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的散文(通用10篇)
导语: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下面是关于民俗的散文。欢迎阅读及参考!
民俗的散文 篇1
【一】
行走的脚步总是在最快乐的时候掀起一份无言的思绪。光阴在繁花似锦的轮回中,宛如一道道被岁月风尘犁出来的锦绣。随着涌动的人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攒动的人流,仿佛心已经在那一刻驻足。目光瞬间就被物华天宝水秀山青的天府之城宝清-----我的家乡正月里的社火深深吸引。
所谓社火——“社”即土地神,庄户人无地不能生存,祭祀土地神既有生殖崇拜,催化万物的含义,更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白虎通·社樱》:“人非土不立,非斧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火”属阳,象征着温暖和光明,代表着冬去春来,大地复苏,是希望之所在。但东北的社火囊括着扭秧歌,敲锣鼓,踩高跷,扎彩车,舞狮子等一系列的在新年的正月里,为了祈福祭拜而举行的大型民间娱乐活动。但西北一代都叫社火。我们东北依然延续着时光中永远不老的民俗。但透过那一层层五彩缤纷的人群,和着穿透灵魂深处的锣鼓声声,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近千年前东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的祭拜土地和火神的社火。
行走在广袤富饶的家乡,心灵便有一种甜美的归属感。坐落在完达山脉脚下三江平原腹地的天府之城宝清一样有着远古的仙迹。曾经在这片丰腴清旷的土地上发现了距今有近两千年的凤林古城和炮台山七星祭坛遗址。在魏汉年间,他们也许是满族的先祖,生活在江河或山林中的游牧民族在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围着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烤煮而食,或为了驱赶野兽、瘟疫和取暖,围着火堆歌舞,祈祷,于是产生了对火的依赖和崇拜,也许这可以说是东北一带最早最原始的社火。或是社火的雏形。
那样社火烈烈的夜晚。男人就穿上自家女人亲手缝制的兽皮短袄长裤,腰间扎上女人们亲自做的兽皮腰带,腰间总要佩戴上短刀或利剑,头戴兽皮帽子;女人们却穿上她们亲手为自己缝制的兽皮裙子,精巧的裙边总是镶嵌着美丽的羽毛,那种美却淋漓尽致的彰显了原生态的纯美和无与伦比。仿佛就像天边的孔雀在翩翩起舞。女人的头上和脖子上总要戴上用鱼骨雕刻的精致项链或者项圈还有各种头饰。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好像被烈烈的火烫了一般,红红的,艳艳的,围着篝火开始唱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歌,跳着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舞蹈。把猎到的野兽在篝火旁熏烤,就着烈烈焰火和响彻云霄的击鼓声,他们开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然后继续围着篝火一直跳舞到天明,一边跳一边击打着手中的武器,专注又快乐,投入又灵活。那时候好像山峦,群峰,河流都在为他们的祭祀祈福活动祝福;日月星辰在为他们的载歌载舞的幸福时光庇佑;天神火神在为他们送去更多的福音。仿佛他们如此虔诚的心愿已经感动了天神和火神。于是在天空微微透着七彩的微茫时,那份欢愉沸腾的社火依然烈烈。
时光的河总是把最古老的民风民俗随着流淌的日子一天天流逝,淡去,消亡,直到湮灭在红尘故里,但总有最经典的片段被不断升华和演绎,直到流传下来,并在日子不断走向精致与繁华的那一刻,镂刻出一份亘古的永恒。
【二】
蓦然回首,仿佛三十年前碧碧清清,偏僻闭塞的林场经历了春夏秋的紧张忙碌和收获之后,冬天的闲暇时光注定被嵌上社火的印记。那时候十几岁的年龄最热盼的事情就是过大年,还有每年过年前的社火。林场的工人们总是自发的组织起来,凡是年轻力壮身体好的男女老少谁都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时光。一进腊月底,在学校杨老师的指导下,林场的社火便一天一个新起色,一天一个新花样。那时候的服装还很单一,就是那种大红大粉大绿的绸子做成的秧歌服,但也没有现在的那种鲜亮的颜色。大家都穿在棉袄和棉裤的外面。很多人腰间还要扎上一条绸子带,手里都紧紧握着两根彩带,在呼呼的北风里兴高采烈地扭起来。无论男女老少,每人的脸上都是精致地掩盖了岁月留下来的沧桑,好像他们在阵阵风声里要扭出红彤彤的日子和火辣辣的生活。
一到正月里,从初一到十五,一对对的秧歌队伍喜气洋洋,附近的村子和农场的秧歌队都来给我们林场拜年,大家相互拜年,真是一团喜庆,一团欢快,一团企盼。秧歌队伍里依然品目繁多,服装和各种饰品却是相当的简陋和单一,但那份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祈福始终没有变。有划旱船的阿嫂在美滋滋地划出艰难生活的一份美好,有舞棍弄棒的孙悟空,有扛着耙子不断逗乐的猪八戒,有威武的大狮子,那时候小推车推着的锣鼓在砰砰砰地敲亮了每一个乡下人苦日子里的甘甜和对无限美好生活的祈福。
总会想起那些时光里我们着装颜色的单一,总会忆起时光中各种生活物资的极大缺乏,总会记起岁月里那些枯燥和没有音乐书刊等的精神生活的极大匮乏。但每年中仅有的一次最大型的活动----社火却一直是林场老老少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领域的心灵盛宴。
社火也许冥冥中真的带有了灵气;社火也许在经历了地壳变迁,沧海桑田,风霜雨雪,年复一年的轮回变迁升腾后,真的集天地之精华,凝日月之光辉,汇人类之精髓,于是时光中那些不老的传说便被演绎成一首首唐诗宋词,于是人民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好,每年人们对来年的祈福都在光阴里变成了甜甜蜜蜜的幸福生活。
民俗的散文 篇2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炸丸子,做藕夹·······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最受欢迎的颜色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小孩儿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炮竹烟花,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无数烟花绽放空中,描绘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吃饭啰!”“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孩子们吃着,笑着,嚷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家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心里盘算着拿多少钱去买玩具,多少钱买文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味仍弥漫空中,沁入心田。
民俗的散文 篇3
这是专属乡村的声音,属于乡村的人,也属于乡村的鸟雀、乌鸦、蝼蚁和其他一切活着的或已逝的生灵。
“狗蛋哟——回家喽!”
