难。作为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第一次接触新知,“课上损失课外补”更是事倍功半。

  学材的编排着实让我有点挠头,明明能够一目了解,通过阅读自学就能搞定的解方程规范,这样一个基础性的知识点,非要放在例3才有完整呈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点不得劲儿,也有些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2

  在通读教参时我初步感受到:简易方程太容易了,学生一学肯定能掌握好。本单元引入等式性质进行教学解方程的方法,简单的一句话,只要记住同加、同减、同乘、同除就行了,这有什么难的。

  正如我所想的,聪明的学生一学就会,并且掌握的很好,但学生是参差不齐的,一小部分学生通过月考可以看出来,他们掌握的还是不好。怎么了?讲了一遍又一遍怎么还没掌握住?不行,我还的从类型与多加练习下手,就不相信他们学不会。接下来我就把方程总结成六种类型,每组每天出一道题,课前三分钟做完。刚开始肯定是做不完的,就利用上课的一点时间让学生做完。一天一天过去了,通过批改发现孩子们进步了、掌握了。我反省到:

  看来数学不能只站在某一个点上做“井底之蛙”的狭隘的教学,教师不仅仅从本单元、本年级、本学段和小学范畴内分析把握教学内容,更应该从学生发展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上把握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多次通过观察就发现未知数的值是多少,但却还要把烦琐的过程写出来。

  例如:

  X+1.2=8,根据等式的性质,学生很容易发现两边同减1.2,得出X=6.8。写出过程是:

  X+1.2=8,

  解:X+1.2-1.2=8-1.2

  X=6.8

  在写过程时学生习惯根据加、减、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来写,面对如上的繁杂过程接受的缓慢,无奈。

  本单元的教学使我对新教材和新课标又加深了认识,也许当完整的教学完本单元的知识时又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3

  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解简易方程,是依据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种方法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重新开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人教版教材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局限性,有利于加强中小学的知识衔接。

  猜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让学生综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历等式的变化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还为猜想等式的性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一旦作出了猜想,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主动地去探索新知。

  任何猜想都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确定是否正确,而验证的过程也正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用天平称一称,验证自己的猜想,以一种自主探究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了等式的性质,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到的数学知识也要应用到生活当中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的设计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合作操作中,已经对解方程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认识,能够大概地说出解方程的过程和依据,而又一次让同学之间同桌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体现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理解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什么要减去3”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有针对性地指导了书写的规范性和检验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共同探讨,显示了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练习中学生加深了对“方程的解”的认识,抓住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这一依据去解方程。不同层次的练习照顾了学生之间学习水平的差异,3X=8.4对等式的性质进行了拓展,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最后交流学习的收获促进了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4

  开学两周了,经过开学后的适应,教学工作已经逐步进入了正常轨道。其实说是适应,只是我的适应,孩子们并没有表现出所谓的"开学综合征",开学近两周他们都表现得很棒!本来刚开学,担心孩子们收不回心来,一直布置很少的一点家庭作业,甚至有时候只是布置预习而已。当然,这样做也许也确实让孩子们能逐渐进入学习状态,避免出现开学倦怠或反感情绪。

  在知识方面,原来担心孩子们对方程会有不适应或抵制情绪,结果孩子们都表现不错。方程解法的繁琐并没有让孩子们感到厌倦,因为虽说解方程书写步骤较多,但规律明显,顺向思维不需要过多的思维过程,抓住关键词列方程就迎刃而解了。最近主要的问题是形如12-X=5或56÷X=14这样的方程,用等式的性质来解很别扭,而用传统的方法又怕孩子混淆。

  其实这个问题教材在设计时早有考虑,原则上这种类型的方程不做要求,因此课本上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题目。但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自己会列出这样的方程,只好临时先提醒孩子尽量避免列出X在减数或除数位置上的方程。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刻意回避这种问题,而是考虑到孩子们对现在的方法还不够熟练,不宜教给他们另外一种全然不同的解法,这个问题且等孩子们熟练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后再说吧!反正教材是不要求做这种题的。

  还有个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时,算术方法与列方程的选择。最近一直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所以孩子们想当然地每道题都列方程解答。教材上虽然有一道题目是指导孩子体验理解用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的区别,能直接套用公式或顺向思维列式的就直接用算术方法解决比较简捷,用逆向思维考虑的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比较简捷。可能是由于初学,或者因为没有养成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比较困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指导孩子们逐步理解和掌握。慢慢来,不要急。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5

