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范文五篇

时间:2023-06-17 02:26:55 文/刘莉莉 语文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范文1

《回忆我的母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三、教学时数:

一学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事例导入调动情感

1.看幻灯片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2.学生交流课一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材料。(幻灯片:作者像)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2.听录音配乐范读。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3.快速浏览获取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语。

4.交流收获。交流句式:“初读课文,我读出了一位的母亲,她表现在”。小组内先交流,各小组再派代表归纳总结,运用概括中心句的方式。各代表概括一件事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例如:我读出了一位善良的母亲,她表现在家庭贫困还救济穷人。

(三)因势利导理篇章结构

作者对这位平凡而有伟大的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文章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的。那么回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1.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2.学生思考、讨论、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朱德同志得到他母亲去世的消息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的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课件显示事件列表。

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四)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1.提问: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那些丰富的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

2.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3.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4.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明确:①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②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这位伟大母亲逝世后,当时延安各界为她举行公祭。

党中央挽联: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德同志如何报答母亲深恩的呢?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然后讨论、交流,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作者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那些启示?

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

6.总结文章中心

7.小结: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谈一下自己如何回报母爱?

(五)拓展延伸培养亲情

自选题:

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3.在《白发亲娘》的音乐中结束本堂课。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范文2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体会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4、掌握夸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体会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列夫·尔斯泰》(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顺利达标,有没有这个信心?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可以利用多媒体朗读】

1、师: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师及时表扬声音响亮,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

3、学生齐读板书的字词两遍。

可能读错的字词:

藏污纳垢(gòu) 禁锢(gù) 憎恶(wù) 鬈(quán)

髭(zī) 伯爵(jué) 广袤(mào) 匕首(sh?u) 鞘(qiào)

4、播放朗读MP3,学生认真体会节奏与感情;

5、学生再次自读。

三、二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5分钟后比谁

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然的意思,比谁概括得好;

②、能给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情况。

3、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学生概括。(对概括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多媒体出示答案,同桌互改。

5、学生纠正;

6、教师指导概括段意的方法

四、三读课文,体会肖像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师:肖像描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

投影“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同时认真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然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

师:同学们,4分钟到,不能回答自学指导题的请举手。

(如少数同学举手,老师则给以表扬:真不错,这么多同学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想出答案,的确不简单。下面,我请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更正补充)

(如有较多同学举手,老师则延长自学时间:看来,这几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再延长2分钟,请同学们抓紧时间,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4、出示答案,小组交流;

5、教师点拨此类题型要点。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抄写两遍。3分钟后默写。比谁速度最快,字体,正确率。

1、生练习,师巡视,找出学生抄写错或不规范的字,并及时板书到黑板上。

2、生默写。

3、收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掌握夸张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夫托尔斯泰》(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顺利达标,有没有这个信心?

二、完成自学指导一

1、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投影“自学指导一”)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

①、托尔斯泰的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③、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查自学效果

师:同学们,4分钟到,能够回答自学指导题的请举手。

如绝大多数同学举手,老师则给以表扬:真不错,这么多同学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想出答案,的确不简单。下面,我请同学来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更正补充。

如只有少数同学举手,老师则延长自学时间:看来,这几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再延长2分钟,请同学们抓紧时间,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4、教师出示答案,同桌互改;

5、学生纠错,反思;

6、教师点拨。

三、完成自学指导二

1、师: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认真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三题,4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答。自学竞赛开始。

2、生自学,师行间巡视。

3、指名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的,其它同学补充。

4、师适时点拨。

点拨: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运用。

四、当堂练习

课后第四题

1、学生认真独立完成

2、投影出示答案,同桌互改

3、更正,兵教兵

4、教师点拨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范文3

《美丽的颜色》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重点)

2.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品析语言及作者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居里夫人是世界的科学家,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了贡献。在其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人物中,她是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今天让我们走近居里夫人,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lò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ù) 踱步(duó)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温度高,极热。

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交流点拨】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表现在①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②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③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4.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明确:“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美丽的颜色”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四、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认真细致阅读本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2.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3.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前倾”“热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五、探究写法,把握主旨

1.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等等。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跌宕生姿。

2.再次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交流点拨】这篇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感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辛苦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本文后,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交流点拨】我受到的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学习成绩谁,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的好,从而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

小练笔:学习本文引用传主的话的写法,为自己的同桌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传。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范文4

《三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并熟读成诵。

2、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欣赏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钱币被称为“国家的名片”,钱币上的风景往往都是一个国家最值得去的地方,你们有没有留意过人民币背面的风景?

有谁知道十元人民币背面选的是哪个地方?

——的瞿塘峡。

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郭沫若过此发出了“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

你们知道,“三峡”指哪三峡吗?

2、欣赏三峡风光,带着问题:“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长江在这一段要称为“峡”呢?

