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语文教案的三维目标范文1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2、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
2、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
《水浒》是我国文学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_。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一)、积累字、词
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赍发(jī)喝彩(hè)砧辱模样(mú)
B、酒撰调和(tiáo)迤逦朔风(shuò)
C、差拨(chāi)彤云(tóng)洗漱央浼(měi)
D、提防(tí)仓廒(áo)吹撼毡笠(zhān)
解析:
A、玷辱B、酒馔
D、提防(dī)
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
B、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
C、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
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消失)解析:消耗:消息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发展(2-5自然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敌。
进一步发展(6-9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_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四)、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结束语: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步骤: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_上梁山的典型。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2、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⑴沧州遇旧
①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②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_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⑵买刀寻敌当林冲得知陆谦来到沧州陷害他时,他大怒,离开酒店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这时的林冲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他“也自心下慢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⑶接管草料场
①调他到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可看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特点。②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⑷手刃仇敌
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意义: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_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三、合作探究: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而且如何认识其手段的残忍?杀陆谦的解腕尖刀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的手段是残忍了些,但唯其如此,方能显示敌人的阴险狠毒和林冲的_无奈,最终忍无可忍,以此来释放心中的愤怒。因而林冲杀陆虞侯,是借_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和社会的不公,从而显示林冲造反的正义性;林冲_,既是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掉那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自己,而一个全新的林冲也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步骤:
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②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_,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④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2、合作探讨:文章两次写到了偷听,请找出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店里:李小二的妻子有意去听,但由于陆谦等人是在谋划害人的亏心事,因而做贼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私语,隔墙之耳也就听得不甚清楚了。
②庙里:林冲无意中听到了陆谦等人谋害自己的全部对话。陆谦等人放火成功,根本没想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上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免不了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林冲又仅隔庙门,因而听得清清楚楚。
3、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二、分析景物描写——风雪的作用
1、直接描写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风大雪紧,留下具体印象。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三、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2、完成学案和习案
最新高三语文教案的三维目标范文2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_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点评、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三、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_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_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_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四、结构分析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五、解析第一部分。
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
提问1: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2: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_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_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最新高三语文教案的三维目标范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_统治的黑暗。
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3.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4、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二、过程和方法
背景导入--整体感知、体悟品赏--整合评价、实践运用--特色鉴赏、合作探究--联系现实、迁移拓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塑造。
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欣赏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
2.欣赏幽默、讽刺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套子:规矩,限制人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生活圈子,要求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沙皇_的各种反动法律、条例。
2、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大家:美马克吐温
英欧亨利
法莫伯桑
俄契诃夫
二、介绍背景资料:
1、关于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_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2、写作背景: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_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_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_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这种_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_;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_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
3、课文是原小说主要部分的节选。原作开头是中学教师布尔金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去打猎,因为耽误了时辰,便在村外过夜。布尔金给他的同伴讲了这个别里科夫的故事。原作结尾还有伊凡的一段议论。
别里科夫是世界文学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保守、反动、扼杀新思想、阻挡革命潮流的代词。
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_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少见的典型形象。
课外可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原著,还可阅读契河夫的《第六病室》,进一步了解当时的_社会状况。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作品,掌握故事情节。
1、作家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列出情节提纲:
第一部分别里科夫的特征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的婚事
别里科夫决定结婚(开端)
漫画事件和自行车事件(发展)
别里科夫的挫折(_)
别里科夫之死(结局)
为别里科夫送葬(尾声)
开端(从“可是”到“就讨厌他”):结识华连卡
发展(从“现在”到“回家去了”):漫画、骑车事件
_(从“第二天”到“哈哈哈”):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从“这响亮”到“从此再也没起过床):恋爱最后失败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3、别里科夫的婚事,初看起来,好像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
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于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别里科夫”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在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4、可见别里科夫是个病人,整理别里科夫的病历,包括症状、病因、病源、病害。
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怕出乱子。
病因;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吓;胆怯和憎恶现实,仇视新生事物。
病源:沙皇_制度;奴性心理。
病害:辖制了别人,送了自己的命。
5、别里科夫死亡的主要原因:
①、套子太重,无法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②、柯瓦连科明目张胆,毫无顾忌,他再无法制止。面对“礼崩乐毁”,他痛心疾首,他忧郁不堪,惧怕新生力量,气急败坏而死。
6、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只要沙皇_制度没有_,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品启迪人们,沙皇_统治不_,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_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把握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维护旧制度的奴才性格,揭示了沙皇_制度在崩溃与瓦解前的垂死挣扎。
别里科夫是个时代的典型,也是一个性格的典型,他的名字常常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词。
第二课时
一、课堂讨论,赏析别里科夫的形象
(1)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有哪些套子?
