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精选十五篇)

时间:2023-07-11 09:46:30 文/阿林 资料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1

  初一下学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为:相交线与平行线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部分的主要内容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平移;三角形部分的主要内容有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分析与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集合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数的主要内容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面对繁杂的数学知识,将升入初一的同学,如何提前做好准备,使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安全“着陆”呢?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好预习、听课、复习三个环节。要养成读、划、想、算相结合的预习习惯,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避免只是记住一些内容而不知道所以然。听课时注意力集中,脑、手、口、眼并用参与课堂活动。千万不能在课堂上开小差,更不能有依靠家教或课外辅导班而放松参与课堂的思想。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不能只是课堂上听会就算完成任务,或以为自己会了就懒得做作业。正确的做法是当天的知识当天巩固,做到三天一复习,五天一小结。把新旧知识穿成串,形成面,从而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的学习,从一开始就要树立一个目标——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内容的特点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到了初中以后,老师讲课方式相对粗放一些,目标明确,有侧重,逻辑性、抽象性加强。如果学生死记硬背、简单重复,就很难跟上学习的进程。时间长了,问题越积越多,数学成绩会一退再退。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能单纯依赖记忆和模仿。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2

  随着义务教育教材适当地降低了对数学知识体系严密性的要求,拉开了知识结构之间的“距离”,并以“结构化”与“问题化”互补的教材体系呈现出来。因而,学生必须掌握、并且具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和发展学习能力。以下是8点建议:

  1.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培养途径有:

  (1)课前预习。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课后整理。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3)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2.尝试活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例如,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之后,可请他们去尝试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教师稍作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当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又理解了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3.操作活动。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又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求助于外围行为的倾向。这时,教师就请学生去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进他们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学到新知识。

  当学生无知识基础可作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时,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进行多次的操作活动,以不断刺激其心理,引起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

  4.观察活动。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例证得到三个等式:

  (5+3)×2=5×2+3×2

  (6+4)×30=6×30+4×30

  (25+9)×4=25×4+9×4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点(即规律)。①竖里观察,等式的左边都有什么特点?等式右边又有什么特征?②横里观察,等式的左边与右边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再要求学生把记录的文字: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两个积的和,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5.思考活动。所谓思考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比较深刻的、周到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学生有了思考方向,并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想像,他们才有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材料,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长期培养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质量。

  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的基本途径有:

  (1)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概括或抽象。

  (2)对思考对象展开联想,将其归纳到已有的经验中去。

  (3)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弄清题意;接着对条件和问题展开联想;然后,借助已掌握的概念进行思维活动(如判断、推理、变通等),把条件与问题“接通”—建立模型。

  6.自学活动。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增多,数学知识的长进,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这里主要是指学生课内的独立性自学活动。

  (1)学生要掌握认真阅读课本的方法。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及其他文字,要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反复地阅读,直至读懂、读明白意思为止;要把文字与插图结合起来看,这样有助于理解图意、弄清文字24意思;要有重点地阅读某些教学内容,如重点阅读“想”的过程,方框内的结论,把重点的词、勾画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教材的关键、本质。

  (2)学生可做一二道题目试试,看会不会做,如果感到还有困难,那么再次进行阅读,再次尝试做题目。

  (3)教师要求学生做类似例题的练习,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以检查他们的自学效果。

  (4)教师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可做些点拨、归纳,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自学内容,也可使学习困难者得到补偿学习。

  7.合作学习。对于一些“问题性”程度较高,个体学习、同化有困难的材料,教师可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他们在相互补充、互为启发中完成心理转化,学到知识。

  8.数形结合。数学主要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而,数形结合是学生最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并非只是某一种学习方法在起作用,而往往是几种方法在起共同的、相互的作用,“一法为主,多法并重”的学习活动,才更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获得学习成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方面要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学习;另一方面,需要相互之间商量议论和合作学习,这样才容易互为启发、补充,形成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3

