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评课稿15篇
《统计》评课稿1
王老师的这节《统计复习》课,生动自然。王老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很强。首先,她让学生自己翻开考试说明,看中考的各级要求与目标。直截了当。从考试说明的要求与知识框架来引出统计复习的知识点,依次复习了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概念等,以及五个统计量的运用。
总体上,课堂很活跃,思路很清晰,也契合生活实际,值得我学习!既有教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又有教育激励的意义。起初让学生小组发言,以开火车的形式,说出自己的体育长跑得分,衔接自然。这让大部分同学参与其中,激发学习兴趣。在简单的知识点整理中,通过习题,学生大胆发言,清晰统计中抽样调查的四个相关概念,也很自然地引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从5-6个小练习中依次展示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还有方差、标准差等离散量。其中还涉及了原作业本上的一道习题。遗憾的是,如果能够做些改编与变式,应该更有意义。而不是重新再解一遍原题。个人想法:换成纠错改错题,考察方差反应的整齐度、稳定度、波动情况。
《统计》评课稿2
我听了徐老师执教的研究课《复式统计表》,听后受益匪浅。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在整个教学中,徐老师紧扣统计教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总结起来有以下三大亮点:
一、站在统计的大背景下进行复式统计表的教学,重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复式统计表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和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展开的。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因为学生多次经历统计的过程而忽视统计现实性和科学性的本质。在本节课中,徐老师将教学置身于统计的大背景下,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经历统计数量的过程,这有得于学生对统计本质的理解。姚老师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没有直接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而是结合学生的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二、让学生探索和经历将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试统计表的过程,在动态中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与简单的统计表相比较,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表头。如果简单的一味的依靠教师讲解,五年级的孩子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徐老师充分关注到了这一点,有意让学生将几个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到从四张单式统计表里无法比较数据,巧妙的引出了复式统计表,再加上课件的动态演示和“观察表格,你觉得需要改进的吗?”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在经历和探索复式统计的产生过程中体会复式统计的价值。
三、巧妙的练习设计,将统计教学引向更深处。
教学中,徐老师安排的两个练习都是非常恰当到位的。特别是第2个练习的安排,统计第25~28届奥运会我国金牌、银牌和铜牌的获奖数据,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又巧妙地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总之,徐老师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空间,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统计》评课稿3
最近观看了李静老师的《折线统计图》一课。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整节课看下来,觉得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条形统计图,接着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出点表示数量,点和点的连线表示数量的变化等知识点。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出统计图上数量的变化趋势。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李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
我自己也上过这节课,但是没有象李老师那样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熟悉的素材,只是按照书上的习题进行了讲解,这点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将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
建议:目标中说到的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要求在本节课的过程中似乎体现的不够明确,大多还是学生根据统计图说出结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
《统计》评课稿4
这次景东杯课堂教学比赛,我听了李丹老师上的《统计》这一课,作为一名教龄还不满一年的年青教师,我觉得李老师这节课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节课从新课的引入,新授,练习和课堂小结各环节的安排比较合理,有序,层次清晰,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拓展,既照顾全体,又为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体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如果长此坚持下去,定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本节课中,李老师能提供学生比较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课中老师让学生说说如何统计班中每种水果喜欢的人数,在出示了统计图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安排了让学生看统计图同桌互相提问题等等,这样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质疑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李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民主,在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能在课中大胆质疑,如有学生发现教师所给的统计图的纵轴只有17个格子,就向老师提出:如果超过17人该怎么办 这些宝贵资源的呈现无疑是我们数学课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
在这里我也想给李老师提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要正确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在统计班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的人数时,教师明知道有个别学生已重复站立而不加以指正,(班中也有同学向老师反映某某同学已经站立过了,但教师没有予以回应。)我想这是因为在教案中教师有这样一个预设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班级里每个小朋友都统计到了呢 李老师想让这个问题能在后面顺理成章地出现,孰不知这样做反而使教师要对班级人数重新进行统计,这样做势必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以致后来教师就干脆造假,把总人数凑齐就算完成了人数统计,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使统计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和它的实际意义。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规范,表达要确切,如教案中"这是统计图吗 "这句话表达就不够确切,应可以这样问:这是一张完整的统计图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注意倾听,更需要有适时的评价。在本课中,当学生完成了第一张统计图后教师要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看出喜欢什么水果的人数最多和最少 当有学生回答:喜欢草莓的有16人,喜欢菠萝的有1人,所以喜欢草莓的人数最多,喜欢菠萝的人数最少。这样的回答显然与教师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应比较冷淡,也没有对该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进一步启发,但我们知道该学生从数字上看出数量的多少显然是没有错的,老师对该生的回答先要予以肯定,然后启发学生从另外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回答问题,从而让学生从观察直条的高低来知道数量的多少。
