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品读余秋雨散文

时间:2023-06-03 02:44:13 文/孙小飞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品读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化学者。他的散文一直受到读者的追捧。那他的散文的风格是什么?

  品读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文化散文”。他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山川景物,他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散文有独到的见解和深沉的思考,运用诗化的语言,情感极强。

  余秋雨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山川景物,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不是单纯地写景,也不是单纯的抒情或议论。他有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独特的视角。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我发现我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是一种‘人文山水’。”余秋雨更看重的是山水景物上附着的中国文化。这正是秋雨散文的特色。

  余秋雨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余秋雨胸藏丘壑,兴寄烟霞,横七纵八,拈来皆成妙文。他将生命敞开来,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去倾听历史的或沉重或细微的足音。他笔下的山川草木,楼台庙宇,总是与人呼吸相通。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再由文化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

  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莫高窟》一文中这样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

  作者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车队正要启程,他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余秋雨的散文时时闪耀着作者独到的思想光芒,有深沉的思考,给人启发和感悟。

  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任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沙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面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且看《文化苦旅?废墟》中对“悲剧”的思考:“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上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作者将“悲剧”提升到哲理高度进行思考,阐释了悲剧、悲壮及崇高的相承关系,引发人们深沉的思索,激励人们面对人生的悲剧,不要悲观,要勇于面对、勇于进取。

  再看《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结尾:“今天,我面对着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能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了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多么耐人寻味啊!这是文人的悲哀,还是文化的悲哀,抑或是历史的悲哀?留给人无尽的思考。

  余秋雨擅长使用诗化的语言传情达意。他的文章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他的散文语言典丽精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中写苏东坡被官差押解的情形:“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地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这两段文字很形象、很精彩,充满情感。读着这些文字,读者被感染了,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悲愤之情,为东坡而悲,为文化而悲,为民族而悲;悲的同时,更有愤恨,愤恨那些嫉恨东坡才华的品格低劣的“文化群小”:例如舒亶、李定,又如王圭、李宜之……

  再如《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中对“成熟”这个抽象名词的描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这段精辟的议论,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手法,气势不凡,文采斐然,读后令人荡气回肠。我们为作者的文笔叫绝的同时,更为文化大师苏东坡的成熟感到振奋。

相关文章

余秋雨信客课文阅读2023-06-04 22:32:56

文化苦旅读后感2023-06-18 13:15:41

余秋雨的文化启迪:宁做不成功君子 不做很成功小人2023-06-04 15:10:43

余秋雨散文的忧患意识2023-06-18 21:28:11

余光中中秋的美文2023-06-11 07:18:57

余光中乡愁四韵预习学案2023-06-17 21:37:4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