明:大家看这个“峡”字是“山”和“夹”相合而成。

看这几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水流过,形象地给我们说明了“峡”的含义。(二山夹一水称之为“峡”)

3、三峡山高峡窄,水深流急,真可谓“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我们虽然不能亲自到三峡一游,但读郦道元的《三峡》一文,定能领略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由衷赞叹!

二、简介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1、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书下 注释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四生朗读课文,师强调生字词的读音,齐读每一层。

3、自由读、互读,注意字音和句子的停顿。

4、齐读课文。

5、结合书下 注释和字典,合作疏通文章大意。(目标:通过讨论,大致读懂文意。

方法:口头说文章大意,遇到疑难处查字典,书下简短注释可先写在文中,长的翻译不写。)

四、深入研读课文

(一)研读“自三峡……不见曦月”——两岸的山

1、两山相夹,一水流过,称之为“峡”,由此可见,写三峡肯定要写到——山和水。

作者先写的什么呢?来看第一层——齐读

明:先写了三峡两岸的山。

2、写“山”抓住“山”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连绵不断:

山长:“七百里”

山多:相连无缺、“略”

山高、山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

“自非”一句【侧面烘托山峰高峻、两山对峙(相对而立)、江面狭窄。】

3、自由读、齐读、背诵。

(二)研读“至于……不以疾也”——夏水

1、这里字字扣住了山,句句突出了峰,只字未提到水,但明处写山,暗中却包含着水。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江面狭窄,水势会如何呢?来看——第二层,齐读。

2、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水?(夏水)

3、有何特点?

明:凶险:“襄陵”、“阻绝”

迅疾:“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更现其迅疾。)

补充:我们学过的哪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写出了水流之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白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联系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

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绝伦。)

4、再读,体会“夏水”之凶险和迅疾,读出那一泻千里的江水的磅礴气势,读出惊心动魄、豪气万丈之感。

5、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来写?而要先写“夏水”呢?

明:因为前文写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因为山势高峻、江面狭窄,夏水才如此凶险、迅猛,先写夏水紧承上文山高江窄而来,这样,文章更为流畅、自然。

(由此可见,前文写山势险峻、江面狭窄,是为下文写夏水的凶险迅猛作铺垫的。)

(三)研读“春冬之时……良多趣味”——春冬景色

1、写了三峡两岸的山和夏水之后,作者接下来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齐读——第三层。

2、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这些景物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明:水:清澈(“素”、两个“清”、“绿潭倒影”)

湍急(“湍”、“漱”)

山:高峻(“绝”、“峻”)

树:奇(“怪柏”)

【追问:为什么会“绝巘多生怪柏”?

(1)曲体向阳:因为“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阳光太少了,而树木都有向光性,所以就长得歪了,怪了。

(2)峡窄风猛:柏树被风吹怪了。

(3)柏树长在岩石上,地势险要,泥土缺少,就长歪了。

师:原来,松柏为了生存,必须依悬崖峭壁之势生长。另外,从美学角度讲,只有“奇形怪状”的才可能具有美感。

像黄山迎客松,不就是形状不同于一般的松树,我们才觉得它美么?再如灵璧石,不就是因为它“奇形怪状”,才成为奇石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藏品么?确切地说,这“怪柏”才是这悬崖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昭显着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 注了一股生命的活流!】

茂(“荣”)

草:盛(“茂”)

3、再读,思考:此处写三峡春冬之景,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明:动静结合:“素湍回清”为动、“绿潭倒影”为静;

“绝巘多生怪柏”为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为动。

视角变化: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鲜明: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青山、绿树、绿草

虚实结合:“回清倒影”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简洁概括、精当确切。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仅仅八字,但留给人的遐想却是无穷的,你能用优美的语言给大家描述这种情景吗?

(提示:可从多种感觉角度去想象:视觉、听觉、触觉等)

明:大的瀑布:远离瀑布还有好几里,先听到丘壑雷鸣,再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瀑布冲到潭水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迫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悬泉: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如烟似雾的水屑随着风不时撒在我的衣上,湿润润的雾气轻轻地舐着我的手、脸,悄悄地浸湿我的衣履。偶然有几点送入我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瀑布三折而落,跌下深潭。水碧蓝澄清,喝一口甘甜清凉,沁人心脾。

5、作者笔下三峡的春冬景色,似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难怪作者发出了“良多趣味”这样由衷的赞叹!齐读——

(四)研读“每至……泪沾裳”——秋天景象

1、来看最后一层,一生朗读,思考:此处写景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哪个词语直接点出了季节?

明:“晴初霜旦”:秋天早晨一般有霜。

2、读作者笔下的三峡秋景,你能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气氛?

明:“林寒涧肃”——清冷寂静

猿啸“凄异”——凄凉(以声衬静)

空旷山谷里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回声——悲寂、凄凉

(与描写春冬之景渲染的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什么?——渔歌

4、何意?

