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蕴涵哲理。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及蕴涵意味。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 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 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山的画面
一、导语设计(1)
山对于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当我们登高眺望,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时,我们心中一定会有感慨万千。
而恰恰就是在这大山之中,有那么一群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无言的大山中,从孩提时他们就怀有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为他们生活中不断的追求。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去倾听有关“山”和“海”的诉说。
导语设计(2)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二、资料助读
1、诗歌文体常识简介:
诗歌:文学的一种,“五四”以来产生的一 种新的诗体。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特点: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诗歌一般用于歌咏、朗诵。
2、作者简介:
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本文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那时候他刚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于是写下了自己当时对人生的感叹。
三、诵读感知:
1、生字词(注音并解释词语)
痴( )想 隐( )秘( )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瞬( )间
几( )乎
痴想: 入迷的想。
隐秘: 隐藏,不外露。
凝成: 凝结而成。
诱惑: 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
喧腾: 喧闹,沸腾。
瞬间:一眨眼之间,形容时间很短。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差点。
2、听朗读,认真地想一想,在这首诗中,有哪些句子、词语是值得我们三思的,把它们找出来。
朗读要求:
1、读出感情。
2、注意语气、语调。
3、读准字音、不读错别字。
4、要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5、语音适中、能让人听清楚。
播放完后,说明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字音,词意和句子停顿。然后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1、诗分两节,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时间不同了,长大前与长大后
——没找到海/找到了海
2、请你概括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写了——小时候的理想、憧憬、追求。
第二节写了——长大后对人生的感悟。
3、请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1)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 第二节写“我”追寻海
(2)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 第二节写 我长大以后
(3)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 第二节写我的感悟与信念
(4)从方式看:第一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 第二节写我与读者的对话
(5)从写作角度上看: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是实写;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是虚写。
4、作者小时候有一个愿望:看到山那边的海,在当时,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哭着回来了/依然是山
5、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请描述出来。
惊涛骇浪、风平浪静、碧水红花、水天一色
6、作者说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合作探究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
《社戏》
一、自主学习: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给下列字注音。
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洁:j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二、探究展示:
1、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写了人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2、《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 明确:《社戏》的题目放在戏上,按理说该写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以为是“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偷”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这样花笔墨写,非但没有离题,而是紧扣主题的。因为《社戏》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民孩子
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
3.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点。但在我是乐土。因为:(l)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
(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三、达标检测:
1、说说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2)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3)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
括号里的字都不能去掉。(1)中的“ 一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行动和欢乐、迫切的心情。(2)中的到赵庄看戏是“我”盼望已久的,何况前面还有把渔火作为戏台的错误猜测,因此赵庄──出现,“我”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这个“真”字用得十分传神。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找出文章中精彩描写的句子,试赏析。
二、探究展示:
1、认真研读课文,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并阐述理由。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如有学生提出双喜是坏孩子头,并以偷豆作为理由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
(1)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
(2)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2.朗读课文第11节,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
景的清新,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3.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达标检测: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 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 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 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4
《巨人和孩子》
教学目标
1.自读课以学生自学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拟人修辞的妙处。
3.通过片段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拟人修辞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看看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在《巨人和孩子》一文中是怎样诠释爱心的。
设计2.正大剧场结束曲中唱道:“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韦唯在《爱的奉献》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还有一位诗人说道:“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座坟墓。”(投影以上歌词或名言)请同学们谈谈对“爱”的理解,可以应用格言、歌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绿茸茸(rónɡ) 栖息(qī) 嬉戏(xī) 聆听(línɡ)
果实累累(léi) 城堡(bǎo) 翩翩起舞(piān)
斗篷(pénɡ) 呼啸(xiào) 冰雹(báo) 肆意(sì)
徘徊(pái huái) 咆哮(páo xiào) 烟囱(cōnɡ)
2.词语解释
栖息:停留。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聆听:(书)听。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乐不可支:乐得都快支撑不住了。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妙不可言:美妙到了极点,无法用语言表达。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作飞舞。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形容窘迫或发慌。措,安置,处理。
3.作者名片
王尔德(1854—1900),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对20世纪的英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童话集《快乐王子集》和《石榴之家》,长篇小说《陶连格雷的画像》,诗剧《莎乐美》等。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四人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班级交流。
(1)讲述了 的故事。
【点拨明确】巨人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
一个巨人与花园、孩子;
一群孩子使巨人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
巨人禁止孩子在花园玩耍,花园从此没有了春天、夏天、秋天,只有严冬。孩子们进入花园,春天就不邀而至了。
(2)巨人由 而变得 ,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与缺点。
【点拨明确】自私真诚而富有爱心
(3)孩子天真活泼,是的象征。
【点拨明确】快乐与活力
2.请同学们与小组成员讨论后列出课文结构提纲。(四人一学习小组)
【点拨明确】写结构提纲,参考如下:
第一部分(1~2):写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快乐玩耍。
第二部分(3~10):写巨人回来后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致使花园里只有寒冷的冬天。
第三部分(11~21):写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二)深层理解
1.巨人的哪些言行表明了他的私心?
