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桃花源记艺术表现手法

时间:2023-06-08 16:33:44 文/刘莉莉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一、精美的构图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桃花源记》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胡尾、情节完整的故事,时空转换之大,让人惊叹。全文通过五幅图画,将全文连接起来。第一幅:桃林美景图。这是渔人偶然发现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第二幅:怡然自乐图。作者通过渔人眼光看到了桃花源中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三幅:民风淳朴图。这里的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第四幅:探访桃源图。“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第五幅:高士未果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五幅图构成一个整体,第一幅图是自然景物的素描。第二幅图是景与人的和谐,大处泼墨,小处点染。第三幅图写人的细节,用了特写。第四幅图写太守和渔人,用了速写。第五幅图,写高尚人士,用了定格。五幅图中,人是主体。渔人是线索,他贯穿文章始终,串连画面。桃花源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桃花源外,有太守,有刘子骥。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这五幅图,构思精美,缺一不可。

  二、精确的人物

  1、群体桃花源人。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陶渊明写人,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就传神表现出了人物的形象,简洁含蓄而有韵味。特别是桃花源中的人。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这里是“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桃花源诗》),“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怡静、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桃源人是作者精神的芙蓉,但作者惜墨如金,以占带面,留白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补充。

  2、个体世上人。

  ①高尚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晋书》中说刘子骥,好游山泽。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同,经常相约游山玩水。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寻病终,这件事是作者虚构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们只能凭空想像它、羡慕它的存在。目的是说明了作者对当世的失望,想找一个心中的桃花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苦恼。

  ②贪婪是太守。作者写太守用了一个字“即”,不置褒贬。但透过纸背,似乎能看到太守发现“桃花源人”的惊喜,能补收赋税的激动,扩大人口的果断,毫不犹豫,马上行动。

  ③俗人是渔夫。武陵渔人是渔夫,但是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渔夫。我国在古诗词中,常把渔夫喻为世外高人,超然物外,与清风为伴,与明月为伍。如王维“宛是野人也,时从渔夫鱼”中的渔夫,陶醉于山水之间,自在闲适;元结“谁能嗳乃,嗳乃感人情”中渔夫,远离尘嚣,得道超然。而《桃花源记》中渔夫,没有超凡脱俗的品性,处处充满了世俗。他迷路身处美景,而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他被某种强烈的欲望所主宰,不顾危险,依然故我。到了桃花源后被桃花源人盛情款待,理应知恩图报,但他一出来就处处都做了记号。心机缜密。对桃花源人对他说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置若罔闻。便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背信弃义。可见,渔夫固执、虚伪、贪婪。其行为与桃花源与淳朴、善良的桃花源人形成鲜明对比。

  三、精巧的结构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运用迭起的悬念把文章串连起来,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四、精当的语言

  本文语言精当,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写景用“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神秘色彩,暗示将出现“奇境”,为渔夫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景物作了铺垫。“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写渔夫说了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皆知的事,联系上下文就可以推知,渔夫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战乱历史。所以桃花源听过后,为外边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一个“世”,含义无穷。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现在是秦始皇的多少“世”,更不知道后来的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使人感觉到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世界,也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世界,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世隔绝、不足为外人道、屋舍俨然、别有洞天、无人问津”等后来都演变成了成语。

  记是一种文体,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一个道理。最重要的手法是托物言志,用美好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和抱负。《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好像是小说,又好像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精品“桃花源”在哪里?它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而这个心灵和精神是多方面因素混合发酵,最后酿出的这么一杯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种甘露给人们心灵一种慰藉。而今天也应该是我们心灵和精神当中的一种寄托所在。

相关文章

改写桃花源记-900字2023-06-03 23:00:56

桃花源记导学案2023-06-19 17:56:06

关于桃花源记的原文及译文2023-06-01 23:09:51

桃花源记中的经典成语2023-06-14 01:13:17

桃花源记译文-详解2023-06-16 02:54:23

关于桃花源记的译文2023-06-15 13:01:46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