生活方面的套子:衣着打扮方面,生活习惯方面。失去主体意识,
失去理性。
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使他变坏,成为走狗
(2)别里科夫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乱子闹得他惊恐不安?
教师到教堂参加祈祷去迟了;学生不安分,教室中闹闹吵吵;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教师穿着绣花衬衫出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3)别里科夫怎样对待乱子?
他以沙皇禁令作为评价是非的标准。他主张制裁不安分的学生。他干涉柯瓦连科和华连卡的私事。他打小报告。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十五年,甚至辖制了全城。
(4)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进套子?
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他藏进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别里科夫不是校长,不是沙皇政府大员,怎能有这么大的权力?
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旧秩序。看来他自身是沙皇制度的受害者,成了个畸形人、可怜虫,怕得直往套子里钻。他自觉地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跟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来写他的外表和言行,使人联想到沙皇统治套在人们头上的枷锁,联想到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也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_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所以从本质上看,他不只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别里科夫这类人”,代表着反动统治的精神枷锁。
(6)校长太太、同事和同事太太“撮合”结婚的目的:并非关心,不过是给这烦闷无聊的生活找点调味剂。
根本原因:为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尊严精神上的奴性妨碍小人物成为真正人的东西:沙皇_统治,民众自身的奴性
小结: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
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1.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是沙皇_统治的产物。
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代表了两股历史潮流:_主义的潮流和民主自由的潮流。在民主自由的新潮流面前,_主义显得更加反动,别里科夫为_主义所辖制,又辖制他人,遏制着民主自由潮流的发展。
2.别里科夫又是沙皇_统治的社会基础。
许多人受着_主义的辖制,心里是非常反感的,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别里科夫显然跟这些人不同。他把沙皇政府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把沙皇的政令当作评价是非的标准。他还以教育者自居,管得很宽,唯恐别人出乱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别人进忠告。这样他把整个中学乃至全城辖制了整整十五年。别里科夫之类的套中人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类人是沙皇_统治的一种社会基础,他们实际上充当了沙皇_统治的成犬。
3.别里科夫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
“我们教师都怕他”,而且“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狐假虎威,辖制着整个中学,辖制着全城。但是他又是如此虚弱,尽管他把一切都藏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正人君子”,但是他还是惶惶不可终日,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一幅漫画就把他弄得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这样的新派人物面前,他不堪一击。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他竟死在他恋爱对象的大笑声里。他丧失了一切生活之乐趣,成为一具活僵尸。作家用别里科夫的形象昭示天下:沙皇_统治的社会基础极端腐朽,你怕他,他能辖制你,你不怕他,他一触即清。
4.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作家把别里科夫写成一个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连睡觉也藏在套子里。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怪人。作家把别里科夫完全漫画化了,显示他的套子何等荒诞,他唯沙皇意志是从,没有丝毫主见。
别里科夫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也曾恋爱,而且差点结了婚。他也有自尊心,遭到柯瓦连科的训斥,他心慌意乱;被华连卡大笑,他无地自容,以致一命呜呼。他有他的思想感情,他有他的个性气质,他有他的生活逻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二、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别里科夫这类人的枷锁,难道能永远辖制住全城的人吗?难道没有人甩掉套子,争取新的生活吗?他们是谁?
促狭鬼,柯瓦连科。
1、“促狭鬼”的一幅漫画是什么意思?“促狭鬼”为什么画这幅漫画?
