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
柳宗元贬官至永州、柳州后,“自肆于山水间”(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把“堙厄感郁,一寓诸文”(《新唐书·柳宗元传》),因此他写了不少山水游记,这些游记不仅描绘了山川景物形态而且反映了作者“堙厄感郁”的处境和心情,因此历来人们对这些游记的评价都很高。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之所以写得突出,是因为他不象一般玩山游水的人那样,只是浮光掠影,得到一点浮泛的印象,而柳宗元是把自己的性格、遭遇写到了山水之中去,创造出新的境界,我们才看到了这些情景相生的游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写得有景有情,富有诗意,十分引人入胜。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此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不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引导我们前行,观看不同得景物。很象看一部山水风景纪录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就是说水声象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音那么清脆悦耳。作者写出了自己高兴的心情,这种心情一直感染着我们,使我们同样感到高兴。既然这美妙的声音是从竹林那边发出的,我们同作者一样都想去探个究竟。于是作者“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伐竹取道”四字,用行动写心情,坐实了前边的“乐”字。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接着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这个池潭的特点:““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嵁”“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接着在写潭上的景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摇摆,更显出自然之美。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这潭“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为岩”,再加上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中佛国的一块净土那样。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和游鱼的美景,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用的是特写镜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与吴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与朱元思书》)和袁山松的“其水十丈见底,视鱼游如乘空”(《宜都山川记》);郦道元的“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水经注》)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这显出了水的清澈。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因此,这无拘无束的游鱼,难道不是自由的象征?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似乎鱼儿也象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你看,那红艳艳的日光透过蓝晶晶的潭水,直照到白莹莹的石底,多么富于色彩,这种绘形、绘神、绘影、绘色的描写,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作者在这里善用比喻,抓特征。“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这里写小溪,就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象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和一明一灭来描写小溪,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这里,作者又非常成功地使用了一个比喻的手法,说溪身的两岸象狗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很精确地刻划出事物的形象。作者在此写远景半藏半露,饶有画意。望潭源而“不可知其源”,又富有诗意。真正做到了富有诗情画意。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的竹子和树木密密环抱着,非常寂静,见不到来往的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不宜久留,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小石潭的“幽静”,并把环境中的幽静深入到人心灵中去,把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心境透露出作者被贬后凄苦心情,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遭遇的曲折反映。
末段仅两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者的姓名。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摹景状物,神情毕肖,生动逼真。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明末著名散文家张岱评道:“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立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可谓肯綮之论。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2
青色的藤蔓相互缠绕,小石潭的流水“叮咚”作响,偶有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沙”轻快的旋律,柳宗元便是在这样的美景中渐行,渐远。画面定格在这一瞬间,如果我是画家,我会用黑白诠释这幅景色。不需要鲜艳的色彩,不需要细致的表情刻画,只一片黑白,一个背影,足以触动人心。
他的背影,是落寞的,亦是感性的。
尽管同行六人,他的乐却仍只流于表面,而内心,更多的是人潮衬托出的孤单。孤单或许不能更准确地表达他的心境,因我对他了解不深。但我能想象,面对仕途的失意,对未来的彷徨和内心的压抑已紧紧包围着他,心底长久潜伏着的悲伤也许就在那一瞬间,迸发……
于情于景,到处透露着凄清,本能使他选择了逃避。
也许悲伤是会长久潜伏于心的,但快乐一样也能够,豁然面对吧!如诗中所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3
这篇文章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漫游山水的游记散文,作者接描写自然山水来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对现实的不满,把高洁的人格美和清幽的自然美融为一体,推动了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
文章对潭中的游鱼寥寥刻画几句,准确的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的清澈。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及妙,没有涉及到水,只是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写出了水的透明鱼的生动都各尽其妙。
文章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寂静的景色和气氛。在这种境界里,流露出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妻悲凉。这让我们可以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本文是一篇充满山水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先写所见的景物,然后着重描绘了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身的感受。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全文寂寞清幽,看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片情景交融的佳作。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4
在你的《小石潭记》中,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如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埃那儿有白玉般干净,清澈的小溪水,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似天上的鸟翱翔在无边无际的天宇下。清晨,当阳光开始照入竹林中,苍翠的竹子和翠绿的藤蔓相互缠绕在一起,透过微微的晨光,在清风中随风飘拂。当阳光照在溪水中时,水波点点,闪烁着光芒,好像是金子发出的耀眼亮光。溪路蜿蜒,斗折蛇行,溪中石块千姿百态,各色各异,这真是每个人心中所梦想的人间仙境啊!
