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读后心得体会1
反腐败是关乎民族复兴、国家命运、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我党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之大、举措之严、对形势估计之严峻、扳倒大人物之多,令群众拍手称快,国内外为之震撼。坚信在我党领导下这场反腐行动必胜、民族复兴可期、国家必繁荣昌盛、人民必安居乐业。
《追问》是一部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反腐败纪实小说。作者以纪检人特有的视角直面这些人物,截取他们人生旅途中最应该闪光却又昏暗的一段历程作为小说本身的主线,但作者不做先入为主的人为设定,不做居高临下的道德判断,不把他们当作历史的罪人,而是把他们当做当下的"时代病人"这一视角,来一一走近贴心梳理,冷静审视,为广大读者提供这些所谓"精英"的内心读白和人生感悟。同时也提醒我们党员、党员干部要牢记我党的宗旨,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素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一名干净、担当、忠诚的共产党员,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时代检验。这一特殊的群体,曾经是中国大地之上芸芸众生中的"关键少数",如今堪可称作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的"时代病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特别是我们的党员、党员干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本身更像是一面镜子,或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块警示版,时刻提醒我们在党和人民提供的历史舞台上不要做错动作,更不要做错事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也毕竟是一种主体的存在。《追问》感情浓烈、思考真切,就像现实备忘录一样。腐败人人痛恨,但又有多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更难有切中肯綮的理性超越。《追问》中的人物,有省管干部,有中管高官,地域遍布大江南北,行业涉及五花八门。作者以纪检人独特的视角和极大的精力、浓烈的感情对这些多被概念化、脸谱化、模式化的群体一一进行解剖。面对这些曾经的"成功人士",作者不是故作高深地鄙夷不屑,也不是肤浅廉价的翻案猎奇,而是力求深入地把他们的人生悲剧一一罗列,录以备忘,用心良苦。
时间不可以从来,但过往可以回忆;人生不可以复制,但教训可以总结。《追问》的鞭挞拷问,贵在指出问题,引人思索。如此众多的人就此身败名裂,如此众多的人就此归零黯淡,曾经的"能人"、行业的"标杆"如此下场,为什么?我们决不能停留在作为谈资或冷眼旁观的层面上。我认为《追问》以纪检人独特的视角、勇气、责任,更以其切合当下社会重大命题的独特文本价值向我们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作以警醒,警醒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要"正三观,守底线".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素养,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全面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一个无愧与党、无愧与人民、无愧与时代的人。
追问读后心得体会2
看完了《追问》剩下的五个故事。不得不说,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能力来说,都不是平庸之辈,其中还有不少人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贡献。看着他们一步步堕落的过程,心里有一股郁结的感觉。感觉如果我处在他们的位置,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还真不好说。余华说过,真正的作家写作时能让人看清自己真实得内心,是一种非常痛苦的过程。而本书作者丁捷也写到,写这本书差点让他崩溃,因为搜集到的材料包含着大量人性的负面。我可以想象作者的感觉,因为我就算阅读这本书,心情都受到影响,想要点上一支烟缓一下。
这些人堕落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却合情合理,有的因为感情创伤,有的因为怀才不遇,有的因为沉浸爱好,有的因为追求浪漫,有的因为晋升失败,有的因为爱慕虚荣,有的只是顾及夫妻,有的沉浸权利。先不谈爱慕虚荣的那位和沉浸权利的那位不谈。另外六位,围绕着事件发生的,是社会关系,也就是兄弟,夫妻,朋友关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换位而处,就像《人民的名义》中的李达康一样,如果你的爱人追求物质,你难道就断绝夫妻关系吗?我国是非常注重人伦关系的社会,作为一个官员,难道要斩断人伦,断绝七情六欲,变得刀枪不入吗?先国后家这种事,要求的是官员用看不见摸不着精神对抗。就算成圣的王阳明尚且处理不好家事,而官员只不过是普通人。不由感叹,个人对抗环境真是太难了,或许,需要什么东西帮自己一把。
