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建国方略读后感-读后感

时间:2023-06-19 21:25:07 文/王明刚 读后感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辛亥革命成功后,在一代枭雄袁世凯的胁迫下,孙中山仅仅做了3个月临时大总统就被迫让位,之前的建国构想都没有来得及付诸实践。于是从1917年开始,孙先生用两年时间,写下了《建国方略》这本书,对未来中国做了一个构想,至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在孙先生开始擘画这幅蓝图的那一年,袁世凯已死,北洋军阀在列强的支持下各自为政,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金瓯破碎,民不聊生。当时的外国记者看到这本《建国方略》都认为孙先生的设想是天方夜谭般的空想,毫无实现的可能。

  然而一百年过去,孙先生当年的四个构想中有三个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空想变成了现实,中国成了人类历史上衰落文明重新复兴的唯一成功案例,即使再蔑视中国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让我们来看看孙先生当年的四大构想吧:

  一、未来中国会有16万公里的铁路,将沿海、内地、边疆相连。孙中山先生认为“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国家要由弱变强,首要的就是要多修铁路,所以他设想的未来中国铁路里程超过16万公里。

  从1881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当时中国的铁路只修了9千公里,也难怪外国人会认为16万公里是“空想”。不过今天我们已经营运的铁路里程达到了12万公里,其中还有2。5万是高铁,算上在建的,可以说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二、在北、中、南各建一个如“纽约港”一样的世界级大港,并以港口为中心发展三个沿海经济发达区域。

  今天,在世界十大最繁忙港口中,中国占了7席,像北方的天津港、东边的上海港、南边的广州港都属于世界级大港,而今天沿海地区也的确像孙中山预想的那样,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发达区域。

  三、开放包容,利用外资发展实体经济。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都是开放包容的时期,像唐朝的广纳四夷就创造了辉煌盛世,经历过清朝闭关锁国那段愚昧时期的孙中山,主张积极的开放包容,利用外资发展本国实业,但同时也强调“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主张开放的同时掌握主动权。孙中山的确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伟人,中国后来在改开四十年中的飞速发展,正是践行了孙先生的这一伟大构想。

  四、未来的百姓都怀抱“替众人来服务”的理念,责任感强、无私无畏。孙中山在他的设想中,重点强调了国民素质的培养,所谓“振兴之基础,全在于国民知识之发达”。他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素质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了一个国家的强弱,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认为未来的中国人将会是志向远大、人格高尚、无私无畏的。

  然而这个构想如今却远未实现。一百年前,中国国民百分之九十是文盲,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普及,就此而言,国民知识水平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提高。但就道德素质而言,则未必。今天的中国人以传统标准来衡量几乎都是知识分子,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些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即使是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也还有很多人做不到。

  “素质”一词现在是很多人的口头禅,也是人们常常用来指责他人的工具。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高声打电话时,人们往往会一边在心里咒骂这个人素质差的同时却把一口浓痰吐在地上,所以国人对“素质”的认识并不清楚。我认为,梁晓声的几句话是对“素质”最准确的定义,他说:“素质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不需要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优良的素质来源于正确的三观,而正确的三观又源自内心的信仰,就此而言,如今的国人并不比一百年前的人们好到哪里去,甚至还有倒退。当年的人们普遍有信仰,内心有敬畏,所谓“抬头三尺有神明”,知道做坏事会招天打雷劈,因此行为会比较规矩,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有底线。祥林嫂是作为一个愚昧可悲的国人形象出现的,可她却是那个年代国人的典型形象,文化不高,但心中有信仰,时常怀着敬畏,无法想象这样的人会去干伤天害理的事。

  如今文化水平提高了,道德素养却没跟上,原因就在于信仰的崩塌。因为没了信仰,或者是把钱当做了唯一信仰,在当今巨大贫富差距下,人们的内心就失去了宁静,陷入痛苦,而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氛围下,这种痛苦是难以救赎的,人会变得焦虑烦躁,行为容易失去控制。身处贫困的人们更是会感到孤独与恐惧,这种窘困之下,非但不可能展现良好的道德风貌,还可能滋生犯罪。欲望和财富从来是人们痛苦和幸福的根源,人类历史证明,只有心灵深处牢固的信仰,才能抵御这种诱惑和困扰,才能拯救人的灵魂,因此重构国人的信仰,才是孙先生第四个构想的得以实现的前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目睹“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一中国人心目中的盛世景象。

  孙先生《建国方略》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已经在物质世界建设中创造了那么多举世瞩目的奇迹,但现实也告诉我们,精神世界的建设远比物质世界的建设来的艰难而漫长,用中山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通用五篇)2023-06-13 16:14:57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精选10篇)2023-06-09 12:32:05

读昆虫记有感2023-06-16 16:04:02

灰娃的高地读后感2023-06-17 23:11:35

读老人与海有感2023-06-05 17:53:30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后感范文2023-06-14 22:40:5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契科夫变色龙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2023-06-19 01:35:43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2023-06-06 00:25:58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2023-06-15 00: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