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范文五篇

时间:2023-06-17 06:50:25 文/莉落 语文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范文1

《中国石》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二、三段内容,体会“我”和小姑娘发现雄鸡形的石头——“中国石”及观赏“中国石”特点的激动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中国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评析:通过复习和回忆将两个课时很好的进行了衔接。]

(二)理解课文

讲读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乐和画面]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瑰丽、倾泻、_露、珠光玉彩

[评析:目的是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中感受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创造性的朗读活动中升华情感并适时配合音乐与画面让学生更好的体会]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

[评析:因为有了前面对戈壁滩的介绍的铺垫学生便可以在此时更好的将内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

(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讲读4、5、6自然段。

1、指名读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

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前面一个却加上引号?

(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

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

(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评析:目的是让学生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飞跃。]

讲读第7、8自然段。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3、“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评析:内心体会情感目的是让学生以语言为基点发挥想象的空间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方式大胆的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会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4、自由轻声读第8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

5、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6、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7、战士们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国石”,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

朗读第二段。

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并赢得“宝石”的盛誉。“屡屡夺魁”和“盛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宝石”的盛誉?

3、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

4、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看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

5、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苦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

(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6、齐读第三段。

[评析: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感受体验,将理解融入到有感情的朗读中。]

(三)感悟全文

1、练习复述课文,[评析:复述时,提醒学生注意,可以不用书中的原词,但是情节不能丢,重点词要用上。]

2、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五)作业

1、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范文2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

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本文的逻辑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语言》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略)

备注

1.黑体部分的问题和答案必须抄写在语文笔记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学生参考讲过的笔记,原来已经记下来的不用抄写。原来没讲过的的需要补充在笔记本上。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范文3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诗一首:

敬寿巴老百岁

王火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1、指名读。

2、教师适当点拨,解读这首诗。

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

4、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呢?能用一两句话来简单介绍介绍吗?(生介绍)

5、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特别关心少年儿童的作家。其中影响的有激流三步曲:《家》、《春》、《秋》等。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巴金爷爷在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二、初读感悟

1、巴金爷爷在信里都说了什么?让我们赶快读读这封信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巴金在信里都说了什么?(2-3名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巴金爷爷在性能里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表达了他对家乡孩子的关心。)

师: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第一自然段

1、师:巴金爷爷对家乡的孩子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自然段,自己边读边体会

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一、二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对孩子们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①生默读思考

②指名交流

A、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1、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一群孩子围在巴金爷爷面前争先恐后、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2、一群孩子在巴金爷爷面前叽叽喳喳,巴金爷爷却感到温暖,说明什么?

(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非常喜爱。)

(二)第二自然段

1、87岁的巴金爷爷写信容易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生读)

2、指名交流(我有病,写字困难,……有千斤重。)

3、请大家伸出你们的右手,拿起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轻而易举、小菜一碟……)

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却有千斤重,他要用这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2生)

让我们将自己的体会融入语言文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4、师: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哪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说你的感受(对家乡孩子的关心、热爱),读出你的感受(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②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巴金爷爷为自己身患病而写信困难感到十分着急: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齐读这一句。

5、师: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①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家乡,只能以信代面

师:你从书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错!

②我读出了巴金爷爷对孩子深深的爱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多么……多么)

是啊,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们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表达了巴金爷爷思念家乡孩子但力不从心的强烈思想感情。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家乡孩子深深的爱。

师:相信我们此时再来地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齐读)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生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3、巴金爷爷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的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4、(1)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

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生边读边思考)

师: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2)谁来读读你感动的句子?

指名读

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

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

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

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理解得非常好!

师: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读

②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

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

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

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

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

③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师:为什么感动?(生答)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

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老师、费俊龙、聂海胜、雷锋……)

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师:在巴金爷爷看来,生命开花结果靠什么?

我们再次来看这句话: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巴金爷爷觉得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了吗?生谈理解。

补充如下材料

A、巴金的成就

创作了《灭亡》《新生》及《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一系列中长篇小说,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出版了散文集《随想录》

B、2003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着的热情点亮了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3)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A学生自己谈看法

B出示小练笔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四、巴金爷爷在信中还写了什么内容呢?他对孩子们提了什么希望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五、作业

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搜集巴金爷爷的语言作为你自己的座右铭,或者选几条喜欢的背一背,把它记在心上。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

2、以正规书写格式,给巴金老爷爷回一封信。

六、板书: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

巴金让生命开花结果

为社会添光彩

为别人奉献爱

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范文4

《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内容:

这是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故事,读读课文,看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做了哪些伟大的牺牲。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难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与课后思考练习2提示的内容相应的自然段,渗透给课文分段的初步训练。

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查阅相关资料,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多种形式朗读

教学准备:

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还知道了这些教科书是很宝贵、很有价值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为什么教科书是很珍贵的呢?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边读边完成阅读要求:(1)边读边想,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2)按照背景、事件、影响,试着给课文分段。

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生初次尝试回答

师:试着给文章分分段(板书背景、事件、影响)

生根据板书分段

(背景1-2;事情3-11;影响12;)

二、分析理解课文

1、简介背景,

[课件播放:战争场面]

师:让我们来到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在1935年,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党中央和毛主席到了陕北,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民奋勇战斗。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可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_一心想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血腥统治中国,发动了全国内战,梦想消灭共产党。1947年,_调动了20多万人的军队进攻延安。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党中央和解放军暂时撤离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

当时的延安小学有什么困难?这些困难中哪个是最困难的?

