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师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翻译方法。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及其作用。
4.感受和领悟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学习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快速领悟文意,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及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口技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口技表演者常常用口腔模仿出各种逼真的声音,将观众带入一种奇妙的声音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嗣环的《口技》,一起来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魅力。
〈二〉课前热身,注重朗读感知:
1. 听课文录音,设置情景,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2. 作者简介: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 。
3. 读准下列字音:
屏障 少顷 呓语 絮絮 叱 齁 中间 曳屋 许许声 几
4.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三〉梳理理课文(1-3)自然段,注意准确翻译:
1.让学生相互检查课前的预习前作业(1,2,3自然段的翻译,及自学情况)。
2.抽学生解释黑板上的重点字词,及重难点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地方教师订正,并让学生在书上做好笔记,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课文注释让 学生标上特殊符号。
善(擅长 ) 会(适逢,正赶上) 宴(宴请,举行宴会 ) 之( 的) 施(摆设 ) 而已(罢了 )少顷(过了一会儿 ) 但(只 )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哗(大声说话 ) 遥(远远地 )惊(被惊醒 ) 呓语(梦话 ) 既而(一会儿 ) 妇抚儿乳的“乳”(喂奶 ) 儿含乳啼的“乳”( 奶头) 絮絮( 唠唠叨叨地) 当是(在这 ) 一时(同时 ) 众( 各种) 毕(都 ) 以为(认为 ) 绝(极 ) 未几(没有过多久 ) 齁(打鼾 ) 微(隐隐约约地 ) 倾侧(倾斜打翻 ) 意(心情 ) 少( 稍微) 舒(放松 ) 稍稍(渐渐)
3.在黑板上展示完整的课文翻译,并让学生朗读2自然读的翻译。
〈四〉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满坐寂然、满坐宾客
坐通“座”,座位。
2.古今异义词:
? 会宾客大宴
古:适逢,正赶上。 今:会议。
? 但闻
古:只 今:转折连词,但是。
稍稍正坐
古:渐渐 今:稍微
3. 词类活用:
(1)会宾客大宴
举行宴会 名词活用作动词
(2).妇抚儿乳
喂奶 名词活用作动词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看 名词活用作动词
4.一词多义:(让学生朗读)
(1)以为妙绝(副词,极,非常)
群响毕绝(动词,断绝,消失)
(2)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
(3)众宾团坐(动词,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名词,座位)
(4)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五〉思考讨论(内容探究):
文段中那些地方是正面描写?那些是侧面描写?这些描写在文中有何作?
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第一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六〉拓展训练:
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我做起!我们一起来学口技。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⑴善口技者 ⑵会宾客大宴
⑶施八尺屏障 ⑷众宾团坐
⑸妇拍而呜之 (6)众妙毕备
(7)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学习本课描写声音的方法,找一种你喜欢的声音(音乐、鸟鸣、口技等)仔细地听,然后用优美的语句进行一段场景描写。要求:至少要用三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初中老师的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能正确翻译并领会课文大意。
③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疏通并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象,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音乐欣赏…同学们,刚才那首歌唱的是什么?……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生活,就如这首歌所唱的,我们今后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将是美好而又甜蜜难忘的。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图画……好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年都有哪些有趣的事要跟我们来分享,我们同学从中能不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
作者简介(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再小结)
新课导学: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其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二要自己用心领悟,能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检查预习(幻灯展示)
朗读课文 (教师先进行点拨)
第一遍,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好节奏;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 第三遍,学生齐读。
疏通文意(结合练习2,先点拨)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脖子、颈项)②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③以丛草为林(树林)④兴正浓(兴趣)
⑤方出神(正)⑥驱之别院(赶、驱逐)
⑦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⑧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⑨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⑩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请学生口头翻译课文 (幻灯展示,以学生自愿为原则)
课堂练习(幻灯展示)
问题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③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a.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c.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限时背诵课文,按自然段为一单元背诵
布置作业
第 二 课 时
教学设计
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体验与反思
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讨论]
问题l: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问题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明确: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问题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作业]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 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初中老师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2、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
3、了解作者热情赞扬的动物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感受斑羚的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关注自然、关注生活,从自然和生活中学到生存的经验。
学习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 、预习 导学
1、简介作家、作品
2、介绍斑羚
3默读课文,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标记出来并站起来告诉同学们。
4分组讨论,斑羚飞渡经过几个过程?分别是什么?
5你来讲故事,讲讲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6小组讨论,文章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而感动。
课堂检测
1、 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戛( )洛山 对峙( ) 山涧( ) 哀咩( )
坠( )落 斑( )斓 参差( ) 蹿( )跃
2 解释下列词语
迥然不同:
略胜一筹:
进退维谷:
3写一写,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与动物和谐相处?二 学习研讨(第二课时)
1斑羚为什么要飞渡?