  一、让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

  兴趣是的老师,兴趣是的动力。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具体的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给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数学知识的机会。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时候,设计一次超市购物的活动,把不同的商品标价定为各个小数,让一部分学生作为顾客购买商品,另一部分学生作为售货员,计算“顾客”所购买商品的总价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体验超市购物的同时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活动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的机会,他们体验到了数学应用的乐趣和数学学习的快乐。设计精彩的活动会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参与意识强烈,对于数学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1、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们要在教学中力求措辞用语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语调抑扬顿挫,语气和缓而带有变化。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性的鼓励赞扬。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使自己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到想动手。因为动口和动手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途径。

  2、领略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例子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我在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除了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运用现代手段,多层次增加数学知识给学生的各种感观刺激。多媒体软件或课件,让我们把数学知识分解成直观形象的元素,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观刺激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细胞。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4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大家要求学生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一定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而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可以乱写乱画!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5、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6、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7、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

  要明确复习的目的、任务,从实际出发

  复习绝不能搞成简单的机械重复。应通过复习系统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的重点和关键,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四则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复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教的四则计算,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一常用的计量单位,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进行简单你土地丈量和土石方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够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科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

  复习前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重点,选取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复习目的、要求和主攻方向,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质量。

  确定复习的重点及范围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所学的知识,教师必须重视授课的内容,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复习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自学,自己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或启发学生质疑间难,由教师引导学生释疑,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下面是十个复习重点:

  1)整数和小数的意义、读写法,计量单位和名数的互化。

  2)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平面图形的概念、周长和面积。

  4)简易方程。

  5)数的整除和珠算。

  6)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繁分数的化简。

  7)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8)比和比例。

  9)各类应用题的解法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 0)统计表和统计图。

  采用灵活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时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复习不应只是让学生把已学的数学知识简单地再现。这样会助长学生死记硬背,应当注意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1)对比分析法。对于学生容易棍淆的一些概念、定义、公式和法则,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掌握。并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加深记忆。

  2)独立阅读法。复习的知识都是已经学过的,教师可选择若干段有联系的教材,让学生独立阅读,教师就关键性的伺题组织讨论,抓住重点或学生不懂之处扼要地进行讲解,扩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间题的能力。

  3)分类整理法。纵观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材中的编排也较为分散,特别是几何知识,内容抽象,概念多,公式多,计算繁。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分类进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出各种知识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归纳综合法。小学数学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每部分的内容大多涉及其他部分的知识,横向联系面大,知识的迁移性较强。复习时应由易到难,由一般到特殊,由基本到灵活,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综合性的复习。

  5)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中的知识缺陷,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予以补救。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完善学生的知识。

  复习的具体措施

  1)反思教学,制定计划。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书本编排重讲知识,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因此第一阶段的复习应该注重基础,全面反思。同时,教师也要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听课笔记。老师上课复习的内容,特别是综合板书的关键语句,学生都要做好笔记。老师每个星期还要抽查一次,督促学生及时完成。

  2)专题训练,突破各个环节针对学生容易发生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应采用典型反思和个别反思相结合,加强针对训练,展开专题复习方式,突破各个环节的复习思路。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针对复习。另一方面,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思,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惯性,在这一阶段中要灵活。再一方面,注重测试的批改与讲评。

  3)分层引导,全面提高。重视班级学生分层引导,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奋斗,共同提高。通过这几个阶段的复习,每个学生都会有很大提高。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5

  1、抓住课堂

  科学注重和平时期的研究,不适合突如其来的回顾。老师讲的每一堂课,浓度,倾听,跟随老师的想法。多听,多记老师所说的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不要把你的思维局限在某个问题上。例如,“转换思想”和“数与形的结合”等思维方法远比解决某一问题更为重要。

  2、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所谓的高质量是指高精度和高速度。

  在做作业时,有时重复相同类型问题的练习,必须有意识地检查速度和准确性,并且在每次做完这些问题时都能更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检查其内容、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规律、技巧等。除了老师布置要考虑认真完成。如果你不轻易放弃的话,你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带着“钉子”的精神,沉思冥想。灵感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你身边。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

  成功带来信心,这对学习科学是很重要的,而且它也促使你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更多的困难挑战。甚至失败,真相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当碰到同样的问题会反思错误的原因,今后如何避免。

  3、认真思考,多问问题。

  首先,老师给出了规律和定理,不仅是为了“知道它是什么”,而且也是为了“知道为什么”。如果你不了解你的学习,你应该知道它的根源。第二,学习任何学科应该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在科学。教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都存在问题。确保不要堆积如山的问题,并完成这一天。简而言之,思考和提问是清除学习隐患的最好方法。