“回家喽——狗蛋哟——快快回家喽!”
黄昏近,红日走西。
我闻声寻去,脚踏在一条完全由岁月刷亮的青石小道上,青石小道一路延伸而去,就是村庄的心脏。接近声音的源头,忽见一户人家,门庭大开,倚门而立的是一位老太婆。她一身布衣,白发苍苍,正手扶门框,做着一副翘首企盼的样子高声呼喊。她的喊声悠扬而深远,似乎又有点不慌不忙。这声声喊,喊沉了落日,喊淡了夕阳,越过房舍,绕过村庄,就如脚下的青石小道一样悠长。
狗蛋是老太婆的孙子。令人费解的是,此时的狗蛋明明就坐在屋子里的矮凳上,正耐心地啃着半个苹果,老太婆却在喊,认真地喊,固执地喊。仿佛一个狗蛋待在家,还有一个狗蛋正迷失于荒野。
村里人告诉我,这老太婆并不固执,在村子里出了名的能干,是个称职的奶奶、合格的娘。和村里的大多数男人一样,为赚钱养家,老太婆的儿子带着媳妇开春就远走他乡去打工,走时将他的儿子留给了娘。
岁月洗白了娘的乌发,日子压弯了娘的脊梁,老太婆养大儿子后,又接过照看孙子的重任。白发奶奶又成了娘,乡村的女人啊,一辈子最当不够的就是“娘”。面对生活,老太婆从来不曾有一丝抱怨,或许她已经遗忘了抱怨,或许早已习惯了睁开眼就劳作,只要不躺进棺材就像蚂蚱一样蹦跶。这也是多数乡村老人的宿命,如同一把伞,只要不坏,风里来雨里去只顾用,直到历经风吹雨打后千疮百孔,再也撑不起腰身。安静地离去时落下的几滴泪水,是放心不下儿孙的无奈,还是如释重负后的欢愉,有几人能真正说得清。
“狗蛋哟——回家喽!”
“回家喽——狗蛋哟——快快回家喽!”
老太婆依然在喊。她心里清楚,必须在黄昏消失前将迷失的狗蛋喊回家,这样家里的狗蛋才能活泛。喊,不停地喊。狗蛋平时很活泛,活泛到能在奶奶的眼皮底下偷走母鸡刚刚下的蛋。
就在前几天,狗蛋突然吃饭少了,睡觉不实,放学回来就坐在矮凳上发呆。这可急坏了奶奶。
“蛋儿,哪里不舒服?”奶奶急慌慌地问。
“哪都好!”狗蛋说。
奶奶伸手去摸额头,凉丝丝的不见烫。
“这好端端的咋就蔫了呢?这……”奶奶自言自语着,手里拿着一团面,竟忘记了自己正在做午饭。老太婆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中英年早逝,她从39岁就开始守寡,一个女人撑起了一个家,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延续了一门香火。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这个年迈的老太婆,曾经朴实无华的乡村女人,靠一种什么样的信念,用一种什么样的毅力,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以柔肩挑起重担,直面现实,在岁月的长河中艰难跋涉。远望乡村,层层梯田,蜿蜒的小道,美丽而静默,如诗如画,然而身为其中人,真实的生活不是诗,更不是画。对于一个没有男人的家来说,无情的现实、艰辛的日子就如雷鸣般从身上轰隆隆滚过,苦苦劳作,省吃俭用,养大儿子,为公爹公婆养老送终,生活的苦难让她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性别,独自承受了太多。
最终奶奶凭直觉“确诊”,孩子是丢了魂,需要为蔫了的狗蛋儿喊魂。
人真的有灵魂吗?我不知道。说有,无人亲眼见得;说无,又过于绝对。自古到今关于魂魄的记载与描写甚多。“喊魂”作为一种民间习俗,且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生存的这块大地上,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宋玉在《招魂》中说:“魂兮归来!反故居些。”《中华全国风俗志》的解释为:“小孩偶有疾病,则妄疑为某地惊悸成疾,失魂某处。乃一人持小孩衣履,以秤杆衣之;一人张灯笼至其地,沿途撒米与茶叶,呼其名(一呼一应)而回,谓之叫魂。”这或许正是对“喊魂”这种民俗的权威记载。
老太婆依旧在喊。声声喊,喊得夜幕低垂,喊得黄昏燃尽。此时,下田归来的农人陆陆续续踏着青石小道进村,吃饱的牛羊陆陆续续进村,黄狗黑狗白狗陆陆续续进村。无论是人还是畜,对这喊声早已司空见惯,自顾自忙,不去理会。一时间,人和畜,飞鸟和家禽等,各种各样的脚步声、吵闹声、欢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山村黄昏独有的声响。这是一天中声音最多的时刻,是夜晚来临前山村奏响的交响曲。等这些声音没有了,夜晚就真真切切地来了。山村里总会鸡入窝,牛进圈,人归家,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会将整个夜晚结结实实地留给那些需要夜晚的生灵,他们轻易不会去打搅,因为他们懂得夜晚不该属于他们。
“狗蛋回来喽——回来喽——”
“我家狗蛋儿回来喽——”
伴着这一声似乎夹杂着喜悦的喊,仿佛是谁突然按下了静音键,老太婆的喊声停了,整个山村仿佛失声般回归属于夜的宁静。
黑暗中,我坐在某个角落,眼前似乎再次出现那个坚强的老太婆,一身布衣,白发苍苍,她正手扶门框,以一副翘首企盼的样子在高声呼喊,那声音喊在耳边久久不散。或许另一个狗蛋真的被老太婆喊回家了,或许此时矮凳上坐着的狗蛋又活泛了,正在大口吃饭。
对于诸如“喊魂”这样的乡村民俗,自认为已经很文明的人总会拿着“文明”去嘲讽其“愚昧”,更会拿着“科学”去抨击这据说本不该出现的“迷信”。或许乡村人确实是愚昧落后的,但他们心里认为,人活着是有灵魂的,所以乡村人做人或做事,不光想到要对得起自己,还要对得起自己的灵魂。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生者,也有逝者,这些都与世共存。
