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阅读心得1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等。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杰作。仔细看了,确实名副其实。
该书以贾、石、王、薛四大家族勾心斗角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两大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制度下人物丰富多彩的世俗情怀和悲剧命运。该书以嘉福为中心,描写了从朝廷到市井的世态人情,用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贵族少年的日常生活、游戏、读书、社交。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金陵十二钗》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缩影。其实《嘉福》中有很多矛盾,看似是用锦缎和火来烹油绽放的:家族统治者和叛逆青年的矛盾、主仆矛盾、上层奴隶和下层奴隶的矛盾、统治者之间不同派系的矛盾、官员之间的矛盾……在整本书中,贾宝玉对大观园的殴打和抄袭是整本书所有矛盾的集中爆发点。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薛宝钗是傻子也是傻子,王熙凤的办公室最好。李纨就像一个“死檫树”。迎春是“怒死人”,史湘云直言.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令人回味无穷。其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我最喜欢的。
贾宝玉,生而有玉,聪明机智,对贾家寄予厚望。他的思想是叛逆和前卫的。在他心目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只能分为善、恶、美、丑,不能分高低贵贱。他鄙视假教义的老师,不相信男尊女卑。他珍惜女孩,认为女儿的家是水做的,清新可爱,是钟灵郁秀的家。后来,贾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她家的财产被没收,祖母和袁春去世,迎春被虐待,远嫁滩纯,苗玉被抢劫.特别是被人扒了嫁给宝钗,使黛玉的灵魂转离恨天,贾宝玉受到了很大的精神打击。你会去哪里,情况不一样,世界很冷,世界又暖又冷,这让他恍如身处水中月镜中花,时而癫狂,时而痴呆,时而清醒异常。在顿悟了一切后,贾宝玉最终“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悬崖撒手”而去。
林黛玉同样是一个优美的女性。她楚楚可怜,多才多艺,多愁善感,充满诗情画意。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她敏感小性,不懂人情世故。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做最真实的自我。她执着于爱情,却又压抑着自己。在封建社会传统道德的打压下,贾宝玉娶了端庄大方的薛宝钗,成就了“金玉良缘”。而她却苦恋无果,最终泪尽而逝。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随着一纸抄家皇令的下达,赫赫扬扬的百年荣宁二府顷刻间大厦将倾。那些如水般清纯的女性也惨遭厄运。黛玉泪尽而逝,宝钗独守空房,惜春落发为尼……真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合上书页,书香犹在手中。走进红楼,感知一曲悲歌一段梦。
《红楼梦》阅读心得2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过《红楼梦》——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周汝昌也曾这样评价过《红楼梦》——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的“文化小说”。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
《红楼梦》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研读了一下《红楼梦》,才理解了为什么有那多人钟情于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研究“红学”。
就思想内容来说,《红楼梦》有着卓越的成就,在艺术技巧上也有同样的很高的造诣,前几天在网上看过有法国人这样的评论说,《红楼梦》的作者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曾经对《红楼梦》的认识仅限于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也曾为过他们的爱情而叹息,可惜。现在重读一遍,就像品尝浓郁的茶一样,觉得爱情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不能缺少的元素罢了
《红楼梦》这本名著是曹雪芹以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贾、史、王、薛四个家族为背景,并且以贾府家事利益和宝玉的一生为主题,通过对这个封建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的讲述,揭露并深刻批判了腐朽和黑暗的封建社会,并暗示着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趋势。
《红楼梦》第一章就讲了一个神话,在灵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灌溉,又因灌溉过多故五内郁结。到最后石头变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如何成了宝玉,我们不知道,只觉得充满着神话的神秘和浪漫的色彩,颇引人入胜。
