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设计

时间:2023-06-12 14:49:23 文/秦风学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我们在初中时学过的《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

  莲就是荷花。周敦颐笔下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跟荷花有关文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朱自清笔下的荷花、荷塘又是如何的。

  二、推进新课:

  朱自清的作品我们读过哪些呢?《春》、《背影》。大家能不能谈谈自己的体会,他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地方打动你?

  文章的语言朴实、清新、淡雅,充满诗意,感情真挚、动人。

  我们来看看他的《荷塘月色》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三、整体把握:

  1、默读全文,请一位同学表达作者的行踪——从家里出来,沿着一条小煤屑路,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又回到了家里。重点放在哪里?荷塘。

  2、从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属于写景散文,描写的重点是“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4、5、6三段。这三段分别写什么?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写月色下的荷塘,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

  四、合作探究:

  1、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赏析一下“荷塘”和“月色”的美景。请大家齐声朗读第4段、第5段,朗读语速要放慢一些,读出抒情的语调来。

  2、我们先来欣赏月下的荷塘,看看第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荷塘的美景的?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四个方面。

  给大家3分钟时间,找出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来加以品味,体会它的妙处。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用比喻写荷叶的风姿。作者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两者是相似的,所以可以用比喻。而用了这个比喻,使荷叶有了动态美。我们可以想象出:微风吹拂下,荷叶轻轻摇动,就像美丽的舞女在翩翩起舞,她们不停地转动着身子,她们的裙子在水上画出无数的圆圈。

  (2)作者又是怎么写“荷花”的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荷花?——拟人、比喻。“袅娜”: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里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温柔的样子。“羞涩”:本来是写女子的神情,现在用来写荷花含苞待放,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感情。接着用了三个比喻。

  连用三个比喻,构成什么?博喻。三个或三个以上比喻连用或套用,用来描绘同一事物或用来说清同一事理,就是博喻。运用博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将原来平淡的内容,写得色彩绚丽,仪态纷呈。

  那么这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喻成什么?“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一粒粒的明珠”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碧天里的星星”描绘出绿叶衬托下忽明忽暗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描绘出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三个比喻可以说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荷花倾注了满腔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想象,真是绝妙佳句。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的香气很清很淡,若有若无,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这样写既体现出荷香的清淡缥缈、沁人心脾,又烘托出气氛的优雅、宁静。

  这种比喻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显得新颖而精巧,又叫“通感”。

  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请把它找出来。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从什么感觉向什么感觉转移——视觉向听觉的转移。

  请大家用这种修辞,写一个句子。

  (4)作者已经把荷叶、荷花、荷香描绘得十分优美生动,那接下来作者是如何描写“荷波”的呢?

  “叶子本来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以拟人的手法写荷叶富有生气的丰姿。“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来是指含情相望的样子,像“含情脉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这里用来写池塘里的流水。茂密的荷叶下的流水是看不见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5)这是“月色下的荷塘”。写荷的还有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诗句跟朱自清笔下的景色有何不同呢?——杨万里写的是夏天红日升起时的荷花,他的画面是万绿丛中几点红,色彩比较艳丽,比较明艳。而朱自清是描绘月下的荷花,色调是淡雅的,有种朦胧美。而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清新、淡雅、充满诗意。

  3、接着我们来欣赏荷塘上的月色,看看第5段。月色本来是难写的景色,作者是借哪些景物来写月色?写出月色的什么特点?——通过叶子、荷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作者是通过这些看得见并且摸得着的景物,来描绘这些摸不着的景物。

  假如请你来画一幅画,题目是《风》,你要怎么画?能不能借鉴朱自清的这种手法?你可以通过什么景物来描绘风?——可以通过高高卷起的海浪、被吹得摇摆不定的树、飞得很高的风筝来描绘风。

  (1)那我们再看看第5段,月色本来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哪些传神的动词,描绘了月光的形象?