从试教课到正式上参赛课,我觉得李老师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只要她继续不断地努力钻研教材和改进教法,相信她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数学教师。
《统计》评课稿5
王老师这堂课教学设计非常清晰,各知识点分析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是一堂非常不错的复习课。
下面就这节课来谈谈我的看法:
1、导入直截了当
王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长跑成绩引入统计上的几个概念:样本,众数,中位数,总体,导入开门见山,并把复习的主动性给了学生,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2、设计思路清晰
从长跑成绩到具体的练习,学生的解答,教师的讲解,而且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
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能教学生扇形,柱形图去预测统计学上的整体的趋势,如何处理数学上数据
《统计》评课稿6
这周周二在我们学校听了一位资深老师的一节随堂课,说是随堂课但按一般惯例都是稍微提前通知了的,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复习课》,课上要讲的内容很少,就只有新教材第45页第3题、第4题和“你知道吗?”,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一般绘制方法,这部分内容如果是“放心”的老师,10分钟就可以搞定结束。
但是这位老师的课在听前15分钟内容时,当时我没翻教材,以为今天将的是什么新授内容呢,学生都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思索。因此这节课也给我提出了另一条思路,练习课也可以一样精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精心加工教学材料,灵活处理教材
第一个问题:从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第二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三个问题:这里为什么没有合计?
第四个问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珠江是我国第四大河流,老师告诉大家黑龙江是第三大河流,你能猜猜它的长度吗?
学生估计后在给予数据计算。
第五个问题:(打开书第45页第3题)这里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吗?
……
上面的教学环节中,第一、二个问题是对于“统计”知识老师常用的问题,而第三个问题则是老师特意提出的,这里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合计”是很多统计知识的常常解决的问题,可“合计”在这里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如果平时不加指导,就像我们五年级的学生还会提出“两天的气温一共多少摄氏度?”“两人一共多高?”等无意义的问题。第四个问题则充分体现了老师对新课标解读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可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处处留心创设条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经过上面对教材的有效处理,才算进入正式的第3题的练习指导,但我相信学生进行上面的问题思考比老师直接要求完成第3题练习再交流得到的数学本质思考要多得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作为资深的老师,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能给予学生学习习惯的指导,我从几个细节中看到可以看出丁主任的用心。
细节一:学生好像特别喜欢做作业,尤其是动手操作的画图题等,拿到作业也不看题目就开始写,老师在课中多次提醒、强调让学生先看图,看懂了再画。
细节二:在组织交流学生所画的条形统计图时,老师用“你能给大家提个醒,我们画图时要注意什么?”这样的问句,既提醒了学生,又没有直接告之那么枯燥无趣,而且的这样的另类强调更易于同学们接受。
细节三:课上当有个别学生抢着说或抢着做时,老师偶尔采用“表扬×××”来提醒大家注意,这招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是很有效果的,这样课中就没有充满批评和指责,个别学生也能在部分习惯好的学生的带动下,主动的学习。
三、几点思考
下面是我的两点思考,可能是吹毛求疵一点。
1、虽然乡镇小学家庭电脑普及率没有那么高,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庭能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也许在查阅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了解到其他的相关奥运知识。
2、课上老师没有用多媒体,可能是很多班级电脑有问题,如果课上配上多媒体讲“你知道吗?”展示各中变式的条形统计图时就更直观了。交流作业时也可以用展台,部分学生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获得画条形统计图注意点和技巧。
《统计》评课稿7
一、创设合理情境,让学习有趣。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于现实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动物运动会说起,因为服务的需要,小熊厨师长和小鹿引领员,需要对同一群运动员作不同类别的统计;然后还是紧紧围绕这个比赛场,产生了分类统计天气、遮阳帽、奖牌等以完成数学思考为目的的生活情境。整个情境串自然合理,没有让人感觉为情境而情境,为生活化而生活化。同时,这个情境串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加上宋老师的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好像他们真的身处数学童话王国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气氛良好,情感激趣的效果不错。往深里说,这组情境串又都传递着一个共同的隐性信息,即分类进行统计确实是因为不同的需要而产生的,要善于选择符合需要的分类标准。
二、根植已有经验,让学习有根。
已有经验,在这堂课中可以理解为两类:
一是已有的生活经验。像课始,小熊厨师长要知道每种套餐各应该准备几份,就要知道什么?就是基于他们对动物相关生活习性的了解;再如后来统计好天气后问“根据这些信息,你估计比赛是在什么季节举行的?你是根据什么信息推测的?”“你对比赛安排和服务工作,有什么建议吗?”自主展开数学思考,产生统计的需要或对统计出来的信息进行合乎情理的分析,这些都是有赖于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根植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于是,学生不会茫然不答,而是积极互动。
二是已有的知识或学习经验。
本节课是为了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收集、加工信息,进一步组织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计数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目的,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能力,体会统计活动是为了解决问题。有序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数据做适当的分析,事物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表格中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都是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老师切入得很好,新知与旧知衔接自然,通常是用一句话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而这些,都是能顺利开展今天分类统计的前提。