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如果是我,一定会好好的玩一番,尽情放松平日紧绷的神经。让大自然用它的清新和活力为我洗去疲乏,注入能量。但是,此时此刻,这幽美的山林在你眼中却仿佛成为了凄神寒骨之地,这与世无争的佳地在你看来似乎也成了寂寥无人、不可久居之所。甚至于你只是想把它变成一个记忆。
看到你这样,我也有些难过了,我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我们可以学学他,将这山林中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当做一种享受,变成一种境界。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5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他是我国中唐时代有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字子厚,河东人,二十一岁中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为见习官)、礼部员外郎、邵州刺史、柳州刺史等职。他和同时代的韩愈、及宋代的欧阳修、苏泡、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人,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都是写散文的能手。
这篇《小石潭记》,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是他所作“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永州,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很荒僻的地方。
他到永州,是因与王叔文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集团的株连关系,被贬谪到永州的,时达十年之久,当了个无足轻重的佐贰官一一司马之职。他到了永州,一方面由于在政治上是一个获罪被谪的人,要防止政敌们的侦察和陷害;一方面又受这一带的从未开发的自然景物的招引,就寄情山水,漫游境内,到处搜奇觅胜,写了不少的记游之作,先后经他发现和整理的胜景有很多篇章,这篇就是其中的一篇。
本篇主要描写的是一个被名为“小石潭”的小潭。在小潭周围的奇异清丽,具有充满生机的景色,使他有种追求旷达静默的心境。他写的“永州八记”是一组描写山水的散文,因而开头一句就是联系上一篇从《钴母潭西小丘记》写起的。作者在这里首先点明了小石潭的方位(在小丘的西边)和距离(离小丘约120步)以及环境的秀丽,当他听到叮当如佩环交响的鸣声之后,被眼前的景物所吸引,等到俯见小潭时,又为那清凉的潭水而感到惊奇:小石潭虽然小,但它幽深,水清见底,惹人喜爱极了。
作者在写了小石潭的水之后,又写了构成这水潭的基椽一石。石是这个潭的一个特色,也是它得名的由来。正是由于这石,才使潭水清澈。他通过挖掘潭中石之美,展露了他的才德,手法微妙。潭中还有游鱼,约有百来条,看去好像是在空中游动,有时呆定不动,有时忽游远处,好像与游人在逗乐。游人,若远望潭水的来源,却只见从西南方曲折流来,时隐时现,也不知发源在何处。作者把这近景与远景交相配合,更增加了景色迷人的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6
《小石潭记》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篇散文。
柳宗元的一生大起大落。原本步步高升的他,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永贞革新,却因为触范了皇家的利益,被流放到永州。他一心想报国,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效力。他到了永州,一方面由于在政治上是一个获罪被谪的人,要防止政敌们的侦察和陷害;一方面又受这一带的自然景物的招引,就寄情于山水,浸游境内,到处搜奇觅胜,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来排遣心中的愁闷。在此,他写下了很多诗词,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心胸气度寄托其中。
命运仿佛在玩弄他一般,朝廷一纸召书将他从永州召回了长安。好不容易回到魂飞梦绕的长安,又被另一诏书贬到了更偏、更远、更荒凉的柳州。极度的欣喜和极度的失落在一瞬间转换时,很容易让人的心态彻底崩溃。这难以想象的落差将柳宗元推向了绝望的边缘。无依与寂寞将他占满,他不断地,拼命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表面上写的是水的清澈,细品却又体会到他本人内心的无所依。他何尝不是那鱼儿!无依无靠,在永州,他格外地无助,内心无尽的凄凉。他思考着自己的价值,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小石潭记》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他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出自己孤寂清凉的思想感情,表现出对光明的世界的渴望,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激情,充满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透过潭中的水、石、鱼等的描写,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善于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予以动态化,有血肉、有灵魂、有个性,不仅肖其形,而且传其神。全文不到二百字,却把这个小石潭的静奇幽深的自然景色真实地描绘出来了,引起了后人的怀恋。
巨大的打击接连地冲向他,他却捂着伤口,缓缓前行,从未倒下。即使心已经被深深地伤害,却仍然选择兼济苍生……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7
他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似珮环碰撞般的水声,心中为之一乐,便“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格外清凉,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牟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约有百来条鱼游来游去,似乎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可以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此时一切的美好景物都令寄情山水的他感到无比舒适,在那一瞬之间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这就应该是他生活的全部,要是一辈子都住在这多好啊。历经严冬的他似乎感到了一点光,一点温暖,一点希望。
可是,你甘心吗?