民俗的散文 篇4
我的家乡宁夏过完春节,还有个很重要的习俗,那就是“燎疳”。离开家乡十多年没有燎疳了,但仍会永远的记着家乡每年正月二十三燎疳的热闹场景。
听老人们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烈火烧烤,才能驱除病毒消灾。燎疳也是为了把这一年身上的晦气全都吓跑,可以求得祛病免灾,五谷丰登。人们说这一天一定要闹得红红火火,来年才能收成好,才能家和财运旺。那时候在家乡燎疳的热闹情景,依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激动难忘。每年到正月二十三这天,我们一群群男娃女娃就早早地背上背篼或拿上绳子上山割干柴,我们挣着抢着,生怕自己割的少了,山坡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热闹而开心。我们把割回来的成捆的蒿草,高高地堆放在大门前面,每家门前都如一座小山一样堆放着,娃娃们会高兴地跑来跑去看,比谁家的柴草多,人们都相信谁家的柴多烧得旺,谁家今年就一定会旺盛顺利。这些美好的心愿,促使人们把燎疳看得如此重要。
在燎疳这天的晚饭就是吃“搅团”,每家都会用燕面或荞面缠一大盘搅团放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辣子醋汁或蒜泥汁蘸上,津津有味的吃着,小娃娃辣得吸溜着嘴,但还是馋得忍不住要蘸上辣子吧唧着小嘴吃的那么香。老人们说,“搅团”会把疳病缠住,不让它再祸害人,也意味着一家人团圆祥和。吃完搅团,娃娃们就都急切地盼望太阳公公早点下山,天早点黑,大家就可以热热闹闹地燎疳了。
终于等到天稍黑一点,人们会扯下门上的对联,门神一并放入柴草中,然后在投入香表,再点燃一串鞭炮“噼噼啪啪”地响过之后,燃起门前堆放的柴,火焰闪动着扭着身子熊熊地升腾起来,娃娃们看到第一家的火,都跑着,兴奋地喊着:“燎疳了,燎疳了”,一个个跑到火堆前。因为平日里大人们不让玩火,而今天在大人们的带动下,娃娃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胡整了,借着节日才有了一个合理放纵的机会,是不会放过的。娃娃们就象脱缰的野马般任由他们来欢闹跳跃。火越烧越大,火苗升起三四米高,干柴烧得“吧吧”地响,火光在黑夜如展翅的火凤凰在飞翔,照得人们挂满笑容的脸红彤彤的,年龄小的或者女娃娃不敢跳,围在火堆边上羡慕地看着胆大的娃娃跳。这些胆大的全卯足了劲儿,争着抢着,象跳远一样撒开腿跑得欢欢地,借助惯性“嗖”地一下象猴子一样一跃而过,他们还会比谁胆大谁跳的精彩,那种满足和自豪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有时候娃娃们急不可待地会乱了秩序,同时相向而跳,“砰”地一下撞在火堆里,尽管会迅速地爬起躲开,但还是会勉不了烧焦眉毛头发,甚至会烧烂衣服,但谁也不会生气不会在意,反而会相互取笑,仍然兴高采烈地跳着。有的调皮匪气的儿子娃娃还会趁机搞恶作剧吓人,偷偷地往火堆里扔几个小鞭炮,当有人跳过时“啪”地一下炸得火星四溅,跳的人惊吓得“哎吆”一声大叫着手舞足蹈地神速飞跳,跳过去还不忘摸摸屁股,生怕把屁股炸掉了似的,那滑稽的神态便会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那一阵阵笑声传遍整个村子,伴随着那一堆堆摆动着身子舞动燃烧的红晃晃的火焰,整个村子在沸腾着,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一年之中,也只有这个夜晚,是如此的红火,如此的喧闹。火渐渐的烧的小一些,女娃娃才敢怯怯地跳过去,小孩子也会由大人抱着跳,等这家的火堆烧的小了,娃娃们都会成群结队地赶去另一家跳跃,那红红火火的火堆吞噬着吵闹的黑夜,人们都尽情地享受着这火焰盛会。直到各家火焰都烧尽,大人们还会用铁锹把燃剩的灰烬轻轻地向高空扬起,火花从半空中撒下,随微风飘飞在黑夜里闪出星星点点的亮光,像空中翩翩起舞的萤火虫,又似飞窜的烟花一样绚丽夺目。每次扬起火花,娃娃们还要大声齐喊:“荞麦花”,“燕麦花,”“豆子花”.......那扬起的火花,在黑夜里盛开着,在空中荡漾着,真的像一朵朵庄稼开的花儿那么的艳丽迷人。人们都说,喊的花儿扬起后那种红,就说明今年这种粮食会大丰收,娃娃们也似乎相信喊得好也会带来丰收,于是更会放开嗓门大声地喊叫,那叫声此起彼伏,如山歌一样美妙动听的在村子里回荡着,看着这红红火火的火花儿,人们都相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当火花四处落下,留下的火星,娃娃们又会蹦蹦跳跳地用脚踩灭,以防引发火灾。等地上没有一丁点火星时,这时燎疳活动才宣告结束,娃娃们才会带着开心与快乐依依不舍地回家。燎完疳,也意味着年过完了,过年的一切禁忌都解除了,人们再不能闲散了,打工的人又要出门开始找工作了,种地的人也开始繁忙的春耕了。
时间匆匆而过,自从远嫁他乡,就在也没有经历家乡燎疳的那种开心与快乐了,但每次想起,都会蠢蠢欲动,真的想再猛烈地从大火堆跳过去,体验那种惊险与刺激,那该是多么幸福。
民俗的散文 篇5