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核心的一部分,分别写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个奇女子。每个女子都有不一样的命运,她们统统被放在了“薄命司”。与此对应,在歌曲的最后,宝玉又形象的对其总结,像欠泪的泪已尽的黛玉,富贵的金银散尽的宝钗,欲知命短问前生的元春,分离聚合皆前定的探春,还有为官的家业凋零的湘云,无情的分明报应的妙玉,欠命的命已还的迎春,看破的遁入空门的惜春,痴迷的枉送了性命的凤姐,有恩的死里逃生的巧姐,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的李纨,冤冤相报岂非轻的可卿。所谓红颜薄命,也就如此了吧。
开头曲《枉凝眉》中这样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曹雪芹运用了诗歌,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手法,诠释了这样一部笑着含泪的悲剧,
鲁迅曾这样评价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_,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王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红楼梦》阅读心得3
林黛玉真可怜啊!这是我第12次为林黛玉叹息。唉,老天真不公平啊!也不知是第几遍阅读《红楼梦》了。贾府,一个大家庭,一个充满着悲欢离合的大家庭。贾宝玉和众姐妹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学习,那时的他,怎会知道,自己将面临一场生死离别?《红楼梦》,多情善感,不像那《三国演义》气势如虹,不像那《水浒传》惊天地泣鬼神,更不像《西游记》,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危险。可就是这样和谐的一家,结局却是悲惨的。
多少人死去,多少人离开,又有多少人忍受着孤独和凄凉!林黛玉,集宠爱于一身的妙龄女子,她善良美丽,但可惜世态凄凉,最后也只能将那一丝不甘和那为泯的爱意带进棺材。我声泪俱下。不是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么?在林黛玉气断身亡的时候我也伤心欲绝,好可怜!!宝玉竟然会误娶薛宝钗!其实再想想,如果贾母等知道黛玉的病是“心病”的话,她们是不是会让黛玉嫁给宝玉来冲喜呢?那是不是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呢?我这是不是孩童之言呢?如果朋友与朋友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能多一份理解,是不是就会少一份伤心呢?这么想又是否正确呢?每个故事里都会有一个反面角色,我想《红楼梦》里面反面角色王熙凤吧!她阴险卑鄙,心计很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但我相信他们本性善良,人嘛,得学会宽容。朋友说,王熙凤最后也凄惨地死了,这是她自作自受。
也许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事看法会不同吧。但王熙凤对女儿巧姐的爱,令我为之动容。不知不觉中,眼眶里已有晶莹的泪水闪动。她毕竟是个母亲。母爱永远是伟大的,无论再艰难,也要为子女撑起一片蓝天!我叹息一声。妈妈让我看书背后的几句话:“在这‘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四大家族,这些美丽聪颖的女子吟风弄月、日月笙歌。这何止是一场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更是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一组震撼人心的炎凉世态!当我们感动于其中时,那就是我们正折服于其中永恒不朽的艺术魅力。”
曹雪芹,您又是怎么想的呢?难道您写《红楼梦》时,心中思绪万千?您是否也在感叹炎凉世态?也许她在写悲伤结局的时候,是在向世人的一种呼吁,一种感叹,一种倾诉呢?
12岁了,对《红楼梦》有了新的见解。这是我读完书的真实感受,毕竟是孩童的思想,我有着疑问,我有着感动,有着震撼,有着对这本书无穷无尽的爱!
《红楼梦》阅读心得4
《红楼旧梦令人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红楼梦》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红楼梦》的少年版,这个暑假怀着一腔对《红楼梦》的向往,再次拜读,翻开那本散发着神秘气息的书。
《红楼梦》主要讲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悲惨的爱情故事
贾宝玉——众星拱月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了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竖着五彩丝簪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清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晴若秋波。如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这是贾宝玉在书中出场时的描写。他是书中的中心人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与他的家庭相违背,在当时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被灌输着“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但贾宝玉不同,在外人看来他是喜欢和女孩“厮混”,其实在我看来他是在逃避那个男权社会。贾宝玉的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的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之分。他憎恶藐视世俗男性,也十分的尊重下层阶级的女性。在书中贾宝玉写过一首《西江月》,可以看出贾宝玉的无奈与在封建社会他的思想不被人们看好。
林黛玉——冰清玉洁
“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主角,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是贾宝玉的姑表妹。她的性格与贾宝玉相似却又不同,遵从封建道德但性格叛逆,多愁善感但豁达开朗,爱使小性子但宽宏大度养尊处优但具有忧患意识。所以他也是书中最捉摸不透的人物.