  4、总结比较,梳理你的思绪

  (1)知识点的归纳与比较。在你学习完每一章之后,你应该对这一章的内容做一个框架图,或者在你的脑海中仔细阅读,以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相似和混淆的知识点需要进行分类和比较,有时可以用联想法加以区分。

  (2)课题的总结比较。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一个是错误的问题,另一个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于常见的作业或考试错误,请写下所选的内容,并在笔记的一侧写上红色的笔。在考试之前,只需要读红笔的内容。还有一些非常聪明或困难的问题需要记录,并且使用红笔来注释本主题的所有方法和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以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规律,也可以用红笔写下这些规律。最后,它们将成为你宝贵的财富,对你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5、课外实践的选择吗

  课余时间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当课外锻炼越来越少和更好的时候,也是如此。每种类型的问题都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只要每天问两三道问题,日子里,你就会打开很多想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毅力,最好的的精神。只要你多思考,多提问,把这种学习态度融入你的生活,你一定能够学好每一门课程。相信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你就会对所有的学习和激情感兴趣。

  6、学会主动预习

  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在讲解新知识之前,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读一本书,和老师精心设计考虑预览。

  例如,当自学例子时,我们应该弄清楚例子的内容是什么,告诉了什么条件,要求了什么,如何在书中回答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是否有新的解决方案和解决它们的步骤是什么。把握这些重要问题,三思而后行,学会运用现有知识自主探索新知识。

  有些家长感到头疼的是他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好的预习。

  7、听课不要仅仅是听,重要的是要思考

  一些学生的公式,自然的法则,如相当熟悉,但实际的问题,但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应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从立方体的高度移除2厘米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立方体。它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立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虽然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量很好,但由于问题涉及知识的广泛性,许多学生无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个问题指的是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矩形的图形、正方形、长方体、立方体;

  从图形变化关系:长方形和正方形。告诉从心理推理:矩形减少等于矩形底部的一部分,减少四部分的表面积等于面积和一个矩形的长度(即。广场的边缘)和一个立方体的体积。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在分析学生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一些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如果原始长方体的基底是X,那么就可以得到2X×4/48(即立方体的棱镜长度),因此长方体体积为6×6×6C16(立方厘米)。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励;孩子们在课堂上用老师的思想,依靠老师的指导,思考解决问题的想法;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8、及时总结解决问题的法律

  一般说来,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总结问题解决的规律。在解决每一项练习后,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I)主题的最重要特征是什么?

  (2)解决方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图形?

  (3)如何观察、联想和转换话题?

  (4)用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关键步骤是什么?

  (6)你有类似的主题主题?解决方案和思维方式有什么异同?

  (7)在这个问题上你能找到多少解决办法?哪一个是最好的?哪种解决方案是一种特殊技能?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把一系列问题贯穿于问题解决的各个方面,逐步提高和坚持,儿童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9、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为学生设置疑问,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多思考,此时学生应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使广义思维更好地发展。

  比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运河,5天来修理它的20天,根据这个计算剩余的天数要完成多少天?根据总工作关系,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学生可以列出以下公式:(1)2400年礼物(2400x20%存在5)—5=2400(天)(2)x(1—20%)(2400x20%)=20(天)。

  老师鼓励学生问:“20%的学生需要5天才能完成,其余的学生需要几天(1—20%)?”“学生们很快就想出了一种将比率提高一倍的方法:(3)5×(1—20%)/20/20(天)。

  如果你从“知道一个数字的多少部分”的方法中思考,找到这个数字,你可以得到以下的解决方案:5/20—5/20(天)。激励学生,知识的比例来解决吗?

  学生将提出以下想法:(6)20%:(1到20%)=5:X(剩下的X天结束)。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沟通知识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充分发挥错题本的作用

  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记忆错误手册”,在平时的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记录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必须纠正错误,以后也不会发生类似的错误。在实际的学习,总是看这本书,做到心中有数。

  有许多学习暴君,因为他们使用错误的标题积极,并取得了高分。

  11、“1×5”学习法

  做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问题去做收获。我们反对使用填海战略。

  做一个问题,从五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是怎么想的。

  还有别的办法吗?