我们所说的传统,主要指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它既包括四大发明、万里长城,也包括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既包括昆曲京剧、古典音乐,更包括儒(道)家经典、唐诗宋词等。
当你手捧着《诗经》,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你翻开《唐诗三百首》,默念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当你品读《宋词选》,轻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你会领略到古典文学的意蕴。
当你看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你看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当你看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当你看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会体悟到中国书画艺术的韵致。
当你听到古琴曲《高山流水》,当你听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当你沉浸在《渔舟唱晚》中,当你陶醉在《春江花月夜》中……你会沉醉于传统音乐的悠远空灵。
当你徜徉在北京故宫中,仰望着巍峨恢宏的太和殿;当你流连在苏州园林,抚摸着雕花的栏杆;当你屹立于山海关上,凝望着绵延万里的长城……你会赞叹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妙。
当你走入药店闻到那药草的香气,当你在图书馆翻阅《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当你看到一位老中医在把脉问诊……你会惊奇于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
……
这些东西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形态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内涵。
“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福祸避趋之。”这是一种何等炽热的爱国情怀。千百年来,它鼓舞和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关头挺身而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中国传统文人坚守节操的宣言。所以,苏武牧羊北海而其志不移,竹林七贤佯狂避世而不趋附权势,朱自清宁愿饿死而不食美国救济粮。
“言必行,行必果。”“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这是信守诺言的准则。所以,尾生才会抱柱而死,曾子杀猪而不欺幼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昂扬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则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
忠贞爱国、仁德博爱、矢志不移、诚笃守信、明礼谦逊……这些可贵的价值观念正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然而,进入近现代以来,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变革中受到了侵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和商品经济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民族文化的传统,使其生存状态愈显艰难。
孩子手中捧起的是日本漫画,而不是含蓄隽永的唐诗宋词;学生阅读的是魔幻小说,而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而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新新人类听的是摇滚,是rb,而那些传统经典音乐几乎成了空谷绝响。
然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同质化、单一化,惟其多样,世界文化才会更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怎能让它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之中?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思考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民俗的散文 篇6
