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余秋雨鹿赏析
久居都市的繁华,淹没在一片尘嚣里。夜晚的灯红酒绿,早已迷离了我的双眼;而白天大街上的车水马龙、人流奔涌,忽然在某个午夜的宁静里,让我觉出了生活的庸常与空泛。偶然间,窗外泻进来如水般的月光,在万籁俱寂中,照亮了记忆深处的那段岁月,那一段寂寞的、不复再来的山居岁月……
穿越阡陌交错的稻垄,跋涉十里悠长的山间小径,便开阔出一片平地。一幢破旧的房屋茕茕孑立于寂寥的山野之中。那片片青瓦和斑驳的墙壁,召示着一种古朴与久远,仿佛是某一页历史里遗落的一处残垣断壁。这就是我工作和生活的乡林场。房前有鱼塘、菜地,屋后大山横亘。人迹罕至,无车马之喧嚣。久居于此,颇有种“不知有秦,无论魏晋”的意趣。
初来乍到,正值春光明媚,一如我二十岁的华年。纵然青春年少,空怀激烈,我依然平心静气地跟着同事们荷锄而出,在山间挥汗如雨地劳作;虽然粗茶淡饭、蜗居陋室,但也觉比起家中的优越别有一番滋味。更让人留恋的是,居于这样的清壁坚野,无丝竹之乱耳,无白丁之往来。独处清幽,可以“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晨早起,洗漱毕,便手握一卷《古文观止》,沿了一条幽静的曲径,踽踽地往后山去。踏过一片杂草和稀疏的苔痕,便是一片参天古木。在苍苍交叠的林中,空气显得格外纯净,异常清新。深吸一口,一种通透的清爽沁入五脏六腑,让人顿觉精神焕发。三月的微风,轻轻地,浅浅地,掀起一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悠悠地拂过面颊,如一只温柔的少女之手,轻抚着肌肤,刹那间,仿佛跌入一个温柔的梦乡,不再醒来。更有那满山的野花,或含苞待放,或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芳香袭人,似乎整个春天都醉了。最是那鸟雀的鸣唱,叽叽啾啾,啾啾叽叽,时而灵动,时而锐利,时而婉转,时而清朗。那实在是当之无愧的天籁!不知是鸟雀唤醒了春天,还是春天唤醒了鸟雀。它们欢快地跳着,跃着,歌着,唱着,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用它们的心情,渲染出一片明丽的春光。
……宛如浸润在春天里了。
在千禧之年的春天,随着古文里的章节,走入到历史深处。其间,有清照惆怅的心事,有东坡豪放的情怀,有岳飞未酬的壮志,有屈子不泯的灵魂……也有春花秋月,红断香残,还有狼烟滚滚,金戈铁马……心灵便被那些文字撩拔得亦喜亦忧,尤怨尤怅……
哦吟之间,不觉煦阳初照。远处的山峦氤氲着一层薄薄的烟霭,缥缥缈缈,如梦似幻。在晨曦微露之中,染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还沉浸在古旧的情怀里,蓦然从历史里醒来,一时竟忘了今夕何夕……
山里的夜晚更有一番情致。林场条件极差,那时仍未通电。夜夜伴盏孤灯,与无边的寂寞长相斯守。窗口破洞处悠然而来的夜风,牵引得烛火迷乱地舞蹈。几位同事围烛而坐。那些传之于众口的趣闻佚事,便就在烛火的摇弋里蹁跹起舞。不知不觉间,倦意轻袭,鼾声乍起,各人便渐次徜徉到自己的梦里去了。有雨的夜晚,更让人无眠。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狂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与凄楚;而在这空寂的黑夜里,便更有一种凄迷了。淅淅沥沥,滂滂沱沱,敲打在瓦片上,树叶上,窗棂上,台阶上,清脆可听,宛如琴音里流淌出一串串明媚的音符。那是自然界最质朴、最纯粹、最古老的音乐!那湿漉漉的韵律,仿佛浸润到我的生命里来,让我遥想起那段青涩而忧伤的年少岁月……
更多的夜晚,是没有风也没有雨。只有万籁都歇的岑寂。偶尔,户外传来一二声野物凄厉的怪鸣,更增添与浓烈这山野之夜的寂静。多少个夜晚,相伴孤灯,将自己的所思所悟,诉诸在那一页页的稿笺上;将内心澎湃的激情,形诸于笔端,化作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那是一个明月如霜的夜里,悠扬而来的口琴声,打破了这黑夜的寂静。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诉说着年轻的`心事。是隔壁的萍,一个从农大毕业,在此工作了四、五年的女孩。24岁的韶华是该有着多少浪漫与憧憬、期待与梦想啊。但那悠悠的音韵,留不住一颗奈不住寂寞的男儿心。于是,夜夜的寂寞,萍只有独自厮守。从此,那忧伤的音符,伴我度过了无数的漫漫长夜,最终打破了我心灵的寂寞……
忽然某一夜,琴声嘎然而止。吹口琴的女孩远嫁到他乡。我寂寞的夜晚,蓦然间更漫长、更寂寞了……
光阴荏苒,告别山居已经五、六年了。历经尘世的风风雨雨,那颗纯真的少年心,已然沾濡了世俗的尘埃。那段寂寞而美丽的山居岁月已成往事,而山里的清风明月,鸟语花香,以及那忧伤的琴声,却时时温存着我的记忆……
【拓展阅读】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是2002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该书是作者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
内容简介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写作期间,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职务,不再上班;同时写作又与考察联在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一去再去。
在作者的总体计划上,这本《山居笔记》是他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第一阶段的记述是《文化苦旅》,在那本书中,他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惊讶和感动告诉读者。但是等到走完写完,发觉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作者将这些问题归为: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对于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中断绝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对于君子和小人这条重要界线的无处不在和难于划分 。