薛宝钗——端庄稳重
“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シ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薛宝钗与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有所不同,后两者都有些许叛逆,但薛宝钗就是安于封建社会体系的一个代表。“罕言罕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书中的这句话就正是将薛宝钗的性格写了出来。
这三人的爱情故事凄美悲凉,结局也是令人潸然泪下,《红楼梦》--红楼旧梦,像是写了他们三人的一场梦。
胡适说《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毛泽东说《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历史看;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看见的满是悲伤,虽然我只是浅读了一番,但能深深的感受到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批判。《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它是一个时代的代表。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阅读心得5
《寻红楼遗梦,品人世百态》
这个暑假,我又将原著版《红楼梦》翻出,看了一遍,在刚识字的年纪,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儿童版带拼音的《红楼梦》,于是,每晚缠着爸妈给我讲一章作为睡前故事,小小的我看着书上精美的插图,在内心幻想偌大荣国府的盛象。再后来年岁稍长,妈妈为我买来原著版《红楼梦》,虽看得不全懂,却也囫囵吞枣地读了几遍,当时觉得最复杂的是,就是人物关系。赵姨娘是谁的小老婆?贾琏是刑夫人的儿子吗?一整个大家族,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凡提到名字的,最后的结果也都交待了,这里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先生写作的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曹先生自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整本书结尾以"贾雨村言"即"假语村言",因此书中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相承接,常在一个人冤死后,再出现在一个濒死之人面前,如凤姐死前看到尤二姐对她笑……这样的情节,让我又时不时心惊肉跳一回。既然刚才提到红楼梦中复杂人物关系,我就来说说自己对一些人物的看法。
提起《红楼梦》,不得不说说林黛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宝哥哥与林妹妹的爱情悲剧让人嗟叹。林黛玉风流袅娜,娇小柔弱,惹人怜爱。她深得贾母的喜欢,否则贾母也不会在放爆竹时独搂黛玉入怀了。可贾母等一众人明知宝黛相爱,却不促成这门亲事,其原因是黛玉的多病。确实,黛玉心思过于缜密,一件喜事想出悲来,落下泪来,试问她如何能不病?她虽风姿绰约,我见犹怜,却只因自身性格二无法获得像宝钗那样健康的身体。书中写她多心多想的大多是与宝玉有关的事,而在众姐妹中,她是最会打趣人的俏颦儿,是写诗奇才林潇湘,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爱情中的女人都有疑心病?
而薛宝钗,却是与林黛玉的性格截然相反。曾读过一篇文章,说宝钗的内心是一片清明的。不错,作为整本书中最明白、最识大体、最想的通、最宽容大度的人,宝钗不论是待人还是接物亦或是遭遇变故,都是头一个明白人。她宽容大度,因此人人都愿意和她交往。她细心地关心着身边的人,她曾日日为身为自己的情敌的黛玉送燕窝;她曾在香菱受委屈时保护她。她内心澄澈,看透世事,即使是在宝玉出家后,她也只是落下泪后忙劝薛姨妈和王夫人想开些。我觉得她一定是最长寿的人,只因她处事不惊、娴静如月。她是贤妻,亦必是良母。尽管知道宝玉心中只有林妹妹,她依然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宝玉,为他着想,解他的心结,劝勉他勤学。宝钗是真正的智者,在红楼这场大梦中,她似乎是坐看梦中人情百态而内心无波亦无澜。
再来说说袭人和晴雯:这两人都是我非常欣赏的丫鬟。她们伏侍宝玉尽心尽力,细心备至。袭人贤惠,也心仪于宝玉,文中说宝玉待袭人与旁人是不同的,她应是意识到宝玉的感情,因此在宝玉踹了她一脚后心凉了半截。她最多只能做侧室,她心中对做姨娘的命运应是有些害怕的。她怕色衰爱弛,怕正室欺压,但她对宝玉的爱是不动摇的,这样一个聪明而贤惠的丫头,最后结局也是好的。她本欲为宝玉而死,却意外发现所嫁之人乃宝玉之友蒋玉函,最后想来应是夫妻和睦、儿女承欢膝下。晴雯则是个大美女,凤姐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的好。”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也因花颜而耽了莫须有的罪名,因病惨死。在《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她的落落大方、勇敢坚韧让我敬佩。她死后被宝玉杜撰为芙蓉花神,也不枉她对宝玉尽心伏侍一番。袭人和晴雯同为丫鬟却不同命,其原因是晴雯的开放、反抗精神与当时封闭的时代相抵触。