  今天早上在库沟小学听了张福华老师的《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习》这节复习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复习课,以往只是从教学策略上了解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当今天真真正正的倾听了一节复习课后,感受颇深,所学甚多,只奈何有言吐不出,下面就简单说一些听完这节课的体会。

  首先,张老师的语言简练干脆,善于利用名言名句。

  在课的开始,大屏幕上就展示出了俄国乌申斯基的一句话:“装着一些片段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主人从那里是什么也找不出来的。”这句话的展示,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整理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这节课的目的所在。在回顾整理,构建网络这一环节,张老师在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例题的知识点时又说了一句“不动笔墨不读书”,提醒了学生看例题时可以适时的进行批画,将遗忘的知识点突出显示出来。在课的最后又课件展示了韦达和爱因斯坦的名言警句。

  其次,目录归纳知识点,清楚明了。

  我想所有的`老师都会头疼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一册课本时知识点的归纳,只奈何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所有知识点系统的展现给学生。本节课张老师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目录展示法,让所有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清楚的摆了出来,方便了学生的回顾和整理。

  最后,练习充实有趣,层次分明。

  闯关形式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在一,二,三的闯关中,依次将基础知识点,重难点进行了练习,稳固。学生在回答闯关的答案时,张老师经常会问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再回顾。例如,在一名学生回答bX8等于8b时,问为什么不是b8?在学生回答aXa=a的平方时,问为什么不是2a?看似不经意的询问,却巩固了细微处的知识点。

  当然,张老师的课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创设了有效地复习情景,亲和力强,能及时唤起回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等等。通过这节课,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对以后上好复习课有了更多的信心。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6

  “简易方程的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方程意义的理解,知道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区分。

  并能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解方程。能灵活根据数量间的关系选择方程或算式进行解答。教学重点是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解方程。教学难点是能灵活根据数量间的关系选择方程或算式进行解答。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练习,对简易方程的有关概念进行梳理,使得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和应用,达到复习课的教学要求。在练习时,我以“闯关”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新颖,倍受学生喜欢。结束后,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兴趣也很高。但如果这节课能设计一些更有坡度的练习,这样就能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错”,在课堂上“纠错”。那么这节课会更丰满,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会更全面,效果就更好了。要达得这一程度,我还要继续加强自身学习,多钻研多思考,使自己的课堂能成为吸引学生的“游乐场”。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7

  在教现行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简易方程》时,发现现行教材与以往版本不同:

  以往的教法是利用“两个加数相加,求一个加数就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即:加数=和-加数;两个因数相乘,求一个因数就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即:因数=积÷因数”;

  现行的教法和初中类似,即:解方程时利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或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两边的值不变,但具体解题中与初中不同的是不提移项与合并同类项,思想方法却是相同的。

  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较困难,主要表现在:

  第一,用字母表示数不好接受,不易理解,也不习惯;

  第二,用代数式表示一个得数或结果不理解;

  第三,字母与数,字母与字母之间的简单运算不理解,例如:a2=a×a,2a=a+a,用x-5表示一个数。

  我们知道算式思维与方程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中用算式很难解出,用方程却简单的多,现行小学教材中有提升方程教学的意思,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便于与初中衔接。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是可以掌握的很好的。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8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我由视频导入,通过扑克牌,让学生自主发现,字母可以表示数,并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示一个确定的数。提出:新学习的内容里面的字母还表示一个确定的数吗?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进入新课。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以学生感兴趣的哆啦A梦和时光机贯穿始终。儿歌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介绍数学家韦达,让学生感受悠久的数学文化。最后欣赏生活中的字母图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整个课堂趣味性十足,环节显得不那么枯燥。但也有不足之处:

  (1)在让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出爸爸的年龄时,我提的问题不具有引导性。所以,我在巡视的时候,能列出式子的同学很少。

  (2)在练习这一环节,我只关注了学生做题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做题的过程。应该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做题的思路,过程。

  (3)在小结的时候,我提的问题有点抽象,不够直白,学生不太明白什么意思,所以很少有学生能答上来。

相关文章

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2023-07-12 18:52:23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2023-07-23 01:30:37

教师个人优秀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0篇)2023-07-19 23:24:40

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2023-07-17 09:42:01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2023-07-20 03:32:54

我和提琴优秀教学反思2023-07-13 13:51:5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5-05 08:38:37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5-05 08:32:42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8:35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6:11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2:38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5-05 08:18:11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7-20 04:10:2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7-15 12:47:1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7-16 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