5、为什么会“泪沾裳”?

(三峡的风光是那么壮丽美好,神奇多娇,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

明:因为那时的三峡未经整治,它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杂,无情的江水不知吞噬了多少船只与生命。

你看:“夏水江陵,沿溯阻绝”,一旦“王命急宣”,也要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条三峡的航道上。

那凄凉的猿鸣,总是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和生者的担忧,因而眼泪止不住簌簌落下。

现在三峡已经发生了巨变,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的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完成了三期工程,2009年已全部竣工。

6、“巴东……泪沾裳”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高岭连、江窄水急给世世代代居住在三峡的百姓带来不便。特别是渔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下江捕鱼。他们命悬腰际,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确实值得人们的同情。

“泪沾裳”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流露了作者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齐读这一层。

五、课堂小结

文章仅仅155个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景象。

语言的简练是本文的特点。

论时间,春夏秋冬四季齐全;讲风景,山水草木面面俱到;“重岩叠嶂,隐天蔽日”,8字写出山之高峻;“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字表现江水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字展现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图;“清荣峻茂”,4字即现:江水清澈、树木繁茂、群山峻峭、花草茂盛。

字数如此之少,容量如此之大,语言的简练由此可见。

再次齐读,背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设计范文5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

2.分析、理解、赏析文章的意境,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赏析文章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展评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状物的文言文,今天我们再次跟随陶弘景的脚步,去领略一番祖国的山川之美。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题,应该如何断句?(屏显:答谢中书书,不加标点)

生自由回答,并说明理由。

师补充解题:答,答复;谢中书,姓氏加官职是一种敬称;书,书信,一种文体。这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回信。那么这封信里写了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文。

二、美文初读

生齐读课文。(提示重点字音:颓,与)

本文出现了较多古今异义词,请找出来。

(生交流后自由回答,师补充:歇,颓,鳞,四时,与)

同学们对文中字词已经了解了,再读课文希望读出点味道来,在节奏和韵律上下点功夫。

生再读课文。

三、美景再现

同学们都读得很流畅了,为我们理解文章打下了好基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都为人津津乐道。陶弘景笔下的山川到底有多美,请同学们用美景再现的方式,将它翻译出来。

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讨论,五分钟后,我们进行眼明手快小游戏,屏幕上随机出现一句原文,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看谁翻译得又快又准确!

(生讨论,五分钟后抢答翻译)

同学们都很了不起,把几百年前的山川之美用自己的语言还原了,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试着把作者观赏这美景的心情也还原出来。

(生再读课文。)

四、美感寻味

最后一句,陶弘景表达了极致的赞叹之情,他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大家填空回答“山川之美,美在_________”,在横线上填上文中的景物。提示:可从景物、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方面赏析。

(屏显:山川之美,美在_________;小组讨论)

山水相映,五彩斑斓,生意盎然,实是欲界之仙都啊!难怪陶弘景对此带有满满的赞叹,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我们找寻到的山川之美。

(配图诵读课文)

五、美情体悟

实是欲界之仙都,可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作者在暗暗自得,不是谁都能领略到这仙境般的山水之景哦!为何唯独陶弘景能有这样的领悟呢?我们来了解一下陶弘景其人:

(屏显作者背景,请一同学朗读)

陶弘景生于世家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7岁时就入南朝为官,在朝廷任职20年。37岁这年,陶弘景辞官隐退,隐居山林。梁朝建立后,梁武帝很感激陶弘景给予的有力支持,亲笔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御书“山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盼望陶弘景出山辅政,重回朝廷。然而,徜徉于大自然怀抱之中,并为道家仙风所陶醉的陶弘景,接到诏书后,深思很久,下定了不出山的决心。提笔写下“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如何理解“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明确:山川之美,只可以自己欣赏,却不能献给君王。

师:梁武帝其实很委婉,君王并不想和他一同品味山水,只是想让他出山辅佐自己,陶弘景答应他的请求了吗?

生:没有,他委婉地用寄情山水来回答君王,不想回到朝廷做官。

师:可以看出陶弘景是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回答:厌倦官 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寄情山水……

这是钟情于山水的陶弘景,这是热爱山林自由生活的陶弘景,才能做到眼中有山水,心中有美景,自在生活,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向往的呢?现在我们试着通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神仙般的自然生活吧!

(配图,音乐,生背诵课文。)

六、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对山水之美津津乐道,我们通过对文字的回味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的享受,以后同学们游历名山大川时也要学着用美的文字再现美的景致。

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演练试题及答案2023-06-17 12:46:35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中学)模拟试卷2023-06-08 05:08:57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幼儿)考前备考卷及答案2023-06-15 11:19:47

小学二年级实用语文教案设计意图五篇2023-06-14 03:37:51

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设计五篇2023-06-02 19:47:26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及答案2023-06-10 12:21:0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