作品目录
自序
小引
一、一个王朝的背影
二、流放者的土地
三、脆弱的都城
四、苏东坡突围
五、千年庭院
六、抱愧山西
七、乡关何处
八、天涯故事
九、十万进士
十、遥远的绝响
十一、历史的暗角
附录
一、谈“小人”
附 文外心镜(四篇)
一、答学生问
二、我做了模特
三、没那么重要
四、酣睡寒风中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国际著名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中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剧协副主席、青歌赛评委。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
书名来由
余秋雨先生曾在《山居笔记》自序中解释过“山居”的来由:
“海内外研究成果积累得比较完整的是香港,于是我总是利用前去讲学的机会在那里贪婪补课。记得前不久一位曾经多次撰文批评《山居笔记》’硬伤‘的先生直接给我来信,说又发现我的一处论述在国内某大学编印的资料上找不到根据,我回信感谢他来信探讨之诚,并说明那项资料早已被海外学术界严密论证,详细资料存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库房,答应下次去时复印一份送给他。香港中文大学在山上,我当时为了钻研资料栖居一处设备简单的集体宿舍叫曙光楼,因此有了’山居‘的说法。”
作品鉴赏
《山居笔记》并没有比《文化苦旅》有所进步,它的核心概念在前一本书中已经全部出现了:对文明盛衰的感慨,对尊崇文化的呼吁,对健全人格的向往。它的写作模式也没有什么变化:先由一件什么事起头,在巧合和偶遇中,发现了一根什么线索,然后“目光遥遥地投向历史的深处”,一篇文化散文诞生了。
《山居笔记》发扬的是《文化苦旅》中的根本性缺失:在文化单一前提下的文化决定论。这是余秋雨的一贯思路。在《文化苦旅》中,借助山水的记叙,还不那么显眼,到了《山居笔记》,这层依傍没有了,这点便愈发见得分明。《天涯故事》,作者随便拈出几个历史人物,就敢断言海南文明是“女性文明”,从此便洋洋洒洒议论开去。要在几千年的海南历史中找出骁勇善战、剽悍迅捷的例证,决非难事。所以还可以比余秋雨更全面地说海南岛是“两性文明”。《遥远的绝响》,劈头一句话就判定了魏晋名士多被杀是因为他们有能力辅佐各个“统治集团”;“文人成批被杀”;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文字就成了为议论而议论,为抒情而抒情。然而不管,径自写开去。试参看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才能知道什么叫做史家眼光。
再来看作者颇为自得的《十万进士》,如果科举史实叙述还大致不差的话,最后的一句问话充分显现了余秋雨的思维方式:“灿烂的中国文明,繁密的华夏人才,究竟中了什么邪,要一头钻进这种鬼火、呻吟和恶臭里边?”在余秋雨眼里,科举制度就成了中国文明的代表,考举者也就囊括了华夏人才。经过余秋雨一解剖,才发现,原来中国文明史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到一篇散文就可以总结出一个文化命题!
要批评的,不是余秋雨史料的错误,不是《山居笔记》煽情的写法,甚至不是余秋雨喜欢标举的文化高调,而是它们背后的思考进路。史料到了余秋雨手中,往往成了随意拿捏的泥团;抒情议论对于文化散文,通通是朱红青紫的颜料,一篇文字旁征博引,花团锦簇,还有“文化”的光环,可是作者的结论靠这些东西是推不出的。一次两次不觉得,读多了就能感觉到。
这里我要引用一位父执信中的话:“他(余秋雨)写到的别的地方,如道士塔,没有去过,不好评说。但如都江堰,太熟了,就不免觉得他有点‘洒狗血’……”“洒狗血”是京剧术语,意指造作、不真实的作派。《霸王别姬》里程蝶衣骂从花满楼赤脚逃出来的段小楼的相好,就是:“那就别在这儿洒狗血了。”汪曾祺在《泰山片石》里称扬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
颇疑心余秋雨的走红,是因为他的文化姿态而不是散文成就。是啊,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篇《抱愧山西》,山西人时常称引;一篇《千年庭院》,湖南人自然大悦;《乡关何处》更是算得造福桑梓。更重要的是,他给了读者一个可以轻易感知、简单把握的“文化”。本世纪谈中国文化者,往往陷入非褒即贬的怪圈,但余秋雨不。余秋雨颂扬文化,是以反思的姿态颂扬;余秋雨批评传统,是以继承者的身份批评。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那么的容易为国人接受,在海外流行[6] 。
社会评价
《山居笔记》让作者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他来了,一个气势磅礴的中国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前!文学和史学携手,散文艺术的登临绝顶之作。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再展风华,一本有关历史、地理、文化、美术的旷世钜作──《山居笔记》,千呼万唤,终于出版。
文明和邪恶不可混淆,历史和法律不容侮弄。本书堪称散文艺术中登峰造极之作。继《文化苦旅》后,余秋雨再展风华,将历史、地理、文化、美术完美融合,造就了这部旷世钜作。
相关文章
浅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2023-06-14 02:28:02
余秋雨上海人原文2023-06-10 12:20:30
余秋雨山居笔记2023-06-18 04:20:22
余秋雨写景散文精选2023-06-14 03:42:40
余秋雨烟过桥来散文欣赏2023-06-04 21:19:52
对余秋雨应该怎样评价2023-06-08 18:54:27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