【点拨明确】可以从原文第5和10自然段来回答。
2.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什么变化?
【点拨明确】巨人由于自私而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花园从此不再有春天。孩子们给巨人的花园带来了美好的春天。
(三)走进人物
1.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
【点拨明确】巨人看到了孩子们的到来使花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终于明白了由于自私而带来的恶果。特别是那个爬不上树的小男孩被巨人抱上大树之后鲜花怒放,鸟儿歌唱。小男孩的亲吻使他深受感动。他由此而觉悟,变得充满爱心。
2.巨人的真诚、彻底改过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明确】“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
“孩子们,这是你们的花园了。”
“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轻轻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
“接着他提起一把大斧头,把围墙统统砍倒了。”
3.说说课文中出现的人或物的象征意义。
【点拨明确】小男孩:指最后一个没有受到爱与关怀的人,或指特别需要关爱的人。
孩子、花鸟、春天:爱心的象征和化身。
围墙: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自我封闭或自私冷漠的象征。
风雪、冰雹:象征人的自私冷酷。
(四)走进语言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有感情地朗读,并简单谈谈喜欢的理由。
1 语言生动、形象、准确,请同学们找出来,加以分析。
【点拨明确】第2段,花园长满了青草用“绿茸茸的”,桃花用“粉扑扑的团团”,果实用“累累”,用叠音词来表达一种欢快喜爱之情。
2.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离不开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找出来,分析分析。
(1)第8段,“小鸟便无心唱歌”(唱)
“树儿也忘了开花”(忘)
“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探)
“把头缩回去”(缩)
“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乐)
“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盖)
“霜也让所有的树木披上夹衣”(披)
“唤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唤)
“北风应邀而至”(至)
“他穿一身毛皮大衣”(穿)
“把冰雹叫来”(叫)
冰雹“不停地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敲打)
“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砸)
“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跑)
这些动词把所描写的景物人格化,动词用得准确而传神,写得生动形象。
(2)第13段,树“欣喜若狂”;鸟“翩翩起舞”兴奋地欢唱着;花朵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着笑脸”。这些用词很形象。写出了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春天动植物的神态。
(3)表现巨人的自私,如第4段用了“粗声粗气地吼叫”。写巨人改变态度后到花园去,如第15段用的是“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展现出了巨大的变化。
(4)写花园美丽和花朵之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另一个比喻是在巨人转变之后,认为“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这些比喻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
3.通过以上大家的交流分析,请同学们整理一下,说说语言生动传神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明确】形容词、动词的准确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5
《地毯下的尘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是否尝试过在假期出去找一份工作来为自己挣点零花钱呢?可能有很多同学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还没有付诸实践;也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有过在假期卖报纸、冰棒、鲜花的经历了,可是大部分同学可能都还不需要自己出去挣钱来补贴家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大家会认识一位懂事的小姑娘,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出去找工作的。
(二)字词积累
勉强 葱茏 眷顾 真挚 津津有味
以上词语,要求学生注音,并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再分别另造一个句子。因为词语不多,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在课堂上完成。
(三)诵读课文
本文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丰富的想象,诵读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前四段,做好感情的铺垫。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其余部分,可以让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女生扮演米妮的角色,一部分同学齐读小矮人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的叙述部分。
3、诵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小姑娘米妮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课文开始为什么不直接写她出去找工作,而是从她的身世写起呢?
诵读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米妮的家庭很贫困,一家人勉强吃饱穿暖,可是家里的气氛却十分温馨、和睦,母亲勤劳能干,女儿也很懂事勤快,在这两个幸福的孩子看来,都充满了欢乐。这些内容看起来无关紧要,却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因为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想到,米妮勤劳诚实的美德,应该只有在这样的家庭中才能形成。
(四)思考和讨论
1、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主人公性格的有关语句,用铅笔画出来,并指出这些语句反映了主人公什么方面的性格,并指出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明确:懂礼貌
①她匆匆地赶过去,敲了敲小屋的门,没有人答应。她敲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人来应门。她想,这儿可能没有人住吧!她打开门,走了进去,决定就在这里过夜。
正面描写。先敲门,直到判断可能没有人住才进去,多么懂礼貌的孩子!
