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
《沙漠之舟》教案
本课教材分析:
《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自然段):讲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在介绍骆驼适应环境的独特身体特点的过程中,也展示出沙漠广阔无垠、干旱炎热、缺少水草、风大沙烫、沙地松软的特点。第二层次(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三个自然段从骆驼能给人们带路、指引方向,预报大风和能驮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三方面介绍骆驼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这三方面人们才会把它看作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课文的两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骆驼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能在沙漠环境中畅通无阻,所以才能给人引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沙漠之舟”。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所以课前要求学生通过书本、影视、网络、问家长等手段,查找有关骆驼及沙漠的资料,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就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较快地进入情境。
学生已经能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合作进行探究学习,所以本课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2、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船)船在哪里航行?(江、河、湖、海)
沙漠里有船吗?(没有)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骆驼)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释文中生字新词。
3、教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
滚热的沙子 松软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宽广无边的沙漠
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 大风卷着沙粒飞滚 移来整座沙丘
说一说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
请你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用上这些词语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出示课件,感受沙漠,学生可以边看边说。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1、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
(1)学生自学。
①分组学习,在书中找出相关词句,画出来。
②边读边讨论:骆驼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跟骆驼在沙漠里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③填表
特殊生理构造 适合沙漠生活 成为交通工具
身高、脖子长 望到很远的地方
嗅觉灵敏 找水源、避旋风
鼻子能张能闭 沙尘难以侵入 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腿上有胼胝 不会烫伤
脚掌宽厚、脚趾分开 不会陷入沙子里
背上有驼峰 储存养料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所填的表格。
用“由于……因此”、“因为……所以”、或“是因为”等词语将句子连起来。
例如:由于骆驼腿上有胼胝,因此不会被滚热的沙子烫伤。
(3)学生补充介绍查找到的有关骆驼的资料。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5)讨论:骆驼身上的这些特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从上到下,从头到脚的顺序)
(6)小结:这一段除了第一句外,其他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半句介绍特点,后半句说明作用。
2、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1)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先读读课文2、3、4自然段,然后讨论,找出答案。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对。交流前提示:将骆驼的特殊本领和骆驼的特点相结合进行交流。
(2)学生交流。
(骆驼身体高,脖子长,能望到很远的地方,能够为旅行的人带路;骆驼嗅觉灵敏,人们可以用它来预报气象;骆驼有宽厚的脚掌,腿上有胼胝,背上有驼峰,人们可以利用它做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3)思考:沙漠和大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大海和沙漠都是“宽广无边”茫茫一片;大海波涛起伏,沙漠里“到处是高高低低的沙丘”;海上的风浪很大,沙漠里的大风“很可怕”,经常“卷着沙粒飞滚”。)
骆驼和船相似的地方?(船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骆驼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4)指导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的生理特点和特殊的本领及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作者抓住骆驼的特点,按顺序进行介绍,写得生动具体,有条有理。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进行评议。
2、“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它是“沙漠之舟”的?
(一是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二是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二、扩展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二:尝试把下面的资料做适当修改,插入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1)了解写作特点。
第一自然段是“总――分”结构,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
(2)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
通过研究、讨论,知道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独特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二的提示,修改所给的资料,插入课文第一段。
3、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及时肯定优点,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拨。)
三、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的生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比较“趾、脂、胝”的音形义,提醒学生注意“嗅”字的写法:不要丢了“大”上的点。
2、学生描红临写。
3、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反馈学生书写情况,指出优缺点,进行强化练习。
