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集锦六篇

时间:2023-06-18 01:28:16 文/秦风学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1

  一、出示圆明园整体示意图,感知圆明园规模的宏大。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已经初步知道了圆明园为什么被誉为“万园之园”。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课件出示圆明园整体示意图)

  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圆明园,其他同学补充。

  圆明园到底有多大?(占地约350公顷)各自用熟知的建筑或场地类比一下。假设:一个教室约50平方米,圆明园就有70000个教室那么大。

  二、欣赏圆明园局部景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1、语言描述“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看谁描述得更细致,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2、分别展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等的精美图片。你能找到哪些赞美之辞?(“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出示圆明园“国宝四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图,赔以文字说明,师动情讲述“四首”的回国历程。小结:圆明园的文物价值由此可见一般。

  4、圆明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宝物呢?请看一段描述(课件出示有关资料)。

  再找一些词语来歌颂一下好吗?(叹为观止、难以置信、大开眼界、举世无双……)

  5、师激情小结: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三、播放电影片段,认识侵略者的贪婪与疯狂。

  1、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灰飞湮灭了,只剩几根柱子。她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请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2、播放电影片段,师生静静观看。

  3、同学们,看了电影,你有什么话说?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同学们讲得真动情,真精彩。怎样才能把它永远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呢?动笔练写。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

  1、利用计算机教室,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交流网上搜集的资料;理清写作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并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自读自悟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介绍、交流网上搜寻的资料。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资料。

  三、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理解字词。

  2、默读课文,说一说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把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找出来。

  3、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找出疑难问题,小组提出来。

  四、检查自学情况,个人汇报与小组汇报相结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合作学习课文,探究写法,练习从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示课题。

  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圆明园有了初步了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浏览课文,提出你不理解的问题。

  4、梳理问题。

  A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B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C、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

  D、教师相机板书:园林瑰宝;建筑精华;博物、艺术;化为灰烬;不可估量。

  二、展标

  这节课,我们采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重点来研究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是写园林与建筑的。

  三、自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边读边动手划一划重点词句。

  (二)指答。

  1、如果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引导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两个词语。

  A、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结构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板书:众星拱月

  B、圆明园布局独特、举世闻名,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大家再读原文,读出你的喜爱、赞美之情。

  2、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A指说理解。教师相机板书:有……也有。

  B教师小结:景观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大家回读体会,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C指读、范读、赛读。

  3、相机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2—4句):

  A指说理解。相机把描写的景物名称用不同的颜色着重显示。

  B园中景观多而优美,风格各异,大家回读课文,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C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有代表性的景观,教师相机介绍、激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观,抒发情感。

  D学生谈感想。教师板书:爱

  E教师小结:圆明园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智慧与才能的结晶。

  F自由读、范读、指读。

  4、相机出示课件:“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说理解。教师指导:漫步在圆明园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读出这种感受。

  B指读,范读,齐读。

  (三)、总结这一自然段先后写了什么,理清写作顺序。

  (四)、引导背诵,积累语言。

  A导语:让我们把这些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中。

  B教师出示课件(背诵提示),练习背诵。

  C师生齐背。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出示自学提纲: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意见。

  3、练习有感情朗读。

  (二)小组汇报:

  1、汇报第一题。重点抓“上自……下至”、“最”等词语;相机板书:上自、下至。

  2、怎样通过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圆明园的确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指读、评读、赛读。

  过渡语:圆明园真是太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经过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双手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为灰烬。是谁毁灭了可爱的圆明园?

  五、学习第三段。

  出示课件:“他们把……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1)默读,找出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3

  近日拜读了《该段移至末好》,该文认为把《圆明园的毁灭》的开头一段:“园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移至文章最后更合适一些,笔者认为不妥,理由如下:

  其一,小学生对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是如何被毁坏的,毁坏的程度如何等知识了解较少,所以在文章开头写圆明园是祖国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由此让学生质疑,让学生饶有兴趣并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其积极性就可以调动起来。随着课文学习的深入,学生也会随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其二,文章在讲述完圆明园被毁的经过后,用“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一片灰烬”。这一感叹句作结,给人意犹未尽之感。精妙之处在于给了学生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纵横于历史的时空转变中,更能激起他们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慨及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三,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而特殊的结构方式正是对传统章结构的挑战,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很好的范例。若迎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而采用传统的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记叙顺序把第一段移至末,则会使文章变得模式化,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文章不应拘于形式,形散而神聚,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的训练都是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段移至末并不好。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4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片,问学生认识这张图片吗?让学生谈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地方,大家跟着老师写课题,用书空方法:《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

  1.大家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读完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学生汇报:

  1.学生最想说的是什么?难受、痛恨、惋惜。找出令自己读了“难受、痛恨、惋惜”的句子读一读。

  2.课文是怎样介绍圆明园的毁灭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再整体读一读课文?提出自己最想问的问题?

