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元素的视角来看张爱玲小说的特点
导语:张爱玲用高度智慧和精准的手法,把电影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小说的表现之中,使小说独具电影感。
近年来,张爱玲的小说又再度被搬上大屏幕,引发了影评人、文学家、观众等不同群体对其小说中电影特质的思考。本文并非以张爱玲的电影为主要研究目标,而是尝试从运用电影元素的角度分析张爱玲小说的风格特色,透析电影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她对色彩较为敏感,作品意象丰富华丽。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张爱玲小说结合电影元素所呈现的包括从"视觉"、"立体感"、"色彩"等方面的特质与技巧,探讨她如何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法来丰富小说的表现形式。
一、色彩:小说中的浓墨重彩
现代电影常使用高反差、强对比的色彩表达,渲染人物动荡急变的情绪,从而加强影片节奏,造成纵横比较的效果。因此通过色彩的纵横比较来揭示人物情绪、感情流程,揭示故事的发展环节,成为电影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
(一)色彩的跨感觉性
色彩作为电影艺术的造型手段之一,在张爱玲小说中得到了细致的体现。张爱玲对色彩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场景的描摹上。比如在《白玫瑰与红玫瑰》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她穿着一件曳地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在这里,张爱玲突破了对色彩的常规感知,把味觉、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揉合在一起。用"鲜辣"形容绿色,大胆别致,但同时又符合"沾什么就染绿了的"语境。"鲜辣"这词在形容食物方面本身就有极具吸引力的象征,张爱玲通过对绿色这一和谐色彩的描摹,烘托出佟振保初遇王娇蕊时,女主角耐人寻味的素雅。整个镜头的布局,从整体服饰到移步时空气里的绿迹子,再到粉红的衬裙,从上到下,由表及里,渐渐使人物清晰可现,成为读者心中的电影情节。
(二)服饰的色彩性
小说对色彩的另一处运用体现在服饰色泽的选取上。服饰作为特定时代、社会和历史的产物,能让人们从其变化中领悟出社会的`变迁。如《金锁记》中对女主角有这么一段描述:"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住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上身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闲蓝如意小脚裤子"。这样,就把一个泼辣又风流的少妇形象地刻画出来了。服饰可以投射一个人的性格、心理,配合相应的动作、语言,一个鲜活饱满的人物便跃然纸上。又如" 她穿着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有点讣闻的风味。"就是这种"参差的对照",这种"桃红配葱绿"的形式,便渐渐构筑起张爱玲小说中电影的美感与立体感,让社会、人生、情感的复杂性显得更加深刻入骨。
二、镜头感:小说中的镜像表现
张爱玲小说与电影艺术第一个重合是色彩,也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但光有
这一点,远不能构成小说神秘的电影感,这就要提到小说的第二个电影元素--镜头感--电影带给观众最与众不同的最本质的东西之一。通常镜头感包括表演的生活化,对镜头画面效果的具体感受,对不同摄影技巧处理的适应以及完成规定的场面调度等。同时不同景别的镜头要求以不同的表演手段来体现。
(一)叙述的镜头感
当阅读小说时,读者对文字的感受与头脑中"镜头亚视觉"会产生合力,读到的一句话、一篇章会逐渐被串联成一个连续、清晰的画面,这样,读者自己便成为了小说的"导演"。从《半生缘》到《倾城之恋》,从小弄堂里到墙根子底下,两对痴情男女,连同那席华美袍子上爬满的虱子,向历史娓娓地道着生命的华章。例如" 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桥那边是山,桥这边是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拦住了这边的山。柳原靠在墙上,流苏也就靠在墙上,一眼看上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边"。范柳原和白流苏各自倚靠着墙跟,迷茫地遥望着未知的幸福,那围困在墙里的窒息与未知的落寞,都被这堵墙堵得死死的。张爱玲从桥梁到山再到墙壁,把整个空间串联了起来,通过远、近景的交替描绘,呈现出悲苦的人被命运扼住喉咙的伤痛与无助。这种镜头感,是可以穿越思维和视线的屏障直达连接的。
(二)描写的镜头感
而在场景设置、叙事姿态、心理分析等方面,她也有独到的设计:雕花的家具、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一幕幕沧桑变幻,辉煌衰败。透过"可见"之外的"可感",进而在读者心中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图景。张爱玲用最平实的语言去讲述那些并不平凡的往事。站得远远的,冷冷地傲视着那看似事不关己的年代里的事。
因此,镜头感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一部作品的表情达意。呈现在小说上就要依靠细致的观察力和娴熟的笔锋。张爱玲正是通过对小说中镜头感的把握,才使小说呈现出电影般的烂漫与神秘,使读者直接通过作品中的画面组合就能轻松地形成各自脑海中的"纸上电影"。
三、蒙太奇:小说中的镜头剪接
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基本的表现技巧和结构手段,曾被称为"电影灵魂"。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旨,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织、剪辑起来,产生连贯、对比、衬托悬念等联系,形成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方式,就叫蒙太奇。(张英,影视接受视域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小说中常有丰繁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连同贴切的比喻,往往使人产生细节上的享受。小说其实并没有特别激烈的冲突,只是透着缓缓的文字、古旧的气息,道出时光的轮转与人情的流连。这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张爱玲对蒙太奇手法自如的运用。"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种晕船的感觉。……这些年了,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可是连金子的边都啃不到,这以后就不同了。"这225个字一晃便是十年,几乎没有多余的字。从"翠竹帘子"到"褪色的翠竹帘子",从"金绿山水屏条"到"丈夫的遗像",她通过对镜子、墙、竹帘、屏条等镜头艺术性地组织、剪辑,透过七巧的眼神,渐渐从镜中映射出恍若隔世的凄凉。这里张爱玲运用了显隐手法,她通过蒙太奇剪接,隐去了十年间相似的情节,通过镜头跳跃式的切换,直接完成时空转换。
张爱玲使小说和电影完全通了电,找到了语言与视听艺术的衔接点,并对两者进行优势互补,构成的二维艺术自然也使小说的形式焕然一新。
结语:
张爱玲的小说所呈现的凝练的文笔与深刻的主题,包括小说作品中与生俱来的电影特质,都令人叹为观止。追根溯源,这与张爱玲本身是影迷和影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电影的时尚之风几乎席卷整个上海,在电影轰轰烈烈地感染着大上海每一个路人的时候,张爱玲就愈发想在幽暗的电影院里找寻年轻女孩梦中崭新的世界:对自由的憧憬,对幸福的向往,对未来的遐思……在这种契机下,电影为张爱玲早熟的文学天才打开了一扇窗。同时,张爱玲与电影可谓有着不解之缘,她17岁写第一篇影评,算是中国早期的影评人之一。1955年11月至1962年10月在香港发展时期,在挚友宋淇的安排下,她先后为电懋编写了八部片子的剧本及一系列未被拍摄的作品大纲。因此张爱玲在小说写作中使用电影元素显得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而电影般的表现形式也成功为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添砖加瓦。
相关文章
张爱玲经典语录精心收集2023-06-02 23:36:01
赠汪伦的诗人李白艺术成就及思想内容2023-06-09 14:18:30
小学语文第三册赠汪伦教案2023-06-02 08:34:23
改写古诗赠汪伦2023-06-18 02:06:41
张爱玲文学语录2023-06-05 00:04:55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翻译注释2023-06-19 02:52:5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