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从理性的角度解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时间:2023-06-15 08:52:52 文/张东东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从理性的角度解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有的佛经都是为了引导苦难中的众生,到达大自在的彼岸。那么大自在的彼岸在哪里呢?大自在的彼岸,不在三界中,不离三界外。是断离了身心二执,没有分别的境界。因此经名中的波罗密多,只作音译,而不作意译。其中包含了一层更深的意思,因为不可执有彼岸,不可说无彼岸。但无分别,就是彼岸大自在处。那么得怎么修学才能证得大自在的境界呢?有一个法门称作般若法门。般若法门深奥精妙,不是用世间的智慧二字所可以描述的。是出世间的无相大智慧。当然也包含了解脱苦难众生的随缘方便智,故此般若二字也是音译而不作意译。出离、缠缚,总在一心。只要离相不起攀缘。放下了念头执著,真心自显,本自如如不动。破妄返真,是无迹之径,本自无得,无学亦无证,是故名经。

  要得到大自在,首先得对生命,及生命所依附的世界,有洞彻的了解。事理圆照,因缘明白,没有了疑惑的困扰才谈得上大自在。每个生命的个体包含了身、心,两个方面,同样生命所依附的世界,也是从两个方面而存在的,世界因为观察而存在,世界因为思考而存在。因于观察而存在的世界是唯物的,因于思考而存在的世界是唯心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从唯物的角度或者是唯心的角度来理解生命及这个生命所依附的世界,都只是片面而偏执的。都不可取。世是时间,界是空间,而时间跟空间的概念都是建立在生命体的意识上的。观察,与思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观察改变着思考,而思考同样也能引导观察。要是能够证得时间、空间、意识,三者之间圆融无碍的境界,这应该就是佛经里说的三摩地的境界了吧。要分析世界里的各种生命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各个个体与世界整体间的关系。得从三个方面入手,相、性、法。要是能够证得,相、性、法,三者之间圆融无碍的境界,那应该就是佛经里说的三昧境界了吧。

  三藐三菩提,这佛的境界太过抽象了,以至于都没有一个能对应的汉语词汇可以用来意译。那么俗世里的凡夫,又该如何去修证这个难以理解的抽象境界呢?这个答案应该就是智慧。可这种智慧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呢?都说舍利弗是佛陀弟子里最有智慧的一个了。可是从心经的经文里可以看出来,舍利弗的智慧还是不够的,因此他还需要观自在菩萨的开导帮助。这么说来俗世凡夫那是更得需要观自在菩萨的引导帮助了。可是观自在菩萨在哪呢?观自在菩萨观声度难。菩萨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观音菩萨慈悲救世,所以啊只要我们能心里常存慈悲善念,必定是时时亲近于观世音菩萨的。菩萨也就能够引导帮助我们证得无相智慧,从而度脱一切苦厄之境了。

  慈悲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可以证取三藐三菩提的无相智慧。为什么呢?因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行。”有点绕口哦。要怎么理解,这五种蕴相,跟空相之间的关系呢。打个比方吧,比如说大象的鼻子是色相,大象的身体是识相。而大象的整体是空相。大象的鼻子是属于大象的一部分。大象包含大象的`鼻子这一部分。 大象的鼻子就是大象的一部分,大象的一部分里有大象的鼻子。小象的鼻子小,身体也小。象鼻子大的大象,大象的身体也一定是大的身体。也就是说,智慧能让人慈悲,而慈悲更能增强智慧。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真慈悲呢?不为慈悲而慈悲是真慈悲,一切平等是真慈悲。真正的平等,不是对比来的,而是包容,包容一切,自然一切平等。“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使心虚若空,自然含藏一切。

  那么要怎么才能做到心虚若空,不起攀缘呢?不为五蕴之相所转,木目为相,依性显,依法异。不从因缘生,不是自然有。是因为业力的发动而显现于识心的分别之处。心平则世界平,心静则三界静。“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那么真正做到修持一切平等的真慈悲,其实度的不是众生,也不是自己,是心度心所。因此说本无所得,是菩萨的境界了。“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到了这个境界后,所作已办,就只剩下了智慧的光明了。这时候只需挥智慧之光,消弥去心与心所之间的挂碍, 那就是极致的大自在境界了。“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按照上面所阐述的大乘道理。即便是一念之善也是般若大智慧生起的种子。善念摄心,慈悲束行,能除去一切苦难,终究证得大自在的境界。 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只要心起善念,即便是默念一句最简单的为众生祈福的咒语,也是一种慈悲。也是足以让我们受用不尽的啊。“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即说咒曰: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相关文章

诚,匿于心经典散文2023-06-02 13:00:46

常怀一颗感恩心经典美文2023-06-04 11:19:13

花香暖心经典美文随笔2023-06-05 23:07:19

没有平静的生活只有平静的心经典语录2023-06-13 19:21:20

步步惊心经典对白2023-06-14 09:08:39

步步惊心经典句子整理2023-06-12 17:22:5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