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扩写(12篇)
游子吟扩写1
有一个告别的夜晚,孟郊的母亲正用那年迈的手给孟郊一针一针的缝一件白色的衣服。孟郊心里想:我年迈的母亲,我一走就是几年,你一定要好好保重,我会早点回来的。孟郊的母亲旁边放这一把微弱的火苗和一碗凉了的饭,手上被针扎了几个小孔,但是没喊一次疼,孟郊用专注地眼神看着他的妈妈,好像他在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管自己了,您可以不用为我操心。”孟郊看到那碗没吃的饭,说:“母亲您先吃点饭吧,衣服什么时间缝都可以。” 母亲说:“好孩子我不饿你先吃吧,我要快点缝衣服。”孟郊边吃边看母亲给他缝衣服,顺便学了点知识。慢慢地,慢慢地,到了早上,孟郊去小溪边打了一碗清水,洗了一下脸,就回家了。,回家的路上,鸟儿在叽叽喳喳地歌唱,孟郊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回到家孟郊收拾收拾就和他的母亲告别了。
游子吟扩写2
已经是深夜了,孟郊和他的母亲还没有睡觉。昏黄的油灯下,孟郊正在刻苦地读着书,而他的母亲正在为他缝补着衣裳。
母亲左手拿拿针,右手拿线,正穿着引线呢。由于妈妈年纪大了,眼也花了,穿了半天也没有穿好。
沉寂了很久之后,孟母说:“儿啊,你这一走要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呀?不知道给你缝的衣服够不够?行走在外面给你缝制的棉衣冬天穿上会不会冷?”儿子心疼地说:“娘啊,您先休息一会儿吧!您为了给我缝衣服,您已经几夜没有合眼了。这些衣服已经足够了,您快去休息吧!您,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考试,早日考中状元,也好孝敬您老人家。”母亲高兴地说:“好孩子,娘不累,娘就等着你高中的一天呢。你先睡吧,我一会儿就好。”
孟郊无奈地地下头,心里想:“这次待我中了状元回来,我愿用太阳一样的光辉照耀您。”于是他提笔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此以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游子吟扩写3
孟郊是个书生,他要去北京城赶考儿。母亲怕他着凉,想缝件棉袄给孟郊带着。
母亲迷着眼睛一针一线的缝起来,一不小心母亲的手指就被针扎了一下,为了不让孟郊发现,就用纸巾包扎起来,母亲的旁边还摆放着五颜六色的毛线球。 孟郊怕母亲饿了,就给母亲端了一道菜,但是母亲却继续缝起衣服来,一口也不吃,赶着给孟郊缝衣服。伤口的疼痛都顾不上了。 母亲太累了,就睡着了。起来的时候看见缝了一半的衣服居然全做好了。原来是孟郊看母亲太累,在母亲睡着的时候帮母亲做好了,分担母亲的辛苦。 孟郊带着母亲亲手做的衣服和食物上路了,母亲站在家门口嘱咐他路上要小心,母亲不在身边要,好好照顾自己,母亲的眼睛里含着热泪和担心。孟郊的眼里含着对母亲的不舍和担心,希望母亲一人在家也能好好照顾自己,等着孟郊早日学成归来!
游子吟扩写4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蝉吱吱地叫着,书生孟郊的屋里,孟郊要去考试。
孟郊的母亲坐在竹毯给孟郊缝衣服,她缝的非常密,因为她怕孟郊着凉。她想:“我的儿子路上着凉怎么办?他在路上会安全吗?如果他遇到危险怎么办呢……”她不敢当儿子的面说出来,这会给他多一份担忧,所以她要把她的这些话都缝在孟郊的衣服上,不过这么长的路有哪个母亲不会担心呢? 孟郊也懂得母亲的苦心,因为母亲的右边摆着一盏灯光昏暗的油灯,母亲的左边摆着一框毛线团,而且母亲后面还摆着一碗一点没动的米饭。孟郊想:“母亲在我走之后会不会生重病?会不会很担心我的安全……” 孟郊想劝他母亲先吃一点饭,他说:“妈妈,您先吃一点饭把我已经长大了,已经可以照顾自己了,您就先吃一点吧。”不过孟郊的母亲还是在缝衣服,没有吃饭。 已经午夜了,屋外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孟郊的母亲眼睛都眯起来了,孟郊知道母亲困了不过因为他马上就要出发了,所以母亲一直都不敢睡。 孟郊的母亲终于缝完了,于是孟郊就出发了,孟郊出发了,孟郊说:“母亲再见!”
