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一: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口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 教学反思
一、复习。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学的口算乘法练习。
二、新授。
1、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 教师提出问题:卖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3、 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并问:12×3怎样计算?
4、 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5、 出示第二个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6、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计算:15×3
与12×3有什么不同
7、 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三、练习。
完成P3第1~4题
1、 2题可独立完成。
2、 4题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适当的辅导。
四、评价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
学生听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列出算式:1、12+12+12=361、 12×3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计算方法。教师板书:10×3=30 2×3=6 所以12×3=36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尝试解答。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可以用笔算的计算顺序来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必须掌握扎实,多复述。
做完后小组交流
学生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
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12×3=36 15×3=45
10×3=30 2×3=6 10×3=30 5×3=15
30+6=36 30+15=45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的活动 教学反思
一、复习。
1、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
2、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 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二、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
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
3、 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
4、 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
5、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
6、 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
三、 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
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
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
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
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二: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58~60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61~62页教学周长的含义;第63~65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66~69页是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1?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首先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教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教材希望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因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学生拿几张(注意:不是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量、比,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第58页的几张照片,起启发和鼓励学生操作的作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对几个图形的操作后发现的,是在交流中呈现的。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的过程,两个小卡通的对话是众多学生的发现经过整理后的概括。在学生分别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后,教材要求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吗?引导他们比较这两种图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都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教材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的目的是帮助他们巩固对图形特点的初步认识,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只要求学生知道这两种图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还不讲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想想做做”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设计安排。第1题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曾经在钉子板上围过这两种图形,那时他们是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认识围的,现在再次围这些图形,要紧扣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思考和操作。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围成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第3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图示的方法折、剪,并问学生“剪出的是正方形吗?为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折、剪的过程作出解释。这道题再次让学生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4题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大正方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点。其中用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答案是开放的,各有两种不同拼法,有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也是本节教材的知识。第59页先告诉学生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然后在“想想做做”中练习。第5、6题再现了什么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什么是正方形的边长,并结合度量和估计突出长、宽与边长都是线段的长度。第7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通过画图形并说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长、宽与边长等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这部分学习内容的认知结构。
2? 联系实际事例教学周长的含义,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教材中没有出现抽象的周长定义,只要求学生联系实物与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能通过自己的操作表达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第61页例题,先出现一个儿童游泳池,池的上口一圈边线用粗黑线表示,教材通过卡通说出“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这句话里的“池口黑色边线的长”直观形象地描述了周长的属性——图形一周的长度。例题中又画了一双手在用绳子沿树叶的边围一圈,并把绳子拉直放到直尺上量长度,其中前一幅图突出“一周”,后一幅图突出周长是长度。再次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树叶的周长,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可以“拉曲成直”,便于度量周长。
“试一试”引导学生继续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和“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认知迁移,以对物体表面周长的认识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学生在说、量、算等活动中,理解平面图形一周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是图形的周长,这里面既有周长的概念,又有计算周长的基本方法,两者有机融合成一体。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周长,什么是四边形的周长,明确这些图形一周的长是它们的周长。然后要学生说说怎样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可以用细线沿图形的边围一圈,拉直了量一量;也可以分别量出图形各条边的长,再相加。
“想想做做”第1~3题起巩固周长概念的作用,其中第2题通过描出各个图形的边线,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第4、5题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第4题特意在各个平面图形中设计了长度相同的边,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各图形的周长,为以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第6题引导学生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是一道实践活动题。
3? 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第63页例题计算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是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鼓励学生想想算算,希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根据周长的含义,采用把各条边的长度连加的方法求得周长。有些学生可能联系长方形的特点,或者先分别算出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再相加得到周长;或者先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教材要求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所以求长方形周长暂时应分步列式计算。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它的周长就是求什么,为寻找算法确定方向。第二,在交流算法时首先要抓住是怎样求各条边长度总和的,其次才是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因为各种算法的式子虽然不同,但本意是一致的,都是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列出来的。差异在于有没有利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个特征。第三,能想到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这种方法的学生不会多,对这种算法的讲评要多一些,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方法。
教材第64页“试一试”通过求手帕的周长这个实际问题,继续让学生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预计学生不会有困难。无论是长方形周长还是正方形周长,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计算公式,主要原因是鼓励学生探索、尊重学生的创造,逐步从算法多样到算法同一。至于计算公式,在以后的教材中会适时总结的。
“想想做做”共六道题,第1~3题以巩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方法为主要目的,学生或是利用题中给出的长、宽或边长的数据求周长,或是先量出长、宽与边长的长度后再算周长。第4、5题解决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题使学生明白,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仅仅是数学中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第6题是答案开放的题,能使学生看到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练习六是全单元的整理与综合,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等各个内容。练习设计避免过多的纯计算训练,注重周长的实际应用、估计图形的周长以及图形的拼合变化。第7题在方格纸上设计周长20米的花圃,教材举了一个长方形为例,学生的设计不要局限于长方形。什么形状的图形、画在方格纸的什么位置上都可以,只要图形是封闭的、周长是20米都是正确的设计。
4? 实践活动富有基础性、操作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周长是多少》这次实践活动的五个内容都是围绕周长的含义与计算设计的,这些内容中既有长方形、正方形,又不局限于这两种图形。分别让学生围、搭、拼、量、算、估,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对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线围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图形,方法和答案都是开放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益。“量一量”要求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教材通过“你量了哪几条边?是怎样算的”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中的各个内容都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把问题解决得更好,从而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互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范文三:吨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 )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3)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 )千克,( )个同学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吨。
(4)让40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40名学生的群体。
3.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都是1吨,你能用吨来说一句话吗?
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吨。
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用吨作单位的东西。课件出示:
蓝鲸 大象 大型机床
万吨货轮 一车皮的煤 一大堆木材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一般用吨来作单位名称。
4.在具体情景中进行单位化聚(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2吨,也就是( )千克。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5T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 )千克的车通过。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 )吨。
(4)(课件出示地磅、车辆衡图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现在可以用地磅、车辆衡直接称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冲当年那么麻烦了。
(三)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学了几个质量单位?他们分别怎样使用?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4)中国举重运动员张国政在雅典奥运会上将160( )的杠铃举过了头顶。
2.课件出示情境图:“还记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马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想过桥的事吗?他们能同时过桥吗?怎么过桥?”
3.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大约多少天就能节约1吨水?
5.节水教育:在我国西北地区,是严重缺水的地区,出示图片。倡导学生“节约用水。”
(四)课堂作业
相关文章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范文模板2023-06-08 14:19:46
幼儿园小班生活教案优秀范文2023-06-05 22:26:56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范文模板参考2023-06-09 00:57:00
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教案范文格式2023-06-12 11:57:19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范文模板2023-06-19 14:18:58
幼儿园大班数学序数教案优秀范文汇总2023-06-12 13:23:5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婚礼策划策划方案三篇2023-06-14 20:22:32
小型婚礼如何策划方案三篇2023-06-08 19:14:48
婚礼公司婚礼策划方案六篇2023-06-03 01: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