  4.解答“众星拱月”,品尝“举世闻名”。

  生:读说明“众星拱月”的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师:读完之后你对圆明园有怎样的评价?(生:大)课文中用一个什么词来

  评价圆明园的?(生:举世闻名)(板书:举世闻名)

  师:圆明园还凭什么举世闻名呢?(生:还凭它的宏伟建筑。)这么大的圆明园,里面的建筑会是怎样?(生:多、精美、宏伟)出示学生提的第二个问题。

  5.另外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我们进行解答,请大家牢记这节课你们提出来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吗?(生:举世闻名,师:板书)你还记得了上节课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自己曾经提出的问题吗?

  二、出示学生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自由读文思考前三个问题。

  三、汇报问题,品读。

  (1)解答“在圆明园中游览为什么会有‘在幻想中的境界’的感受?”

  找: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里有几个“有”?

  生:一共有7个“有”。

  师:大家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一口气告诉大家圆明园中的7个有。

  生回答:圆明园中有~~~~~

  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幻灯: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生个别读课文中的`7个有)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圆明园的建筑种类多。)还有呢?(创意新。)

  (2)读:回答问题的那位同学个别读7个有。大家齐读7个有。读出圆明园建筑的宏伟。

  (3)悟:师: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

  生:有无数个。

  师: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课文,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

  生:课文讲圆明园里有很多的殿堂,那里面一定还有很多的宝贝。

  生: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

  生:我从“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看出圆明园还有许多的美丽景观。

  (4)想:师: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的风景。

  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平湖秋月。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桥流水。

  师: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情况?(生:建筑宏伟,师板书)

  (5)学写法:你能发现什课文是用怎样的方法来介绍圆明园这些宏伟建筑的?

  师:点拨:如果只写金碧辉煌不写玲珑剔透行不行?这一大一小就叫做“大小结合的写法。(点击课件:大小结合)这一大一小给你什么感觉?(赞叹)请你用赞叹的口气试读一读。谁还能说说其它景物用了什么写法吗?。

  师:学生依次说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中外结合。分别用自己的语气读一读句子。体会动静结合时体会到街市热闹的气氛,山野的宁静气氛,让学生想象画面读课文;体会虚实结合时想到各地名胜的独具特色,想到古诗中的优美意境,想象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世外桃源),这就是世外桃源的境界,没有老师的批评,没有猪流感,不用做家庭作业,那样的地方你想不想去体验一下?你此时又会怎么读?(学生试读)比如让你为圆明园设计一处以古诗为题材的景点,你会用学过的哪句古诗做依据?怎样建造?好,你的景点设计好了,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位同学设计的景点。这么美的景点哪里有啊?(圆明园)那好,大家再读一下这种感觉。还有什么结合?(中外结合)这个中中外结合说明什么?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递进关系),用递进的关联词写有什么好处呢?你是怎么理解?(在当时,不容易了解到外国情况,现在,不出国门,了解外国建筑文化和风俗习惯,就更能够说明圆明园的建筑创意新。)

  师:你认为这段分几层介绍了圆明园建筑宏伟?(生:分析后得出三层:建筑种类多;建筑创意新;漫步感觉美。)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大小结合

  热闹街市──田园风光动静结合

  第一层:{建筑种类多}

  各地名胜──诗情画意虚实结合

  (平湖秋月)(蓬莱瑶台)

  民族建筑──西洋景观中外结合

  第二层:{建筑创意新}

  第三层:{漫步感觉美}

  (6)再美美地读一读圆明园内宏伟的建筑。

  (7)增强感性认识:师:想看看这一个园林吗?(看图片幻灯)

  (8)升华读:师:再一起读这句话“漫步园内,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幻境里。”(出示句子)

  2.师:请大家按照刚才找重点词、抓关键句的方法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解答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生:学生自由读第四段。

  师:你读懂了什么?(师板书:珍贵文物)

  生:抓住“过渡句、总分总的写法、上自、下至”,“不但…还…”“最珍贵、最大”解决同学的问题。

  师:清朝时代往上走到先秦时代,大概多少年?

  生:大概是20xx年。

  师: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啊,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

  师:看你会说话。“大概是”你怎么这么会用词呀!大概是两千年,要是准确的说是2400年,大家算2400年这段历史,一个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

  生:数不胜数

  师:再换个成语。应有──

  生:应有尽有。

  师:再换个成语。

  生:琳琅满目。

  师:可以,再换个成语。

  生:美不胜收。

  师:也行,总之,同学们,咱要是用眼睛看,像你说的:琳琅满目、什么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图片)

  师:这一段的关联词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有疑问吗?

  生:(这第一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但是关联词好像用的不规范。)

  师:老师也发现了,你很会读书。对于教材我们也要敢于怀疑,但要做到有理有据。

  (2)师:你带着什么感情去读:惊叹但不自豪的感情去读,因为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都被“毁灭了”。好,那请你读一读这一段话。

  (3)出示学生的问题:“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同学们,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你体会到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其实就说明他的价值怎么样?(生:不可估量,师板书);你体会到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其实也是指他的价值(生:不可估量,师板书);你体会到他的珍贵文物其实也是指他的价值(生:不可估量,师板书)。现在它被两个强盗毁灭了,所以,”圆明园的毁灭是: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1)师:同学们,圆明园毁灭了,老师心情真的很不好,你们想知道是怎么毁灭的吗?老师真的不想读那一段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你们还是自己去读吧!你知道该怎么读吗?好,试着读一读。(出示句子:1860年……)

  (2)“统统”掠走,是怎么“掠”?