三、丰富探究层次,让学习有味。
探究,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活动。但探究活动必须是有层次有张力的。宋老师的这节课上,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感受不同标准分类处理数据,是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不是为了不同分类而不同分类,此为初步感受;为了看得更清楚,请来表格朋友来帮忙让学生参与了两张统计表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观察统计表,让他们了解表格的内容和填法,并明白每一项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体会表格是根据问题设计的。此为深化感受。练一练的第一题,统计天气情况,老师是出示好表格让学生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统计、填表,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根据标准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这是模仿式体验,帽子练习从分类标准的制定,表格名称的填写,再到根据各自的分类标准去收集整理,并对自己的统计情况加以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再到后面的奖牌等,形式由独立到合作,探究层次渐丰渐满,指向性也变深变宽。但是,又不是肆意拔高,而是契合他们本节课的思维发展坡度。当学生经历这样的活动时,他们就不可能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模仿者,而是统计活动的创造者、发现者和使用者。这样的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考、浸透着理性的数学思维,同时提供给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认识世界的机会,及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是有味的,既有浓浓的数学味道,又渗透着暖暖的情感温度。
对这节课的思考:
从宋老师的一句话说起:在帽子练习中,请你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标准分类统计。虽然本节课的目标:只要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但是,就像是前面说的安排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规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而这也正是今天的分类统计高于一年级的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指统计的本质价值,统计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是为了让统计结果符合现实的需要。所以,只是喜欢哪种,就选择哪种标准似乎不妥。是不是可以换个问法:你想了解帽子的什么信息,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标准进行统计,然后看看能否回答你的问题。
《统计》评课稿8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陈老师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统计一年级、二年级的体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整节课,陈老师语言和蔼可亲,有亲和力,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导入:虽然学生在一年级时初步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了,复习导入做的不够,为后面的探究新知留下了隐患。
2、数据记录: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轮流起来报自己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其他学生记录,其实二年级的学生统计能力还达不到如此熟练,这就造成了数据记录混乱,一年级时的体重就没记清楚,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的就更混乱,后面的复式统计表就没法完成。老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失误,是造成本节课不够成功的关键。时间拖沓,后面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
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学生说体重时,老师要求放慢速度,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记录,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统计两遍,还不准确的局面。
3、统计表:陈老师在统计表的表头问题处理上做的特别好,能够让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透彻。
4、板书:整节课,黑板上除了板书课题外,没有任何板书。 每一节课,黑板上都应该呈现出这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即使在课件中已经出示过了也不能代替板书。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统计》评课稿9
一、抓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设计教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等因素将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胡老师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这种生本理念。
1、课始,胡老师从旧知入手,出示一幅张明7---15岁身高情况统计表,问“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让学生在读图中唤起对折线统计图的记忆,随后出示同年龄男生的平均身高的折线统计图,追问:“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眼看出几岁时张明和同龄男身身高相差最多?”由此产生了画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需求,并顺利过渡到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认识的教学。
2、改变原有先认后画的顺序,而是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画出折线统计图。并在交流反馈中初步构建完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接着,胡老师又安排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紧抓它的主要特征:点和线,学会正确读图。
二、注重知识的对比认识,环环相扣,扎实有效。
我们知道,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对比教学就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比类推、举一反三。具体而言,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节课中,胡老师进行了2次的对比。
1、单、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比,使学生在比较辨别中二次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选择用哪种统计图更合理,这是学生对两种统计图区别认识的一个练习巩固,以此深化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应用范围的认识。
通过对比,不仅可以将新旧知识、事物关系沟通组织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秩序,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汲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对比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的学习时,有效摆脱陌生感,迅速找到轻松入门的途径,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统计》评课稿10