②米妮看到了小矮人,就出来见他们。你们好,她说,我是米妮.格雷,我出来找工作,因为我亲爱的妈妈病了。我是天刚黑时进来的,我正面描写。见到房子的主人,先问好,再介绍自己,再说明进来的原因,很有教养。
③所以她谢了谢他们,答应了下来,
正面描写。答应帮小矮人工作后首先道谢,这里的描写虽然简短,但是不容忽视。
勤快能干
①她的两个女儿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像一只新的发夹一样光鲜。
这是正面描写小米妮的勤快能干。
②等她的手一暖和过来,她就开始整理房子。
正面描写。在家里就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稍事休息马上干活。
③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
正面描写。做事情有条不紊,能干。
④一进门,她就吃惊地缩回了脚,她看到了十二张小床,每张床上的被褥都是乱糟糟的,一张布满了灰尘的桌上乱七八糟地放着十二个盘子,房间的地上也非常脏,到处落满了灰尘,你刚来时我们的房子的样子有点惨,但现在你已把它收拾得清洁有敞亮。
房子里先前的脏乱和后来很清洁敞亮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突出了小米妮的能干。
⑤第二天一早,她做了一顿可口的早餐。小矮人们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
这段话,先从正面描写,再从侧面描写了小米妮的勤快和能干。
善良和乐于助人
米妮心里也很高兴,她很喜欢这些善良的小矮人,希望能帮助他们。所以她谢了谢他们,答应了下来。
心理描写。不仅答应的很爽快,而且在这前后的行动中,确实可以看得出,小米妮是很尽职尽责的。
诚实认真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心理描写。在激烈的心理矛盾之后,米妮选择了诚实,于是也收获了金币,这也许是她所有美德的回报吧。所以在那以后,她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
(五)交流活动
1、请学生概括米妮的性格,说说米妮这个形象在现代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一问题的讨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特点尤其是弱点,针对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娇骄二气、不够勤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种种现象,进行深入讨论,应当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存在的巨大隐患,比如由于懒惰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引发的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
2、联系自己读过的故事,想想有哪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米妮一样具有令人难忘的美德。要求学生说出故事的名称、大致情节、人物的姓名,以及自己对这个故事和人物的认识。
这一话题的讨论最好让学生在课前有一定的准备,讨论时自由发言,不一定拘泥于课文中涉及到的美德,诸如关于勇敢、诚信、舍己为人等美德的故事都可以。讨论时老师可做适当点评,通过这一讨论可以让学生得到道德教育,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例如:
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的故事:小王子生前不知道忧愁,死后被塑成雕像站立在广场上,亲眼目睹人民生活的苦难,善良的王子托小燕子把装饰在自己身上的珍珠、宝石、金片,全部送给了最需要帮助的贫苦的劳动人民。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故事:大海深处,生活着无忧无虑的人鱼们,可是大海最小的女儿人鱼公主爱上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因此将自己的声音送给女巫,乞求女巫帮助自己变成人形,以来到自己心爱的人的身边。可是女巫告诉她,一旦王子娶了其他的女人,她就将永远变成泡沫。人鱼公主为了爱情,毅然接受了女巫的条件,将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两条光洁修长的腿。可是,失去了声音的她却无法向自己心爱的人倾诉爱情,终于有一天,王子娶了另外的新娘。新婚之夜,人鱼公主的姐姐们给了她一把刀,只要她杀死王子和他的新娘,自己就可以变回人鱼的模样,回到大海里继续无忧无虑的生活。人鱼公主并没有这样做,她不忍心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死去,宁可让自己一个人痛苦,于是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她变成了泡沫。但是,由于她的善良、真诚,上帝使她的灵魂得到了永生。
3、朗读从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到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这几段文字。
讨论:
A、这几段文字集中写了小米妮的心理矛盾,虽然当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心里却很不安。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愿意把它说出来吗?
这一节讨论老师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做引导,要求学生说出真实感受,有很多学生可能有这方面的经历,比如踢足球砸破了别人的玻璃窗,自己一直没有主动认错;弄丢了朋友的东西,朋友却不知道等等,通过这一节的讨论,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坦诚地说出自己的错误求得朋友的谅解,比忍受内心的自责要痛快得多。
B、这一节的内容和故事的题目有着紧密的联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并自己为课文拟一个新的标题。
明确:这几段文字是故事的关键,本文虽然写了小主人公很多美德,但作者着力刻画的还是诚实这一主题,而且通过小米妮打扫地毯下面的尘土获得金币这一情节,告诉读者只要认认真真去工作,就回得到好的回报这一道理。用 地毯下的尘土做标题,因为它是揭示文章主题的主要内容。至于学生自己为本文设计的标题,只要能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合情合理即可。
(六)小结
本文的学习我们通过分析小主人公的形象,学到了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是本文的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去。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主人公身上发现许多美德,而这些,也许正好是我们所欠缺的。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手段(语言、行动、肖像、细节等描写),突出其主要性格。
相关文章
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3-06-18 10:06:34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小学语文二年级范文2023-06-19 10:26:57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样本2023-06-12 12:48:48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同步教案样本2023-06-16 20:27:00
四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授课教案样本2023-06-09 21:21:04
初一语文下教案设计2023-06-05 15:59:2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