4、欣赏佳作,教师进行讲评。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懂课文,获得知识。凡是学生能读懂的,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一次读,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教师起好点拨作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补充课内有限的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沙漠之舟》补充材料: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古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个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狼、猞猁、豹等)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为了获取美妙的食物,野骆驼有时也悄悄来到沙漠中的绿洲,那里水草肥沃,食物丰富,但是这要冒着生命危验,因为那里也正是恶狼出没的地方。动物学家曾记录了一场野骆驼与恶狼之间的生死搏斗:
七月份的一天,一头公驼离开了戈壁区来到水草地,被恶狼发现,狼向公驼扑去。机警的公驼顺来路向戈壁深处逃去,恶狼死追不放。追过30公里以后,野骆驼已无影无踪了。恶狼还不甘心,顺着蹄印寻找,追到40公里时才大失所望,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这时,烈日当头,热风烧灼,气温高达50℃,戈壁滩连一滴水也没有,狼在返回途中干渴而死。公驼凭着善跑的本领,摆脱了天敌的追击,终于返回安全的戈壁腹地。
骆驼祖祖辈辈和沙漠打交道,练就一身适于在沙漠中生活的本领。
一只骆驼能驮200公斤的货物,每天走40公里,能够在沙漠中连续走三天。空身时,每小时可跑15公里,连续18小时不停。所以,人们用“沙漠之舟”称赞它。
在沙漠里行进,有时狂风四起,黄沙滚滚,天昏地暗。这时候,骆驼不慌不忙地卧倒,闭上眼睛,浓密的长睫毛,就像一层厚帘子,挡住风沙,保护了眼睛。等大风沙过去了,再站起来,抖掉身上的沙子,不声不响地继续前进。
夏天,骄阳似火,在沙漠里行进就像走在热锅上一样,寸步难行。然而,骆驼却一点也不在乎。因为它的脚底长着一层厚厚的角质垫,好像一只特制的靴子,一点也不怕烫。
茫茫沙海,水源奇缺,草木难生。然而,骆驼在这样的环境里,却能十天半月不吃也不喝。它身上一层厚厚的毛能抵挡太阳光的直射。它很少出汗,也几乎不撒尿。另外,它的胃分为三室,前两室附有众多的“水囊”,有贮水防旱的功能。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
《普罗米修斯》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抓住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品质。
4.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阅读中,抓住相关词、句、段揣摩,感悟人物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英雄
1.(出示课件)观察画面,学生质疑。
2.引导学生交流问题,教师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3.师简介普罗米修斯。
4.板书课题 读课题
(设计意图:古希腊神话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配乐课件的出示,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自主质疑,有思考才会有疑问,有疑问就会有探究,有探究就会有收获。)
二、整体感知,认识英雄
1.围绕梳理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又为下面的细读感悟打好了基础。)
三、细读感悟,走进英雄
(一)初步感悟人物形象
1.同学们说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此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2.生可能会说出普洛米修斯精神品质,师随机板书。
(二)抓住重点语句,揣摩人物内心
1.师:同学们,普洛米修斯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神?再次用心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边读边在旁边做上标注。
2.生专注默读,师巡视参与
3.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如:说到善良、勇敢
⑴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能读一读吗?
⑵这句话中那个词最能体现“勇敢”,你从“决心”看出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下了这样的决心?
⑶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人间的悲惨?
指名读,齐读相关语句,体会人们没有火的痛苦。
⑷有感情朗读。
如:……
(三)紧扣主要段落,提升人物形象
1.普洛米修斯面临着怎样的生命危险,经受了怎样的磨难,请同学们继续静心默读课文最后几段,划出震撼你心灵的句子,用心读一读。
2.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参与学习
3.学生交流勾画出的普洛米修斯受罚的语句:
如:a.普洛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地悬崖上。
b.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地痛苦。
⑴师引导:你读这段是怎样的感受?学生畅谈感受。
⑵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⑶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出示课件)
夏日炎炎,烈日炙烤,他 ;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 ;
雷电轰鸣,暴雨抽打,他 ;
漫漫长夜,铁链紧锁,他 ……
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重点词语的丰富内涵及时补白,能披文入境,让学生充分体验人物的处境,感同身受,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4.学生继续交流勾画出的普洛米修斯受罚的语句,
如:a.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洛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b.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
⑴指名读,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⑵(出示课件)鹫鹰啄食肝脏的惨烈情景
⑶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感情朗读出来。
5.师:真是痛苦啊!许多年来,他一直经受着这样的折磨,经受着这样的痛苦,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如:a.“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b.“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⑴自由读。
⑵指名读,体会普洛米修斯是怎么想的?
⑶师:坚定的语句,非人的折磨,此时,你觉得普洛米修斯是一位怎样的神? 生丰满提升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悟、交流、吸纳、补充、完善,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的默读,再通过感知读,体悟读,诵读,示范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反复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伟大的精神,真正实现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四)感受人类幸福,高大人物形象
1.师: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他换来的是什么?
2.(出示课件)人类有火的欢腾场面
3.此时的你,心情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
4.课文补白:我们有火啦!
大 家 !
