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练习一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o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 寝:睡 但:只是 相与:共同,一起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户:门 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 至:到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练习二
一、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二、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无与乐(lè)者
遂(suì) 藻(zǎo)荇(xìng)
2、释词:
解衣: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亦未寝:
相与:
空明: 交横:
盖: 但:
闲人: 耳:
三、译句:
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理解: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2、读第一层,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
地点:
夜游原因:
3、文章描写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写出了月下景色的什么特点?
赏析这一描写景物的句子:
4、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写出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感慨?
其他题目: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5、如何理解文中的“闲人”?
6、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7、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
五、层意与中心:
1、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指出其表达方式,并概括层意:
2、默写本文的中心: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相关文章
贾平凹散文的特点2023-06-03 03:50:31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2023-06-02 06:03:19
贾平凹作品秃顶2023-06-02 01:24:15
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结构2023-06-02 00:54:51
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2023-06-14 01:38:53
贾平凹的经典名言2023-06-16 03:02:0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