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饮酒组诗陶渊明赏析

时间:2023-06-03 05:34:53 文/马振华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饮酒组诗陶渊明赏析(一)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好就好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相对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这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和偕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全诗清新自然,无任何矫情,写出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没有他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阔天空的诗作。欲人都有欲。人欲无忌,而人欲有异;人欲无边,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种年纪就有哪种欲望。无欲望便无希望。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验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祸,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过。欲壑难填,莫坠其渊!

  以景为诗源,以情为诗缘,以理为诗尾。前四句的“心”与“地”正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只要你“心远”,无论在何地都不会受世俗喧嚣的干扰。你,一边采着菊,一边赏着山,人景融为一体。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构成一幅美好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不是语言所能表达。可谓物我相融,意味无穷。

  饮酒组诗陶渊明赏析(二)

  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他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己自问,说“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到鸟巢中去了。然后从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地。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说唐代有很多田园诗人,比如说王维、孟浩然,宋代有些田园诗人,像范成大、杨万里。唐宋这么多的田园诗人应该说他们所创作的田园诗都是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浓荫笼盖之下,可以说是没有超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的。

  陶渊明生在公元365年去世在427年。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的时期,从29岁到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儿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这些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他喟然长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挂冠而去。这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傲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像李白,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那么他挂冠归隐以后就隐居到田园中去,他的晚年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跟乡亲们的关系非常好,自己有酒的时候就让隔壁邻居的老人们一起来喝酒,他自己没酒喝的时候就去敲人家的门说你家有没有酒,所以这个是非常率真的。而且他还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有首诗歌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个“愿”一般人理解为回归自然之愿,但是我觉得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愿望就是丰收的愿望。我认为只要能够丰收,那么衣服打湿了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理解可能更接近于普通的老百姓,而且这一点也不影响陶渊明形象的伟大。陶渊明性格方面是非常率真的,他自己说“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他很喜欢自然、很喜欢率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这个人不会弹琴,可是他自己家里老是放着一把无弦琴,就是没有琴弦的那个琴,高兴起来的时候就把琴拿着拨喇拨喇,没有琴弦肯定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不要这个声音。“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就是说只要有琴动的意趣就不需要有子弦的声音,这是非常有趣的。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饮酒组诗陶渊明赏析(三)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迫于生活,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将军、彭泽令等职,但由于个性高洁,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便在41岁那年毅然辞官归家,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组诗《饮酒》是其归田后十二年(417年)所作,共二十首,因为这些诗都是酒后题咏,所以总题为《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饮酒》的第五首,诗中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诗人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身居人世,并无俗事烦扰。所以如此,在于诗人心境远迈,脱出凡俗。这里世人为蝇头微利竞相奔走的丑态、官场为功名利禄勾心斗角的龌龊,尽在一个“喧”字中显见。然而,“结庐”于人世间就免不了车马喧嚣的纷扰,诗人何以能居身人境而尘杂不染呢?三、四句很自然道出了一个富有深刻哲理底蕴的回答:因为心境高远,虽然身处喧杂也由如僻壤。这四句,近乎乡俚口语,似乎信手拈来,然而一实一虚,一问一答之间,不假雕饰而浑然天成,淳朴之情扑面而来。

  “采菊”两句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心远地自偏”的刻意阐发。黄昏时分,诗人在东篱下满手把菊,自赏自得之际,偶一抬头,匡庐(南山)秀色飘然而入眼帘。这两句一直为人们欣赏,其妙在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特别是一“见”字,极精确地表现了诗人超然冥貌,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而“悠然”二字,则形象地体现了诗人主观的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自然而然的融汇过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诗人“悠然见南山”时所见之景,你看:日近黄昏,云入山岫,飞鸟投林。山色如此秀丽,把充溢于诗人心中的宁静、恬淡一下子推向高潮。此时诗人的主观心境与无意中见到的客观景物已丝丝入扣,浑然一体。诗人的心地纯静,与大自然的关系达到形神相契物我浑融的最高境界。诗人采菊时的悠然,即是南山的悠然;鸟的倦而知还,也是他的倦而知还。鸟日出而出,日夕而返,完全委运自然,那么我像飞鸟一样,纵浪大化中,以尽百年之限,不也欣然自得吗?但诗人深知意落言筌,所以“欲辨”而不言,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哲理诗句,为他所歌颂的田园生活作了总结。

  胡应麟称陶渊明“开千古平淡之宗”,朱熹也说他的诗“平淡出于自然”。的确,这首诗语言平淡而自然,似无意为诗,毫不费力,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醇美,辞淡意远,瀟洒飘逸。总之,这首诗以物我浑融的意象和平淡醇美的风格而风流千古。

相关文章

陶渊明的诗前序2023-06-17 16:09:36

饮酒陶渊明的板书设计2023-06-03 17:39:56

古诗作者陶渊明介绍与诗歌赏析2023-06-11 16:38:54

初三学生作文:走进陶渊明2023-06-17 14:27:04

陶渊明桃花源记注释2023-06-06 19:07:41

陶渊明 我想对你说2023-06-06 20:13:2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