游子吟扩写5
夜,越来越深,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散发出微微亮光。这个村庄的人们都渐渐入睡,唯独孟家屋子里还有一丝昏暗的灯光。
孟郊即将远行。孟母得知此事后,从柜子里找出针线,坐在一个破旧的小木椅上,颤抖地用左手捏起针,用右手拿着线。慢慢地举起来,用嘴唇抿了一下线,眯着眼,将细细的线穿入针孔。孟母穿了好久,终于将线穿入针孔。孟母拿起针,瞄准要缝补的地方,扎进去,又抽出来,一上一下来回穿梭。缝了许久,才缝好一件衣裳。孟母早已满头大汗,却又不肯停下。她生怕孟郊迟迟不回,于是又缝补了很多衣物。
临行之际,孟母用手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双手递给孟郊不舍地看着他,说:“儿啊,这些衣服是娘昨天晚上熬夜下来缝补的衣服。在外边小心点,有什么事情就回家啊。”孟郊双手接过衣物边抹眼泪边说:“娘,谢谢您,我都记住了。我一定会回来的,您不必担心。”孟郊乘上木船,划着小船,向远方漂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就像一株小草,母亲的爱是春天的温暖。谁说渺小的小草不能报答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呢?
游子吟扩写6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村庄四周静悄悄的,所有人家的灯都熄灭了,只有大诗人孟郊家的灯还在亮着。原来,母亲正在为孟郊远行准备着。
母亲给孟郊带了一些盘缠,又往葫芦里倒满了水给孟郊带上,还从柜里拿了几件衣服和书。
在母亲叠衣服时,发现有几件衣服破了,于是,母亲就拿出针线,借着油灯的微光,一针一线,仔细地缝着,生怕没有缝好。忽然,母亲一不小心,把手扎出血了,母亲怕儿子看了伤心,就赶紧把出血的手指往衣服上擦了擦,又接着缝。
母亲心想:“儿子一个人在外,如果衣服破了,谁为他缝呀!我得给他缝结实点。”
不知不觉,天亮了。孟郊起床看着忙碌了一夜的母亲,心想:“母亲就像温暖的阳光,我们子女就像小草一样沐浴着的阳光,而小草永远报答不了阳光给它的哺育之恩,我们做子女的也永远报答不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分页标题===———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分页标题===———
屋外,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正坐在炕上为儿子做出门远游的准备。
慈爱的母亲坐在昏暗的灯光里,为儿子孟郊缝着衣服,她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慢慢的穿过针眼,打上一个结,便仔细的缝起来。这一针一线之中含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担心,她担心害怕儿子迟迟不能回家,家中太贫穷了,没有钱去为儿子买绫罗绸缎,有的只是粗衣麻布。
“儿呀!你在外面可要处处小心呐,好好与人相处,时常写信回家,好让娘放心啊!”说完,哽咽了一下,此时,泪珠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孟郊放下书看着慈爱的母亲,深深的点了点头。此时他思绪万千甚至要决定留在家里,陪伴母亲左右,但是他又不能让母亲失望,他必须要扬名于世,以此报答母亲。他想起了小时候上学的不易,母亲的辛劳。
小时候,孟郊家里很贫穷,没钱让他去学堂念书。他心里也明白,体谅母亲的不易,虽然很想去,但他也不愿向母亲提出,增加母亲的负担。心细的母亲最终还是察觉到了,她为了让儿子早点上学,每天都拼命的织布、做工。最后,母亲拿着一些钱,交给儿子,儿子心里震惊,母亲却只说了一句话:“拿去吧!”孟郊明白这钱来得不易,从此以后就狠命地读书……
如今,可以出去远游学习了,他心中的那份兴奋,是没有人能体会的他心中对母亲的那份牵挂,也是没有人能理解的。