剩下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大学校长,一个是国有企业董事长,他们各自打造一个独裁组织,却以清廉勤劳的假象示人。按他们的原话来说,做到这个位置,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根本没有人能管。甚至掌握控制权,称为团队的独裁者之后,纪委这个职位的人,是自保都自顾不暇的。分享一段大学校长的做事原则对我没有名没有利的事不做,有名无利的事委托给别人做,有利无名的事亲自参与做,有名有利的事发动资源号召做。而国有企业董事长这个故事,令我感觉十分震撼,根据他的争夺权利的手段,堪称企业管理层的厚黑指南。
这本书还给我另一个想法,这些人虽然最后下场不好,但是其实都是很优秀的人,毕竟还是给国家带来不少贡献的。然而官场上,还有很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整天素位尸餐的乡愿。他们并不犯错,也不怎么干实事,往往对国家并没有什么杰出的贡献。比如某位铁路部的涉事领导,虽然因为贪腐下马,但是我国铁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其中他的贡献,功不可没。真的很难说这种领导和碌碌无为的混子,哪个对国家利害更大。
追问读后心得体会3
以至于我边看这本书的时候边在心里默念当成故事来看就好,较真会让人觉得惊悚震惊甚至于压抑窒息。就连作者都会在亲历:365个故事365里路写道:当我太多地追问了他们的灵魂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灵魂成为他们的众追之的。
对于我这种没有见过太多世面的人来说,作者对他们灵魂的追问彻底变成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疑问。
原来人的欲望可用爱情一词来掩饰的,反正爱情本身就虚无飘,拿来背锅是最合适不过了。
就拿危情记里面的主人公副市长来说,他有三个家庭,并跟多名社会女性牵扯关系。一开篇就述说自己失败的那段感情,说自己被女版的高加林给伤害了。在诉说自己的罪孽时,他似乎认为自己魅力良好,认为自己与她们的相遇是奋斗过程中美丽的邂逅、认为自己与她们相处是有情有义且有恩、认为只是违背道德非常伦,只能说羞耻而不是可耻。
可以说当他拿自己妻子和情人的外貌战胜那个伤害他的女版高加林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开始变得比高加林还要不堪。
原来完美的爱情绝唱,都要有大情的付出与大义的回报,这两个美好旋律共同构成。
在当今物质主义时代,年轻人不再相信同舟共济的爱情和婚姻,而曾记否里的美女书记和她的丈夫用相濡以沫的爱情和婚姻,支撑着人生信念,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以说他们的故事励志并且让人羡慕。
可到最后,这些励志神话没能完美地保留下来。女书记为爱情犯了一次糊涂,她急切地想要回报丈夫,动用了自己的权利,让丈夫有了高薪的工作,自己却走上违纪的道路。在她一生清廉的人生中留下来灰色尾巴。
我构想出她在病床上对着作者讲述这一切的样子,笑看风云变幻,淡漠人生苦难,此境多在艺术品中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为数不多的。而她的一生的确如此。
原来朋友也要不多不少刚刚好,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朋友多条祸。虽然这样说,却改变不了主观因素决定客观环境的事实。
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帮我成不少事,朋友杂,也坏了不少事。这是作者追问四海之内的交通厅副厅长所给的人生经验和总结。
他居功自傲,败坏堕落,整体在狐朋狗友之间窜来窜去,有钱做事,没钱瞎混。最后在作者追问之下,难以掩盖自己的荒唐回答。
其实在曲终人散里那个以不正当利益拉班结派谋求巨资的国有董事长也有这样的心理,在他同伙溃败、落得曲终人散的结果后,从不主动追问自身原由,一味地感叹人走茶凉。
原来一切事物都是要分场合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在与人相处上未必是好事,难得糊涂用在官场教条上只会更加不堪入目。
风雅殇里的文化厅长,拥有一双识别文物的火眼金睛,具有良好的文化行情修养。在职期间对下属疯狂造假、坑害艺术收藏者、破坏文化市场规则视而不见。
他用最会做事情敢于做事情的人,可他却忽略了底线,正如他所说的,艺术品不能等同于工艺品。只是觉得现在的艺术界需要这样赚钱,否则包括他在内的艺术家会永远穷下去。
他既需要良好的修养高大的精神,又无法掩饰自己本是世间大多数的俗物。空有一双好目光,实际何谈修养。
里面故事不算多,但要一一拷求不大现实,就只节选了几个觉得深刻的几个故事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追问读后心得体会4
很多时候,决定我们命运的原因,来自于内心隐藏的潜意识。就我目前读到的这三位官员堕落的原因,内心的创伤起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因为早年失败的感情经历,所以包 养二奶三奶,这是由于缺爱的创伤。因为连续多年爆肝工作怀才不遇,终于走上买卖官的邪路,无法自拔。因为怜惜自己的艺术造诣,而尸位素餐,放任下属任意肆为的危害国家利益,一心只沉浸在艺术的理想国中。这些心理创伤,非常普通,是人常有的七情六欲,如果不在官场这个大环境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寡妇:黑爪可以帮你重建你父亲的帝国。半藏:那么代价是什么?)
