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

时间:2023-06-07 16:21:10 文/秦风学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1

  现代人因忙碌于社会的竞争与个人的生存,常常匮乏于与自然的和睦与亲近。当你偶尔发现那些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好故事时,或许能够使你暂时忘却那人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今天在小学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便深深地沉浸在那美好故事的陶醉之中,心灵如被清泉涤荡过一般舒爽润泽。

  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10余年里,他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像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

  这位老人便是吴庆恒,人称海鸥老人。

  文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这故事是多么感人,而我们在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善待动物。

  海鸥的栖息地是滇池,而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花了这么多钱,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会被污染有几大原因,而这些原因,几乎都是人为造成的,他们乱丢垃圾,乱排放工业污水,滥砍滥伐滇池旁的树木。现在的滇池,就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海鸥们在那里已无法生存人们应向文中的老人学习,把动物视为自己的亲人,照顾它们,爱护他们!

  是爱让两个原本不相连的心紧紧地相连在一起;是爱让他们变得亲密无间;是爱让大自然变的平等、友爱、和平起来。老人的爱像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海鸥的心灵;老人的爱像柔和的小雨,滋润着海鸥的翅膀。即使老人已经不存在了,但他的微笑也会变成温暖的阳光,沐浴在海鸥柔软的翅膀上!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2

  读了《老人与海》,我便被主人公乐观,勇敢与执着的硬汉形象所深深吸引。

  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两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归航途中,多次遭遇鲨鱼袭击,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在这期间,老人以非凡的勇气,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饥饿,疲劳和伤痛,一次次地超越人类的极限。但我们从中没有看见一滴失败者的眼泪,却分明看到强者失败时高傲的微笑,他是一个硬汉,是一个虽败犹荣的英雄。

  这是一场孤独的历程,一个人划着一条小船缓缓地驶向远海,被大鱼拖着在漫无方向,复杂的洋流中四处飘荡,那种令人恐慌的迷失感,就像一个人在黑夜森林中寻找出路一样,老人只能和自己对话,和鱼对话,和大海对话。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被打败的可以是肉体,但绝不能是我们的意志。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当一个人的意志坚不可摧时,那么便没有任何事物会再让你畏惧。

  所谓的“背运”,从未在老人心里起过一丝涟漪,他在大海上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却始终没有产生退缩的心理。而反思我们现在所定义的挫折,磨难,难以跨越的荆棘,是何等的肤浅。或许,面对这些,老人的脸上只有淡淡的不屑。

  尽管老人最终并没有将大马林鱼安全地带回家,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老人难道就不是一个令人崇敬的胜利者吗?因为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他在精神上取得了虽败犹荣的胜利。在暗潮汹涌的海面上,残破的小船,冷冷的海风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味,也许这才是人真正害怕的,唯有不羁的灵魂,才能与大海对抗,与自然对抗,与命运对抗,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即使他不曾成功过。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3

  一位月工资仅300元的退休老人,每天步行十多公里到昆明的翠湖去给海鸥们喂食,为此花去了大部分的钱,而自己节衣缩食,吃的东西甚至还比不上海鸥。一天天,他喂海鸥的本领越来越纯熟,海鸥和他之间,也建起了深厚的情感。不幸的是,一天,老人去世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生前的遗像搬到海边。可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海鸥们边一窝蜂的飞了上来,它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他们就像是给老人守灵的儿女,久久不愿散去。

  这是一份多么感人至深的情谊啊,老人对海鸥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全心全意的照顾,而海鸥也用同样真挚的情感去回报老人。我相信,动物一定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海鸥对老人如此信任,亲密呢?

  读罢这篇文章,我突然想到了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人们为了得到胆汁,赚取钱财,对黑熊们进行活体取汁,还给黑熊穿上了防止自杀的铁马甲,让黑熊们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在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下,有一只母熊在人类要对她孩子开肠破肚之际,撑开铁笼子,把自己的孩子撕碎,因为它不愿意让小熊在地狱里生活一辈子!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情啊,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警醒吗?

