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分类的知识点
【四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盛行于春秋以前。它集中地保存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部集《诗经》之中。东汉以后,五七言诗兴起,此诗体渐趋衰落,唐以后四言诗则少见。
【骚体】即楚辞体,诗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此类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文采绚丽,语言优美,抒情成份较浓,富于浪漫气息。后世把这种形式的诗歌称之为骚体。
【乐府】诗体名。乐府原是音乐官署,汉武帝(刘彻)时始建,掌管朝会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魏晋及其以后的诗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曲,因为是入乐的,有时也称为乐府。
【古乐府】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汉代题用“行”者较多,如《陇西行》、《妇病行》等。南北朝题用“歌”者较多,如《子夜歌》、《琅琊王歌》等。文人拟乐府的作品,诗题也常标以“歌”、“行”。“歌”、“行”有时在诗题中连用,如汉乐府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拟作的《怨歌行》。“歌”、“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当两者连用时,则作为一种诗体名称。歌行体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歌行体的诗,题目并不一定都标上“歌行”的字样。
【古风】诗体名,即“古体诗”、“古诗”。风,即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而引申出来的。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还有以“古风”作诗题名的,如唐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与古体诗相对称,产生较早。每首句数不拘,句式有三、四、五、六、七言和杂言等形式,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比较自由。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它的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此名是唐人的说法,后人沿用。
【新体诗】指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又称永明体。当时的诗歌创作,特别注重声律对仗,同汉、魏、两晋的诗歌比较,在形式上有了显著的区别,因而称之为新体诗。它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参见“永明体”条。
【格律诗】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律,若有变化需按一定的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七言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或押或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不许换韵。中间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一般必须对仗。每一句各字的平仄都有规定。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凡一首诗超过十句的,称之为排律。
【排律】诗体名,又名长律,近体诗的一种,是律诗定格的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多至二百句以上,句数必须偶数。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排律一般是五言,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知识储备。
(一)常见七类意象的内涵。
1、送别类:杨柳、长亭、短亭、南浦、劳劳亭、酒
2、思乡类:明月、鸿雁(易引发游子的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3、愁苦类:梧桐、杜鹃(又名“子规”,叫声似“不如归去”)、流水、猿猴 、夕阳、雨、
落花(有伤春、惜春之意,也可象征人的青春不再,流露着伤感之情)
芳草(喻离愁别绪)
4、抒怀类:菊花(隐逸,高洁)、梅花、松柏、竹、冰雪、 黍离(抒发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
5、爱情类:红豆、莲子、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投笔 长城 (斩)楼兰 勒燕然(建功立业) 柳营 请缨 羌笛
7、闲适类:五柳 东篱 三径
另:云——来去自由,可象征游子、飘泊、自由。二是遮蔽光华,喻小人。
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这些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是诗歌中的意象。)
(二)意境
1、意境——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2、常见意境用词:
明媚绚丽 恬静空寂 幽清明净 迷蒙暗淡 肃杀荒凉 险恶孤寂
阴森恐怖 雄奇壮阔 清幽恬静 瑰丽壮观 生机勃勃 虚幻飘渺
孤寂冷清 萧条冷落 阴沉凝重 祥和静谧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高远深邃 清新明丽 清冷幽静
3、意境类解题思路:(1)描摹诗句图景;
(2)概括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情感。
例题: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本诗是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吹拂,花草飘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沙子温暖,鸳鸯静睡。(步骤一)营造出了一种明媚绚丽的意境。(步骤二)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和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 (步骤三)
相关文章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大全2023-06-17 07:36:01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必备2023-06-02 11:17:22
河北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公布须知2023-06-05 19:44:13
初中语文秋季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023-06-16 05:04:23
五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必练2023-06-17 03:27:53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期教学计划五篇2023-06-18 16:06:0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