  (5)一个变量看到几个变化形式,认为自己是一个测试的创造者,理解人的意图,问题看看能不能有其他想法如何解决问题。

  12、关于写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有一种追求速度的心理状态。在检查问题时,学生粗心大意,粗心大意。在错误的问题上,它们被引导形成错误的问题分析方法。分析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错误阅读导致的问题解决错误,从而形成“我要正确阅读”的内在动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检查问题,真正理解问题的意义。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6

  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等现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但教学质量却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能力,没有学会学习。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启迪学法

  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我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去自学。如在新授教学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先出示下面两道分数应用题:(1)、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3/5,倒出几千克?(2)、一桶油倒出3/5,正好倒出18千克,这桶油重几千克?我先让学生讨论并解答这两题,然后再出示例3:一桶油重30千克,倒出60%,倒出几千克?例4:一桶油倒出60%,正好倒出18千克,这桶油重几千克?因为例3和例4这两题是在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60%)转化成分数(3/5),因此,在指导自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这种联系,让学生将这两题同原来的两题进行比较,从而因势利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解决了新的问题,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既启迪了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渗透学法

  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跟学生共同商讨的教学形式,师生平等相处,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从。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则表现在善于控制教学的双边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创性,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法转化为学法,使学法教法配合默契,以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我从学生的知识特点出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出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我先用教具演示,将一个圆8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组织学生参与操作,把一个圆16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两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后者更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把一个圆32等分、62等分……当把圆无限等分时,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最后让学生将刚才16等分的两个半圆收拢,并将其中一个半圆及半径分别涂上红色,再展开拼插。这样学生很快发现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原来圆的半径,从而就很快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为:S=∏R2

  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热情高,并能创设“想学、乐学、会学”的课堂情景。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掌握学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对教学设计的题材提出问题,展开思维,并力求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解疑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

  例如:教学了“圆柱的体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

  对于这题,学生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圆柱体的高,再进而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高为:30÷(2×3.14×5)= 150/157(厘米),圆柱体的体积为: 3.14×5×5× 150/157=75(立方厘米)。这样做显然较为麻烦。我启发能否用简捷的方法解答这题。学生用质疑的目光瞄向了我,我启发学生用圆柱体的教具自己动手演示。学生就用拼接的方法,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然后我再让学生将这个长方体变换位置,把拼成的长方体横放下来,并将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这样再启发学生,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这时我再启发学生能否想到更巧妙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体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这时学生马上想到这个长方体体积为:V=S侧÷2×r=30÷2×5=75(立方厘米)。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能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到“会堂”的转化。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和知识,还要检查、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要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并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终身受益,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7

  内容提要:

  本文从“指导阅读课本,认真启迪学法;引导参与过程,逐步渗透学法;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掌握学法”三个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终身受益。

  关键词:启迪 渗透 掌握

  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等现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但教学质量却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能力,没有学会学习。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指导阅读课本,认真启迪学法

  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时,我启发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转化的观点去自学。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时,因为百分数应用题中有不少的例题是在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来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就是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因此,在指导自学过程中,我注意紧紧抓住了这种联系,并因势利导,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解决新的问题,也使学生学得轻松,启边了学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每次教学了新的知识后,我总是要求学生将课本上新学习的内容再认真看一遍,让学生说出通过再学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并要求学生进行质疑问难。

  二、引导参与过程,逐步渗透学法

  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跟学生共同商讨的教学形式,师生平等相处,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真正使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从。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则表现在善于控制教学的双边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创性,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法转化为学法,使学法教法配合默契,以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我从学生的知识特点出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出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时,我先用教具演示,将一个圆8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组织学生参与操作,把一个圆16等分,拼成一个挖的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两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后者更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把一个圆32等分、62等分……当把圆无限等分时,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最后让学生将刚才16等分的两个半圆收拢,并将其中一个半圆及半径分别涂上红色,再展开拼插。这样学生很快发现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先天圆的半径,从而就很快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r

  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热情高,并能创设“想学、乐学、会学”的课堂情景。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掌握学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对教学设计的题材提出问题,展开思维,并力求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在解疑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