道情原称“亲道歌”,它是民间以说唱形式宣扬道家思想的小调小曲,后演变成为道教庙会上的赞神乐体。环县兴隆山(俗称东老爷山)是一座闻名遐迩的道教名山,过去每年总有全国各地的云游道士千里迢迢赶到这里,与当地道士一同谈经论道,祭祀神灵,并以道家常用的渔鼓、筒板相击伴奏,边说边唱,宣传道教、道义,赞扬道家思想。久而久之,讲德、讲道这一道家思想不仅扎根于群众之中,而且被当地文化人演绎成道教故事,改编为剧本,搬上了以皮影代替真人的投影舞台,形成了道情与皮影融为一体的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且与当地祭祀道教神灵的风俗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过庙会祭神、农家酬神还愿以及红白喜事助兴,都少不了道情皮影戏,且还有许多讲究。
环县人大多信仰道教,境内有庆阳市最大、最有名的道教名山兴隆山,山上供奉无量祖师等神灵23位。除此而外,在乡下一个村或几个村联合组成一个会,会上都建有小庙,庙里供奉着道教神灵,如玉皇大帝、大禹龙王、显神、齐天大圣、城皇、娘娘等,这些神灵统称“本方庙神”。年内,每逢兴隆山无量祖师及本方庙神圣诞日,周围的群众总会设布施(捐款捐粮)过庙会,答谢神灵。庙会多为3天,也有10天8天的,会上,除举行各种祭神活动外,还要请戏班子演出助兴,有大戏、木偶戏、道情皮影戏,但祭神戏必须是与道教有密切联系的道情皮影戏。庙会开始称“挂灯”,当晚先要唱祭神戏,若有还愿的农户和过关的孩子,即唱愿戏和打关戏,再唱正戏。祭神戏即某会为答谢本方庙神保佑本会人等万事吉利的功德,专门为神唱的戏。时先,在戏亮子前支起桌子,桌上摆放香斗(盛满五谷杂粮的木斗),供献糖果之类祭品,会长(众人推选的庙会主事人)跪于桌前,焚香点表,祭神戏即开演。祭神戏一般唱3折,第1折为固定格式,即前台(皮影挑纤人)挑福神皮影角驾云上殿,前台表道:吾乃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一到蓝天门前,观见香烟冒盛,青龙接旨,白虎传信,四值功曹报上灵霄,乃是何会(表会名)人等兴起善念,为答报何等神灵(表神位),随领了玉皇持旨,佛家金牌、王娘宝号,奔上五福堂前于何会(表会名)人等赐福一回。再表七言律诗4句。2、3折没有固定格式,或前台挑财神皮影角驾云上殿撒钱一回,或挑金斗文魁皮影角驾云上殿赐官一回,或挑寿星皮影角驾云上殿赐寿一回,或挑八仙某角驾云上殿保佑平安一回。但无论何角登场,都有吉利的道白和诗句。愿戏即某户因灾难疾病、百事不顺,求本方庙神保佑平安许下的神戏。凡还愿者需带香、表各一合(祭神用),白纸5张(换戏亮子用),清油2斤(点灯用)。时先,还愿者要跪于桌前焚香点表,愿戏即开始,其唱法除将道白句中的“何会”改为“何户(表姓名)”外,其它与祭神戏完全一致。过关戏即某家孩子因生辰八字主犯关(青龙关、白虎关、朱雀关、鸡角关、乌鬼关等)、煞(十恶大败煞、神号鬼哭煞、四时土墓煞、天狗守塘煞、天罡煞、天狱煞等),需在关老爷(三国名将关羽)斩将过关的戏台下过关除煞,祈求关老爷保佑平安无事,其程序比较复杂。凡过关的孩子家事先要准备好五色(忌用黑、白二色)丝线5根(象征金、木、水、火、土)、红布1尺2寸(象征12生肖)、绣花新针7锚(象征北斗七星)、桃木弓1张、柳木箭1枝、会叫鸣的公鸡1只。将红布折成三角,用新针穿牢,针上绕五色丝线,固定到要过关的小孩帽子上;取28枚铜钱用线穿起挂在小孩项上。该小孩由其父领或抱于戏台前跪下,上香点表,过关戏开始。前台挑骑赤兔马、手提青龙月刀的关老爷皮影角驾云登场,出五关斩六将,刀刺青龙、白虎、朱雀、鸡角、乌鬼于马下。随即,前台、后台一问一答。前台问:某孩子(表孩子姓名)所犯三十六关斩过了吗?答:斩过了。问:二十四煞斩过了吗?答:斩过了。问:一十二道迷昏锁斩过了吗?答:斩过了。前台即唱道:三十六关齐斩过,二十四煞一扫光,一十二道迷昏都斩断,我保孩子寿百年。唱腔一落,会长即搭弓放箭于戏台后面,握剪刀剪公鸡冠出血,蘸血在小孩额上画“十”字,随将小孩从戏台下递过于后台,过关戏结束。正戏即助兴戏,唱何本子(剧本)一般由会长征求会下人员意见后确定,庙会正日(挂灯后第2天)需唱“天明戏”(唱一夜),剧情中有神灵(王皇上殿、菩萨救难、关公显灵、刘海撒钱等)登场,台下需烧香点表,祭祀答谢。
有的农户为求神灵保佑其年内无灾无病、百事顺利,年初即许下在家里唱神戏。一般到年终农闲时,即请本方庙神及皮影戏班到家里还愿唱戏。事先,要准备一间干净的房屋做神堂,堂内设供桌。先要祭祀子牙神(周朝谋臣姜子牙),祭祀方式为打酸坛,即取干净的石块用火烧至摄氏200度以上,放在铁勺里,在碗里盛上醋,一手握铁勺,一手拿碗,边跑边将醋倒于石头上,即刻有冲鼻的醋香味喷出,随转遍各个窑洞、圈舍和角落,以示清庄谢土。随后将本方某神案(用红布包裹的楼宫、将桌、刀、剑等)请于神堂供桌上,神案前点清油长明灯,焚长燃香,供祭品。愿戏开演时,戏台上要设供桌香案,请神案与桌上,以观演出。一般情况下,凡来看戏的人,都要带香、表,祭祀神灵,给事主家串香钱(随心布施),事主家管饭。愿戏的唱法与庙会上的祭神戏相同,但正戏忌唱涉及家庭伤亡之类的本子。
扮演神灵的皮影角非常讲究,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影人,更不能在忙乱中顶替出场。由于戏箱内装有神角,因而戏箱严禁坐人。神角登场前,需用香表燎一燎,以示清净。
有的农户过红白喜事,为图个排场、热闹和吉利,也将皮影戏班子请到家里唱戏助兴。所唱本子也有一定讲究,红事一般唱喜庆和欢、夫妻恩爱之类的本子,如《九连珠》等,白事唱追忆缅怀、尽孝超渡之类的本子,如《忠孝图》、《白狗犬》等。
