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通用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品味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对感情表达深刻的语句和词语加以运用。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通过讨论分析作者是怎么批驳他人观点以及树立自己观点的,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3.通过抓住重点语词,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民主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与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读识文体
一、认识文体
1.引#教案# 导语:有人说张三的成绩很差,因为张三是我们九2班的学生,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言论“九2班的学生成绩很差”。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的对吗?
2.学生现场反驳这个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归纳小结:同学们,像我们刚才这种先反驳敌方的观点,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方式叫驳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驳论文,也是一篇杂文。
3.展示幻灯片,介绍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一般有三种方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杂文:一种散文体裁,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反应迅速、褒贬色彩鲜明并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文学性。
二、了解背景
1.老师板书课题,并故意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要求学生齐读板书的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引导发现课题是一个反问句式,明确这是作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论调的否定,并逐步体会本文用反问句作标题的妙处。
3.提出疑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何这么说?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当时国民党的一些反动论调,了解背景。
归纳小结:
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城。”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的杂文。
活动二:再读明主旨
结合背景知识和全文内容,明确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主张的观点是什么,明确文章的主旨。
1.提出问题: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梳理文章结构,明确论证过程。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第1段:对方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
第2段: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第3、4、5段):通过驳论证的过程驳倒对方的论点。
第3、4段:失去的是“他信力”。
第5段:发展的是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7、8段):明确树立自己观点,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第6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第7、8段: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4.学生找出支撑对方论点的论据,讨论交流对方论据能不能论证对方论点。
5.再找出支撑作者论点的论据,体会作者是如何正面立论,并间接驳倒对方的。
活动三:细读品语言
1.阅读课文第七段,讨论交流这里出现的四种“中国的脊梁”指的是哪一类人?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明确:
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国联”“求神拜佛”的人。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
2.在笔记本上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等,思考历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
明确:
“埋头苦干”指的是不贪图名利,勤学苦练,创造灿烂文化,推动历史进程的人,如毕升、李时珍等。“拼命硬干”指的是不怕流血牺牲的民族英雄,如李自成、岳飞、文天祥等。“为民请命”指的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百姓办事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舍身求法”指的是历尽艰辛,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作者对在历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3.齐读最后一段,探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
明确: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人”等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4.细读课文,抓住“状元宰相”“地底下”这两个关键词,理解“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含义。
明确:
“状元宰相”是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活动四:读后谈观点
出示辩论题目“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长”,以小组为单位召开小型辩论会。
九年级语文教学通用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课堂教学以朗读揣摩为主。
2、探究讨论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 __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前几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
(播放歌曲)
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19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检查预习
1.读准生字音。(幻灯片出示生字)
2.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3.与小说有关的文学常识。(幻灯片出示题目)
三、研读细节——“称呼”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学生找,教师板书:
全家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学生讨论:
请同学大致分分类,说说这些称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按时间顺序。
3、明确:
占钱——赶
赔钱——盼
有钱——赞
没钱——躲
4、教师小结情节。
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幅对联少了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来拟。(出示对联)
5、学生试拟横批,明确文章主题。
参考:人不如钱/金钱至上/世态炎凉
四、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1、教师提问:前面的评价分别是谁说的?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注意下面的细节描写:
①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
②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④“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
2、学生明确:“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等人的语言各有特色,通过人物语言的分析,让学生明确:
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
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
“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
3、表情诵读这些语句。
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延伸——金钱观
1、你如何看待本文的几个人物?
阅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2、你如何看待金钱?
在金钱和亲情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探究文章的主题。
思考:菲利普夫妇是可笑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_大恶,对于亲兄弟于勒,本来应该是互相帮助,和和睦睦,共渡难关才对。但他们展示给人们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请同学们想一想,形成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主题是什么?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 __的金钱关系的同时,寄予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
结束语:与于勒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和谐,充满了关爱,让我们共同沐浴爱的阳光,呼吁爱的春风吹遍全世界,温暖全人类!
九年级语文教学通用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理解这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并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
“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二)师生互动,了解李白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李白的生平情况。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生谈
师小结,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了解李白。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请大家一起试读诗歌,并从中找出生字、难字。齐读诗歌。
大家觉得哪些字词需要我们一起来注意的,请指出来。
“樽”、“箸”、“塞”、“行”。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听读诗歌
(1)你能认出下面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吗?
金樽 珍馐 投箸 歧路
(2)你能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吗?
