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再别康桥》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时间:2023-06-06 16:17:18 文/刘莉莉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再别康桥》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朗读。

  【教学重点】

  1、诗人情感的把握。

  2、学会朗读。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比较法,自我感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自古写离别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也是徐志摩这首诗的亮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朗诵《再别康桥》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点出生字生词: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 笙箫(xiāo)

  载: zǎi 一年半载

  zài 载歌载舞 装载 登载

  斑斓(澜、阑)

  2、老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

  4、全班齐读。

  三、介绍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教师分章节赏析诗歌

  方式:学生自己找出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诗歌,赏析,老师点拨并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节:

  三个“轻轻地”:难舍难分,奠定全文基调,轻柔缠绵。

  第二节:

  新娘:对康桥的无限喜爱与眷恋。

  艳影:不仅荡漾在水中,也荡漾在诗人心中。

  第三节:

  招摇:康桥对诗人的欢迎。

  板书:

  康桥 互相依恋

  甘心:诗人对康桥的依恋诗人。

  第四节:

  潭:拜伦潭。在康桥的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游玩。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富有诗意。

  第五节:

  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他要离别了,情不自禁泛舟去寻“彩虹般的梦”,游玩到很晚才归来, 李清照也曾有诗句“兴尽晚回舟”,可见诗人非常快乐。归途中看见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放歌,可见诗人快乐到极点。

  第六节:

  想到要和康桥离别,诗人情绪低落下来,只能悄悄吹奏”别离的笙萧”,在沉默中体会离别的滋味。连康桥的夏虫也似乎感受到了离别的不舍,也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板书:

  沉默 康桥

  第七节:

  “悄悄地”表明诗人不愿也不舍破坏心爱的康桥的氛围和情境。

  “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既不愿破坏康桥的完整,也写出了诗人的潇洒。

  美丽康桥,让诗人情不自禁喜欢上它,也恰恰由于诗人心中充满爱意,康桥才在诗人眼里显得更加秀丽。以至诗人说出:“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所知道的康桥》)

  但尽管诗人非常喜欢康桥,他还是“不带走一片云彩”地走了,走得是既缠绵又潇洒。

  板书:

  再别康桥──缠绵而潇洒

  五、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诗歌离不开“意象”,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以粉笔、板擦等为例)

  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象)

  1、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王国维)

  2、我们鉴赏诗歌,就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物→情→旨。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我们重点鉴赏“柳”这个意象。

  “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离别诗中经常出现“柳”这一意象,因“柳”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可见,以“柳”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举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六、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七、感受音乐美

  (先放配乐朗诵学生感悟,再分男女诵读,然后叫一个学生诵读)

  八、结语

  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首歌,不,歌太铿锵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颗钻石,不,钻石太璀璨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条彩虹,不,彩虹太斑斓了;有人说,《再别康桥》像一个梦,不,梦太缥缈了。那么,《再别康桥》像什么呢?我只能说它美得让我无法形容,怎么读也把玩不够,欣赏不透。

《再别康桥》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诗歌美

  (二)通过合理想像,再现诗中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三)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诗意表达情感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习全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难点:合理想像,再现画面,体会诗情,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想像法、美点寻踪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离别情感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饮酒作别,可折柳相送,还可长歌一曲,更可写诗抚怀今天,我们以一曲《长亭外古道边》的离别歌开启我们的学习离别诗之旅

  (二)走近诗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著有《自剖》《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作品他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三)了解背景

  康桥是诗人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1928年作者再度离开了母校,写下了这首诗正是康河的水的灵性,激发了诗人的性灵,唤起了诗人久蛰他内心的诗的天命他曾说:“我敢说康河是世界上一条最美的水”请听,康桥河畔传来他的心音

  (四)初读感受

  1、师范读,生划分节奏(师配乐朗读)

  2、齐读共评(生配乐齐读,师生互评)

  (五)再读把握

  1、全诗共七节,请从每一节中找出主要描写的景物,并说说作者都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全诗分别描写了云彩、金柳、青荇、彩虹、星辉、夏虫;从标题上看,作者再次告别康桥,他告别康桥的方式很独特,先作别云彩,回忆金柳,拥抱康河,在康河寻梦,在星辉中放歌,却因寻梦不得再度离别

  2、在这种情况下,他当时的心情如何?

  明确:诗人是寻梦不得后不得不离开康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是失落和感伤的

  3、哪一节表现出他的失落和感伤呢?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明确:第六第七节(生读)

  寻梦不得他如些忧伤,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胡适先曾这样评价他:“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的现实的历史”而这首诗中诗人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正是他追求这单纯信仰的最好的例证

  (六)精读体会

  1、请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幅图景,抓住景物特征,并通过合理想像用你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

  示例一:夕照金柳映河图:日暮西山,金色的夕阳照耀在康河之上,河面波光粼粼,河岸两旁嫩绿的柳枝泛着金光,它随轻风摆动,清新美丽,娇柔妩媚就像是娇美的新娘这般美景让诗人尽收眼底他欣喜若狂,就像新郎看到新娘一样这便是他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

  示例二:夏夜离别康桥图:星光璀璨的夜晚,康河的夜景更加迷人,如梦如幻可是诗人不得不跟康桥告别他心上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想要和康桥话别诉说离情,可是伤感百转千回终是默默无语,心中悄悄升起笙箫吹响的离歌我的心情有谁能懂呢?那沉寂的夏虫该是懂的吧!