这幅漫画对揭示主题是有作用的,大家注意画的内容是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在大街上手挽手逛大街的情景。照理自由恋爱是正常的。可是在当时,“自由”是套上枷锁的。在别里科夫看来,这是不合“规矩”,有失“体统”的。这幅讽刺画,强烈嘲讽了套中人的思想和生活。别里科夫对此越是感到“难堪”,越是告诉我们:所谓“恋爱”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套子式的思想和生活也必将被淘汰。
2、全城人怕别里科夫十五年,为什么柯瓦连科不怕他?这问题提得有意思,请同学们思考。学生答:因为作者笔下的柯瓦连科是“新的史地教员”,暗示着他带来了新的思想。而且,不止一个人不怕他,还有促狭鬼、柯瓦连科的姐姐以及敢于破陈规陋习的一些学生和教师,这说明新思想凉快的清风已经吹到这个沉闷的令人窒息的小城镇的上空,思想枷锁总有一天会被挣脱。
3、柯瓦连科兄妹俩在文中有何作用,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①柯瓦连科和华连卡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代表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的人,敢于和“套中人”斗争的人。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不但鲜明地展示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水火不相容和他们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别里科夫“套中人”思想的虚伪、腐朽和反动,表达了作者鞭挞丑恶的旧事物,支持生活中的积极进步力量的立场。
②华连卡的笑声一方面是正常人对“套中人”越出常轨出洋相的嘲弄,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追求自由生活的进步力量对窒息生命的反动势力的斗争的胜利。
三、分析文章特色
(一)语言的特色
契河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1.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描写套中人的外貌,就竭尽夸张之能事,特别是“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还要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你看,简直是个神经病,荒唐、滑观可笑。这是艺术的夸张变形,然而正符合套中人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小说写一个促狭鬼画的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使得别里科夫的形象更加滑稽可笑。
此外,写他睡觉时的惊恐,写他滚到楼下安然无恙,而响亮清脆的几声“哈哈哈”却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都是够夸张的,够幽默的。
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例如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何瓦连科说的一段话,判断是荒诞的判断,推理是荒唐的推理,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却是理所当然,而且出于善意,声称“忠告”。荒谬的言论与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反差,加强了讽刺力量,令人捧腹大笑。
3.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柯瓦连科与华连卡很新潮,把套中人跟他们联系起来,幽默讽刺就掀起_。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却凑到了一块儿,是奇事一桩;这边骑自行车兴高采烈,那边脸色却从发青变成发白;这边诚恳忠告却是满嘴荒唐,那边毫不领教,严词斥责,把别里科夫推下楼梯,这边一脸尴尬,那边纵声大笑;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讽刺画。
(二)肖像描写:几乎没有,因为想写的是一类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四、小说的现实意义: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改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旧秩序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是英、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生抗拒社会变革。我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的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五、拓展作业
1、比较一下,别里科夫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思想性格,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短文。
2、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描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套子”,学习使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生活。
3、课外选读读本上或其他文学刊物上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最新高三语文教案的三维目标范文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了解沙皇统治下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教学重点:了解背景,熟记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理清层次并准确概括层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小说,塑造了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聪明敏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温柔善良的水生嫂;受封建压迫的苦命的祥林嫂;可悲可叹的孔乙己;中举发疯的范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还要学习这样一位被时代烙印了的人——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_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3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称。著有《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姚内奇》。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
三、背景介绍: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_,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_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_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四、疏通字词:
1、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祈祷:降服谗言噩梦滑稽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撮合:从中介绍促成。
讥诮:冷言冷语地讥讽。六神不安:形容惊慌焦躁不安宁。
六神:道教指心、肝、肺、脾、胆、肾六神。
五、读课文疏通情节:
一、介绍别里科夫及其套子(1-5)序幕﹛生活套(1)、思想套(2)﹜套己
二、别里科夫的恋爱(6—37)开端:怂恿(6—7)
发展:漫画、骑车(8—17)套人
_:争吵(18—36)
结局:失败(37)
三、别里克科夫之死(38—40)尾声套死
六、分析主题:揭示沙皇政府的黑暗,别里科夫的愚昧,呼唤自由的空气。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别里克科夫形象,体会文章主题。
2、学习文章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任务的方法。
3、了解沙皇_制度的本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题。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抓住典型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现实生活的,要使一个人物活化必需借助于手段: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正面刻画以及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侧面烘托,那“小说”是如何活化别里克科夫这个套中人呢?我们来共同探讨《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谈谈你眼中的别里克科夫?