明日,他就要走了,离开慈爱的母亲,离开这破旧的小屋,离开这生他养他的故土。他心中的不愿是说不出来的,他不能为母亲做些什么,他只能说在外他会时常想念这里,在外好好学习,心中不禁吟一道诗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屋外,刺骨的风还在刮着,可这间小屋里,却洋溢着暖暖的春意。
游子吟扩写7
那是一个告别的夜晚,孟郊的母亲正用她苍老的手,缝着搭在大腿上的衣服,一针一线的缝着。她旁边暗暗的油灯照着她正在缝的衣服,她那苍老的手被扎了许多的洞,孟郊的母亲连晚饭都还没吃。孟郊说:母亲你就吃点饭吧,我以已经长大了不用你操心了,又说饭如果凉了就不好吃了,而且你会饿着的。母亲说:我是怕你在外面着凉了,所以我就要给你缝衣服,母亲用年迈的声音说着。于是母亲又开始咪着眼睛缝衣服,孟郊觉得非常感动。母亲告诉孟郊你到外面可要吃好穿好。孟郊说:我会看好自己的,您就别操心了,说完孟郊就去整理考学的书本了,孟郊的母亲也继续缝衣服,衣服缝完了孟郊的母亲说:你走了我只要看到这件衣服,我就会想起你。
游子吟扩写8
孟郊是个年轻的书生,明天,他要去京城考试。
晚上,孟郊收拾好行李,准备明天的考试,孟郊本来是一个高大的人,但是,行李太重了,把孟郊的腰都给压弯了。 孟郊背着重重的行李走进房间,看见自己的老母亲连夜在暗暗的油灯下眯着眼睛、手拿细细小小的尖针,在为自己缝衣服,孟郊看见自己的老母亲的手都被细细小小的尖针扎了好几个洞,但是,老母亲的眉头没有变化,就是擦一擦伤口,然后,继续帮孟郊缝衣服,看见这一切,孟郊感到很伤心。 这时,孟郊发现,老母亲晚饭还在身边,一口也没吃,孟郊说:“妈妈,先别缝衣服了,吃口饭吧。”孟郊的老母亲说“别说啦,我是一定要把这些衣服,如果不把这些衣服缝完,我是不会吃饭的。”说完,孟郊的老母亲马上拿起尖针,继续缝孟郊的那些衣服。 孟郊想说声谢谢,但是他说不出来,因为孟郊不想打扰自己的老母亲,可是自己又怎么报答非常非常疼爱自己的老母亲呢?孟郊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考一个很好的成绩回来。
游子吟扩写9
又是夜,我悄悄钻出云朵,在天空嬉戏。夜已经很深了,在我的照耀下,到处一片银白,村庄里的每家每户都灭了油灯。咦,那户人家的灯为何还亮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悄悄从窗户钻了进去。
小屋里的光是从桌子上的那盏破旧的油灯里发出来的,桌子旁,一个小伙子正在看书,旁边坐着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即使小伙子的母亲,老太太正在为即将出行的儿子收拾行李,屋里很静,老太太发现儿子的衣服破了,便拿起针为孩子缝起衣服来。母亲从针线盒里取出一根针,针后面的下恰好与衣服颜色相近,母亲便开始缝起来。母亲粗糙的手拿起衣服,密密的缝起来,每一针都是那么细密,母亲是那么认真,她饱经沧桑的脸上泛着微笑,看似很幸福,可我知道它的内心充满了忧伤: “哎,儿子明天就要走了,他这一走,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他要是不走就好啦,可是我又怎么能耽误孩子的事业呢?唉,民天以后,我就成了孤寡老婆子了,也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再见到儿子呀!对了,不要让有上之情溢于言表,要让儿子到外面以后好好工作,别因为我而分心!啊!”怎么了?与爱来时母亲因为分心而把手扎了,渗出了鲜红的血。母亲没作声,她不想让儿子知道。科协还是不断的渗出来,这鲜红的热血不就像母亲对儿子的.爱一样吗?那么挚诚,那么温暖,又那么令人心碎。母亲的隐藏并没有成功,儿子还是发现母亲的手流血了。儿子找来了感激的手绢,微米亲知着血,母亲连连说没事儿,没事儿,你继续看书吧,儿子见米亲的手不再流血,便继续读书,可这一次,他把书拿反了,他在想着心事:“明天我就走了,妈妈都一把年纪了,我走了,谁来照顾她呀!他老人家的生活该多苦呀!可我却不得不走!出去后,我一定发奋工作,让母亲过个好日子!”慈母孝子,相视无语,但无限的悲伤尽在着深深的沉默里!