  2、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描绘,给我们再现了诗中的美景,也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但作者的情感在诗中不着一字,却处处含情他是怎样表现的呢,完成下面的连线题你一定有发现

  云彩 永久恋情

  金柳 低落伤感

  水草 梦想孕育

  彩虹(梦) 激情澎湃

  星辉 喜爱难舍

  夏虫 欢喜眷恋

  明确:我们把那些能够反映诗人情感的物象称为意象诗人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为一种指向,截取眼前的景物把他放在眼前来表现无数这样的意象组织起来的叫意境不同的意境,体现不同的情感

  (七)美读涵咏

  1、主题归纳:全诗构造 一个纯美的记忆中的康桥世界,但现实的“我”不得不与康桥告别,在告别与追忆之间,书写了“我”的伤感与失落情绪康桥是美丽的,但它已随风而逝,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

  2、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优美的诗(齐读)

  (八)链接抒写

  1、理想破灭却阻止不了他对美的追求他把美的追求表现在了诗歌上全诗有三美:一是音乐美,二是绘画美,三是建筑美建筑美在于诗行的排列,它是错落有致的,看起来美观大方我们的生活也要像诗人一样善于发现美,用文笔去创造美请看视频,也动笔写一写(链接生活视频)

  2、展示师下水作《若相离,槐花忆!》

  (九)课堂总结(略)

  (十)布置作业

  1、找出诗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点字、词、句加以品味,说说作者的情感变化

  2、另找徐志摩的另一首现代格律诗,运用今天学过的赏析方法法加以赏析

  3、仿写现代诗

  (十一)板书设计(略)

《再别康桥》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语文教案-再别康桥。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再别康桥》。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

  4、学生指名用一段话来描绘:你的面前浮现出怎么样的一幅图画?

  师述: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六、小结本文。

  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学生再读诗歌,感受诗的内容和形式的美。(放女声录音,学生跟着读)

  八、联想迁移,拓展诗歌

  阅读鉴赏:《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欣赏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著名的离别诗,并与《再别康桥》作简单的比较。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1、 学生朗读全诗。

  2、 学生独立欣赏全诗。

  3、 教师点评:

  明确:这首精致的小诗,描摹了日本女郎那种温柔而礼貌的神态。诗的第一行描写了日本女郎同客人道别时鞠躬的神态,突出其温柔。接着用娇羞的水莲形容女郎的美丽与温柔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由衷的赞美。“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依依惜的神情宛在面前,诗人从女郎的道别声中听出了”密甜的忧愁”,这正是诗人此时此地的内心感受.而这一切是刹那间袭来的情思.。

  诗在外在形式上也是着意追求的,注意诗的音乐美。五行中有四行是字数不一的长句,第三行是两个短句重复,形成了起伏缓慢的节凑和柔和的旋律,采用的韵脚是“柔、羞、愁”。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高度统一。

  九、布置作业:课外读徐志摩诗

《再别康桥》教案 篇4

  教学目的: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重点: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并析题

  二.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1.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先自行了解作者

  2.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创作”

  3.补充知识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

  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1920年9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1921年,认识了狄更生,并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1922年10月从英国返回中国。

  康桥之美:古风古色,桥影藻密,

  妩媚河身的两岸,

  穆静腾辉的晚景,富丽的温柔;和缓的钟声

  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

  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黄昏,远树凝寂, 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 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

  村里姑娘腮红颈白; 屏绣康河垂柳婆娑,

  此地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

  “康桥”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时光,而这两年,却是那么魂牵梦萦的两年。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我所知道的康桥》)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 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 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 我必首数康桥,

  赖你和悦宁静 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 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 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 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不朽

  我此去虽归乡土, 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

  别时之情景: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雨色凄清,小鸟无欢,怅别情深,涕泪交零,

  别后愿望: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 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

  三. 观赏动画课件,反复诵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四. 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再别康桥》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诗风: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之美: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诵读课文。

  二. 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轻轻地、悄悄地

  2. 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 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 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

  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 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 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8. 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何以见得?

  ——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11.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在此处明显不妥,你认为结合此诗的情感和意境,应该改做什么?

  ——“别有深情

《再别康桥》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学习方法】

  以诵读为主,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导学过程】

  一、 导入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二、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及背景

  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速、节奏、情感。

  3、朗读比赛,注意感情与节奏。

  4、分析鉴赏——感受意象美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4)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5)《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展示交流】

  1、 朗读

  2、 选择预习导学中的内容

  【反馈检测】

  一、填空

  1、《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的中心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再别康桥》,回答下列问题。

  1、诗的开头三个“轻轻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作者时而放歌,时而沉默,你觉得这样写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3、本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

  4、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时至今日李叔同“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抒离别之情的诗作可谓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哪些呢?

  明确: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相关文章

有关再别康桥教案范文合集十篇2023-06-14 17:53:36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汇编六篇2023-06-09 16:59:07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范文集锦八篇2023-06-16 14:56:12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模板合集八篇2023-06-17 19:49:30

有关再别康桥教案集锦六篇2023-06-05 12:39:20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集合八篇2023-06-15 17:42:0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