他是沙皇制度下的忠实良民、忠心拥护者、卫道士,他守旧、落后、严守规矩,害怕出乱子,害怕变革现有的一切,而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助纣为虐的作用。他用僵化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辖制着大家,他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是一个受沙皇_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悲,可憎又可恨的人。
2、小说怎样塑造这个人物?
集中表现在他的套子。
服装套:雨鞋、伞、棉大衣、表、小刀、脸、眼、耳朵。
思想套:告示、报纸、法令、常规、规矩
行为套:摇摇头、低声说、心慌、一个劲、慎重、多疑、唉声叹气、垂头丧气
语言套: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环境套:卧室、床、帐子、被子、门、炉子、厨房
3、这些套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有他在,人们不能自由言论,因为他把一切不合“规矩”的言行报告校长。此外,他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同事骑车交游。他认为大逆不道,怕教室吵闹出乱子就建议开除“彼得洛夫和叶果落”。他就象是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胆小、多疑、封闭、守旧,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当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就缩进自己的壳里
4、全城的人又为什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_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_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5、别里克科夫最后的结局怎样?
他死了。最终死在自己的套子里了。
6、小说通过怎样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他的悲剧?
恋爱。通过恋爱时间来展示“套子”的危害。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别里科夫结婚的原因?
①别人撮合,华连卡表示好感。
②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出生较高有田产。
③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人。
小结:以上种种均为外在因素或外在_,不是他内心真正产生爱意,他准备结婚只是昏了头。
7、这件婚事成了吗,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①有人画了幅漫画。②华连卡骑自行车。这触犯了别里科夫的套子,他不能接受新事物,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所以,迂腐、多疑、慎重的别里科夫就一本正经地找华连卡,妄图用自己的套子去套住她。结果华连卡不在,一向讨厌他的科瓦连科与他谈话,话不投机被科瓦连科推下楼梯,所以婚事失败了。更致命的是这一幕恰好被回来的华连卡看到,率真的她大笑三声,别里科夫的命运在这笑声中结束了。他永远地装进了自己的套子中。
小结:小说集中笔墨刻画了别里科夫婚事的波折,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让保守落后的别里科夫承受新事物的冲击,让最怕出乱子的人承受了他认为的乱子,将别里科夫送入自己的套中牢牢地被套住,再也拔不出来。就在这一推一笑,一滚一死中展现了新旧良种势力的斗争,新势力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旧势力,表现了旧势力的必然灭亡和新势力的旺盛力量。
8、自读与讨论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2)但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_度没有_,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_统治不_,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_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9、讨论小说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
揭示沙皇_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毒化,号召人们_沙皇_统治。6、讨论课文中三、写法分析
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请同学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这和前面《守财奴》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大家找一两个例子作说明。
四、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对照本课教学目的,再回到前面认真阅读"预习提示",加深理解,每一位同学作简短的自我学习小结。教师点拨要点:
①别里科夫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主要内容见预习提示)。
②讽刺手法及细节描写的运用。
③简短的篇幅里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平凡的故事里表现了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五、拓展作业
1、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描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套子”,学习使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生活。
2、课外选读读本上或其他文学刊物上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最新高三语文教案的三维目标范文5
三维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边城》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2、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涵,把握主题。
3、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思路方法:
散文化的《边城》,篇幅很长,主题深刻,所述生活与学生有距离,节选部分又不能反映全貌。如何达成目标?拟依次处理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把握《边城》全文过渡到节选部分的解读;二是处理形象与抽象的关系,由课文形象的分析抽象出主题;三是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理解主题之后,拓展到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认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达成人文教育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叠映湘西风景画】
这,就是边城。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国最美丽的《边城》
二文本解读:
(一)、指导自主学习
1、《边城》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扛鼎之作。大家已经读了,现在我想请大家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作品的印象。
【参考性提示】
①《边城》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
②《边城》是用文字绘就的无彩之画
③《边城》是一支宁静和乐的生活牧歌
④《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
2、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内容,你认为,哪个字比较好?