刹那间,喜悦之情散尽,他像是被从温室扔了到冰池中,寒冷穿进了他只的心里,透进了他的骨子里,一阵阵孤寂,一阵阵悲愁向他袭来。他突然感觉自己是那么落莫,那么无助,自己就像一把好把腐朽的木椅,浑身上下都在吱吱作响。他似乎又想起了自己起初参加革新时候那股“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劲,认为一切都会便变好,可惜他想错了。他的志向,他的理想,全被扔进了一台叫做“现实”的巨大磨盘里,被磨成粉、磨成渣,连同他的全部希望一起像废品一般扔掉。在柳宗元的那个年代,理想,是最不值钱的。
他绝望了,一切的景物都幻灭破碎,如同他那颗残破的心一般。名为“希望”的荆棘之路使他浑身都在流血,但这条路却仿佛永远望不到尽头。
于是,在他眼前,便只剩下了“其岸势大牙差互”“”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他记下了这番景色,便匆匆离去了。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8
《小石潭记》这片古文出自唐代的作家柳宗元先生之手,写出了自己被贬之时心中悲凉的心情。这片《小石潭记》是他所做的“永州八记”中的其中一篇。
永州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他被贬在永州长达十年之久。在那里他当了一个不足轻重的职位,司马。因为在政治上的问题,在那里的生活变得甚至有点坎坷,他要避免被一些小人陷害他。但是即使身处那样的禁地,他也依然坚持写诗。他发现这一代地方是没有开发的,那些自然景物就深深地吸引了他,把自己的情感寄留在这山水之中,也因此写了不少的记游之作,而《小石潭记》也就是这其中的一篇。
整篇的文章都围绕着小石潭来写,作者写出了小石潭的美丽景色,小潭及其周边的景色,写了小石潭旁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随风飘荡,参差不齐。阳光把鱼的影子直接照到了水底的石头之上,让潭中的鱼好像全都在空中游动,可想而知那水是有多么的清澈透明。
柳宗元乐在了自己能看到有如此漂亮,美丽的地方。但这种的快乐是暂时的触景生情,只要一经过凄凉的环境的触发,那忧伤而悲凉的心境就会流露出来,也就由一开始的乐慢慢的转变成了忧。
同我们的生活于柳宗元相比,我们的生活简直是不能再好了,我们不用担心被什么小人所陷害,不用借着景物去寄托感情,封建的社会已经过去,我们就应该在这个环境下努力学习,接轨祖国的未来。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9
它的作者柳宗元,因为早年参与政治改革,风云变幻,最终失败,所以他被贬官至山西永州。但是他却毫不退缩,仍然热爱生活,以一颗欣赏的心,以一身欣赏的姿态去拥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眼前的一景一物。用优美的'文字和浓厚的感情写下了这篇《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这篇文章中并没有用,许多的笔墨来描写水的清丽。但是却又在许多地方间接的提示道,让人感受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高尚情趣。“水中的鱼可能有几百头吧,他们都像是在空中有着一样,没有什么依靠似的。”这一句话虽然没有写水有多清澈,但是却告诉我们,水清澈得连鱼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就连水底下的水草也可以映照得熠熠干净
初读这篇文章还有一个疑问,作者在倒数第二段写出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为何又在最后一段专门再点明同游的还有很多人?这岂不是互相矛盾了。再读一篇,我似乎懂了作者的意思,作者写得很巧妙。在这种凄凉的景色中,我忘却了其他人的存在,从而来突出自己寂廖的心情。
这样美丽的景色,开始令作者忘记了被贬的凄凉,随着景致的深入,小石潭的寂寞、凄清、幽凉令作者触景生情,抒发了被贬后失意的情感。所以,《小石潭记》中“凄神入骨、悄怆幽邃”的不胜凉意,正显示着一颗还是热的、充满期望和希冀的赤子的心,请不要随便用一些“无奈”“脆弱”类似的词语,量低了这位有志仕者心的温度。
从这段阅读经历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读书过程中,要敢于疑问,再认真思考,不管后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没,你都收获了一个思考的过程。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0
他行走在小石潭边,欣赏着其间的一草一木;流连在大自然间,感叹着永州的美好。他时而与朋友谈笑,时而浏览风景。柳宗元以此来排解被贬的苦闷,然而对于我们,苦闷来源于如今的疫情。