于是这个时候,魔鬼登场了。有人说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一代人,是胆子大的一代人。我觉得这些成功人士不只胆子大,虽然可以并没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是必须擅长揣摩人心,也就是“混社会”的能力。和他们相比,很多以业务能力著称的官员,心智上可能还是小孩子。其中一位自白道:“也许,我并不明白自己的心思,但是人家看透了。人家把我心中某种心里失衡检测出来了。开始对症下药,”。我仔细想了下书中这些“苍蝇”的所作所为,这种人其实生活中也有相似的,只不过我没有被“叮”的价值而已。
很多中层官员都是苦出身,多少有点生活下的心理创伤。而且给我的感觉,官员自我的心里成就感是很低的。这三位谈话中都有这样的意思“难道我就这样过我一辈子了吗?”而对比他们的地位,在走入邪道之前,已经够我们羡慕的了。让我有感触的是其中一位的妻子对他述说在单位被人问“你老公每天都可以见到市长吗?”我可以感受到提问者的向往。
然而,虽然这三位犯了错误受到了惩罚,也的确承认自己有错,但是对于自己的涉案行为的叙述,还是有身不由己的感觉,自己被一步步带向了深渊。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是故意的。也许每个人的心都是复杂的,善和恶同时存在。也许是自欺欺人。不过,那些曾经的“哥们”,供认指证他们的时候,倒是毫不犹豫。
追问读后心得体会5
《追问》是一部力透纸背的反腐警示录,通过一群落马的官员的口述纪实,描摹他们从破纪到破法的过程,深刻揭示腐败的分子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他们灵魂衰落的轨迹。
丁捷对文化的关注以及文化使命感的建立,是从新疆开始的。
2005年,作为援疆干部,丁捷任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新疆,他首次提出了“文化援疆”的概念,并成为这一概念的践行者。
12年前,初到新疆,在一番调研之后,丁捷发现,中国西部的艺术创作水平特别高,但是没有市场。
为此,他做了很多工作,将新疆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往东部推荐、宣传,动员内地藏家去新疆购买画家的作品。
一系列的努力之后,新疆的艺术品,终于有了“价格”。
“当地艺术家的作品价值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没有价格。比如,一个官员去看画家的展览,看中某件作品,当地文联干部就会示意画家:赶紧送给领导,这是你的荣幸。”丁捷说,画家的辛劳创作,就这么都送掉了。
丁捷培养了一位画家,叫帕尔哈提。十几年过去了,丁捷依旧记得当年去帕尔哈提家里看到的情形。
帕尔哈提家里很穷困,他的画室是在城乡接合部的家中搭建的一个简易的棚子。“到他的画室一看,我立马就惊呆了。帕尔哈提的画,放到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里面都不差。”根据自己的艺术素养,丁捷迅速给出了准确的判断。
帕尔哈提原来是名警察,因为喜欢画画,就辞去公职,隐匿边城,默默无闻。
丁捷问帕尔哈提:“你这画卖吗?”
一起前往的文联领导立马说,看中你就拿两幅去。听到领导示意,帕尔哈提自然也是赶紧表态。
但丁捷说:“我看中是看中的,但拿不行。”
随后,丁捷嘱咐帕尔哈提,把画作整一整:“过几天,我来挑。我要买十张。”
后来,丁捷利用一个星期天,只带了一名司机,八万现金,买下了帕尔哈提的十张画。
“那个地方,当时我这个级别的干部一个月工资是4000块钱,我认为帕尔哈提的一张画值我两个月的工资。当时帕尔哈提看到这么多钱,吓呆掉了,他不肯要,在那儿推搡了半天。”
从那时起,新疆年轻画家的作品有了价格。而对于丁捷来说,也是那时起,他认识到,文化是一个纯净的东西,可以赋予它价格,但不能赋予庸俗、罪恶,更不能用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甚至被造假。
目前,丁捷和江苏的朋友们收藏了帕尔哈提五六十幅画作。但他,对帕尔哈提有个未曾兑现的承诺。
在新疆时,丁捷与帕尔哈提有一次聊天,丁捷认为,内地绘画的原始素材不如边疆好,但是内地画家的技艺非常纯熟,著名的画家也多。当时,他郑重地向帕尔哈提承诺,要带他到内地交流。
“当时他也很渴望,但是,十年过去了,我没有兑现这个承诺。”
在各种条件成熟的今天,一次画家交流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丁捷回来之后,经过了反复考虑。“我认为,帕尔哈提还年轻,一旦放进这个大染缸,很可能会污染他的心灵,花花世界也许会摧毁他创作之中原本纯净的东西。”
虽是遗憾,但丁捷要保有自己的初心,也要保护一位年轻画家的初心。
三年援疆归来后,对照内地与新疆画家的状态,丁捷对文化腐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文化不能无底线庸俗化,物质化,为什么《追问》中这一部分叫‘风雅殇’,风雅都堕落到这个程度。应该呼唤党和政府,关注和整治艺术品市场。”
他知道,到最后,文化腐败坑的还是普通的收藏者。
相关文章
资本论的读书心得2023-06-08 07:46:05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心得600字2023-06-08 10:09:49
童年的读后心得简短五篇2023-06-19 13:53:54
西游记读后心得范文2023-06-13 19:36:08
西游记第七回读后心得简短2023-06-15 07:32:26
叶圣陶读后心得2023-06-15 10:32:4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教师个人成长家长工作心得2023-06-05 10:20:51
司法人员警示教育心得体会2023-06-02 08:20:08
政谈话谈和警示教育心得体会2023-06-08 1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