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迁散文
家乡是一个小山村,却是历尽世事沧桑,说不尽人间故事。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见证了小村太多的变迁。在岁月的流逝中,家乡小村总是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惊现出一幕幕令人心动的变化。生活在这个小山村的人们,茶余饭后,不约而止,来到门口石板凳子上坐下,一个个眉飞色舞地谈论着这一切,感叹,满足,激动和骄傲,都写在脸上,小山村的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赶上了盛世好时代。
父亲对我们从小就说,我的爷爷这一辈,民国时期,因为自己的家乡穷得活不下去,举家逃荒出来。当时,爷爷、奶奶与另外三户一起,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生根落户,后来,三三两两的,又有几户。先前时候,这里除了背后的大山外,什么也没有,但至少可以安静,有山有水有土地,就可以养活自己。那个时候,说是几户,事实上不分彼此,相互帮撑着,想的最多的,就是大家一起活下去。挖些小块的旱地,种些蔬菜,养些家畜,就地取材搭建起茅草房,便可安身。在这个小山村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也就是我的童年,现在也只是稍有点记忆,大家住的大多是茅草房屋,大山里的树木杂草就是建茅草房的现就材料,大山深处,依山而建,说是建,倒不如说搭,矮小,简陋,夏天潮湿闷热,冬天寒风凛冽,只是时代的变迁,让我的家乡慢慢变得有人气起来,靠着力气和勤劳,靠着天时与地利,小山村才一天天好起来。过了一些年,农户们从深山迁出,在平坦的地处第二次建房,那些茅草房变成了泥坯墙的瓦房,这大概是小山村的农户们第一次变迁,我的童年就此开始。虽然父辈们额头上爬满了岁月的沧桑,但可以看到,他们脸上那种朴实的笑容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世界,正如父亲常对我们说的,只要勤劳就可以生存。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形势大变,就像是睡狮猛醒,人们策马扬鞭,给我的家乡带来了巨变的机遇。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山村顿时热闹起来。有些活络的,看到工业的兴起,人们住房的改善,肯定要盖房建工厂,就想到办起了砖瓦厂。砖瓦厂挖泥制砖做瓦,需要山上的柴木,这样一来,大量外来劳动力来到了这个小山村,许多村民为此而感叹,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想想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就在眼前,而今,看看背着行囊来到村里打工的人们,内心是那么的厚重。
也许是村里人有着相同的经历,总是善待外来的人们,我家原先的房子整理后都是免费提供给外来农户居住,母亲还总是拿吃的、穿的、用的送给他们,就像自家人一样,还总是对我们说,要按年龄去排辈分称呼,不能没礼貌。后来,许多外来的,在这个山村迁户安居下来,使得这个小山村也人丁兴旺起来。也没几年的时光,村民们又推倒泥坯墙的房屋,建起了砖瓦结构的漂亮平房,一般家庭都会建三间,我家因为人多建了四间,旁边还搭了一小间作为厨房用。柴房、灶间、起居,独立使用,室内外的泥地都成为水泥地,房间内拉起了天花板,干净,亮堂,电视、电话也逐步进入家庭,这已是小山村村民的第三次变迁。这一次的房屋变换后,我也离开了家乡,一直到现在。家乡越来越好,而我,却越来越远。
现在的小山村,已经找不到先前那个影子,居住着的人们,也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休闲。前几年刚刚建的砖瓦平房,已经不能满足村民们居住需求,第四次的变迁,村民们大多住上了一幢幢欧式风情的别墅洋楼。村前的晒谷场,变成了停车场,我家就在这停车场边,台门口建了一个小凉亭,亭台边,前些年种下一棵藤树,一直见着长,现已爬满了亭台,夏日里,凉风阵阵,雅致安静,或看书,或绣花,或聊天,那就是生活的明媚。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这才是我想要的”!
延小村而过的一条小溪,原先的村民,吃的,用的,都在这里,而现在,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去小溪洗涤已不多见。村子的自来水,不远处山上,挖一个几米深的`水池,四周用石块砌好,用水管往村里布下,送到家家户户,不用加工,不用过多的设备,任其四季流淌,清泉直下,甘甜有味。溪的两边都已砌起了石坎,种上了杨柳、桃树和翠竹,溪堤上形状各异的小花坛,四季花开,小溪被砌成阶梯状,远远望去就是一层层的瀑布。
村边那条青石板古道,原是官轿进出,客商运货,人们进城的交通要道,已整修成健身步道,步道直通山顶,每到周末,QQ群,微信群,凑在一起,背着行囊,结伴而行,来古道寻踪,上山,下乡,走在这条写满岁月足迹的步道,户外登山,回望古人,走进自然,享受生活。
不是农户们的亲身经历,恐怕没多少人会知道,小山村原先的样子,更不会去打听,曾经的农户们是那样的艰难,那样的辛劳,靠的是粘满泥土味的双手,靠的是那种要生存下去的强烈愿望,靠的是大家对生活的希望,这一切都写在人们的额头上,挂在人们的脸上。
大山总是那样骄傲地挺立着,小溪的水也不停地流淌着,这山,这水,一起见证岁月的沧桑,见证世事的变迁,曾经为了生活,脸朝黄土背靠天,在这里劳作的人们,大概不会想到,山村的变化,如此的快速,如此的新颖,如些的真切,睁眼望去,严然是一处亮丽的花园,穿行其中,走走古道,看看山林,听听水声,想想心事,便是最好的去处。
为了活下去而来到这里,开荒种地,到现在的休闲生活,是这个小山村最直观的变迁,也是我家乡近百年来最真实的写照。
家有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早已与泥土告别,也不再在这个山村居住,一幢崭新的小洋楼,留给了父母颐养天年。周末的时节,远离了喧闹的城市,上山下乡,踏青休闲,回忆养育我们长大的山山水水,这一切的变迁,就发生在我们眼前。
相关文章
半年散文2023-06-16 17:06:40
被教练推下水散文随笔2023-06-08 05:04:42
种鸡公散文2023-06-13 11:21:10
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善良散文2023-06-13 01:49:15
走进课堂领略支教风情散文随笔2023-06-10 15:50:35
早晨,我看到一只丹顶鹤散文2023-06-12 18:23:26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