排解自己心里的苦闷,可以有两种方式。首先,是欣赏风景,并且四处游玩。那么为何区区赏景便能排解苦闷呢?人是一种动物,本能的需要看外景,闻外声,才能心乐之。不然的话,为何每到节假日,各地公园都人满为患?就说前几天的新闻吧。深圳疫情在大体得到控制后,凤凰山公园决定开始营业。在公园开放的第一天,我们便可看到这样的场景,人们三两成排的走着。口罩遮挡了笑容,但无法挡住人们心中的欢笑。他们就如同被被贬的柳宗元心中充斥着说不出的苦闷,或许只有凤凰山上有着与小石潭相似的美景吧,不然怎么会有上扬的眉角以及眼睛洋溢的欢乐。所以说,赏景游玩是排解苦闷的一种普遍方式。
第二,有同游者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不禁就有人会质疑了:难道我就不找朋友就排解不了苦闷情绪了吗?那还真不行。如果柳宗元独去石潭,自然也能一时心乐,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心情必将更加浓烈。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在沟通时能向友人倾诉,让自己更好受些。尽管社会上有些人沉言寡语,但他们总还是有与他人的交流,也处于群体之中。同样是在近几天,深圳的餐饮行业刚重新拉起了堂食的招牌,不堪苦闷的人们便三三两两结伴去品尝昔日的佳肴。我清楚的记得其中一人的话语:太久没和朋友一起吃火锅了,在家实在憋得慌。这明确表明了朋友的必要性,所以时常与朋友聚一聚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啊。
柳宗元在小石潭留下的除了那首著名的词外,就只有这两种解闷方式。作为后人,我们不仅能在柳宗元所栽的树下乘凉,也可以学习他这两种排解苦闷的方式。当我们排解苦闷时,要时时监督自己的方式,不可将自己的苦闷强加在别人身上。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1
柳宗元,一个三十而立被贬官的男人。却还有心情游山玩水写文章。美名其曰:“借景排遣自己忧伤的心情。”却没料到,越看越伤啊!《小石潭记》便是此种心情下的一篇著作。
乍一看,文章的前两段描写的景物可以说是非常美了。可是仔细一品,又仿佛觉得哪里有点不太对头。石潭周围和本身的景物如此之多,他为何偏偏要写池中不起眼的小鱼呢?而且还写它“皆若空游无所依”呢?这就好比当初的柳宗元了,被贬官永州,职场失意。自己的家人也一个个离他而去。而且因为改革的失败,还要饱受世人的指责。在大千世界里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支持他的人。可怜又可悲!
还有文章最后一段所提到的“崔氏二小生”。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写他们俩的名字呢?“恕己”“奉壹”。柳宗元在忧伤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吧!放过以前的自己,才能面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2
一只落魄的雄鹰立于笼中,它的爪尖布满了伤痕,紧攀着铁丝,喉咙里似是发出一声沉重的嚎鸣,不再声嘶力竭,却依旧直击人心。鹰眼不复清明,混沌的绝望中涵盖了几分渺茫的企盼。
铁丝笼被拴挂在窗边,雄鹰望向茫茫苍空,窗外候鸟南飞,它似乎离这自由只毫厘之差,但这铁丝笼又牢牢束缚了它。
柳宗元便是那只雄鹰,初入朝为官的他心怀壮志,野心勃勃,满怀着一片为国为民之心,到底年少,壮志酬筹,只想如那雄鹰一般搏击长空,遨游天际,他想作出一番事业,他渴望报效国家,终身为民,不求青史留名,但求无愧于心。他与众多历史人物一样,期望完成个人的伟业与抱负。
但现实的囚笼在无形之中网住了他,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往他地,就这样,他怀着不甘苦闷的心落入了牢笼,他的羽翼尚且稚嫩,他的一腔热血尚未洒向神州大地,便被一刀斩断,折损摧残,他心有志向却不能报,徒留伤悲。
柳宗元渴望寄情于山水,以期忘却心中的愤懑,凄苦。所以他“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所以他看到青葱的树木,摇曳的枝柳,清凉的水流,密布的鱼影,便心生安宁幽静之意。但当他见到那蜿蜒曲折,交错不齐的溪流时,当他感受到拂过面颊的冰凉之意时,那几丝苦闷抑郁却又缠绕在心头,一圈又一圈,未能缚住他的身,却逐渐束缚了他的心。这忧伤的情绪在短暂的封闭后,便打开了闸门,如同潮水般涌来,无以遏制。柳宗元不愿再细思内心的伤怀,就匆忙离开。
柳宗元是孤高清傲的,是刚直倔强的。他不同于陶渊明的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亦没有苏轼光风霁月的胸怀,他喜爱这山水情趣,但他终生渴盼的仍旧是实现个人的抱负。他的失意,他的悲观情绪,促使他写下了多少千古绝句,但这流芳百世的诗句中却是鲜少能见到积极之意,当代读者字字斟酌,只是寻出了一颗凄楚悲凉的心。他心陷其中,久久不能自己,他深沉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甚是寂静寥落。