  在加拿大,新生的“白毛”格陵兰海豹是禁止捕猎受保护动物。但一等到它们的白毛开始脱落,也就是出生12天后海豹捕猎者便可合法捕猎这些海豹幼崽。海豹幼崽成为捕猎目标的原因是它们的皮处于“最好”状态,可售到最高价。人们为获取海豹的毛皮而捕杀它们,这些毛皮大多被出口,用于国际时装市场。而海豹尸体却像垃圾一样被扔在冰面之上,任由他们腐烂。并且,有许多海豹都是在尚有知觉的情况下被开膛破肚的!之所以海豹们会有这样的遭遇,是因为一些人们对皮草的疯狂追求,试着想想,只为了自己外表上的光鲜,却断送了可怜而无辜的生命,这样做,是不是太不人道了呢?

  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老人一样充满爱心的人,他们热爱动物,保护动物,为动物付出了许多许多......在这里我只想说,人与动物之间一定要平等共处,否则,终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4

  在故事繁多的世界里,有感动的、伤心的、兴奋的……故事。而《老人与海鸥》却带给我非一般的感动。

  《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平凡又高尚的故事:老人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食;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不忍心离开“亲人”的事。

  在课后,我一直都带着疑问:这位老人究竟是谁?海鸥与他无亲无故,为什么要照顾它们?资料书给我带来了答案:原来,这位老人的真名叫吴庆恒。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里进城给它们喂食,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犹豫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假如说老人对海鸥的爱是无私的爱,那么海鸥对老人的情是震撼的情!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在清远,有一位市民救了一只喜鹊,小喜鹊伤口渐渐好了之后,怎么也不肯离开自己的恩人。就算你把它赶走,过多一会儿,自己又会飞到恩人的肩膀上。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你对动物好,动物也会对你好,每种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会报答对自己好的人。

  用文字也能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在语文书上,介绍了许多歌颂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的文学作品。我还看过沈石溪的《藏獒渡魂》。我认为这篇小说歌颂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藏獒本是一种很凶恶的动物,但经过长时间的感情相处后,一切冷冰冰的东西都会融化。

  原来,人与动物之间也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啊,我以后得在生活中多找找此类的故事!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多关心被人漠视的小动物,争当热心小市民!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5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这是我读《老人与海鸥》的感想。

  这篇文章讲述了老人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表现了海鸥与老人的深厚情谊。

  对于这篇文章,我是深有感触的,因为我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中午,我放学回家,在路上看见了一只黑白相间的猫,它可爱极了,圆圆的脑袋,一双大大的眼睛,和四只嫩嫩的小爪子,它没有长牙,也没有长指甲,我想它一定是出生不久的小猫宝宝。它的眼睛转来转去的,像是在找什么东西,我想它一定是找不到它的主人了。我刚想走过去喂它点吃的,可没想到,我刚迈出去第一步时就有看见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青年走了过来,他看见这只小猫后非常生气的说:“你这只野猫,别拦我的路,快滚开”小猫像是被青年的话吓着了,连动都不敢动,只见那个青年用脚毫不留情的把小猫踹到一边,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我心疼的看着小猫,快步走到小猫面前,把我手中的一块饼干递到它嘴边,它看着我,闻了闻嘴边的饼干,又舔了舔,慢慢的吃起来,吃完后还舔了舔我的手指,并且扬起它那可爱的小爪子,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我想抱它回家,又怕主人来找它找不到,就对他挥挥手告别了。

  既然人与动物之间能建立起深情厚谊,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爱了。

  记得有一次,上美术课时,陈丽丽不借我剪刀,我气得火冒三丈,一下课,我就和她闹翻了天,最后我和陈丽丽就绝交了,事后我经常忍不住想跟她说话,可又不敢,最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了一张纸条塞进陈丽丽的书桌里,纸条上定写着:“陈丽丽,那天是我不对,我们还是和好吧”,她看到后,也同意和好,最后,我们俩人决定清除隔阂,相信我们的友谊会与日俱增!