(3)读出诗歌的基调
出示课件: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从下面选出相应的词语来回答。
苦闷 愉快 深情 愤慨 喜悦
激越 昂扬 悲伤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师:现在大家自由地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看看自己是否理解了下面这些字词。
出示课件:
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羞”“直”“闲来”“忽复”
“长风”“会”“直”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生谈,其他人补充或评价。
四、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师: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
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教师归纳小结)
出示课件:
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师: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师: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生谈,教师点拨、引导。
五、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出示课件: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六、拓展延伸
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那么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七、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二)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
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九年级语文教学通用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诗歌,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诗歌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此来认识一下这位不服输不言败执着而又乐观的一代诗豪。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失败后,一再遭贬。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对州长官的称呼,相当于太守)任期满,被召回京。返回洛阳途中,经过扬州,与苏州刺史任满罢职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被贬),他乡相逢,格外兴奋。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两人诗词唱和(席间唱和、相互酬答,是当时文人惯例的雅兴和礼节)。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赠给刘禹锡,对他长期被贬表示同情。刘禹锡读后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白居易。
二、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学生自读这首诗,然后指名读。
三、结合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1、请从前四句诗中各找出一个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说说自己对它的理解。
凄凉:诗人参与改革,本是为国为民,谁料却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凉。凄凉的不是“巴山楚水”这个地方,而是诗人的内心。
弃置:诗人这一被贬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几个这样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段大好时光就这样虚度了,诗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朝廷抛弃了一样,内心中的酸楚与痛苦简直无法言传。
空:诗人“怀旧”应该是怀念当初一同参与改革的旧友,可自己身处“巴山楚水”,又怎能与旧友相见,再三吟诵《思旧赋》又有何用?更何况这些旧友多受到迫 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个“空”,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统治者迫 害旧友的不满。
翻:回到家乡,本应该倍感亲切,家乡的人与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恋啊。可二十三年的别离,家乡变化太大了,已经无人相识。“翻”在这应该是“却”的意思,写出了自己回到家乡恍如隔世的感觉,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这其中同样满含着的是酸楚与痛苦啊。
2、再读前四句诗,读出诗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凉”“弃置”“空”“翻”)
3、指导学生诵读后四句诗,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由沉郁到昂扬)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4、深入体会“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胸怀。
导思:①诗句中“沉舟”“病树”比喻什么?“千帆”“万木”又比喻什么?②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
提供刘禹锡的另一首酬答白居易的诗,进一步理解他的豁达乐观胸怀。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提供今人对刘禹锡这两句诗的解读材料:
人生何不是如此,生命拥有了青春和活力,人生填写了奋斗和收获,必须要“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新的必然要替代陈旧,诞生与死亡都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是生命永远延续的催化剂,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面对老去,应该释放大度、无私、宽容和坦然;
面对青春,应当获取拼搏,谦逊,珍惜和自律。
这才是健康,发展,文明和生机勃勃的人类生命链。
这是我读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后人赋予的哲理: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腐朽的事物必然衰败,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我们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感叹,相反,应该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事物上面。
教师讲解: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间,你我只不过是一蚍蜉而已,我刘梦得今日虽已是“沉舟病树”,可我之后,依旧千帆竞发,万物争春啊!一个为国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贬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淡定的说出这般理智的话,可见其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多么顽强!多么的积极和乐观。后人对这一千古名句推崇备至,一是诗句中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豁达乐观和不屈不挠不怕打击的倔强意志。
5、“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怎样理解诗句中的“长精神”?
引入刘禹锡的另两首诗,进一步体会刘禹锡的顽强豁达精神。
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诗人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_佞小人。于是诗人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前度刘郎”也成为流传之今的成语。
6、带有感情的再读后四句诗。
7、再读完整的诗。引导学生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前四句要读的沉郁艰涩,后四句要读的昂扬乐观。
8、完成下面的填空,对名句说出自己的味道与理解。
千年后你的一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
挑起回音袅袅……我明白
————————————
————————————
四、总结归纳。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五、试背整首诗,结束本课学习。
九年级语文教学通用教案范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了解词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慨,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词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创设情境法、竞赛法、合作探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月夜图片,创设情境
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请同学们回忆你知道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
生举例后师带读这些诗句。
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诗人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宋代的文学大家苏轼对月亮也是情有独钟。
回忆苏轼另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带入对新课的学习。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苏轼的豁达乐观的情怀。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900年前丙辰中秋的夜晚,再一次走近苏轼,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步感知
1.指导生明白“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必须要有词牌名。
2.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足可看出这首词在文学的影响之大。
3.指导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山东密州任太守,政治上不得意,理想和现实发生尖锐冲突。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已有七年没有相见。又加上丧妻别子,心情压抑,形单影只。中秋望月,难免抑郁感伤。
(三).出示课文的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四).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文忠公”。豪放派词人,其诗词对后世影响很大。(可让生自由发言,然后师总结。)
(五).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配乐朗诵,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2.听完后请学生思考:在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生配乐自由放声朗读。
4.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课文。后请大家评价:他读得怎么样?
生自由评价,以此提高同学的听读水平。
5.师读小序,男生上阙,女生下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质疑问难,理清层次
1.师生同读小序后,提问:小序交代了什么?(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2.从小序的“兼”字可以看出文章至少写了几方面内容?
3.投影九幅图画,并跟读。
4.鼓励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疏通文义。
5.总结全词的内容。(对所有问题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6.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洒脱——祝愿)
7.引导生学习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七).与文本对话
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文中的精美词句要会赏析品味。
思考: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几句?喜欢的理由是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适当引导)
如:(欣赏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惟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怨。)
(八).与作者对话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与作者对话。此刻,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此刻你穿过时间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
1.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2.我想对你说……(生自由发言,师适当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九).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把整首词改写成散文。
3.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给这首词配一幅插图(可与同学合作)。
(十).拓展与延伸
欣赏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水调歌头》,在优美的歌声中进一步去体会作者的情怀。
(十一).小结
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请常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五篇2023-06-08 19:46:25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学设计五篇2023-06-10 00:23:45
最新鼎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例文2023-06-04 17:00:10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教学设计2023-06-05 19:56:36
初中七年级语文备课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19:57:17
初中语文优秀教师教案范文五篇2023-06-03 01:51:0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