  “泄”——用得传神。它紧紧扣住前面月光如水的比喻,写出月光由上而下,一泻无余的动态美。并且用“静静”两个字加以修饰,生动地描写出月光如水的情形。

  “浮”——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把雾的轻柔以及水气由下而上的慢慢扩散,弥漫整个荷塘的样子,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动静写静景,非常巧妙。

  “洗”——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的辉映下,呈现出一种乳白色而鲜艳欲滴的状态,同时又侧面借月下的叶子和花写出月光的柔和。

  “笼”——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朦胧缥缈的姿态。

  “画”——树影原本是偶然地印在荷叶上的,一个“画”字就把偶然变成了“人为”的动作,仿佛用无形的手在展现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的真和美。

  (2)小结:这一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了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象,使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要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我们今天确实做到了。

  (3)关于月色的描写,古诗中有不少名句。

  李白就《静夜思》中有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字写出秋夜月光的皎洁、白、亮、晶莹、冷,衬托出诗人远离故乡的凄苦心境,也通过淡淡的月光写出诗人心中的思乡的忧愁。

  杜牧《泊秦淮》中有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寒冷的江面上弥漫着水雾,月光不明朗,杂着水气,照在沙滩上。这一句写出了一个清冷季节里的一个迷蒙的景象。这一句让人联想到国家前途的黯淡、社会的衰败,引起了人们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表达出作者无限的感慨。

  4、可见,情可以托物而抒,景也可以由情而绘。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不无道理的。朱自清的这一切活动,都是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起的,这是“文眼”。这跟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分不开的。

  ①简介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最初是发表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住清华园西院。文中描写的荷塘就是清华。当时正值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小卒”转而一头钻进古典文学中。但他毕竟是爱国者,周围的黑暗又使他不能安于这种“超然”。

  ②所以,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的“不平静”,追求刹那间的安静。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象“恰到了好处”,不浓不淡可,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因为“不宁静”。这样,《荷塘月色》也正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绘和生动的写照。

  5、还要补充的一点,文中用了不少叠音词,像“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阴阴”。这些叠音词有什么作用呢?——读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顺耳。朱自清的散文除了具有绘画美、意境美之外,还具有声韵美。

  五、布置作业: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加以朗读,用心体味。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朱自清朦胧而优美,寂寞而静谧的荷塘月色。相信大家已经陶醉其中,乐而忘返了。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满贮诗意。”而《荷塘月色》既是一首抒情诗,又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上节课给大家留作业,请大家挑选出最喜爱的一段进行朗读。

  选读第4段。

  二、合作探究:大家再回头认真阅读文章,找出表现作者感情的语段。——课文的第一句话。第三段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和“我且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作者的心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开头的“颇不宁静”转变为“暂时宁静”。

  从中可以想象出作者所说的“平时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一个身不由己的自己;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自己;一个做着“要做的事”,说着“要说的话”的自己。

  2、结合上节课学习的写作背景,可以知道,在现实生活当中,作者是没有“自我”和“自由”的。这正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现在,一旦把现世忘记,“自由了的自我”就带着作者全身心地去“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3、那么作者最终由没有得到超脱呢?——没有。作者在4——6段里的宁静是暂时的,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以看出作者刚获得的自由和宁静又在一片蛙声中失去了,内心的忧愁并没有解除。

  4、作者笔下的自然是如此和谐,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仅仅是因为看到了“荷塘”而自然联想起来吗?——不是。这是作者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向往。作者的心路轨迹是:“不静——寻静——得静——出静”。所以我们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为何那样素淡、那样静谧、那样朦胧了。这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言”,也即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了。

  5、小结:《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月下荷塘和荷塘里的月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学习这篇散文要披文入情,即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的形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分析优美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

相关文章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分析2023-06-19 21:15:38

朱自清春读后感作文2023-06-04 07:05:09

浅谈朱自清的散文风格2023-06-05 21:18:55

朱自清背影课文2023-06-13 17:45:22

朱自清匆匆读书心得2023-06-08 07:04:51

朱自清精选集读后感五百字2023-06-02 14:28:3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