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随之而去》读后感1
初读木心先生,恰是《童年随之而去》这篇。开篇几句便顿使我仿若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孩提时代,又仿若少年时“随”鲁迅先生坐着乌篷船摇曳在江南的水乡。平日里繁忙中的各种匆匆与焦躁顿作烟云般消散......
不知先生何时写就这篇文章。开篇即描绘了一个十岁的儿童眼中的平和的旧中国的江南。把一个名门望族家的女眷们浩浩荡荡进山进香的场景描写的如孩子春游远足般的悠闲。孩子眼中,什么“祭祖”,什么“焚疏头”通通不重要。他自顾自己的新鲜有趣,只顾自己可以远离那深宅大院,远离那位“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的家庭教师。免得自己在书房里“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字,”又无奈得“呆视着水渍干失,心里有一种麻麻地快感”。
文章的主题是写一只“碗”。由于要在“睡狮庵”中住多日,起初的新鲜好玩渐渐消退后,百无聊赖的先生不再愿意吃斋饭,老法师特意赠送了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的可爱”,“盛来的饭也似乎变得可口了”。或许是加之母亲的夸赞“是越窑,这只叫‘盌’,色泽特别好”,让十岁的孩子“每次餐毕,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且用“棉纸包了,放在枕上”为了临走时随时放在箱里,自此先生对此碗的钟爱可见一斑。待到归期,毕竟是小孩子归家心切,等全家走过崎岖的山路到了很远的岸边才发现忘了带上那碗。慈爱的母亲无论如何也无法让执着的孩子放弃自己的宝贝,等到年轻的船夫千辛万苦把那碗取回来,他才“道了谢,捧着,走过跳板”。自此,“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显得异常宁适”,水中及岸边的景色亦如先生的心情般美妙了起来。
不过“越窑”也好,“青蓝的可爱”也罢,在孩子手里久了,都是玩具而已。先生“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突然,脱手,碗飞了!读到此处,我丝毫没有为那只碗的名贵而可惜,只是如先生一样,眼前浮现出“那碗,像一片断梗的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行渐远”的景象。而先生当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对母亲说,尤其是那船夫!一个纯洁、善良的童真之心跃然纸上。
仿佛一切都已结束,是母亲的一句轻轻地话,让先生铭记终生,更让我至今久久悠长的回味:“(碗)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只要不碎就好!不要想了,这种事以后多着呢。”先生说最后一句对他是可怕的预言,而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又何尝不是“这种事”多着呢?比越窑的碗,珍贵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一样会脱手而去,有的甚至碎了!
世间多少人对多少事和物悔之不得,更悔得之又失。有人总想得而不舍,有人更为失后强求铤而走险!岂不知“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得与失之间,当守住那颗纯洁、善良、感恩的心,否则随“失”而去的就不仅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了!
反复拜读琢磨先生此文,不为追寻那逝去的时光,只为拉住那颗已随成长渐行渐远的童心!
《童年随之而去》读后感2
与木心先生的文字相逢实属偶然,但世上的相遇皆是久别重逢。在微黄的书卷间,一只思想的蝶雍容栖止花间;于氤氲的墨香中,一颗芬芳的心款款绽放,吐露一瓣心香。
幼时的木心先生极厌那一套的繁缛礼节,在同家人来山上做佛事时,他对和尚住在“睡狮庵”中深感不解,更对佛事时的跪拜心生不满,骨子里携着的不羁自由,恰似一缕月魂照耀了其人生的漫漫前路。但再细品其文,行文间却仍透着孩童的懵懂稚嫩,满目的飞檐红壁,青烟在诵经声中穿梭着缭绕着上升,“俨然一座尊荣古刹,‘我’目不暇接,忘了‘庵’字之谜”。如此的'三心二意,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初品木心先生的文字,只为他的文笔而叹,清新灵动似荷叶上盈盈的一颗露,却也抵得上莲的摇曳生姿;淳厚平实又有如秋季里一树半开的木樨,香不浓时亦携袅袅的温情。但这些文字细读依然是淡的,淡得不见分毫情感的渲染,只由读者着色,怎样的心境,便生怎样的文字,或嗔,或怒,或悲,或喜,唯心而已。
文中最动人的是那只青蓝颜色的小盂,“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母亲面对脱手的碗只是轻叹,“这种事以后多着呢。”这是预言,亦是结局。木心的童年随那浮氽的盂而去,而我的童年又藏匿在哪一段时光中?是否有轻萌的鹅黄的香樟芽?是否有乡里乡邻的笑声乐语?但终归是蕴蓄着缱绻的深情,才能令人们时常追忆怀念。
我的童年始终离不了家中的土灶和一张矮木几。土灶常炖着红烧肉,待到一层层的肉香溢满心间,便是红烧肉出锅的时刻,肉炖得恰到好处,瘦而不柴,糯而不肥,琥珀似的酱汁淋在浓郁郁的肉上,洒一把翡翠葱花,激起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土灶烧菜都是用草秸木柴,火匀而绵柔,而现在的煤气灶火力盛,菜不多久就能盛盘上桌,早已失了那份小火慢炖的细致,舌尖上的记忆的逝去是时间的流逝,亦是童年的一去不返罢。
再谈到矮木几,幼时住在乡下时,晚饭常在门前解决,一张矮木几,一席阴凉地,一张张熟面孔,便促成了一顿晚饭,乡邻们常送来自家的菜蔬,一碗白饭上不消片刻便满眼全是各式的菜,百家菜蔬,百类口味,全都是同一种深情,生性胆小的我也会笑着接受,道一声感谢,换一杯暖意,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刻。
童年大抵是每个人内心的柔软,因为格外珍贵,所以加倍珍惜。童年终会过去,但是我们依旧能留下些什么,是那浮氽的青蓝的碗,是那令人乏味的“大勇与小勇论”,是那冗长的佛事,还是那土灶,那张矮木几……
但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若我们日后想起,能笑一笑或叹一声,这些都是好的,因为我们还记得。记得,就够了。回首一望,是为更好地坚定前行。
相关文章
童年读后感(小学生作文)2023-06-10 21:53:25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集锦八篇2023-06-03 23:47:52
往事如烟作文2023-06-14 08:57:32
关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文读后感2023-06-03 23:35:28
暑假读后感作文汇编7篇2023-06-07 04:55:29
实用的读后感作文500字汇总9篇2023-06-04 00:56:1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读后感的作文400字7篇2023-06-07 10:28:22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作文2023-06-05 00:40:40
顽皮童年读后感2篇2023-06-17 06: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