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张九龄的《感遇》诗

时间:2023-06-14 10:38:33 文/张东东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张九龄的《感遇》诗

  张九龄的《感遇》诗十二首是其在罢相后写的一组咏怀诗,表达了非常深沉复杂的人生感受。它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深于比兴寄托,有美好珍重的情感质地,意象出于心灵的虚构。

  张九龄仕历武后、玄宗两朝,是开元时期的名相。他为人耿介狷直,疾恶如仇,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在执政期间黜偏佞,进贤明,不遗余力地揭露弊政,做了很多有益江山社稷的事情。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贬右丞相,罢知政事,次年又贬为荆州长史。他罢相的原因是受到李林甫、牛仙客等一干势利小人的谗毁。此后,李林甫等人把持朝政,玩弄权柄,作威作福,唐王朝内部出现巨大的隐忧。熊飞先生说:“张九龄罢相被贬,表面上是他个人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实际上是唐代治乱的分水岭。”《感遇》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

  《感遇》是以组诗的形式写的,共有十二首,在逻辑上并没有严格的次序,都是谪居以来一时触物兴怀聊寄篇咏,并不是像《秋兴八首》那样苦心经营、篇章意脉层次井然的作品。虽说如此,十二首诗尽管前后不相属,各篇在题旨上却又有紧密、内在的关联。这也是很多组诗共同的特点,看似反复凌乱却又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张九龄的罢相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也是他诗歌发生转变的重要节点。与之前以清谈闲远的笔调状写山水神韵判然有别,《感遇》诗中包含了很多深沉复杂的人生感受,有忧时伤世,有郁愤不满,有怀君恋阙,有愤世嫉俗,有出尘之思。

  张九龄的《感遇》诗贯穿着对出处穷达的思考,对人生命运的探问。在这条主线的笼罩下,十二首诗呈现出几种明显的主题倾向。

  第一类题旨是表现自己孤芳自赏、傲岸不群的情怀和对人世间个人遇与不遇的思考。

  《感遇》其一、其七是这类诗的代表作。《感遇》其一托意于兰叶与桂花,以比兴的笔法曲折蕴藉地写出诗人高洁芬芳、不求人知的品质。兰叶、桂花是春秋二季最典型的芳草,它们的繁茂美丽出于本心,无待于别人的评判毁誉。这说的是香草不因为无人而不芳的意思。诗歌首二句举兰桂以为类,互文性地写出它们茂盛纷披的生意与体清质洁的品质。三四句点出不求人知之意。五六两句写林中美人闻其芬芳而心生爱慕。最后两句又作一折,重申草木不求人知,自为芳美的本心。“自尔”“何求”表达得斩钉截铁,毫不动容,写出一种落落不俗,自我珍重的怀抱,让人顿生敬慕。

  《感遇》其七对丹橘空怀美质而不遇的命运抱不平,并对遇合的命题做了思考,也含蓄地表现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不平。“江南”“丹橘”“绿林”单从字面上看就显得十分温润美丽,富有生机。二三句诗人好像唯恐被人误会,殷勤致意,解释丹橘的美丽与生意并非地气所致,乃是自己本来就有经冬不凋、高傲贞刚的岁寒之心。五、六句和九、十句写丹橘有美质而不见用,对此深感不平。七、八两句感慨命运唯在于所遇,然而遇合之事又虚幻无凭,没有端倪可寻。这两首诗立意有相似之处,都表现了美好的品质。运命系于所遇,然而遇与不遇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非人力所能强。孤高涓洁的品质却是一种内在的、自足的东西,不会因为遇与不遇而有丝毫改变。我认为,第一首诗更富于超越性,是对遇与不遇的升华。

  第二类诗贯穿着强烈的忧生之嗟,在深刻切近的忧患中表明立身处世之道。

相关文章

感遇二首张九龄推荐2023-06-08 22:07:07

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拼音版2023-06-02 22:50:31

张九龄 感遇(其七)2023-06-13 07:17:23

感遇四首之三张九龄2023-06-08 13:07:41

张九龄望月怀远翻译2023-06-09 04:02:33

诗人张九龄的死因2023-06-05 18:57:1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