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故乡的榕树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时间:2023-06-16 07:31:39 文/李盛 语文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故乡的榕树》教案

一、导入新课

1979 年,有一篇散文获得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以后,这篇散文被海内外几十家报刊转载。大家知道这篇散文是什么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阅读的《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创作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以诗一般的语言,真挚强烈的感情,将读者带进了美的世界里。今天,就让我们徜徉、领略一番吧。

二、朗读课文

(听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三、总体把握

先让我们看看文章写了些什么。

? 全文思路

全文分三部分:一( 1-3 段),由眼前的景物引出对故乡榕树的怀念,这三段是全文的引子,作者缓缓地把读者也带入了自己的回忆之中。二( 4-10 )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故乡的人和事,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是文章的主体。三( 11-12 )由回忆回到现实,再次书法了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 主题

显然,这是一篇即景生情、情以物兴、借物抒情的散文。“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其主题:思乡怀旧。

四、文学鉴赏

我们知道,“思乡怀旧”可谓是一种永恒的主题了,自古及今,不知道有多少赤子抒发过。然而,作者虽然写的是一个老题材,今天读它,仍然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优美的感觉。

事实上,本文作者确实用他那生花的妙笔把我们引进了美的王国,使我们获得了醇厚的美感。

? 景美

请先看看故乡的风景怎样美的吧。

故乡榕树“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团团绿云”,“春天新长的嫩叶……晶莹的露珠”( 3 )“从故乡的后山……鸭子”,“榕树下洁白的水流……小石狮子”( 4 )前者,这榕树的形和神,光与色,静与动;后者,榕树旁的欢乐、热闹与幽静、榕树下的物、事、人,都被作者朴实简洁地描绘出来。读着这如诗如画的景物语句,怎么不能令人心摇魄动: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 事美

波斯诗人哈菲斯说过:“世界的行程是一把血染的刀,滴下的每滴血都是皇冠。”随着作者远离故乡的时光日增,郁藏在胸中的思乡之情就犹如溪水汩汩涌流,并且借助种种小事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感情丝线,编制成蘸满血泪的皇冠,戴在故乡这两棵古老而年轻的榕树头上。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故乡榕树下种种美好的事物吧。

在那里,有我和小伙伴用竹竿当桨,把榕树那段空的凹槽当船划的情趣( 5 );

在那里,有关于“驼背”榕树中藏着蛇精,遭到天打雷劈以致烧空了一段树干的神奇传说( 6 );

在那里,有母亲为给孩子求药治病、跪在榕树下向榕树虔诚地祈祷的慈容( 7 );

在那里,有蹑着很小的“三寸金莲”的祖母一边看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嘱咐我小心,把我折下的榕树枝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古朴风习( 7 )

……

这真是:点点小事融美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 人美

景美,事美,人更美!

儿时的伙伴,汲水的少女,爱子心切的母亲,慈祥的祖母,他们身上无不显示出美,无不是美的化身。天真美,青春美,慈爱美。美中贮满了爱,贮满了真,贮满了善。

或许有人说,孩子天真幼稚,美;少女单纯活泼,美;那母亲和祖母慈祥善良,美;而那些终日辛劳的成年男子、晒得黝黑黑的农人怕未必有好的脾气,怕未必美。如果这样猜测,我说就完全错了。这里到榕树下息凉、睡觉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脚踏实地而来,飘飘欲欲而去。讲三国,说水浒,谈农作物长势和收成,拉胡琴,唱小曲,长啸天空,他们活得多么潇洒!

《故乡的榕树》说课稿

一、教材情况分析:

1 .本文语言优美但篇幅较长,所以宜片段朗诵, 不宜全文诵读。(读一遍需近 20 分钟)

2 .本文用了不少引起回忆的衔接句,但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所以宜由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多半能体验思乡情绪,也能感受到文章很美,但他们自己往往“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所以教学本文意在启迪如何以我手写我情。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选材特点:(榕树多、奇) 2 .理解文章组材特点:(物→事→情) 3 .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情韵悠长、描写细腻)

四、教法媒体选择及课时安排

1 .点拨、诵读教法 2 .投影胶片等 3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 — 3 分钟)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香港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 故乡的榕树 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请大家一起从第 5 节浏览至第 10 节。

二、 故乡的榕树 有什么奇异之处?( 15 分钟左右)

明确:驼背的榕树形状奇,传说奇,功用奇;另一棵树也为农人遮阳歇凉提供场所,为我幸福酣眠提供场所。它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树,还是理想的启迪放飞者,道德的见证教化者,爱心的赐予传达者,农人的庇护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树,汇聚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乡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风物之一。这部分回忆片段犹如一个个电影分镜头,回忆画卷徐徐展开。

三、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 20 分钟左右)

明确 A 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B 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

C 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请看课文 1 — 4 节和 11 — 13 节,分析课文是如何拉开回忆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忆的画卷的。

