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咕咚》教学反思

时间:2023-07-12 22:15:31 文/刘莉莉 教学反思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咕咚》教学反思1

  《咕咚》一课在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出现。这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这篇课文之后,又一次出现的没有注音的连环画课文。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目前接触的篇幅最长的一篇课文,所以我决定仍以识字教学为主,借助汉之星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利用归类识字、随文识字、生字演变等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根据汉字的特点,通过“跟”“叫”两个字的构字特点,引出本文要表达的思想――遇事要动脑子,不能盲从。

  一、以兴趣为先导,图文结合入情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鲜活的画面最能吸引其注意力。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湖边的木瓜树,并配以“咕咚”声,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思维很快活跃。

  二、夯实基础,以识字、写字为基石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学段的重点工作。以多种方法识字,了解构字的方法,大量识字是我这节课的一个重点目标。“咕咚”两个字,分析字形识记。“口”字旁的字与嘴巴有关,随机积累其他带有口字旁的字。“跟”字利用组词的方法识记。“象”,借助汉字的演变来识记。“领”字的认识,通过和“跟”字对比识记。

  新课标对写字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学中“多认少写”;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重点指导“跟”、象字的书写。要求学生在教师板书范写时边观察边书空,注意每一笔的书写规则;学生动笔书写时强调写字姿势,要求书写认真、正确,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保证了书写效果。

  三、以朗读为主线,抓重点词语、标点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低年级学段的重要工作。虽然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低年级孩子并没有任何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强调有感情朗读,学习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思,在读中知,在读中悟。比如: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比读、领读、读后评价等。

  (二)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一个个词构成了句,一个个句构成了篇。指导一年级孩子读出感情,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读出词的感情。对三次喊话的内容,抓住“可怕”“逃命”等词,读出咕咚一次比一次传的厉害,体会人物内心,并通过读,展现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对标点刚刚认识,每个标点的作用和所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只是认识了逗号和句号,这一学期学生认识感叹号和问号。《咕咚》一课有三次的感叹号,利用这三个感叹号,借助感叹号同学读地声情并茂,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识。

  四、反思不足

  教学结束,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语文课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这节课上我用多种方法教孩子识字、指导学生朗读。但是,语文的语用价值我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一边跑一边叫”这个句式,以及反复出现但略有不同的句子,虽然在课堂中提及了,却没有时间去让学生练习。当然,还有别的不足,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咕咚》教学反思2

  《咕咚来了》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咕咚》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急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吓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5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然段,划出描写野牛的句子。

  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6―7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瞧,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6、7自然段。

  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

  板书设计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沉着冷静

  大伙儿一个跟着一个肯动脑筋

  野牛拦、问

  教学反思:

  整堂课,我对学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预设,因此上得也比较顺,但有一个环节,可是我未曾预料到的。书中讲大象也跟着跑,我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想到学生却揪着大象不放,当一个学生提出:“老师,大象这么大,为什么也吓得跟着跑?”我当时一愣,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认为这咕咚比他还要大,所以也吓得跟着跑。”我在心里为学生的回答喝彩。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也慢慢领悟了寓意,可有个学生可能上课听得不是很认真,他又问了前面那个问题:“老师,只不过是一声咕咚声,大象为什么也跟着跑啊?”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大象没动脑筋啊,遇到事情也没去想就跟着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学生的问题把课推向了高潮,这可真是所谓的未曾预约的精彩,我为我班学生的进步而高兴。

《咕咚》教学反思4

  教师风采展示上我与大一班小朋友合作展示了一节语言活动“咕咚来了在本次语言活动中首先我的设计意图是充分调动孩子们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育孩子们遇到事情不要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后再行动。

  首先我利用“咕咚声音调动孩子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接下来利用小兔子拟人化以及ppt进行故事的讲述,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我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及丰富的表情将故事绘声绘色的展现给孩子们,孩子们听的也聚精会神,故事讲完后通过几个小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回顾故事的同时对故事中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有了细节上的了解,孩子们在故事复述及扮演中表现的很棒,我通过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不仅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同时孩子们也逐渐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慢慢的与我熟悉起来,虽然积极参与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每个孩子都会认真的听其他人回答,本节课在角色扮演及创编环节中进入了尾声。

  本次教学活动让我反思到,在今后的语言活动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及空间,同时在今后设计课程环节时也要仔细反复推敲自己的课程,按照园领导的培训及《纲要》中的要求将每个环节运用特色教学手段进行精彩的设计,不要过于心急,这样一节好的语言课才能很好的呈现,也会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知识!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本教学设计着力让学生参与读、想、做、演等活动,引领学生深入课文,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在人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之由读文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1、用吸引人的声音将学生领入课堂。六七岁还是一个以玩为主的年龄,怎样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变换多样的声音中我带领孩子们进入深入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全力配合。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只是个例子,更多的知识需要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本设计重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掌握了篇章结构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对教材进行创新重组。

《咕咚》教学反思5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确定了以下几点: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并且教师的示范性还不够到位。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以整合全班进行分角色朗读。而且作为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朗读示范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课堂上引导有余、示范不足。没有什么比教师亲身示范更能让学生直观地体验。

  整体感知课文的时候,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朗读。这让学生失去了一个随文思考的机会。而在朗读之后再提出疑问,既花时间又会影响课堂效果。