2细读文章最后一段,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3课文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4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5文中出现了几次彩虹?每次出现有什么意义?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受触动的语句,并谈一谈受触动的原因。
7镰刀头羊的结局如何?你对头羊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把你的真知灼见谈出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到震惊?三、拓展训练
1写一写
请你给掉下悬崖的老斑羚写几句悼。 请你给飞渡过去的小斑羚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请你给猎人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2说一说
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
四练笔
1写一段生活中你曾见过或是做过的保护小动物或是残害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课时作业)
2以“我看《斑羚飞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二课时作业)
初中老师的教学设计4
教师寄语:让我们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作者对马的情感。
2. 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3. 品味文章中精彩句段,积累优美的词句。
基础知识
1.默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并能正确书写
剽悍 窥伺 羁绊疮痍 阔绰 项鬣
观瞻 妒忌 庇荫 犷野 眷恋 相觑 畸形 妍丽 颚 鞍辔 相得益彰
2、自查资料,搜集作者的信息,要特别注意下面划横线需要填写的信息。
布封(1707-1788) 国 家、 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933年他26岁时进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他1748年写36卷巨册的《 》。
理解探究
3、本文写了人工驯养和天然野生的马,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4、本文在传神描摹马的形象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找出文中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
5、这篇课文对马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为之倾心、赞叹。那么,你认为本文的描写笔触有什么特别之处?试结合具体语句说明。
合作释疑
6、我们常说:“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从课文第1、2语段内容看,马和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8、第2段中,“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无不及”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9、课文第5段描绘野马的外形时,还写到了其他一些动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作者认为“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那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化妆现象?
课内精读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接触它们的羁绊,自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②……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道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11、比较上面两个文段,写了几种状态下的马?它们各有什么特性?
12、第②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野马的美质?用波浪线标出来。
13、如何理解“它的教育已丧失自由而开始,已接受束缚而告终”?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若果你想成为马,你愿意成为那一种?为什么?
拓展延伸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朗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和妍媚而已。
15.这一段话热情赞美了自然状态下的马的________,而这种优点来自于________。
(在段中选择词语填空)
16.选段开头一句话暗示了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以________的马同________的马相比较。
17.这段话用排比的句式描写了自然状态下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请概括叙述一下这时候马的生活情况。(40字以内)
18.从选段最后一句话的用语可看出,在赞美自然状态下的马的同时,作者也对人工饲养的马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感情。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29课参考答案
2、法国 博物学家 作家 《自然史》
3、人工驯养的马的主要特征是:勇毅,与主人共生死、共荣辱;驯良,服以主人的操纵,满足主人的愿望,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甚至是生命。
天然野生的马的主要特征是: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即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天性决不凶猛,只是豪迈而犷野,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妒忌,从不为一己之私争斗。它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
4、布封在对马的描摹中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对 “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如: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②“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③“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5、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本文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型高贵的绅士。
文章一开始写道:“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就流露写作意图是要把马当作人的同类来写。马在战场上本是被迫冲腾蹿跃的,但作者却说它是“喜爱”并“追求”兵器的撞击声;马是受人摆布约束的,但作者却指出它“知道克制”自己;马被驯服,却被说成是一种“教育”。驯马在作者笔下变成了具有文明意识的生物。同样,作者在说野马能够因为不受羁绊而“感觉自豪”,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不愿意“作战”,过着“和平生活”。总之,凡能够用写人的语言的地方,作者都力避使用动物学的语言;即便是本来并无“意识”的本能动作,作者都写成具有人一般意志的自觉行为。
6、马在被人类长期驯养役使过程中确实赢得了人类“朋友”的称号,但这一切是以束缚马的自由,压抑马的天性为代价换来的,如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浑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作为玩物。这时的马实际是外在一种十分悲惨的生存状态之下,这种情形下,只能说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7、“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①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②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
8、“这一切”是指马额上覆盖妍丽的毛、编成细辫的项鬣、盖满身体的丝绸和锦毡等一切视马为玩物、无视马的天性的装饰物品。因为蹄铁只能有限地束缚马的身体,而“这一切”,却使马失去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之为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是比蹄铁等身体上的束缚更为严重的。
9、这样写是为了把马的“匀称”“优美”的外形同其他形体有缺陷的动物作比较,突出马的高贵姿态。
10、结合现实生活,言之成理,谈出审美见解即可。
11、文段写了人工驯养的和天然野生的两种马。人工驯养的马的主要特征:带着受奴役的标志,过着屈辱的生活。天然野生的马的主要特征: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充满自由精神。
12、“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既不受拘束,有没有节制”“不屑于受人照顾”“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强壮、轻捷、和劲道”“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贵的精神”
13、包括两层含义:
(1)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马从思想上接受观念,服从成了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14、如果喜欢野马,因为他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和高贵的精神:热爱和平自由,团结和睦。
15.美质 美丽的天然
16.对比 人工驯养 天然野生
17.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节制,不受羁勒,不屑于受人照顾,强壮、轻捷和遒劲,具有充沛精力和高贵精神。
18.既对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牺牲感到敬佩感激,又对人工饲养的马的悲惨状况感到同情惋惜。
初中老师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 “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相关文章
大寒节气的养生小知识2023-06-10 23:54:40
有关大寒节气有什么含义2023-06-07 16:51:39
大寒节气有什么禁忌2023-06-12 01:56:56
二年级语文的知识点2023-06-02 03:51:15
庆祝三八妇女节的诗歌精选五篇2023-06-02 17:17:17
欢庆三八妇女节诗歌朗诵精选五篇2023-06-04 09:11:0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