  例如:“圆柱的体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例1、一个圆柱体侧面积是3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5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对于这题,学生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圆柱体的高,再进而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高为:30÷(2×3.14×5)=150/157(厘米),圆柱体的体积为:3.14×5×5×150/157=75(立方厘米)。

  这样做显然较为麻烦。我启发学生用拼接的方法,把一个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然后再让学生将这个长方体变换位置,把拼成的长方体横放下来,并将有圆柱侧面的一半作为底面,这样再启发学生,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原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这时我再启发学生能否想到更简便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体即原来圆柱全的体积,这里学生马上想到这个长方体体积为:V=S侧÷2×r=30÷2×5=75(立方厘米)。即为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75立方厘米。

  又如在进行六年级总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例2、甲车从A地到B地要行驶5小时,乙车从B地到A地要行驶7小时,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求出两车的相遇时间或用比例求解,这样解答确实较为麻烦,因此我启发学生能否考虑运用假设法进行求解。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因为甲车从A地到B地要行驶5小时,乙车从B地到A地要行驶7小时,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5,因此,可假设甲车和乙两车同时从A地和B地相对开出,共同行驶35小时,则甲车行了7个全程,乙车行了5个全程,两车共行了12(7+5)个全程,甲车比乙车多行了2(7-5)个全程,而每一个全程甲、乙两车的路程之差都为:40×2=80(千米),所以12个全程相差:80×12=960(千米),因此一个全程为:960÷2=480(千米)。即A、B两地的距离为960千米。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能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到“会堂”的转化。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我们只有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终身受益,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8

  一、“记错题法”。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实际的学习中,要经常查看这个本子,做到心中有数。

  二、“1×5”学习法。做一道题要有做一道题的收获。反对搞题海战术。

  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

  ⑤一题多变看看它有几种变化的形式,把自己当作一个出题者,领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思路怎么样。

  三、“1×3”纠错法。

  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

  ①错在哪里。

  ②错的原因是什么。

  ③符合什么条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四、“1×3”思考法。一道对题,从三个方面思考:

  ①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②有没有别的解法,若有多种解法,哪种解法更佳。

  ③这道题还可以如何变化?

  以上“四法”,既适合于学生的学,又适合于教师、家长的教。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1、听课不仅要听,还要思考

  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候都能认真听讲,对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有很深的记忆,但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做不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还要进行思考,了解解题思路。

  对于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只会记忆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而不懂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答问题,那么他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非常差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是非常低下。

  2、扩宽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学生要利用好这些机会,扩宽解题思路,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3、利用好错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做错题目,这时候要将错题进行整合归纳,建立错题集。借助错题集,学生可以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翻看错题集,不断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抬升知识短板、弥补知识漏洞的目的。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9

  主动预习

  主动预习,不仅能提前了解上课内容,在听课的时候有的放矢,还能锻炼孩子的自学能力。

  具体做法:认真阅读教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比如上题。

  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

  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

  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

  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

  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

  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10

  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喜欢上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学六年级的试题可能有些会比较难,不能着急一次性都解决了,慢慢从易到难,先解决难度适中的题目开始,体会到解题后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产生兴趣。

  认真听老师讲课。小学六年级数学有些是比较难的,例如几何的运算,比例运算等,对于思维能力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认真听老师讲课对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至关重要,最好听课的同时用笔记下老师说的重点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做好预习和复习。预习能够提前了解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大概知识点,在课堂上能重点去理解难点,对全面学习掌握理解课堂内容有很大的帮助。而复习能够加深对难点重点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做好课外练习。要想学好小学六年级数学单靠课堂和预习复习是不怎么够的。最好能进行课外练习。包括老师布置的作业,每道题目都要做好做对,不懂的地方通过自己思考后实在想不出来再去问老师。有精力的情况下可以做更多练习提升自己解题能力。

  有针对性地巩固提高。针对自己容易做错的题目,刻意地多做那类题目。例如对小学数学六年级的几何运算的锥形怎么计算老是出错,就多做几次这类题目,直到完全掌握。最好有错题本记录做错的题目下来,多针对性地去巩固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11