《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这一课时是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掌握其特点,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听了易老师的这堂课,我觉得易老师以下几点做得很好。
1、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关注学习起点是对数学教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才能让孩子更有目的,更轻松的学习。在复习导入环节,先出示某市1998年-20xx年中小学参观科技馆的人数,由此引出条形统计图,复习了旧知;另一方面在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时又将其与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2、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因此,易老师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统计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知的生活材料,让学生感受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以下几点我有着自己的看法:
1、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在新知教学部分,当师生共同画好折线统计图以后,可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再做适当的引导。
2、在教学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的课件制作得很漂亮,学生也都能基本掌握画图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时,因为有个别学生的原点画得很大,很不美观,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以提醒。统计图不仅要画得正确,还要做到整洁、美观。
《统计》评课稿11
黄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师基本功扎实,调控课堂能力非常强,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本节课里,创设了三个非常新颖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非常有新意。一是“动物联欢会”,通过“怎样知道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让学生体验统计数据的必要性,并通过讨论得出小组分工合作,用“正”字记录的方法来统计数据,并制作成统计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第二个情境是“小明的奶奶向校长投诉小明写作业用了90分钟”,通过“校长应该怎么做?”而引出调查记录的数据;通过“奶奶眼睛看花了,怎么办?”引出需要整理数据而制作统计表;通过“看到统计表,校长会对奶奶怎样讲?”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去获取有用的信息。第三个情境是“四(3)班体育节所得奖券”统计表,通过“如果明年参加体育节,你能给什么建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的数据。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通过情境问题引路,调动学生的思维,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数据整理与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数据整理统计的方法、以及分析统计表获取信息。
但也提出两点思考仅供参考。
一是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妥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但三年级以前学生已经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并且不仅仅学习了数据的整理与统计,而且已经学习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本学期是在数据整理与统计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制作1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二是学生的思维到底该开放到什么程度?“看到统计表,校长会对奶奶怎样讲?”这个设问的意图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获取信息。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走到了“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写作业玩”、“小明写作业不专心”、“小明是因为帮老师做事情去了”、“小明是因为接电话去了”、“小明可能是做家务去了”……。学生的思维已经远离教学目标,这时教师该怎样引导?还有部分评委认为,课堂的容量和密度还可提高;中后段教学过程离题,本节课应属教法、学法课;在引导学生回答时,教师没能及时引导到数学问题中来。
《统计》评课稿12
我们一同听了李老师的“统计”一课,也许大家的感受各有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把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与大家做个交流,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予以指正
我觉的本节课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具体来说,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4个特点:
1、灵活选择教学素材。李老师利用了分类学具中的水果让大家分组统计。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教学中如果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便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中李老师充分利用孩子们所喜爱的动画片为线索,并贯穿于整节课中,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自始至终处在愉快的学习状态中。
3、较好的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本节课在这方面有较充分的体现。首先,教师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开放了师生关系。其次,教师组织学生从课件中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合作交流,思想碰撞。从最后动画片的统计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不断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多角度地选择、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时,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
4、重视对学生的课堂评价
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课堂上的评价更为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哪怕是一朵小红花、一颗红星、一句激励性语言,都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本节课李老师特别注意了对学生的评价,她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各种形式表示对学生的赞赏,如:你观察的真仔细;大家都是小博士,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善于动脑,将来一定能够成为科学家;你回答的比较好,给你们小组增加一颗智慧星等等。一句激励性的语言,一个赞许的目光,对教师来说并不费劲,但对学生的影响却非常大,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告诉学生在不断进步。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语言的运用还需加强磨练,尤其是在语气、语调上还不是很有感染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有意识、有计划的逐步培养。