民俗的散文 篇7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和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的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农历正月15叫元宵节,除了吃元宵外,还是我国传统的灯节。人们张灯结彩,举行丰富多彩的灯火盛会。
元宵灯节是一次艺术的展览,各种彩灯争奇斗艳,花样繁多,展示了我国人民高超的艺术才能,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那象征五业兴旺的鸭子灯,造型优美,生动可爱,凝聚这劳动人民的智慧,抒发着劳动人民的情感。
元宵灯节,也是民间花会争相表演的节日,扭秧歌、推花车、舞狮子、撑旱船、跳竹马、踩高跷……都是人们多年来喜闻乐见的优秀节日。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民间艺人更是大显身手,施展出劈叉、滚翻、跳跃、格斗等软硬功夫,有的动作健美,刚劲有力。这些节日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我国某些地方,还有撒路灯的风俗。将棉籽、稻壳等浸油,然后撒在大路边,街道旁,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堆,点燃后,伴以锣鼓、鞭炮火焰,远远望去,如银河落地,灯光闪闪,如火龙下凡,火树银花,交捆辉映,呈现出五谷丰登的壮丽图景。
元宵节是我国的特色。而黄梅戏也不例外,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被称为“怀调”或者“怀腔”,这就是今日的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形成初期以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黄梅戏迅速发展,从农村草台走到城市舞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星安庆一带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它的表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如话,如《打猪草》、《卖斗箩》等:它情趣盎然,机智嘻婆,表现出民间的幽默,深受群众的喜爱,如《夫妻观灯》等。黄梅戏是中国的乡村音乐。
民族文化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比如清明节,中秋节和京剧、川剧、粤剧和黄梅剧……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和风俗,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向往。
民俗的散文 篇8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地域差别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地的劳动人民在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其中有一些节日里特定的民俗便得以流传,成为了家家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因为许多风俗都具有吉祥的寓意,百姓做起来也饶有兴致而乐此不疲,所以这些能给生活带来美好希冀的风俗习惯也就流传开来。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东北的民俗之一“滚冰”,说起“滚冰”,还要从正月十五元宵节讲起。元宵节是正月里最热闹的日子,这一天吃元宵是少不了的,现如今元宵节里的各种活动似乎淡了许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元宵节里的记忆。那时候,母亲会早早起来,忙完家务就着手准备晚上的饭菜,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母亲炸的果子和元宵,元宵是先蒸熟晾凉然后又放在油锅里炸,外焦里嫩滑滑糯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听老人们讲,正月十五吃了元宵预示着一整年都圆圆满满甜甜蜜蜜,在那个相对比较贫困的年代能吃上这么好吃的`炸元宵,足以满足孩子们旺盛的食欲。吃完了丰盛的晚餐,小伙伴便跑东家窜西家呼朋唤友,三五成群提着漂亮的小灯笼到大街上“走百病”,意在“走百步,祛百病”。那晚大街上人流如织,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灯笼明亮耀眼,煞是好看,猜灯谜对对子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真的很壮观,主要街道上一伙伙秧歌队舞得更欢,舞出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的氛围,成为节日里亮丽的风景线。