  充满友爱的社会是美好的。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对别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互相关爱,那么我们的社会不就成了美好的和谐社会吗?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6

  现代人因忙碌于社会的竞争与个人的生存,常常匮乏于与自然的和睦与亲近。当你偶尔发现那些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好故事时,或许能够使你暂时忘却那人欲横流的现实社会。

  今天在小学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便深深地沉浸在那美好故事的陶醉之中,心灵如被清泉涤荡过一般舒爽润泽。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10余年里,他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像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这位老人便是吴庆恒,人称“海鸥老人”。文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读后感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这故事是多么感人,而我们在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善待动物。海鸥的栖息地是滇池,而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40亿元。花了这么多钱,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会被污染有几大原因,而这些原因,几乎都是人为造成的,他们乱丢垃圾,乱排放工业污水,滥砍滥伐滇池旁的树木。现在的滇池,就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海鸥们在那里已无法生存……人们应向文中的老人学习,把动物视为自己的亲人,照顾它们,爱护他们!是爱让两个原本不相连的心紧紧地相连在一起;是爱让他们变得亲密无间;是爱让大自然变的平等、友爱、和平起来。

  老人的爱像阳光一样温暖,照亮了海鸥的心灵;老人的爱像柔和的小雨,滋润着海鸥的翅膀。即使老人已经不存在了,但他的微笑也会变成温暖的阳光,沐浴在海鸥柔软的翅膀!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昆明的一位老人为了给冬天飞到翠湖的红嘴鸥喂食,而不惜自己年迈衰老的身体,每天步行十公里给红嘴鸥喂食。

  也许是老人的行为感动了红嘴鸥——在老人死后,红嘴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惨画面。同时也让我们看出了老人对海鸥的那份独有的爱。

  当我的目光已扫过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字时,我被老人的行为震撼了,这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是被老人奄奄一息时心里仍然想的是海鸥的思想给震撼了。

  回头再想想文中的内容,老人那把海鸥看的比自己命还重要的精神牢牢的印在我的脑海中,那每天步行十公里到翠湖喂海鸥风雨无阻的精神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中。

  拿自己和老人一对比,明显的衬出老人的不容易:先不说我们小学生,就拿一个精力旺盛的青年人来说,他能和老人一样坚持每天坚守自己的诺言么?不能!更何况一个正应享受安逸生活的老人。

  所以,我想说的是:既然一个即将驾鹤西去的老人都能坚持,我们为什么不能?先不说什么用生命去关心动物,就先反省反省你有没有伤害动物?

  如果有,请你不要再伤害动物,要关心动物;如果没有,那就请你以后更加关心动物。

  其实,动物也和人类一样的,不仅人有感情,动物也有感情,正如文中写道。老人死后,海鸥在他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这些动作不都是海鸥在为老人做一个白翼天使为他守灵么?

  这篇文章使我想到另一个故事:一个非常喜欢鸟的青年发现了受伤的喜雀,他马上给喜鹊治疗,并且用最真挚的爱来关心它,每天还给他提供丰盛的食物。渐渐的,喜鹊的伤好了,于是青年决定放飞它,可每次喜鹊都飞回来,落在他的肩膀上。这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青年用心照顾喜鹊,所以喜鹊不忘恩。这件事也可以证明万物都是有情感的。

  世界万物都具有情感!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8

  在课文的世界里,有感动的、伤心的、高兴的……课文,但老人与海鸥却带给我无比的感动。作文

  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平凡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老人视海鸥为自己的亲人、儿女,给海鸥喂食,取名字,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看待,而且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4元的饼干,而他唯一的奢侈品只是3毛一包的金沙江香烟;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他们好像在为老人守灵,不忍心离开“亲人”的事。他们也许已经明白老人已经死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所谓的“老人”其实是一张遗像,真正的老人已经不在了……但他们依然在用声声的鸣叫呼唤着老人,他们一定是认为自己的呼唤能把老人叫回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课后,我一直带着疑问:这位老人究竟是谁?海鸥们与他无亲无故,他为什么要对海鸥好呢?为什么要照顾他们?像他这样的老人,应该是躺在摇椅上,好好度过晚年,但为什么这个老人这么特殊呢?……种种原因给我带来了困扰。电脑给了我答案,老人觉得海鸥是幸福鸟,吉祥鸟。海鸥在的地方,那儿的人就会快乐,就会幸福。老人名叫吴庆恒,是昆明人,那儿的居民都把他称为“海鸥老人”。只要在当地,红嘴鸥“驾临”,老人每天都徒步几十里给海鸥喂餐,风雨无阻。老人每月退休工资只有三百零八元,大部分都用来给海鸥买食物,他舍不得坐车,所以每天步行20公里给海鸥喂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你给动物感情,相对的,动物就会回报你。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你对动物好,动物也会对你好,每种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会报答对自己好的人。即使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经过长时间的感情相处后,一切冷冰冰的东西都会融化。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9