《统计》评课稿13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确定直条的高度,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由于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已有了一些经验,与三年级不同的是纵轴上一格不再表示一个单位,而是表示多个单位,这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课堂引趣,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课一开始设问:“谁知道世界博览会?”这个话题知道的学生几乎没有,老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趁势介绍世博会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世界博览会申办的程序,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接着让学生欣赏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申办成功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场面,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想重温上海申办20xx年世界博览会的整个投票过程。本节课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统计上海申办世博会各轮投票情况这样一个情境,学生经历了四轮投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而且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分散难点,掌握画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确定直条的高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观察比较不同。观察第一轮的得票统计图,师问:波兰得了两票,为什么不画两格?让学生观察得出:三年级学习的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这里一格表示5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从而让学生明白直条的高度应根据纵轴上的刻度算,这是与三年级的不同之处。
(2)估计直条上的数据。教师把书上想想做做1的图改成没有数据的,让学生估计直条表示的数据大约是多少,再显示正确答案,让学生享受成功、学会看图。
(3)利用多媒体学会画直条。在试一试中,让学生讨论:“纵轴上没有12,该怎么找?”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讨论出办法,再结合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学会了确定直条的高度,并会画直条。
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是:
(1)对学生“放”的程度还不够,师生的交流多,生生的互动偏少,小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发言面可以再广一些。
(2)练习的的设计如果能与世博会能联系紧密些,那么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会显得更突出。
《统计》评课稿14
1、教师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兴趣和愿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统计图的“原始信息”中,不断鼓励学生尽量说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多角度地去进行“选择”、“加工”信息,直至“发布”信息,训练学生求异思考,发散思维。
2、学生依据亲身经历的统计题材入手,找到了知识的“源”,是“有感而说”,其思路也就“源源不断”,也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的思想。学习活动尽量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与探索,教师引领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问题解决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4、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交流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5、评价方式多样灵活,教学中能够正确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建议:1、如果在学生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后,总结出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作用,并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和统计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
2、本节课的时间安排适当调整一下,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及其用途,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及兴趣。
《统计》评课稿15
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教学中五山小学的季老师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事例,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教学。
首先搜集参加各种乐器的男女生人数,制成的四张单式统计表,通过分层次的几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产生需求:有些问题不能从单个的表中直接找到所需的信息。因此,很自然的,学生产生了将几张表格叠加在一起的认知,在课中,学生们慢慢一步步完善着自己的设计,简化自己的统计表,根据需求设计出了表头,成功从单式统计表组合成复式统计表。活动中,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成为有效知识,教师的“教”变为“引”,学生的“学”变为“探”,学生们经过讨论并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这一步骤。
在整节课,季老师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从这样设计统计表,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还有什么问题?怎样能使表格变短,而又统计全面?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发展了思维。教学中,在学生体会了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后,季老师还分组合作,让学生统计小组内每位学生参加兴趣班的情况,学生在经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作统计表、分析表格的一系列过程中,真切体会到学有所用。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课堂上老师可不可以放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创造复式统计表,在每次展示学生作品之后,让学生自己比较体会别人的设计优处,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的修改、创造,最终完成复式统计表。这样的放手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学生是否可以获得更多书本以外的收获。
以上是我听课之后的粗浅想法,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四有教师师德师风动员大会讲话稿2023-06-16 17:19:09
女生节活动宣传稿范文2023-06-13 05:17:59
幼儿园安全讲话稿范文(精选五篇)2023-06-10 07:27:43
预防校园欺凌优秀讲话稿(精选五篇)2023-06-11 01:42:06
运动会致跳高跳远运动员稿件2023-06-02 08:56:29
劳动节国旗下讲话稿(通用五篇)2023-06-11 22:29:2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校长六一儿童节的优秀讲话稿范文(通用12篇)2023-06-09 16:47:33
小学生春季开学安全教育讲话稿(精选五篇)2023-06-04 10:31:45
校园文化艺术节讲话稿范文(精选五篇)2023-06-05 17: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