从大街上回来并不意味着元宵节的结束,“滚冰”才是元宵节里最后的压轴戏,也是孩子们最愿意参与的一项活动。因为我家住县城,县城周边没有江河流过,当时的泰湖湿地还只是一片长年积水的盐碱地,冬季结冻的湖面总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的碱,那时候有许多人家把湖面上和土地上的土碱收集起来再熬制成食用碱填补家用。这种碱蹭到衣服上就是一道白印儿,只有那些淘气的男孩才去那里滚冰,我和小伙伴们就去家附近的水房外去滚,那时候县城还没有自来水,居民用水都要去水房用水桶担水,担水的人在担水之前总是要接点水涮涮水桶然后倒掉,这样,每到冬季水房外面就形成一个很大的冰包,我们就从冰包上滚下来,反复的滚着玩儿,相互挤撞着欢叫着,全然不顾从冰包上滚落时磕碰的疼痛,“滚冰”就在这种意犹未尽的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滚冰”的“冰”字谐音是“病”,意思是说要把所有的病都滚走;剩下的都是吉祥。也许“滚冰”还有多个版本的传说,但我只听老辈人这样跟我诠释“滚冰”二字。
现在,知道“滚冰”风俗的人已经不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老辈人逐渐的离开,一些世代相传的习俗也面临着失传的境遇,多希望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这些有着美好寓意的风土民俗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传承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更是对先人们的一种怀念,真的不想看到那些有着美好寓意的风俗就这样被岁月无情地带走。
民俗的散文 篇9
我住的小镇上,每年正月15都要闹元宵。
闹元宵从初9就预热开始,原本两百人地大街上,突然涌现出四五倍的人流量,到了正月十五的最后一晚,还有可以呈幂数增长。
这是一场关于吃、喝、玩、乐的节日。
且说吃喝,平时里少吃的烧烤成了节日的重头戏,一条街的四分之一都是烟熏火燎,到了晚上,躁动的音乐,五彩的灯光,更是把这一片区域划成堵的水泄不通。
挂羊买羊肉串的正经商家:
现杀羊肉的店铺大概有三家,杀了羊,挂在店一侧,一人取肉用竹签串好,两人负责变唱边跳。新疆的小伙子都善于舞蹈,随便来个动脖舞,就逗得路人买不开腿。
一边烧烤,一边快手~疯狂的音乐烧烤吧
烧烤段上大部分的人群都集中在音乐烧烤吧之前,Dj现场打碟,音乐声轰隆隆震到心底,加上有部分人配舞,将这一块堵到过路,我都要捂住口袋里的手机。
朋友说,这个DJ,他在快手上见过,还小有名气。果不其然,我们绕道背后,看见他架起的手机,这个时代,连烧烤也不只是在火炭上刺溜刺溜啦~
羊肉串重头戏说完,回归平凡的肉串~肉串虽常见,但也抵不过万马八千
再说说其他的吃食,北京烤鸭从北到南,还是“肥得流油”不说我刚吃饱串的肚子,但是路过,也想顺手牵鸭,烤到焦黄,泛着光泽的全身,在灯光的映照下,放佛勾着手指头对我说:“来呀,带我回家。”
赤条条的活色生香。
民俗也有洋玩意儿,印度飞饼 正门演示。
第一次见到印度飞饼摊面的时候,人群都拥堵在这一块,我被挤在人群外,看着一个印度厨拿起白色的面团,在手上揉了两下,就开始让饼飞一会。
那天飞饼主人心情很好,单手抛饼,双手甩饼都演示了一遍,四川人操着乡音的普通话:“牛逼了!”
飞饼制作的过程耐看,但其实就是在饼摊开后,放了菠萝馅,或者榴莲,香蕉,撒上白砂糖,用油煎到金黄即是了。
网红冰淇凌,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前几天刷微博,刷到可以吐烟烟的冰淇淋,才有幸知道“七窍生烟”的说法不无根据,没有到转身就在这里碰见了。
这款冰淇凌其实是煮出来哒,在锅里煮到掉了水分,所以刚拿到的时候完全就像是假的冰淇淋一样,脆脆的,有了吃冰淇淋味薯片的即视感。
我的嘴巴不够大,保不住整个冰淇淋,用勺子捣开了吃,嘴里的烟就没有那么大,路边有人从鼻子里冒烟出来,请问我是看到愤怒的黄牛了吗?
哈哈哈……
赶在大街上看花了眼,糖果酥饼一律过滤,飘忽不定的眼神落到锅盔身上,锅炉里的元宝盖,夹着牛肉,猪肉,葱花,悠悠的香味牢牢地往鼻子里钻。
过了军屯锅盔,转弯的地方,一群人行成四四方方的尖角,我顺势凑上去,朋友指着一条正要被钓上来的鱼,说:“快看,上钩了!”
我循着水花,一条一斤的鲫鱼被鱼钩线套住。
这里的四方水区是闲人钓鱼点,20块钱一个人,一根鱼竿和鱼线,可以不断地钓鱼,钓上来钓着直接提走,但有禁忌:鱼上钩后,不准扣鱼嘴,手不准放进水里。
成都多垂钓者,一条小河或者公路边的水塘,常有人躲在草丛间静静等待。朋友前两天来这里掉,一根鱼钩掉了两条多达4,5斤的鱼,完全图个乐子。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偶然间在路边见到粗粮小吃,玉米饼,现场研磨,现做现炸。
90后冲着稀奇买两块尝尝,70、80后完全是一袋一袋往怀里踹,不时传来回忆里的故事,小时候推磨摸出来的就是这样,还没有这样上好的玉米,不如这般金黄。咬一口,还是那个味道,像是站在锅边,没等饼沾碗,顾不得烫,就进了嘴里的模样。
在成都,没有什么是一顿串串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再来一份冷锅串串。
以前有朋友问我,冷锅串串是什么串串?
