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时间:2023-06-18 14:33:42 文/李盛 阅读答案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

  《游东坡》是陆游的一篇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陆游《游东坡》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游东坡》阅读答案

  1.(4)(1)向东走(2)空而开阔(3)面向 (4)是

  2. (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 (3分)B

  4.(4分)(1)雪堂(2)仰慕

  《游东坡》翻译

  对于苏轼,陆游一向怀有最高的敬意,这不仅仅是由于苏轼的杰出文学成就,也是由于苏轼崇高的人格精神。陆游曾称誉苏轼说:“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忠臣烈士所当取法也。” ⑦ 他在入蜀途中对苏轼的流风遗韵极为留意,仅在《入蜀记》中提及苏轼的就有十二处之多,上引第一则就是其中之一。黄州是苏轼的贬谪之地,也是苏轼的文学事业首次大放异彩的地方,他的别号“东坡居士”就得名于黄州的一处地名。而今陆游亲临当年苏轼啸傲风月的地方,怎能不思潮澎湃呢?“东坡”、“雪堂”,自是当年苏轼的'经行憩息之地。连“小桥”、“暗井”这种极为常见的地名,竟然也是得名于苏轼的名章迥句。陆游每到一处,即将所记诵的苏轼名句与眼前景象对照勘察,仿佛是随在苏轼的杖履之后一路经行,难怪他要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了。整段文字中充溢着对昔贤的景仰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沧桑之感,读来娓娓动人。

相关文章

生命生命阅读答案2023-06-11 04:32:03

微笑如花阅读答案2023-06-13 08:47:13

中国茶阅读答案2023-06-12 16:56:50

“忙”的错觉阅读答案2023-06-09 23:18:43

皇帝的新装阅读答案解析2023-06-06 02:47:54

草根赋阅读答案2023-06-13 00:25:4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6-08 10:27:07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6-17 15:15:22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6-01 22:32:08

最新文章

热门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