柳宗元终其一生,自云巅到崖底,抉择他命运的,是个人的性格,也是时代酿就的悲剧。他所向往的,所期盼的,所悲凉的,在那样浑浊的世间,只能黯然逝去。
那只雄鹰伤痕依旧,埋藏在鹰眼深处的企盼竟是暗淡了些,它久久地凝望着窗外,所有的伤都已不必用声音来传达,它只是这么静静立着,便能够触及它眼里浓浓的凄苦。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3
最近,我们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构思新巧,结构严谨。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依序写景的手法描写了作者游小石潭的过程。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
文章描写了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作者隔着竹林便听到了水声,于是便砍掉了竹子,看见竹子背后有一池小谭。池水十分清澈,里面的百来条鱼好像都在空中游动,似与游者相乐。周围的竹树也迎风摇摆着。
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发现它的源头曲曲折折、时隐时现,不知发源于何处。坐在小石潭旁,因为这个地方竹树闭塞了这里的眼界,这个地方过于凄凉深幽,到处都充满了悲惨凄凉的情感,于是作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了。
这时正是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这荒僻的南方州郡之时。由于他在政治上受挫,以及生活上的不习惯。他便寄情于山水,为摆脱忧郁的心情。此时过于冷清的环境更是让他感到“悄怆幽邃”,还表达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整片作品运用了极短的文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同时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引起后人的感叹。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4
偶遇美潭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生活间的美景处处都有,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和发现。当在一片苍翠欲滴的篁竹之下有水声。泠泠作响,自然是引人入胜的。向下走去,是一潭美池。四面青树翠蔓,高低交错,令人不禁要大吸几口新鲜空气。或是脱了鞋下潭,亲身体会谈水的清凉澄澈。“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对荒野渡口的偶然发现,想必也是和柳宗元的偶遇美池抱有同样的感叹吧!
偶见潭景
“佁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发现美景之后,重在如何才能正确的欣赏。潭中水质极佳,日光都可以直见水底。虽然水至清则无鱼,但这的鱼似通人情。既知来人并无恶意,便自由往来,时动时静,时去时来,时近时远。令人也不禁想去与鱼儿互相逗乐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人生意境,想必也已经到了能与飞鸟和谐相处的地步了吧!这偶然的心境突破,想必是偶然的美丽。
偶识自然
“坐潭上,四面竹林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自然美景面前,或许我们只能敬重的欣赏。坐在潭边,静心欣赏,看寒树成林,翠竹围潭。此时才能感到内心悄然而生的寒意。没有杂乱的声音,没有突兀的景色,天地之间,一时仿佛停止了更易。这才恍惚之间,偶识自然大美与深不可测,便抱有敬重之心,记于纸上,写在心中,悄然离去。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苏轼于赤壁矶下,听水落石出,而四顾寂寥,便是真正认识到了自然。这偶然的领悟,必然是偶然的美丽。
这偶然的美丽,或许就是自然的大美,自然的奥秘。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5
“青树翠蔓,蒙摇络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在和友人在山中游玩,忽而听到水流的如佩环一样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他们便伐出一条小路,无意中邂逅了小石潭。当时的柳宗元的内心心灰意冷,他在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之后,被贬永州。