5.教师小节,总结火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人物伟大。
6.引读最后一段,欣慰故事结局。
(设计意图:此环节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采用块状、变序方式设计教学,使学生思路连贯,情感线由揪心──感动──震撼──呼唤,顺情而学,一气呵成。)
四、 读写融情,留住英雄
1.普洛米修斯获取了自由,他的精神也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间,就让我们用一首小诗、几句话、或是一个词语来赞赞他吧,想一想,动笔写下来。
2.学生交流作品,教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普洛米修斯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已经丰满高大了,此时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动笔写一写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且写的要求考虑到了所有程度的学生,一首小诗、几句话、哪怕是一个词语,学生都会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3.(出示课件)教师推荐赞美英雄的诗,师生诵读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这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在悲壮的音乐声中朗诵诗歌,在积极的语言中进一步扩充、丰满、提升形象,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精神,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积淀美好的人性美,精神美!)
六、课外乐园
1.课文中的正义之神──赫拉克勒斯,他也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呢?好好读读老师提供的课外阅读材料《赫拉克勒斯的故事》。
2.课文中的其他几位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动笔写一写,为开展“评价众神会”做好准备,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提供的课外阅读材料,源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同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
《我们爱祖国》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爱祖国》是西师版四年级(下)的一首现代诗。全诗共有8小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4节,围绕“什么是祖国”这个问题,诗人以行去流水般的文字,展现了祖国各个方面的风貌,视野开阔一气呵成;第二部分为5—8节,围绕“什么是对祖国的爱”这个问题引导我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细节中去捕捉,实现自己对祖国的爱。全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学习目标:
1、阅读《我们爱祖国》,认识“我、国、子、朵、坡”五个字。
2、学习韵母O,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O。
3、继续学习四声
4、培养小朋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带O及四个声调的字母卡片,生字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识字
1、看图:有哪些动物
师:它们都喜欢什么?我们学完儿歌就知道了。
2、(出示《我们爱祖国》儿歌),读熟儿歌。
(1)让学生利用学前的识字基础试读。
(2)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指名读一读。
(3)会读的同学领读。
(4)自己练读
(5)指名读
3、在会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
(1)在儿歌中认字
(2)认词语
(3)读生字卡
(4)生字宝宝找家(游戏)
二、学习韵母0
1、读准音
(1)老师先将“窝、坡、我”三个字的音节写上,“O”用红笔。
(2)让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字,体会哪部分是一样的。
(3)认读(如果学生读不准,师示范读音)。
(4)学生练习发音(公鸡高唱O、O、O,唱出太阳爬山坡)。
(5)练读四声
(6)跟老师说一说:ō,我知道了,ó:我不明白,ò,哦,我懂了。
2、认清形
指导学生看书中小男孩想到的鸡蛋和小球的形状正像韵母“O”的字形。
3、指导书写
(1)找一找,O的家在哪儿?
(2)师范写(O占中格,从中格的左上起笔,写在半圆碰二线、三线,连接成圆,一笔写成)。
(3)学生模仿,跟老师书空。
(4)学生练习,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设 计意图
由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引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保护他们自己识字的积极性。
不断再现这几个字,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反复识记,避免单字出现,机械记忆。
在认字的基础上,体会韵母的发音,由韵到字,由字到音。
在教会学生写字母“O”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
《长城》教案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能力要求:在学习中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我们刚刚欣赏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的美景,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神奇。今天我们又将一起登上长城。那些同学去过长城?
2、 请几位同学说说长城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书上的词语)
3、 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东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长城经过哪些地方?
二、 介绍长城
三、 仔细看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 自学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五、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师肯定学生发言。这段是作者从远处看长城,是从整体上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请同学一块读读这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登长城,站在雄伟的长城上看看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做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读读这段课文。听的同学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你的印象。
2、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小结:本段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结构,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顶的样子,城墙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城台的样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同实实在在看到了长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站在这样的长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课文,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对“伟大的奇迹”如何理解?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相关内容,加深对“伟大奇迹”的理解。
四、出示相关图片,把感情融入课文朗读。
五、喜欢哪一段课文?尝试背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5
《爬山虎的脚》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引入:
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_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相关文章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模板2023-06-11 07:17:58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设计教案五篇2023-06-04 14:42:21
小学语文教案四年级最新文案2023-06-19 19:49:03
小学四年级语文免费教案五篇2023-06-03 19:48:08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样本2023-06-17 03:47:18
小学四年级语文长城原文及教案2023-06-14 12:11:3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