  现代人因忙碌于社会的竞争与个人的生存,经常匮乏于与自然的和睦与亲近。当你偶然发现那些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好故事时,或许能够使你暂时忘却那人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今天在小学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便深深地沉浸在那美好故事的沉醉之中,心灵如被清泉涤荡过一般舒爽润泽。

  在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徘徊着一个孤独的老人。10余年里,他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喂养着像他儿女一样的海鸥们。(读后感网整理)

  这位老人便是吴庆恒,人称“海鸥老人”。

  文章讲述的是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天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这故事是多么感人,而我们在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善待动物。

  海鸥的栖息地是滇池,而滇池污染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话题。为了净化这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国家和云南省相继投入滇池污染治理的经费突破了 40亿元。花了这么多钱,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滇池会被污染有几大原因,而这些原因,几乎都是人为造成的,他们乱丢垃圾,乱排放工业污水,滥砍滥伐滇池旁的树木。现在的滇池,就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海鸥们在那里已无法生存……人们应向文中的老人学习,把动物视为自己的亲人,照顾它们,爱护他们!

  是爱让两个原本不相连的心紧紧地相连在一起;是爱让他们变得亲密无间;是爱让大自然变的平等、友爱、和平起来。老人的爱像阳光一样暖和,照亮了海鸥的心灵;老人的爱像柔和的小雨,滋润着海鸥的翅膀。即使老人已经不存在了,但他的微笑也会变成暖和的阳光,沐浴在海鸥柔软的翅膀上!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10

  在我们的身边,一定会有一些感人肺腑的事情。今天,我学了一片令我感动的课文——《老人与海鸥》。

  这一篇课文,是发生在昆明的一件真实故事:在昆明的翠湖,有这样的一个老人——他的背已经驼了,他身着褪色的过时布衣,背着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推了色。正是这样一位生活简朴的老人,无私地饲养着一大群住在滇池的海鸥们。这位老人一到冬季,每天必来,而且每天都装着一大塑料的饼干丁。老人在喂食的时候,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围栏上,撮起嘴向鸥群呼唤。听到呼唤的海鸥们立刻应声而来,几下子就扫得干干净净。十多年了,老人待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十多天后,老人去世了。

  看到这一个消息,我仿佛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们昔日的相依相随……心想,这么伟大的老人为什么要早早地和他最心爱的海鸥们离别呢?我继续往下看。

  人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摆放在翠湖边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了过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海鸥们急速扇动着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自己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们竟然肃立不动,在老人的遗像前站成了两行。我知道,这是海鸥们忘不了老人对自己的恩情,默默地为老人吊唁。

  当人们不得不去收起老人的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这让我体会到了海鸥们对老人那震撼人心的情感。

  虽然老人走了,但是海鸥依然在飞。我想这群海鸥们在老人的心里,一定是和自己最相亲相爱的“家人”了。

  读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人类的世界中,动物也是一道亮丽美好的风景线。与动物们和平共处,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绚丽,更加多彩。

  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动物,不让它们受到任何伤害。我们要动起身来,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11

  人与动物是和谐的,许多家里养的动物,都要好好的去对待它们,可是动物为什么是自己的“亲人”?谁又会吧平平常常的红嘴鸥当成自己的“儿女们”的呢?这老人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着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褪色了,这位老人就是昆明一座工厂的退休工人,他就叫吴庆恒。吴庆恒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外赶到翠湖边上,只为了给海鸥送食,跟海鸥相伴。