【参考性提示】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说法,要讨论引导。
明确:用“爱”字概括比较恰当。
沈从文在谈及自己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作者的意思是:他想用平凡的故事来“说明”怎样的爱才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简言之,作品就是在回答“什么样的爱是合符人性的,是美的”
答案迷蒙于边城的风景中,隐藏在山民的故事里。需要我们合作探究。
(二)组织合作学习
●风景中的秘密
1、投影:【烟雨凤凰.ram】
2、提问:课文描写了烟雨凤凰的哪些景物?再读一读这些描写语句。
明确:
①描写的景物:青山、绿水、夕阳、朱红色的船、
白塔、黄狗、月亮、长颈大雄鸭、
②描写的语句示例: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成了一层银色薄雾;
★河面已朦朦胧胧,看上去好像一只白鸭在潭中浮着-------
★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3、设想此时的你正在此情此景中拍摄风景,你会特别选出哪些风景来拍?为什么?
【参考提示】发散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评点风景特点。言之成理即可。
【归纳概括】如果可以的话,我会用DV把边城风景全部录下,制作成一幅风景画卷。因为它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充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它健康、它优美。
【投影显示】风景古朴、_、自然、毫不雕琢、宁静平和
4、风景无言却有意,作者描写的风景中隐藏着秘密,它们正无声地在向我们诉说。听,多漂亮!你们听出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风景画卷暗示我们:古朴的毫不雕琢的野性的自然的,才是健康的优美的。
●故事里的隐语
1、什么样的山水养育什么样的人。在这方健康优美的山水上,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已经发生。请用翠翠的口吻简说这个故事。
【投影显示】重要人物关系
2、这个“爱”的故事写到了哪些“爱”?
【合作讨论】明确:作品写到了众多的爱-----
纯朴的祖孙之爱
古朴的邻里之爱
自然的男女之爱
3、这些爱令人心醉,使人动容,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_、古朴、自然,有人性之美。
4、应该说小说展开的是一幅人性之爱的画卷。在这幅画上,有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这种种的爱,就如边城的_古朴自然的风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甘心付出。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
至此,作者已经“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了”。
【合作讨论】关于“爱”,作者“说明”了什么?
明确:“爱”要如边城的_古朴自然的风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甘心付出。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这种纯洁的无私的爱才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_古朴的自然风景,作者赞美;_古朴的“爱”,作者赞美。作者对一切_古朴自然的人事都寄寓了深厚的情感。思考:除了赞美如风景般_古朴自然的爱之外,他还赞美了哪些人事?
【合作讨论】明确:作者还赞美了-------
象征着爱与美、人性与人生优美极致的翠翠
象征着风俗淳朴、重义轻利、正直素朴的人情美的渡船和爷爷。
象征着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统的端午节
象征着原始自然天性的黄狗、白鸭、大鱼、烟叶
6、这些人事物景构成了“边城的世界”,沈从文想用“边城的世界”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①凡是质朴的、纯真自然的才是优美健康的;这样的爱值得赞美,这样的人生形式也值得赞美;②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浅薄庸俗的金钱主义和腐化堕落的现实应该批判;③民族的传统品德和人格应该重建。
(三)引导探究学习
1、你对沈从文先生的这种思想有什么看法?赞同?为什么?不完全赞同?为什么?
【参考性提示】
①民族文化传统,质朴、自然、_、健康、优美,有其特别的风味,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记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②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应该与现代文明融合,只有这样,传统民族文化才有生命力。不过,要特别注意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方式。
2.下面是当代导演根据小说《边城》拍摄的一组镜头。看后,谈谈感受。
【DV剪辑】(说明:内容—恶搞原作;音乐--《两只蝴蝶》)
【思考方向】比较电影镜头与小说的优劣;电影是否保持了小说的原汁原味;联想开去,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等等。
三、作业布置:(两题任选一题)
1、以“我的心在等待”为主标题,写一篇读后感。谈谈有关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2、小说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会一直等下去吗?傩送会回来吗?……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根据故事情节续写一篇文章
相关文章
最后一场大流星雨最佳观测时间2023-06-09 10:05:44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首选教案五篇2023-06-16 23:18:32
语文高考作文最新教案2023-06-10 11:10:31
小雪节气寓意介绍2023-06-02 09:08:24
八年级下学期暑假生活指导答案参考2023-06-15 03:29:55
冬奥会共有几个项目介绍2023-06-14 15:46:1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2023-06-12 04:53:39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2023-06-18 18:21:01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2023-06-07 08: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