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沪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时间:2023-06-04 22:41:21 文/张东东 语文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

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

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看题目:

1、分析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能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三、请学生带着以上问题阅读全文,要求:

1、 用笔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

2、 在书上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看能否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3、 理出各内容在书中出现的次序。

(此问题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解答)

明确:2、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罗布泊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3、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目的。

四、请学生齐读12、13段,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12、13段)——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在此处理一下文章行文的思路)

五、本文从体裁看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本文是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如:《汉书 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2、感受形象性。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六、拓展延伸:

1、请你为“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

2、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3、热合曼是一个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假如你也是一个百岁老人,你该怎样向人讲述罗布泊的沧桑?

提示:A“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B“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七、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C从出生到20岁,斯文 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

D从20—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E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F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的养育。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周小春,来自孝感市孝南区董永中学。

我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进行说课。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五篇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今天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写了罗布泊由昔日美丽的仙湖变成今日的荒漠,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在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两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读、说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放在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难点是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从中总结教训。

3、学情分析

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八年级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第二部分: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师应为学生个性化的学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景创设法

搜集大量的图片,既有仙湖美景,也有荒漠惨像,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朗读,想象昔日罗布泊的美丽,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3、讨论法

利用质疑,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部分:学法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领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4、查阅资料: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鼓励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句公益广告: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有这样一首印第安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出示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融入到文本的主旨中来。

二、解题: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明确: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如今消逝了。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快速阅读,解决问题。

因为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的核心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

三、整体感知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学生进行文本阅读。

出示“仙湖”课件。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教师过渡: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水乡,那里水平如镜,花草繁茂,是各种鸟儿栖息的天堂,牧民们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养活了成群的牛羊。我们仿佛听到林边牧民在放歌,就连那牛羊仿佛也在歌唱,我们记忆中的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仙湖。可现实中的罗布泊呢?

学生明确:沙漠。

出示“沙漠”课件。

提出问题,思考: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河流改道、人口激增、盲目取水。

目的是通过课件从视觉角度打开学生想象空间,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归纳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合作探究

过渡:仙湖消逝了。

追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理解“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上游利益,不顾下游利益;只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心理基础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五、品味语言

1、过渡:“仙湖”消逝了,那号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呀,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我们似乎还听到了胡杨的诉说。

出示课件:胡杨。如果你是胡杨,你想说些什么?

因为个性化的阅读,主张有创意的阅读,这种设计主要为了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发表独到见解。

2、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自由、自为、自愿是个性化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体现。

此环节能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六、拓展迁移

听了胡杨的诉说,我们痛惜,我们难过。这时我及时小结课文,进一步明确主旨。可是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

P95 青海湖解说(略),点击出示:青海湖图片。

P95月牙泉解说(略),点击出示:月牙泉图片。

教师讲解:看着这些画面,听到这些数字,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在这广袤的地球上,又何止青海湖、月牙泉面临如此的遭遇?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关于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有人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布置作业

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写一篇倡议书,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本作业设计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谴责人类的盲目行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八、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母亲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系统完整的印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设计思路:

我首先用简洁语言概括有关罗布泊的历史,然后出示现在罗布泊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有从题目入手,先解题,然后请学生就题目提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什么?全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等等。再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通过朗读明白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仙湖绿洲:周边牛马成群、绿洲环境、河流清澈。而现在却变成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变化的原因是人为改道和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罗布泊的历史与现状对比鲜明,反差巨大,令人深思。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最后我通过充当世纪老人,品位文章语言加强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找出周围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写宣传标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最后布置的作业也是围绕环保问题来设计的。

课堂实录

师:我曾特别向往一个地方,那就是罗布泊,它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可以堪称为“世外桃源”、“人间奇景”。请同学们看图片(出示现在罗布泊的图片),我想此刻同学们会很吃惊说:“这哪是“世外桃源”、“人间奇景”?是啊,同学们!这黄沙漫天的戈壁滩在30年前曾是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绿洲。那为什么在短短30年之后,罗布泊会变成沙漠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板书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师:罗布泊,“泊”是什么意思?

生:“泊”有三点水,应该是有水的地方。

生:泊就是湖。

师:你怎么知道?

生:从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知道的。

师:那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什么意思?

生:“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

师: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罗布泊现在是什么样的?

生:罗布泊曾是怎样一个仙湖?

生:罗布泊什么时候消逝的?

生:罗布泊怎样消逝的?

生:罗布泊为什么消逝?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问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一个问题。

生:罗布泊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过程中解决生字词。

(生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首先检查同学们认识这些生字吗?(出示生字)

(一生试读,集体订正,再由一学生领读。)

师:既然大家读完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思考先前提出的问题。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怎样的仙湖?

生:罗布泊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

师:你能说出它具体怎么美丽吗?

生:“那里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师:我们用什么词概括?

生:(齐答)绿洲。(师板书:绿洲)

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说?

生:“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师:我们再用什么词概括一下?

生:(齐答)仙湖。(师板书:仙湖)

师:同学们已经从课文中找到详细描写罗布泊昔日风情的句子,对昔日的罗布泊有所了解,真的是“世外桃源”。那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师:后一句话我们可用哪句诗句概括?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我们用哪些词概括今天的罗布泊?

