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考网

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3-06-13 13:10:27 文/秦风学 文学北考网www.beiweimall.com

  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篇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眉州眉山人 代 家。

  2、解释加粗的词。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有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1)、 理由: 。

  (2) 理由: 。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诗夜游》即写于此时。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6、“念无与为乐者”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本文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处景色描写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9、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突出这一点“闲”,请你写出文中的几个“闲”?

  10、本文作者借月抒情,与其《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相似之处是哪一句?并谈一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

  11、德国的荷尔得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有人评价苏轼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人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

  12、“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为这一句写一段批注性文字,体会这一句的妙处。

  13、按原文默写: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院中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 。

  14、本文对月色的描写非常成功,使作者情感的抒发自然流畅,没有斧凿之迹。古诗文中还有很多关于月色的成功描写,请举出几里例。(至少两例)

  15、作者月夜游寺,情融于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拟一组含“月”字的五言或七言的对偶句。

  参考答案:

  1、《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文学

  2、窗 高兴愉快的样子 想到,考虑 睡觉

  散步 形容水的澄澈 相互错杂 只是

  3、(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2)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3)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同,命运相同。

  4、(1)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2)、仕途失意的落寞。

  5、见月色之美的欢喜之情。

  6、(1)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

  (2)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寻访好友的举动。

  7、空明、澄澈。 被贬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8、欣赏如水月色、婆娑的月影时的愉悦快慰之情。

  9、“入夜”即“解衣欲睡”,是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是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

  10、“庭下如积水空明” 被贬之后,内心孤独、失落,而又刻意达观的复杂情怀是一致的。

  11、苏轼写这篇文章时已被贬黄州将近四年,作为一个有济世之才的读书人,长期被闲置,内心一定是异常苦闷的,但苏轼在这种情况下,能超越自我,月色在他的眼中那么富有人情味,这种通过赏月来摆脱抑郁之情,在欣赏自然美景中达到忘我的思想境界,不就是一种诗意人生的体验吗?

  12、作者把无情感的月亮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衬托作者欣喜的心情,在作者的笔下,那柔美的月色是那样善解人意,当作者孤寂无聊的时候,它悄悄地溜进屋来慰藉作者。

  1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5、(1)倚树听流泉,开帘见新月。

  (2)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语文《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及答案篇二:

  【快乐积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 水中藻荇交横(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户( ) (5)盖竹柏影也(  ) (6)但少闲人(   )

  2.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父    、弟    合称“三苏”,三人同在“       ”之列。

  3.选出下列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 )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 )

  6.苏轼还写过其他的一些关于月的诗词、散文,请你举出两例。

  7. 有一天,本文作者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因有其他客人,先请他到书房歇息。恰巧,案头放着一篇王安石未写完的诗稿。题目叫《咏菊》,开头两句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秋菊跟春花不一样,它能和寒霜鏖战,宁枯在枝上,也不凋谢零落。说西风“吹落”“满地金”,太不符合实际生活了。于是提笔又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了他的续诗,心中好笑,便借机把他从京城调往黄州作官。苏轼不服气,对王安石的报复行为十分不满。一次大风过后,惆怅之中,他闲步花园,却真的见到了菊花纷纷下落,满地铺金的情景,才知道黄州的菊花与别处的不同,同时感到自己的续诗也是不妥当的。

  (1)故事说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是事实吗?

  (2)菊花是不是真的不会脱落?你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吗?

  (3)这个故事给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阅读驿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步: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

  10.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段属于     ,第二段属于     ,第三段属于。

  11.文中两个问句是什么问句?他们的实际意思又是什么?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月下庭院月景的比喻句是:

  (2)写月夜散步心情,表现与张怀民的感情息息相通的句子是

  1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美文共享】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思考: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殆可熟物(    )  (2)循山而东(    )

  (3)折处辄为潭(    )  (4)俯仰度数谷(   )

  2.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1)殆可熟物(    )

  (2)雪溅雷怒(    )

  3.翻译。

  (1)雪溅雷怒,可爱可畏________________。

  (2)击汰中流,掬弄珠璧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于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记叙了作者和儿子苏过从白天出游到晚上归家这一天的活动,着重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片断。

  5.《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________喻月,后文是以________喻月,形象生动;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抓住两文中的比喻句揣摩)

  ★答案及点拨

  快乐积累:

  1(1)愉快地,高兴地(2)交叉错杂(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5)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6)连词,只是,不过

  2.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宋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

  3. B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5. A.√B.×C.√ D.√

  6. 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等。

  7. (1)故事中说,苏轼是因为乱改当时做宰相的王安石的诗受到报复而被贬黄州,这是虚构的。事实告诉我们,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的。苏轼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与王安石的政见确有不同。(这道题是活用文学史常识)(2)菊花有两种,一种花瓣结密的不落,一种花瓣不十分密的会落。所见菊花以前者为主。黄州的菊花却以后者为主。(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源泉。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阅读驿站:

  8. 考虑、想到 ;散步、漫步

  9.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0.记叙  描写  议论、抒情

  11. 反问句。哪里的夜晚都有月,哪里的院中都会有竹柏,都可能有这样的月色。

  1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 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美文共享:

  1. (1)大概(2)沿,顺(3)就(4)走过

  2. (1)形容词的使动方法,使物熟(2)名词作状语,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

  3. (1)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既可爱又可怕。(2)在江心划船,捧弄船桨击起的水滴,发亮似珍珠,圆月的影子沉浸的水里,洁白如宝玉。

  4. 佛迹院、观山烧、玩江景

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2023-06-06 02:32:34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及注释2023-06-17 00:26:21

记承天寺夜游2023-06-07 16:28:36

记承天寺夜游的基础知识2023-06-12 11:54:27

记承天寺夜游的导学案2023-06-05 14:56:45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2023-06-10 13:31:5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