  一、学会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有些家长头疼孩子上课效率很差;这其中很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做好预习;自然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二、听课不要仅仅是听,重要的是要思考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

  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

  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所以说,在课堂上,老师最大的作用是:启发;孩子在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靠着老师的引导,去思考解题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

  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孩子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

  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

  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

  学生又会想出:(6)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充分发挥错题本的作用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实际的学习中,要经常查看这个本子,做到心中有数。

  有很多学霸都是因为积极使用了错题本,而考取了高分;

  六、“1×5”学习法

  做一道题要有做一道题的收获。反对搞题海战术。

  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

  ⑤一题多变看看它有几种变化的形式,把自己当作一个出题者,领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思路怎么样。

  七、关于写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求速的心理状态,审题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对于做错的题目上,引导学生形成错题分析法,而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由于不正确的阅读导致的解题错误,从而形成“我要正确阅读”的内部动机,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12

  1、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总结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一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转移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以及前后的知识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具体,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行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较、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知识歧义,知识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学会写“知识结构摘要”。

  17、学会对问题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基本问题类型和基本规律方法。

  18、根据同一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全局记忆的目的。

  19、结合各种特殊培训的特点,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智慧,节省时间,提高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反应能力。

  20、学习数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我们打好基础,就可以逐步完善。

  21、解决数学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使用数学法则来解决。

  22、认真听课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途径。

  23、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设法、特殊值法、整体法等。

  24、要深刻认识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认真倾听,了解现实。

  25、认真倾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背景,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26、当我听老师的评论时,我想先想一想如何做问题,然后看看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否一样,也就是想想他们是否和老师一样。阅读并思考老师在黑板上解决问题的过程,想想他们是否能这样写,想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漏洞。

  27、我们要注意三点:第一,学会用笔;第二,注意课后练习;第三,分层预习。

  28、不要担心一个或多个课程的糟糕成绩。利用你的优势。他们可以帮助你重建信心,这是成功的第一个关键。

  29、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用心观察,紧跟教学思路;第二,善于做笔记;第三,积极回答问题,敢于提问。

  30、如果你想真正的理解、认识和评价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和展示自己。

  31、复习是一个巩固和改进你所学到的东西的过程。

  32、知道事情应该是什么意味着你是聪明的;知道事情是什么,你是有经验的;知道如何使事情变得更好意味着你是有才华的。

  33、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要控制时间控制的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可以做时间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34、碎片似乎是麻烦,但实际上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符合人脑记忆的规则,但可以节省时间。

  35、隐喻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知识。教师总是善于运用隐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也应该善于使用隐喻来帮助他们记忆。

  36、深入理解的基础是深层记忆,以理解和应用记忆的方式教学知识是最合适的,如果有类似的公式、定理等,可以用列表记忆的方式进行比较。

  37、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个枯燥的逻辑思维过程,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大胆运用想象力,对提高学业成绩很有帮助。

  38、如果我们把每节课都看成是一场小小的战斗,那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就像战前的警察一样。

  39、面对挫折,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专注于痛苦的经验。

  40、保持健康,保持机体活力,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应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坚持锻炼,保证生活节欲有序。

  41、学会清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绪,了解情绪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巨大关系,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拥有健康快乐的青春。

  42、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如果学习过于紧张,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学习疲劳。

  43、学习疲劳不仅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过度的学习疲劳也会伤害你的身体,影响你的健康。

  44、俗话说,一分钟辛苦,一分钟收获。要长大,我们必须付出努力,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取得好的结果,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

  45、数字与形式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其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仅靠感觉、感知或表象是难以理解的。只有通过思考,它们才能被深刻地理解和牢牢地抓住。

  46、一个人不仅要靠与生俱来的东西,还要靠他从学习中学到的东西来塑造自己。

  47、急功近利容易导致失败,学习应循序渐进。

  48、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它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完成的问题。

  49、听课教师应始终遵循思路,善于掌握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词,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50、通过对上节课解题过程中的分析推理过程进行反思和提炼,有助于理解新课程的内容。

  51、使用图表进行比较和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准确地复习知识。

  52、对于具有明显递进关系的知识,可以绘制知识电路图。

  53、做练习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54、不要以为教科书上的老师说过,即使过去,要知道这些例子往往是最好的考试,你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牢固。