天快亮了,可我却久久不愿离去,因为我一走,就意味着他们便会母子分离。我不愿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我不得不走,难以想象当时的场景。连我一个局外人都无法面对,更何况是年迈的母亲?
游子吟扩写10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银色的月光撒在了田间,给周围的一切都披上了一层纱衣。微风拂过,给万籁俱寂的大地添上了细细的“沙沙”声……
夜,深了周围的房屋的灯火早已熄灭,尽剩下了孟郊的窗里还映着灯光。原来孟郊明天就要出发去京城赶考,他正在连夜复习着。孟郊坐在一盏灯前翻开书来读。不知何时,孟郊的老母亲已经坐在了他的身边,看着自己的孩子将要赴京赶考,就翻开了他的衣服包袱,一看那衣服又磨出了几个小洞,便捧出了针线包,准备来补一补自己孩子的衣服。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把线头放在嘴里润湿一捻,大拇指和食指捏准,颤颤微微地把线头塞进针眼,一次,没有塞进洞,二次歪了过去;三次……孟郊看看疼在心里,几次想去帮帮母亲,但都咽回了肚里,他知道母亲一向不让自己多管她的事儿,于是他把目光又投入了自己的书本上去了。过了一会儿,母亲还是没有穿进,那微弱的的烛火映出母亲的脸;原来光滑的皮肤上刻上了岁月的年轮——皱纹。眼角上的那几道最深。孟郊不禁心里一酸,仿佛那几道“年轮”不是“刻”在母亲脸上而是刻在他的心坎上。虽然他每天都能够看见母亲,但都觉得没有这一次看得那么真切了。
孟郊他实在忍不隹了,刚想让母亲把线交给他穿,线终于穿过去了,母亲脸上泛起了一丝笑意,娴熟地在线尾打了个结,一针一线地补起了衣服来。针在衣服上来回穿动着,老母亲边补边说:“郊儿呀!你这一去便是大半年了,考完就立刻赶回来,千万不要让我这个作母亲的担心呀!”孟郊翻书的右手不觉停了,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慢慢点了点头:“妈妈,您别担心,我一定会考上状元,来报答您!”
“好!好!好……”
第二天一大早,孟郊醒来,整理自己出行的包袱,在他放完了最后几本书时,他的母亲也醒了。
“妈妈,我要走了。”孟郊向母亲道别。“走吧,孩子!”孟郊背着包袱出了门。孟郊的老母亲在门前站了好久好久,目送自己的孩子消失在晨雾中,饱含着孤独和失落地叹了一口气:“孩子……,唉!”