明确: 1 .从第 3 节开始回忆 2 . 1 — 2 节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3 .第 3 节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请齐读 3 节末句。 4 .第 4 节是与榕树有关的两个广角镜头,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请读一遍。 《弯弯的月亮》写忆中故乡,语言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放歌曲,放投影胶片:“歌词”)

5 .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明确:就近取譬,扣题、新颖。 6 .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启下文回忆

7 . 11 — 13 节先以“快摇镜头”的方式徐徐收束画卷。再由哨音、榕树回到现实,让我与忆中树对话询问,产生一种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结尾轻声呼唤,传达了绵绵不尽的乡思。 8 .总结:本文是由眼前树而引起回忆的。忆时先特写再广角,前者使榕树的形象清晰而遥远,后者为下文分镜头回忆榕树设下了背景。 下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展开回忆的画卷,分别有两次集中抒情。所以,以《……》为题,还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四、学习过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获?( 2 — 3 分钟)

明确: 1 .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 .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回忆→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

3 .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

五、作业 课后请仿照本文,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

六、板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胶片一

一 特殊 形状奇 理想的启迪者 放飞者(伙伴) 友情

传说奇 道德的寄寓者 教化者(爷爷)

株 一般 功用奇: 爱心的传达者 实现者 (祖母) 亲情

两 特殊 劳人的荫蔽者 慰安者 (乡亲) 乡情

株 夏夜的造境者 催眠者 (我)

胶片二 胶片三

眼前树 思乡之作:选材(寄情于物)

别具深意,富有特色

忆中树 组材(插叙方式)

容量很大,开合自如

特写镜头,广角镜头 语言(类于顶针)

分镜头( 5 、 6 、 7 、 8 、 10 ) 情韵悠长,绵绵不绝

(细腻描写)

真切动人如在目前

不丰不杀恰到好处

眼前人与忆中树交融

(两地交通,彼此相思)

七、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我有一些深刻体会①正确解读本文。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 96 年 12 期 P26 上,有宁夏 / 朱宗明的教案,是借《乡愁》导入的。我以为十分不妥。 a. 《乡愁》与本文虽同抒乡愁,但作者具体情况不同;在台与在港心态绝不会相同的。 b. 《乡愁》有苦味,《故……》有甘味;《乡愁》有悲观怅惘气息,《故》则是神秘感恩气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说,授课结束时应提一下作家之所以会如此思乡,是因为港陆分离。我也觉得不妥。因为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会有此情调、此内容的怀乡,在他处也一样会怀乡的。

②长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长,读一遍要 20 分钟。只读精粹之处甚至应会背,其余可略过。其次,内容较好懂,仅须在结构关键处,内容难解处指点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这节比赛课时,只用一节课不仅教完全文,还详析了特写处、第 4 节、第 5 节写理想处,第 10 节写玄想处,还让学生当堂背诵了 3 、 4 、 5 、 10 节中以上详析之处;听了《弯弯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语言美应当领略,如以上所说之处。尤其让学生颇有收获的是: a .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 4 节,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 b .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 3 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 c .可以充分想象,如写放飞理想时,理想美好在何处,远大在何处等等,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且 >3 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④结构上,此类文章有一常见模式:眼前—回忆—眼前。本文之长处在于:它把琐碎思绪借榕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

⑤文章材料的选择、排序、衔接的道理应跟学生讲清,才能有效指导今后作文。

⑥先在广角镜头中两树合写,再写形状、功用、传说皆奇的老榕树,然后合写两树的共同功用;写共同功用时,又先写一般功用:众人歇息乘凉;再写特别功用,单写我乘凉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安排材料,整体感觉是从特殊→一般;细部感觉则从一般→特殊。

《故乡的榕树》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蓊郁(wěng) 庇荫(yīn)

镌刻(juān) 皮癣(xuǎn)

B.摇曳(yì) 粗犷(kuàng)

脸颊(jiá) 祈求(qí)

C.嬉戏(xī) 虔诚(qián)

黝黑(yǒu) 恬静(tián)

D.鬈曲(quán) 凉飕飕(shōu)

未泯(mìn) 魁梧(kuí)

2.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

A.迷蒙 赏心悦目 童心未泯 毛茸茸

B.矇眬 攸然自得 飘泼大雨 乌溜溜

C.搁浅 安然无恙 苍虬多筋 黑黝黝

D.笼罩 战战兢兢 唠唠叨叨 凉飕飕

3.依次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 绿云。

②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 的风中晃动如耳坠。

③他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 的红晕。

④那 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

A.团团 袅袅 淡淡 汩汩

B.朵朵 柔柔 淡淡 哗哗

C.朵朵 袅袅 浅浅 汩汩

D.团团 柔柔 浅浅 哗哗

相关文章

语文教材教学任务计划模板2023-06-02 13:33:33

高一下册人教语文教学计划模板2023-06-02 00:55:47

语文五年级下册考试反思范文2023-06-14 20:54:16

拣麦穗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6-06 23:21:29

布衣总统孙中山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6-18 06:00:36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6-04 23:46:3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