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与思想变革散文
一部中国史,葛剑雄教授用五个字:统一与分裂来概括,这是从政权交替的角度来说的。那么如果从思想观念上来总结的话,我东施效颦,也用五个字来概括:改革与守旧。
我这个说法,有人可能会非常不屑,认为我这是废话,跟没说差不多。我倒是觉得,如果真是这样,那葛教授的说法也不过如此。
问题就在于,历朝历代政权的更迭仅仅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谁来驾驭这个国家,无论谁来当皇帝,最底层的老百姓只关心能不能得到些福音,少受些战乱之苦,进而少受到些压迫。承受得了这个统治,国家机器照常运转,统治阶级也就会因此认为达到了海晏河清的目标。但是,纵观历史,这样的想法,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君主重臣,都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历史告诉我们,多个阶级并存的状态下,统治与被统治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说白了,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得厉害了,反抗就会越来越厉害,最终就会推翻旧的统治,迎来新的统治,如是而已。但是,不可否认的,恰恰是这种政权的交替并不一定会带来思想观念的深度变革。中国历史的长久积淀,人的观念如同夯土一样越积越实,人们对“城头变幻大王旗”也许能够接受,但是对于思想观念的改革却是从骨子里予以抵制。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采取什么方法打下江山的,如果否认或者忽视这个问题,那它的统治一定不会长久。蒙古人灭金、灭宋,建立了疆域极为辽阔的元朝,铁蹄之下,甚至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但是,它所奉行的政策与中原历史传统格格不入,不断引发汉人的不断反抗,直接导致其建国不足百年即灭亡。同样是少数民族统一天下,清代满人入关后,为了江山稳固,充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得不顺应汉人传统,奉行以儒治国,若非如此,可以断定,满清的统治也必不长久。
之所以先发了这么多的议论感慨,无非是想说明一件事,在我眼里,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观念大变革的先驱者,最少也是先驱者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你争我斗,今天你称霸,明天我称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个大舞台上,能作为主要角色的也就那么几个国家。那么,其中,赵国传到了武灵王时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无论势力比较强的齐、楚、韩、魏、秦,还是相对较弱的燕国,都有能臣良将左辅右弼。而赵武灵王跟前,只有一个无甚名气的肥义可用,当时虽然乐毅也在赵国,但是地位并不高,发挥作用有限,而且时间不长就被燕国“高薪”挖走了。不仅仅如此,在赵国周边,还有战力强悍的诸胡虎视眈眈,所以,摆在赵武灵王面前的是一个很让人尴尬的局面,如果继续墨守陈规,就有灭国的危险。
赵武灵王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怎么解决?他认为当前赵国最主要的弊端是军力的薄弱,这样的军力不但应付不了国防,更谈不上开疆扩土。他从赵国的传统生活方式入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诸胡相比较,发现胡人服饰简单更利于行动。于是,自己率先垂范,号召全国上下摈弃峨冠博带,着胡服训练骑射本领,这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的来历背景。
有人认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过就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种手段而已,上升不到思想观念变革的高度。个人认为,这种说法谬之远矣。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其实新旧两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之激烈,以至于太史公在《史记?赵世家》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
赵武灵王的改革大略,最大的阻力就是以他的`叔叔公子成为代表的贵族势力。公子成提出,学习骑射他不反对,但是对于效仿胡人穿着,就没有必要了。公子成甚至将是否着胡服上升到仁义的高度:“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中原国家,有聪明才智的人很多,受上古圣贤以诗书礼乐的教诲,崇尚仁义,这些都是那些蛮夷想向我们学习的,现在君主想反过来学习蛮夷,是大错特错的。
针对公子成的质问,赵武灵王认为,服装就是让人穿的,上古贤圣所制诗书礼乐就是为了方便做事,而且圣人也是倡导不同形势施行不同办法的。作为后人,遵从圣人教诲,不应该只看到成规,还要学习圣人应变之道。那么,通过赵武灵王与公子成之间对话的解读,我们还能把胡服骑射这件事看得如此简单吗?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已经不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是思想观念的变革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正是清末魏源等人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源头。
根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的改革成功了,在他死后,赵国是否延续了胡服骑射的做法,《史记》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根据其他史料,我们得以了解,正是由于赵武灵王的改革,使得中原军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骑兵,而且经过逐渐演变,后世军队的服装越来越正规化、越来越贴近了实战。
评论赵武灵王这个君主,还不能忽略他的性格。这个人骨子里其实就是一个狂热的个人英雄主义者。为什么这么说?赵武灵王觉得自己已经功名成就了,居然把王位让给了儿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亲自带领军队攻打胡人、袭击秦国,甚至为了勘察秦国地形而乔装入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但是,个人英雄主义者往往性格刚愎,主上太强,其下必弱,长期以往,君臣之间必然离心离德。果然,一代雄主的赵武灵王最后的下场居然是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后人有诗云: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明于此休。年来月去春寂寞,故宫雀鼠尚含羞。
相关文章
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散文2023-06-03 13:25:12
紫沙壶的女孩的散文2023-06-09 04:46:44
丢失了的一生一世散文2023-06-07 12:05:02
清明的纠结散文2023-06-02 19:08:21
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男人发现她伤心散文2023-06-07 12:27:48
春天的絮语散文2023-06-16 22:59:0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