(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填空)

没有(),就();

没有(),就();

没有(),就();

没有(),就()。

2、思考:第一段里哪句话表现了我们想有教科书的急切心情?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画出来)

(1)“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书啊!”

去掉“多么”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2)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明确: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师:再读一读,读出渴望之情。

(叫学生分别起来读,齐读)

3、齐读第二大段,就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看看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填空(课件播放)

因为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科书啊!

①()张指导员()地宣布:“我们有书啦!”

②()我们觉得这真是个()的消息。

③()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

④()同学们()地喊着要去印刷厂取书。

那么书是怎么来的?

生: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①“节省”是什么意思?

②党中央从文件重要不重要?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了什么?

师: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读一读。

(生慷慨激昂地朗读第4自然段)

既然这样珍贵,所以我们更应该爱惜珍惜它,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他们是怎么去取这些书的。

4、师带感情朗读第9——11自然段

分析“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只是被鲜血染红了。

生:这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师:能换成别的词或者去点吗?

生:不能,加深感情。炮弹爆炸威力大,用“压”能反映出他一心为护书,还要控制自己的身体牢牢不动。

证明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当孩子们拿到这沾染着张指导员鲜血的教科书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孩子们会怎么做,怎么说?生踊跃发言

指导带感情朗读

5、省略号用法(课件连线动画)

(1)“快卧倒……D”

(2)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C

(3)“指导员,指导员……A”

(4)“书……书……”A

(5)“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B

A、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B、表示指导员说话时语气的断断续续没讲完

C、表示事情经过的省略6、师引读:

D、表示说话声被打断或淹没了

6、师引读: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激动地说——

生接读:指导员,书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生接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写省略号后面)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力,就只能靠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三、练习和作业:

1、找一下相关的影片看看。

2、以《读“珍贵的教科书”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范文5

《小河的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

2、难点:通过朗读领悟诗歌的内容,学习小河忘我、快乐、奉献的精神,并转化为行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初步了解小了河的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聆听《小河的歌》,继续感悟小河的心声。

听,小河哗哗地向前流淌,流过城市山村,正在把动人的故事诉说,小河的歌里都诉说了哪些故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找找吧。

二、读中感悟

1、生自由读诗歌,弄清诗歌的结构。

指名回答问题。小河的歌里唱了它是怎样的一条小河?

师板书(明亮、快乐、绿色、奔跑)

生研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这四节诗歌,你最喜欢哪一节呢?下面找一节你最喜欢的诗歌认真地品读,认真地体会。

2、研读第1节

读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它“唱着星星,唱着月亮,身边好多小鸟,好多花朵?说明小河很欢快。应读出欢快的语气,齐读此句。

它除了唱着星星、月亮还可能唱着什么?身边除了有小鸟花朵以外,还可能有什么和它做伴?

下面的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同学读。(读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惫、不怕严寒酷暑等的感受)是呀,小河常年累月,一路欢歌,奔腾不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佩服!

师板书:一路欢歌 奔腾不息

这节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画出相应的句子,这句话能概括这节的主要意思,是总起句。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相互评价。男、女生接读。

老师在聆听时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奔跑,身边还有小鸟、小花等很多小伙伴。同学们,只要你们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一定能把诗歌读好。

3、再谈谈你们喜欢的小节

现在让我们看一组画面,听一听小河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画外音:我是一条小河,独自经过险峻的大山,荒芜的沙漠,时常感到寂寞难忍。有时还要忍受着炎热的天气,骄阳的炙烤,常常感到干渴。

但是,令我惊喜的是我会使黄土充满生机,小草因我的到来绿了,花儿因我的到来开了,因而我又感到无比的快乐。

看完画面,你想对小河说点什么?

师:一条小河,宁愿自己忍受着寂寞,忍耐着干渴,却给黄土沙石送上清水,给他们带来绿色的生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忍受寂寞 无私奉献)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小河无比的崇敬读读这节诗歌吧。先听老师范读,再齐读。

小河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它之所以常年累月 ,奔腾不息,是因它有崇高的追求和庄严的重任,请小组内自学3、4小节。

先画出总起句,再小组内交流自己还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其余同学补充。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责任感,给人们带来快乐。

分组朗读比赛。

有人说它是江河湖海的儿子;也有人说它是水里鱼儿的家。它经过的土地绿树成荫,;它经过的田野,瓜果飘香。它好像永不知疲倦,无论严寒酷暑,永远向前流淌。因此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说它是一条奔跑的小河。

指名朗读

4、配乐朗读。

是啊!正是由于它奔跑,最后才投入大海母亲的怀抱;也正是由于它奔跑,才有这大地的生机;真不愧是一条弃而不舍的小河;一条播种希望的小河。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齐读诗歌。学生可伴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三、拓展延伸

小河还会诉说哪些动人的故事呢?

选择一节仿照自编一首诗歌。

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2023-06-02 15:55:16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作文课件五篇2023-06-16 03:13:24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大全五篇2023-06-10 11:14:21

三年级下册语文实用优秀课件五篇2023-06-18 13:15:22

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大全五篇2023-06-15 09:45:16

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授课教案样本2023-06-17 05:44:2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