  55、问题后思维是提高知识水平、深化思维深度、提高思维紧张度的有效途径。

  56、将已完成的结果替换为问题,看原问题所给出的已知量是否可以反向求解,或者从得到的结论到已知条件是否与原问题的已知条件一致。

  57、“做一个好工作,必须首先加强他的“——好学生非常善于使用学习材料来巩固记忆,从而提高成绩。

  58、教科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教科书中的概念和公式,而且不能忽视教科书中的一些细节。

  59、参考书上不需要做三类问题:完全掌握的问题不必做,超出考试大纲的问题不必做,太奇怪的问题不必做。

  60、教师提问往往是相关知识、难点或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当其他学生说话时,他们应该注意听,听和分析。

  61、在课堂上做笔记是提高听力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优秀的笔记记录了课堂的重点、困难和怀疑。

  62、善于在课堂上捕捉有用的信息,包括知识和方法。

  63、预习任务:第一,了解下一步要学的基础知识;第二,复习和巩固与新内容有关的旧知识;第三,总结新知识的要点,找出他们不理解的困难。

  64、为了保证他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做更多适合自己水平的问题,使他们既具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65、每天记录你的学习时间,为了更准确地记录,你可以准备一本小书来记录你每次在上面做的事。

  66、中学生,大脑清醒应该从事努力学习,钻研更深层次的问题,心是累了在适当的时候做简单的练习。

  67、寒暑假在学习中必须做的是:复习最后一学期的课程,加强薄弱环节;预习下学期将学习的内容。

  68、相对于文科,科学更注重解体的过程和细节,更注重推理和动手操作能力。

  69、从教师讲解中丢弃必要的表层材料,提取其精华,总结教师讲解的大纲,理解教师讲解的要点。对于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是一种考验,也是巩固记忆的需要。

  70、当老师的讲课比较新颖时,尽量把自己融入到现场,给人一种生动的印象,感受到兴奋和轻松的心情。

  71、课堂上是要把握老师的思想,老师说每一个小问题都不能放手,也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述问题的逻辑。

  72、在听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时,首先要在课本上打分,继续听课,课后通过阅读或咨询师生来解决疑难问题。

  73、注意老师的教学提示,这些提示往往反映出关键和难点。

  74、一定要有意识地捕捉问题解决,分析教科书,做笔记,总结,系统地分类,对比,演示,变化和其他技能。倾听只是接收信息的一种方式,所以好的倾听者必须基于他们自己,区分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和哪些是无用的信息。

  75、整理思路,思考老师讲或听老师认为的想法在推广的过程中,简短的写在笔记本上。

  76、认真做问题,关键是要保证问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细心、完整的步骤,严谨的思考。

  77、工作必须检查,检查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78、做完作业后要仔细想一想。想想什么知识点这些家庭作业已经使用,以及什么特点和规则,他们必须遵循。

  79、当你发现自己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时,提醒自己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并确定你的决心,把它学好。

  80、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专注地做作业。

  81、在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要分部分完成任务。

  82、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你可以考虑征求意见,当你不知道一个困难的问题。

  83、应特别注意综合性和难点问题,即试卷最后1到3个主要问题。

  84、记忆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记忆力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快,记忆学习更有效率。

  85、家庭作业是测试和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一种方法。通过练习作业问题,我们不仅可以巩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86、有目的地使用参考书,并且有目的地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的一部分进行训练,例如选择你不能做的问题的类型,或者经常犯错误。

  87、使用参考书的最佳方式是同步或略微超前于教学进度,这样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使课堂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88、课堂上不要把参考书当作小计算机使用。做作业。

  89、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注意克服紧张不安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

  90、理解和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它通过理解和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来帮助我们记住结论。明确教师的教学目的,注意哪些可能是难点,重点是密切相关的。

  91、学习是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归纳科学的思维方法,二是解决重要问题类型问题的方法。

  92、掌握每种方法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适用的问题。

  93、注意的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使用,避免使用公式,直接导致错误。

  94、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教材中的典型话题。

  95、要做困难的问题,就要从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简单到深入,从容易到困难,循序渐进,以避免走弯路。

  96、问题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正确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