  这位老人一到冬天,每天必会天天赶往翠湖边上。为飞往昆明的鸥群喂食,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相依相随。还给这些红嘴鸥起了名字。在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就算这样,老人也能清楚。并且海鸥是通人性的,老人喊过谁的名字,这只海鸥就会飞向老人。而且海鸥也认为这位老人是自己的亲人。十多年饿,老人依然一到冬天,他必会赶来喂海鸥们,可是就在这10多天后,老人去世了,但人们把老人的照片放大后,放在翠湖边上,那群海鸥竟然在遗像前站成了两行,似乎在瞻仰老人的遗容。

  任何动物都是通人性的,只要你能好好的对待它们,那些动物自然也会好好听你的话,对你更友好。反而,你整天训它们,对它们十分狠毒,它们自然不会对你好,更不会听你的话,还有可能对你发起攻击。人互动无之间是平等的,也是要互相尊敬的。不是它们不管主人怎样欺负他们,它们还要对主人好的'!

  人和动物之间经常友好的感情,动物们会懂得。动物们都有善和恶的两种面目。不是狗熊、老虎就不能成为人类生活上的朋友。只要友好的对待它们,按照他们的一员去做事,那时间不长,自己肯定能跟动物世界里的生物们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用传统的方法,比如用鞭子抽,等等驯服它们,那么它们在内心深处一定会十分愤怒。只是用暴力的手段将它们“打服”,虽然它们表面上看起来是服从命令了,只要它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反抗。那就是人类的不对了。只要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动物们的理念上想一想,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用自己主动愿意和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动机去感化它们,那这些小动物们,一定会与你留下深厚的友谊!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12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散文,散文的题目为《老人与海鸥》,在你漫不经心去阅读这篇散文的时候,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在《老人与海鸥》中讲述了一个平凡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老人视海鸥为自己的亲人,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看待,每天给海鸥喂食,还给它们取名字。当水面上跃起了两只海鸥,它们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在老人手上啄食。老人边给他喂食,边对它们聊天。念到这,我不禁想到:啊!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多么真切。

  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好像不忍心离开“亲人”。他们也许已经明白老人已经死了,摆在自己面前那所谓的“老人”其实是一张遗像,真正的老人已经不在了……但它们依然在用鸣叫呼唤着老人,它们一定是认为自己的呼唤能把老人叫回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读到这,我一直有个疑问:这位老人究竟是谁?海鸥们与他无亲无故,他为什么要对海鸥好呢?为什么要照顾他们?老人他为什么要每天不辞辛劳的走20余里去喂海鸥?像他这样的老人,应该是躺在摇椅上,好好度过晚年,但为什么这个老人这么特殊呢?……书给我了答案:老人觉得海鸥是幸福鸟,吉祥鸟。海鸥在的地方,那儿的村民就会快乐,就会幸福。老人名叫吴庆恒,是昆明人,那儿的居民都把他称为“海鸥老人”。只要在当地,老人每天都徒步几十里给海鸥喂餐,风雨无阻。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在清远,有一位市民救了一只喜鹊,小喜鹊伤口渐渐好了之后,怎么也不肯离开自己的恩人。就算你把它赶走,过多一会儿,自己又会飞到恩人的肩膀上。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你对动物好,动物也会对你好,每种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会报答对自己好的人。即使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经过长时间的感情相处后,一切冷冰冰的东西都会融化。

  从这篇感人,美丽的文章中,让我看到了老人说是美好的人性,倒不如说是海鸥美好的品性。而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在这美好人性与美好品性之间相通着的东西——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如此动人!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1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昆明的翠湖公园,是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在冬日里,翠湖公园总会有一位老人,他叫吴庆恒,老人的背已经驼了,穿着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着一个褪色的蓝色布包,他每逢冬日,他都会从城郊徒步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公园,只为了给海鸥送餐,给海鸥做伴。这位老人每个月的退休金有三百多元,可是绝大部分都给海鸥买吃的了。老人知道,海鸥最喜欢吃饼干,一斤饼干四块五毛钱,老人毫不犹豫的买了,可自己奢饰品只有两毛一袋的香烟。