其实就是串串在大锅里煮好以后,放在汤盆里端上桌来。说是冷锅,大概是刚上来的时候,冒着热气有些烫嘴,但是一边吃着一边就满满变冷,待串吃饱,汤也冷到最佳可以的喝的温度。
但是,四川人都不喝冷锅串串的汤。
吃好串串,走回主街,刚想拍拍鼓起的肚皮,就被身后的吆喝声吓了一跳。
红彤彤的碗碗草莓压在绿叶上,我激动不已地打了个饱嗝,后悔自己没留点肚子给水果。侧身到路边被会跑的玩具车吸引。
记起小时候,隔壁的小男孩经常拿着他的模型赛车找我来玩,我们在凉席上接好轨道,一人拿着一个电动玩具车,数到3,2,1,就为自己的赛车加油~
事情已经隔了快要10多年,现在看到轨道上旋转奔跑的小车,周围的景色远去,像是还能回去遥远的童年时期。
朋友催促我快走,我回过神,再抬头,天气已经快黑下来了,拥挤的人群里没有缝隙可以让给回忆和忧愁,躁动的空气提醒当下才是盛典,我们磕磕绊绊地在路上像是吃了乌龟搬慢慢爬行。
元宵的重头戏最终用了马戏团结束。
鹏飞马戏团年年都来,前几年只要几块钱,前几天20快钱,我们到达目的地已经是最后一场。票价涨到了30元一人。索性买上了票,等了不多久就进了搭了好几天的帐篷。
这是我第一次去看马戏团,记忆一直停留在《苦儿流浪记》中的描述。
开场带我们回到了80年代的上海滩,《情深深雨蒙蒙》里的伴舞活生生的展现在我面前,请问还缺主场吗?说不定我可以顶上。
节目刚开始是杂技,大小杂技演员都有,小的可爱至极,大的演出卖力,但是到最后换来换去都是这几个演员,就开始视觉疲惫。中间的柔术表演,连表演的小女孩都在台上开始犯困了。
高空吊环,还是不错,靠着绳索的力量,空中的慢动作,配合恰当的音乐,让人觉得心里隐隐觉得温暖。看的人都静悄悄的,没有呐喊,也没有助威,最后是连绵的掌声。
马戏中间有朋友想看的“气功”,我们坐在舞台一侧,大师背对着我们,从台下上去的三个男人顶着木板,我半眯着眼睛硬是看见笔直的钢筋完成弧线,虽然震撼,但是任然心有余悸。
我一直等着动物表演,说马戏团里肯定有动物,没想到最后硬生生的是等到了主持人说结束,连猴子都没见到一个,失望是有的,但是跟着人群退出去,周围的黑色包裹着眼前这片歌舞升平的场地,心情慢慢回到兴奋。
回去的路上,我回头看了后面刺眼的光亮,是不是有孔明灯出现在头顶上方。
这样的狂欢会持续到凌晨12点,等到明天,这里还是一片寂静,回到那个安静看起来不足千人的小镇。
民俗的散文 篇10
唐、葛、周三将军生于公元前850余年的周朝。其母是山东登州凤阳九龙山脚人,家境清贫,与人为善。怀孕临产时喜遇仙气,一阵白光吓得生父倒地不起。婴儿白脸秀气,取名唐宏,字文明。三岁会做饭,四岁能砍柴,上山下地无所不精。后其母转嫁到一户姓葛人家,又生一子,临产时只见红光临门,生了个红脸公子,启名葛雍,字文东,一月会坐,二月能爬,三月出齐牙。不幸其父遇难身亡,孝满,一位姓周的汉子来赘,其母怀孕生产之时,恰逢山神过往,生了个黑脸的周斌,字文昌。三年长成大哥样。兄弟三人天资聪颖,力大过人,并商定每人拜师学艺,立志护国安民。大哥从师读书,智高八斗;二哥习医济世妙手回春;小弟学武九龙山,除恶扬善。不久三兄弟闻名于世。受周厉王御封为官。厉王好猎,荒废朝政。三兄弟联名起奏:“先王勤政爱民,天下归心……”屡次苦谏反遭厌恶。后离周游吴。吴王留为重用。不久楚国举兵伐吴,吴王惊慌失措。兄弟誓死报吴,共献良策,率兵征服楚国。吴王对之重赏,三兄弟推辞:“我等是客,表彰吴国将士才对。”不久,周厉王打猎身亡,宣王即位,即招三官回国重封。三兄弟理整朝纲,并降服五方使者。接着宣王派遗三官赴东衮赐粮赈灾,扬善除恶,奖励农耕,拨乱反正,安抚百姓。民众感恩不甚,三兄弟加封候爵,深受历代百姓敬仰朝拜。
宋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东游岱岳,到山门,忽见三仙自天而降。皇帝惊问,三仙回答:“臣受天命护驾来也。”真宗即封三仙为将军。后人遂称唐、葛、周为三将军。唐把印、葛掌戟、周执简。各人身披金甲,凛气浩然。1123年徽宗敕赐“威佑三将军”之庙匾。
宋宣和年间,三将军体察民情云游龙溪,目睹龙溪境内久旱无雨,瘟疫流行。众将军即发慈心,施神威,济赐甘雨,消灾驱邪。百姓感恩戴德,择地西应(时称清音谷)水口外为之建庙宇塑金身。从此,龙溪百姓世世代代在三将军殿逢旱求雨,遇邪祈医。特别是远近村民每逢新生婴儿犯箭忌,出麻疹,生痘疮,或领养不顺者即拜认亲爷,或焚香许愿。无不逢凶化吉有求必应。甚至宁波、台州、金华等地也不乏前来求认亲爷的善男信女,有道是:唐葛周抑恶驱邪威震遐迩,三将军济世扬善恩泽古今。
尽管时势无常,历代香火不衰。
相关文章
想着一个人2000字散文2023-06-09 16:21:24
青春下站散文1100字2023-06-07 11:29:06
关于土豆的爱的散文2023-06-15 08:27:27
适合朗读的散文2023-06-08 14:47:27
适合小学生朗读散文2023-06-08 14:25:29
故乡,是心底的痛散文2023-06-16 19:42:1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