  97、既要熟悉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熟悉知识的横向联系、逆向联系,达到知识可以达到的水平。

  98、不仅要做好问题,而且要探索课题是如何准备的,这样不仅可以打破问题的神秘,而且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

  99、当你做一个问题的时候,试着取得成功,而不是等待第二次检查来发现你的错误。

  百将不同的想法应用于同一主题,并找出各种解决方案。多目标问题是将得到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将已知的条件转化为期望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把一个问题从一个术语或重要的陈述改为另一个,然后回答它。从绘图、文本分析、公式求解、验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13

  1、学好小学数学的前提是学生本人要在心理上、思想上战胜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调整正常的心态,放轻松地去学小学数学,并且对学小学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被动学小学数学转化为主动去学,那学好小学数学就不成问题了。

  2、学好小学数学须过好三关(预习关、课堂关、复习关)。

  第一关--预习关:这是学好小学数学的一个前提。过好了预习关,能使学生顺利又轻松接受新知识,很快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等。

  第二关--课堂关: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这一关,也是向45分钟要高效益,学生成绩好坏也是这关起决定因素的。

  第三关--复习关:是老师教的东西能让学生得到多少的一环,也是让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的再现,也是课堂延续的一种消化、吸收过程,是学习效果的反馈,是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体现。

  学好小学数学真的不难,总的归为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最后,祝你一定能学好小学数学。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的介绍了,相信大家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14

  主动预习

  主动预习,不仅能提前了解上课内容,在听课的时候有的放矢,还能锻炼孩子的自学能力。

  具体做法:认真阅读教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

  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

  (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

  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

  (3)5×(1—20%)÷20%=20(天)。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

  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又会想出:(6)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

  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

  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认真观察量角器,问自己:“我发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你可能会说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

  在度量形状如“V”时,你可能会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15

  1、课前做什么,预习。首先,预习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锻炼。老师不可能教给你全部的知识,很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其次,通过自己预习得到的要比通过上课听老师讲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那该如何预习,预习些什么内容呢?第一,要看课本,看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题,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理解。因为这就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后面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础。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随堂练习。因为通过什么来检测你是否理解了概念,只有通过题目。课后的随堂练习的设置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后的简单的运用。如果预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书上做好记号,上课时就要着重听这部分内容;如果内容简单,自己能理解,那上课时就要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和自己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或者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

  2、课上做什么,认真听讲。听课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课上认真听十分钟胜过课后自己看书三十分钟。那么上课该如何认真听讲,听什么。第一、带着在预习中未懂的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尽可能把疑点在课中解决。

  3、课后该怎么做,完成练习和作业。要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并不是题海战术。只顾看书,而不做或少做练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而一味的做题,而不顾解题方法,也是很难在学习上收到成效的。

  做练习要在有充分的准备之后,认真独立地完成。所谓有充分准备,就是要先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和老师补充的例题,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之后才能做练习。如果课本知识还有不懂之处,应先复习课文,询问同学或老师,直至懂了之后再做练习。

  所谓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因为做练习的目的,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检查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复习与总结。复习是为了巩固,和遗忘做斗争;总结是为了条理知识,发现、掌握规律,积累经验,有所提高。

  学完每一章,要及时做好阶段复习。阶段复习要围绕每一节知识的重点、难点,阅读教材、听课笔记、练习本,从中提炼出本章的知识重点和难点,特别对于曾不大懂和理解错误或不够深度的地方,要着重复习巩固。

  对于渴望成功的同学来说,艰苦的劳动与少说空话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正确的方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摸索得出来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望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务使你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章

解析实用的高二政治学习方法2023-07-20 09:03:50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点都有哪些2023-07-21 23:02:00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与技巧2023-07-16 11:45:44

学生英语学习计划集锦六篇2023-07-20 01:56:16

学习方法的演讲稿四篇2023-07-15 12:40:19

新学期英语学习计划集合10篇2023-07-23 23:41:1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5-05 08:38:37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5-05 08:32:42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8:35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6:11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5-05 08:22:38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5-05 08:18:11

关于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通用12篇)2023-07-07 23:35:10

精选家庭教育作文汇编九篇2023-07-17 19:58:30

安全知识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2篇2023-07-14 13: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