生:戈壁滩

生:荒漠

生:罗布泊消逝(师板书:荒漠 消逝)

师:罗布泊今昔对比,令人痛惜。是什么原因导致罗布泊消逝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9——14自然段,从中画出相关语句。

(生读课文9——14自然段)

师:请用自己的话交流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罗布泊消逝。

生:1925年到1927年国民党将塔里木河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耕地废弃,沙化扩展。

生:虽然在1952年把河道又改过来了,但是两岸人口大增,用水量增加,导致塔里木河缺水。

生: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盲目”导致上游水被抽干了,下游就没水了。

师:“盲目”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计划性。

师: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师:同学们已经找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正是由于两次改道和“四盲”使罗布泊走向了毁灭。(板书:改道 四盲)

师:罗布泊的消逝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呢?请侯玉莹同学朗读15——24段,其他同学从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罗布泊消逝带来的后果。

生:胡杨林死亡,绿色长城消逝,土地沙漠化严重。

生:罗布泊变成了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沙漠造成很多危害。

师: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一片荒漠,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扩张。悲剧又何曾仅发生在罗布泊的身上,我们全体同学一起来朗读课文最后三段,看看作者还写了哪些悲剧?

(生齐读)

师:文中还写到哪些悲剧?

生:青海湖、月牙泉。(板书:青海湖、月牙泉)

师: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

生: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师:这一系列悲剧的最终制造者是谁?

生:(齐答)人。

师:篇末,作者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谁愿意读一下?要读出感情。

(一生朗读)

师:毕婷同学读的好吗?

生:(齐答)好!

师:好在哪里?

生:她的感情处理的很好,读出了强烈的呼吁声。

生:她的重音处理的很好,后一个“救救”比前一个“救救”语气加重一些,体现作者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

师:悲剧愈演愈烈,又何只是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就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你能举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吗?

生:我们村的小河原来很清澈,自从有人养貂,排放的污水都流到了小河里,导致现在小河变成了臭水沟。

生:我从书上看到大气变暖与汽车排放的尾气有关。

生:我也从书上看到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由于周围居民不合理利用,围湖造田,已经变成我国的第二大湖,鄱阳湖位居第一,但鄱阳湖的面积也在缩小。

生:我们有的同学不节约用水。

生:饭店里用的一次性筷子是用木头或竹子做的,常年用就会浪费很多树木或者竹子,破坏生态平衡。

师:我们周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我们从来没有注意,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争做一个环保者。

师:美丽的罗布泊就这样人为地消逝了,这怎不令人痛惜,作者用他的笔倾诉他满怀的忧伤和悲愤。本文也是一篇————————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进行简单评析。

生:我喜欢“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这一句话。因为作者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将胡杨林比作“木乃伊”,生动形象的写出罗布泊消逝带来的后果。

生:我喜欢“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这句话。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

师:请大家看图片,胡杨的枯枝确实像伸出求救之手。此句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生:我喜欢“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句话。这一句也运用拟人的手法,富裕罗布泊人的感情。

生:我喜欢“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这句话。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出强烈的求救声。

生:“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这一句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对。这一句表达了作者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师:刚才着几位同学说的都不错,能够从运用修辞手法这个角度来评析语言。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交流到这。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提示一下,你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从出生~20岁,从20岁~60岁,从60岁~lOO岁,展开联想。

生:我小时侯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仙湖,20来岁以后由于改道、盲目用水,尤其是70岁时,罗布泊的水消失了, 罗布泊变成了沙漠。

师:谁能再详细的说一下。

生:我小时侯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仙湖,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我20岁左右罗布泊的命运发生的改变。国民党政府要求改道导致塔里木河干旱人们都逃离了自己的家园。后来又把河道改了过来,环境得到改善。但是我70岁左右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加人民,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盲目”导致上游水被抽干了,下游就没水了号称“绿色长城”的胡杨林成片死亡,罗布泊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变成了一片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吞噬着土地。

救救罗布泊,救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吧。

师:你说的真好。最后还加上自己的想象,令人回味。我这里有一份示例材料,请同学们看一下。

师:我经常听到人们这样呼喊:沙尘暴,你让我能活多久,我常常听到人们这样抱怨:干旱,你让我忍受到几何?我认为,我们真该呼喊这么一声:救救人类。记得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请节约用水,否则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请同学拿出笔,为环保出一份微薄之力,写一条宣传标语。

(学生写)

师:很多同学已经写完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头上一片蓝天,心中有个信念。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一个问句,引人深思。

生:世上万物皆有生命,保护林木延长寿命。

生:我们应保护我们这个家园,不要让这个家园受到污染。

生:宇宙中没有第二个地球,保护水资源,拯救地球吧。

生:河流是城镇的母亲,有水才有沙漠中的绿洲。

生: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说的多好啊!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我衷心地希望:青山常青,绿水常流,愿美丽永存。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同学表现的都不错,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两项作业。第一项是无形作业,请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开展环保活动。这也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完成的作业。第二项作业是书面作业: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相关文章

隆中对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6-19 06:22:06

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范文2023-06-05 09:08:54

扁鹊见蔡桓公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23-06-13 04:33:51

二十年后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2023-06-07 15:44:51

五一作业三年级语文习题2023-06-15 20:11:26

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模板2023-06-06 01:45:0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