孟郊一转身,看到路边的小草,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小草被风吹得摇了摇身子,就像感谢春光似的。孟郊想着: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就像这路边的小草,怎能报答春天给予的光辉般的母爱呢?对了,用我的成绩!孟郊下定决心,迈开大步,走向京城,走向自己的前程……
晚上,孟郊在客栈中的烛光下,仿佛又出现了母亲为自己缝衣服时的情景,倍感激动,便写出了《游子吟》,其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成为名句广为流传……
游子吟扩写11
那个夜晚是让孟郊难忘之夜,神圣的母爱把那夜的冰凉的寒气推出门外。
从前,在古老的长江上游有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中有一户人家很穷很穷,在简陋的茅屋内住着一对母子。那孩子小时候就没了爹,全家因此无依无靠。每天都由母亲做布孟郊去买,用每天买的八、九个铜板维持简单的生活。
孟郊从小就很爱读书,八、九个铜板虽然只够买几本书,于是每次孟郊到村中的市场买布时总要花两三个时辰到客站当小二赚点钱买书,干这活每星期顶多能赚到五文钱,一月下来能传两、三个铜板。因此孟郊每月可买两、三本书来学习……十多年后孟郊学识渊博,成了村里能说会道的才子。
但自己的母亲因年老生病了,孟郊为了苦钱买药,就到村里各处说教,每月都能赚二十来块铜板。除了生活费用剩下十多块钢板给母亲抓药。同时自己省吃减用,依然买书读书。又过了不久他成了村里的秀才,每日有人前去请他说教,但他很少收钱,于是乡亲们对他非常敬重。后来乡亲们又知孟郊很孝顺母亲,大家很受感动,所以有一年皇帝向全国招考状元,村长就把他推了上去……
过了几天孟郊母亲病刚好,村长就急忙让孟郊明日上京赶考,孟郊担心母亲,在这天夜晚便把消息告知母亲:“母亲,儿子不孝,明日就要上京赶考了,明天就不能倍着您了。”说完,拿出一小盒碎银子说:“娘,这是我花一年赚的银子,共五十两,您收着。”他母亲不停摸着孩子的手对儿子说:“前几天我又卖点布赚了点钱,买了上好针线,明日你就要上京赶考去,我现在给你的衣服缝一缝。”说着就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了起来。孟郊很难受地说:“您老为什么还卖呢?您病刚好啊!……”母亲一听说:“不用但心。”就续继缝了。孟郊在灯傍苦读,由于前几天长时间劳累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孟郊迷迷糊糊地醒来,发现自家的饭桌上放着一件加厚的棉衣,母亲睡在桌上。孟郊知道母亲一夜没睡,他两眼涌出愧疚的泪花,重重打了自己几个耳光,留了张字条,便带着棉衣转身上路了。
游子吟扩写12
《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大诗人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其为诗惨淡经营,苦心孤诣,多穷之词,即苏轼所谓的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属苦吟诗派。他的诗继承了杜甫而别开路溪径。
这首诗讲的是一位正在为即将远游儿子缝补衣裳的慈母。这位老母亲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她正默默无闻,一针一针地给儿子缝补衣衫。
儿要离娘远游,做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临行前将衣服缝补得又细又密,怕儿在外无人照顾,担心儿子迟迟还能回来。整首诗处处都凝结着母亲对儿的无限疼爱和深情,非常真切感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描述的是春天的阳光温暖大地,小草破土而出,小草在阳光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诗句将母亲对儿女的恩泽比作阳光的赐予,是丰厚得无以报答,把母爱的伟大与深厚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给后人以教育和深刻的启迪。
《游子吟》这首诗只是从中选择了母亲为即将远游的儿子缝补衣裳的一个普通场景,正是因为这种以小见大的情景却充分表现了母爱的至深博大。
相关文章
游子吟读后感范文500字2023-06-15 10:01:14
大班教案游子吟六篇2023-06-16 10:22:49
游子吟改写小故事2023-06-13 21:23:12
元稹寄赠薛涛翻译2023-06-06 11:24:35
★读游子吟有感11篇2023-06-16 21:44:22
游子吟读后感合集十五篇)2023-06-07 09:01:1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