  (3)有没有查到资料的,举个例子说说?出示一段真实的资料,“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斯,抢到一个缕花花盆。这个花盆,在金缕中镶嵌着用白珊瑚琢成的文字。花盆里栽着一棵黄金树,高约一尺,树上挂满了用红玉石做果核的蓝宝石果子,碧莹莹,黄灿灿,光彩夺目。另外他还抢到一颗皇帝的玉玺、一只镶嵌着许多宝石的大表和许多匹上等质量的绸缎,总共装了七筐,叫人替他抬回军营。就是这个赫利斯,返回英国后,因为他拥有大批从圆明园抢得的古玩珍宝而发了大财,享用终身。”请读一读。然后把感情送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

  (4)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是怎么“毁”的?

  (5)根据学生所说,再次出示资料。侵略者一脚踢开殿堂的门,闯进去,他们推翻了紫檀雕刻的桌子,抽屉里珍贵的手抄孤本书被倾倒出来,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不过是一堆废纸,有人随手撕来燃火点烟。一个士兵看见墙上的古画里,一位老人正凝视着他,认为是一种挑衅,马上用刺刀戳破了古画。他们手持木棒,遇到极其珍贵又带不走的东西,就用木棒击毁。一些上等皮货、绸缎衣服,被他们从箱子里拉出来,任意践踏。许多呢绒毡毯,被拿去当了马匹的暖席。被他们肆意毁坏的精美珍贵瓷器、景泰蓝、古铜器。名家书法绘画、孤本秘籍、象牙雕刻、珊瑚屏风等物品不计其数。再把感受送到课文朗读这句话。

  (6)这还没完,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出示一段真实的影视资料:学生观看影片(课件:抢劫)

  (7)同学们,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

  生:难过、悲伤、愤怒。那大家再带着这种情感读:“1860年……”

  现在,这举世闻名的圆明园都化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园中宏伟的建筑都化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园中珍贵的文物也都华成了(生:一片灰烬)(师板书:化为灰烬)

  (8)至此,圆明园“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9)我们只是悲伤就可以吗?只是愤怒就可以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圆明园?在火烧圆明园时,清朝政府在做些什么?

  师出示课件材料:第一:最先进入圆明园盗掠的,不是老外,而是北京本地的满族和汉族人。第二:圆明园被毁,直接原因是英法联军的报复行动。清朝政府跟英国谈判时,清朝政府一定要英方谈判代表下跪,尊重朝廷礼节。后来清政府还扣押了英国39明谈判代表派做了人质。最后居然杀害了其中的21个谈判代表,到最后,只交还给英国18人。腐朽的清政府答应了英法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在枝节问题上却是寸步不让。第三:当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放火时,清朝皇帝却带着自己的家眷仓皇逃出北京城。

  (10)圆明园化作一片灰烬。那么,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文化!尊严、良知)

  (11)现在你明白了,文章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没有这些“有”,怎么体会到“举世闻名”,怎么体会到博物馆、艺术馆、园林瑰宝、建筑精华?正因为深切体会到这些“拥有”,才会更加痛心。)

  (12)越是回味,越是不住感慨。所以,最后,请全体同学再读这句话,告诉自己,永远留在心中,告诉天下所有的人!(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圆明园的毁灭时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作业:20xx年3月,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鼠兔首文物事件的看法。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景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本方案设计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最终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语文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教时: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认知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服务的。

  2.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或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围绕“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并开展演讲活动。

  教学难点:

  在演讲的过程中做到语言流畅,仪态大方,感情真挚。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加以整理,以备上课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与恨。

  2、 背诵三、四自然段。

  朗读、背诵、体会作者的爱与恨。

  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探索交流

  1、 今天,我们将围绕“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同学们在演讲的时候应做到语言流畅,仪态大方,感情真挚。

  2、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和老师组成评审团。

  3、 按次序进行演讲。每个人享有对自己欣赏的演讲投支持票的权利。

  4、 根据评审团的评选结果及同学们的投票情况,评出优秀演讲个人若干,并总结奖励。

  推选评审团并演讲。

  锻炼搜集和整理信息以及表达清提那的能力。

  三、总结发言

  师总结:同学们的演讲精彩极了,既让我们回顾了那段耻辱的历史,同时又让我们明白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学生认真聆听。

  激发感情。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由于拘泥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没有充分拓展开。在课上如果安排学生动笔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让他们认识到了他们这一代肩挑重担,必须发奋学习,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

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有感(通用十五篇)2023-06-05 00:35:40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集合八篇2023-06-13 17:05:34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教案集锦六篇2023-06-14 12:52:57

有关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汇编六篇2023-06-19 00:21:56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023-06-02 04:54:27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2023-06-09 17:07:3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