  老人去世了后,人们把老人的照片放到翠湖旁边,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大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以前都大不相同,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样。海鸥们轮流从老人的遗像前飞过,像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一样。老人的“儿女”们纷纷落地站在老人的遗像前排成两行,肃立不动,好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这使我想起了我以前看过的一条故事:一位老人独自在老家,他的儿女都在城里上班,很少回家,儿女给老人买了一条狗,为老人解闷,当时狗到老人家时只有一岁多,老人每天跟狗同吃同住,有好吃的分狗一半,就这样,一晃就是20多年,老人已经很老了,狗也成了老狗,老人临去世前对他的儿女说要照顾好这条狗。老人去世后狗趴在老人的床上,一动不动,什么也不吃,于是老人的儿女就带狗去老人的墓地,没想到,狗在老人的墓地周围转了几圈就一头扎进河里,再也没出来。

  我想对远在天堂的吴庆恒老人说:“尊重生命的人,必将被生命尊重。您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海鸥们也会把你当成它们的父亲。我要向你学习,要保护动物。

  我被动物们的这种让我意想不到的行为感动了,我以前一直以为动物对人类的感情很少,读了这篇课文我才知道动物其实对人类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动物的生命,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爱护小动物,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爱。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14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得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的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这是老人与海鸥一文中的一段情节。读到这里,你是否会和我一样流下眼泪?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和海鸥的故事。老人没有亲人,每到冬天他就和海鸥相依相随;这位老人一个月只有三百多元退休金,一半要给海鸥们买饼干。他每天都要徒步行走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边,不舍得作五角钱一次的公交车,自己只抽三角钱的香烟。衣服,蓝色布包,就连装鸟食的大袋子都用的褪了色。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必来。拿着装满鸟食的大塑料袋,赶到翠湖给海鸥喂食。这样的日子以坚持就是十几年呀!这位老人和海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老人去世了。

  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时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海鸥们看见,突然朝遗像扑来,连声鸣叫。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读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眼泪在一次流了出来。

  从这篇美丽的文章中,让我看到不如说是老人美好的人性,倒不如说是海鸥美好的品性。而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在这美好的人信与美好的品性之间相通着的东西——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的美好,如此动人!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6)_读后感15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生活很充实,他的背已经驼了,身穿一身褪色的旧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他就是吴庆恒。他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来给海鸥们送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他们之间真是亲密无比。

  当老人逝世的消息传来时,老人的“儿女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过了一会海鸥们纷纷落地,在老人的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翼天使。当我读到这时,我的心情很沉重,我联想到了大姥姥逝世时的情景,我们都悲痛欲绝,失声痛哭。我一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大姥姥那慈祥的面孔,再也得不到大姥姥的爱抚了我立刻扑到大姥姥的遗像前,抱着遗像失声痛哭。从我想到大姥姥逝世的情景,可以想到海鸥们的心情,他们一定很伤心。当记者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我想海鸥们一定会说:“求求你们不要收走遗像,让我们在多看看一眼吧。”

  我知道,这一定是因为老人生前为海鸥做了太多太多了,所以,海鸥们才会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老人的逝世,当成自己亲人的逝世。

  你们看了这个故事后,难道还去打鸟么,只让自己欢乐,那你们有没有想过,鸟也有家,你打的鸟,也可能是一个妈妈,也可能是一个小孩子、和你一样大的小孩子。所以,请你们不要再有这样的想法,鸟儿也要一个和谐的家,当你想去打鸟时想一想,你失去妈妈的心情;当你想去打鸟时,请你去换位思考,把鸟儿就当成你自己。

  同学们,请你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不要伸出你那双邪恶的肮脏的手,一定要伸出你那善良的干净的手,不要去破坏动物们的家园,让动物们也有一个和谐的家园。

  虽然老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的留在了世上,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一位老人平凡而伟大!

相关文章

打不败的硬汉精神——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2023-06-12 22:34:25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汇编十五篇)2023-06-18 08:45:52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通用十五篇)2023-06-13 15:40:31

老人与海读后感(集合十五篇)2023-06-03 23:47:47

实用的老人与海鸥教案四篇2023-06-19 11:01:41

老人与海英语读后感范文00字(精选五篇)2023-06-06 11:02:2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