小石潭的景色彻底的将他们吸引住了,青葱翠绿的树木藤蔓蒙盖缠绕在一起,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水清澈见底,下面的鱼和石头可以看的一清二楚。鱼轻快迅捷地在水中游动。溪水的样子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柳宗元带着惊喜的心情继续前行。柳宗元来到潭边的一块粗糙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在此细细品味这里美妙绝伦的景致。竹林将柳宗元包围了起来,几乎隔绝了其他声音,除了溪水轻轻流动的声音以外,就只能听见竹林中藏匿的潭水诉说的声音,又或者是柳宗元孤寂内心的那份悲凉和无奈的回声。他沉思了片刻,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良久,独自离去。
短短几句话,就包含了柳宗元的两种极端心情的变化,一喜一忧,看似矛盾,实乎合理。也许他是在想在变革时候的得意,又或是在感慨自己目前尴尬的处境,也有可能联想到了什么。
他即使被贬至永州,它既是有过短暂的心灰意冷。但柳宗元并没有像常人一样怨天尤人,没有像愚者那样的盲目乐观,更没有像懦夫一样堕落沉沦。他就像是一位被关押在无声囚室里的一位伟人,与四周隔绝。却还是心怀大志,关心苍生。他虽然是被生活所刁难,即使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但他却能改变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它在堕落和坚持的入口来回徘徊,最终他选择了坚持的这一条道路。它就像小石潭那样,虽然身处最为偏僻的地方,被人们遗忘。但它还是保持着自己最完美的面貌,坚持向外散发自己独特和美丽的芬芳。所以他才能被历史所记录,所接受。
他随时所处困境,但他还是向往着光明,虽然他面对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但他还是能够像小石潭那样独自绽放。
小石潭记的读后感16
在永州的一个地方,埋没着一个小潭,在小潭的一个地方,埋没着一个他。
政治上的失利,柳宗元被贬谪至湖南永州,他心中苦闷,而探山访水,以游排愁,以笔解愁。他无意踏入竹林,竹叶婆娑,竹林缝隙间隐隐传来潭水泠泠声,他微微兴奋,莞尔一笑,砍下竹子开道通向一处幽静的小潭,他缓步移至潭边,见潭水清澈见底,奇石各异,四周绿树青葱,藤蔓随风蹁跹,游鱼戏水,似与游者相乐。然而却寂静无声,凄神寒骨。他静静坐在潭上,目光深邃,望着眼前寂静,衣襟被冷风吹起,心生阵阵寒意。潭似一面镜,倒映着凄凉的他。
他何曾不若这小潭,年少成才,年仅二十添一便进士及第,亲朋好友以他为乐,他名声大振,从此步步高升,而站得越高,看的越多,政治的腐败慢慢被揭开,最终暴露在柳宗元眼里,他想改革,他要改革,他不堪这腐朽的官场,投奔了王叔文,他们最终得了顺宗的赏识,他与王叔文一起改革,此时,他看似前途无量,已立足在官场顶端,却被现实狠狠打下高台,新帝即位,他被一贬再贬,离北方愈发远,他不甘,他苦闷,他的名字还未刻入历史丰碑,他一身才华未来得及使用,他所在的朝代还未让他尽心效力,便一落千丈,同小潭般被竹林掩住,只有泠泠水声在挣扎着,望吸引旁人注意。旁人来过也罢,或许赞赏它,或许对它一笑了之,终是黯然离它而去,无人为他再开辟一条大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苏轼被贬,但他随遇而安,辛弃疾被贬,他选择舍剑从文,而柳宗元被贬,是集苦闷于一身,无论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还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沉重的心情跃然纸上,他没有苏轼被贬后依然悠闲自得,他没有辛弃疾被官场抛弃后依然斗志昂扬,他唯有一腔委屈沉闷,对于官场,他无奈,不甘,却只能硬生生咽下肚中。小石潭,大概是他的照应,他望景生情,借景抒情,从一开始以见到石潭而惊喜,再联想自己而黯然神伤。
他望着这石潭,寒风刮过,潭水激石,奏一曲婉婉悲歌,他闭目,四周寂静愈发使气氛悲凉,他齐眉微皱,缓缓起身,道:“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转身离去,留下《小石潭记》一篇。
相关文章
精选小石潭记教案汇总8篇2023-06-18 04:43:14
有关小石潭记教案锦集五篇2023-06-12 15:27:48
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教学反思2023-06-04 10:47:22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4 13:25:1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2023-06-04 03:21:49
小石潭记教案集锦十篇2023-06-13 09:43:3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