  在课堂上,我缺乏“静待花开”的耐心。这点体现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

  课堂永远是一个充满意外,而又总是留有遗憾的地方。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每次的认真总结分析都可以帮助我在教学上更进一步。

《咕咚》教学反思6

  首先我利用“咕咚”声音调动孩子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接下来利用小兔子拟人化以及ppt进行故事的讲述,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我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及丰富的表情将故事绘声绘色的展现给孩子们,孩子们听的也聚精会神,故事讲完后通过几个小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回顾故事的同时对故事中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有了细节上的了解,孩子们在故事复述及扮演中表现的很棒,我通过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不仅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同时孩子们也逐渐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慢慢的与我熟悉起来,虽然积极参与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每个孩子都会认真的听其他人回答,本节课在角色扮演及创编环节中进入了尾声。

  本次教学活动让我反思到,在今后的语言活动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及空间,同时在今后设计课程环节时也要仔细反复推敲自己的课程,按照领导的培训及《纲要》中的要求将每个环节运用特色教学手段进行精彩的设计,不要过于心急,这样一节好的语言课才能很好的呈现,也会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知识!

《咕咚》教学反思7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在教学本课时,我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

  导入环节:

  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自然界风、雨、雷的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这样的导入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字词教学:

  针对本课生字较少,我对字词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读好文中较难的四个句子,但是我对四个句子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句要求读出“拔腿就跑”的感觉来,第二句让学生读准“呀、啊、哇”三个较难读的语气词。第三句则是读准儿话音“大伙儿”。最后一句要求根据标点读好停顿。四个不同的句子,四个不同的读书要求,扎实地完成字词教学,为课文的读文做好铺垫。

  精读文本环节:

  1. 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交流: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怎么说的?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兔子、小猴儿,大伙儿说的话要读出惊慌紧张的样子。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2. 角色演评,渗透德育。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在学生朗读动物们的喊叫之后,我安排了一个角色表演,目的是让学生对角色有所理解,在表演结束之后老师马上进行现场采访,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逃跑?咕咚是什么?在有趣的表演中再一次感受动物的盲目、可笑。

  3. 抓住重点字,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感悟、表演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跟、跑、叫”明白兔子、猴子等小动物的可笑。抓住“拦、问”两个字体会野牛的镇定自若。同时通过重点字的对比引申到对动物们表现的进行对比。

  练习说话、升华内容环节:

  本文的内容是较为简单的,但是他所蕴含的道理是很深的,在学生笑过之后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事情。通过说来训练语言的水平同时挖掘课文的深层道理。

  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较为到位,把动物们的慌张、尖叫很好的感悟出来了,但是对于文中的深层含义:“遇事学会动脑不要盲目跟从”这一道理没有很好的理解。以至于在最后的说话练习中学生不知所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用心。

《咕咚》教学反思8

  教师风采展示上我与大一班小朋友合作展示了一节语言活动“咕咚来了”。在本次语言活动中首先我的设计意图是充分调动孩子们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育孩子们遇到事情不要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后再行动。

  首先我利用“咕咚”声音调动孩子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接下来利用小兔子拟人化以及ppt进行故事的讲述,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我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及丰富的表情将故事绘声绘色的展现给孩子们,孩子们听的也聚精会神,故事讲完后通过几个小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回顾故事的同时对故事中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有了细节上的了解,孩子们在故事复述及扮演中表现的很棒,我通过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不仅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同时孩子们也逐渐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慢慢的与我熟悉起来,虽然积极参与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每个孩子都会认真的听其他人回答,本节课在角色扮演及创编环节中进入了尾声。

  本次教学活动让我反思到,在今后的语言活动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及空间,同时在今后设计课程环节时也要仔细反复推敲自己的课程,按照园领导的培训及《纲要》中的要求将每个环节运用特色教学手段进行精彩的设计,不要过于心急,这样一节好的语言课才能很好的呈现,也会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知识!

《咕咚》教学反思9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咕咚了”这节我切合了语言活动的特点,让幼儿多说,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为了让幼儿对于语言学的更加生动有趣,于是我加上了一些表情和动作丰富这节的内容,让幼儿学的更快乐,所以,在目标中,我设计了“学说故事对话,并运用表情和动作大胆表演”这一个重要性的目标活动。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于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以表情图片的方式导入,为了引出故事主人公的表情,为了表达故事中,小动物们听到“咕咚”声,而引起的害怕情绪,也为了切合目标,所以,在分段讲述中,我都会在学完对话的基础上,进行表情动作的表演,使内容更加丰富。在遇到长毛狮之后,我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它的表情,从而让幼儿感受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通过表情加深语言内容的有趣性。

  我感觉本次活动中,引导孩子猜测遇到长毛狮子时候,“长毛狮子也会与狐狸一样跟着跑起吗?”我抛出这个问题后,孩子们从讨论—以至于辩论起了,场面很激烈。双方各执一词,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一些通过对方理由的基础上尝试反驳。

相关文章

我的小伙伴教学反思2023-07-17 04:50:08

找拱形教学反思参考2023-07-22 03:49:29

六年级数学学期末教学反思范文(精选六篇)2023-07-16 23:56:52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7-18 17:49:24

课文四个太阳的教学反思范文2023-07-17 08:54:29

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研讨活动教学反思2023-07-20 12:05:2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5-05 08:38:37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5-05 08:32:42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8:35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6:11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2:38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5-05 08:18:11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十五篇)2023-07-20 04:10:21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2023-07-15 12:47:17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2023-07-16 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