最后来说说赵姨娘,这个戏份并不多的“坏女人”。小时候不懂太多,对赵姨娘只一字评述:坏。略大些,才发现了赵姨娘并不是坏,她是有无奈、无能为力的'。她和马道婆用魇魔法设计害凤姐和宝玉,是狠毒。但文中马道婆进赵姨娘屋子时看到的是满炕头的零碎的、不成样的绸缎,可见赵姨娘作为小人物悲哀的命运。主子只做了半个,比下人好不到哪里,还要每日每夜忍着一窝子气。她是贾政的侧室。又生了儿女,所谓纳妾纳色,想必她也曾有过美人如玉的岁月;也曾有过相爱交好的小厮;也曾与贾政恩爱缱绻,只可惜女儿探春总不和她同一战线,儿子贾环又是扶不上墙的烂泥,而她又是个好争风吃醋、斤斤计较、极具小市民气质的女子,也正因此,她骂女儿、打儿子,惹得人人讨厌。她在偌大荣国府内无可安身之处,或许,她会在每次被姑娘太太们欺辱后无力地叹息一声吧。赵姨娘“坏”的背后隐藏着外表光鲜生活下满地的虱子,也正给了当今时代那些整天做梦想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灰姑娘警示。
除出色的人物塑造外,《红楼梦》中大量优美而隽永的诗文,让我不得不惊叹于曹先生的妙笔生花、妙语连珠。
《红楼梦》于康乾盛世出现,表达了对反对封建、追求平等、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它的问世,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引起了广泛关注,后来更是出现了一门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曹雪芹先生如此出色之作,不愧为后人称道。
《红楼梦》阅读心得6
《盛席华宴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题记
红楼一梦,恍如梦一场。正如曹雪芹的诗“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半白话文半文言文的文字,文字间透露出真情,虽不敢说完全看懂,但也着实感慨万分。
你看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里,有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潇湘馆,一位因自己的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而苦闷的女子对着菊花低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讲诉秋心。”她性格叛逆和孤僻,对世俗不屑一顾;她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她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她诗情画意,灵秀慧黠;她多愁善感,红颜薄命。她——“世外仙妹寂寞林”的林黛玉。林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悲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却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也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贾宝玉可以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会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黛玉临死前的场景,病危之际,丫鬟紫鹃四处求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似乎在呐喊:“究竟什么地方是我自己理想的地方呢?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可还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归咎于封建社会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即使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了,可依然“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林黛玉和薛宝钗不过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而曹雪芹写这本书也并非单单只是为了描述剧中人物性格以及爱情的悲剧,而是为了反应一个时代悲剧和社会悲剧。
《红楼梦》阅读心得7
《红楼梦》是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着重讲述了上流社会的四个家庭,真实生动地描述了18世纪上半叶末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它是这一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崩溃的真实写照。为了一个个写出生动的人物,故事从童话《石头记》中的女娲开始。有一条关于真隐士的线索,开始和结束了整个故事。
遥远的大洋彼岸还有一个国家,——英国。她生下了一位伟大、杰出和有才华的剧作家。他是莎士比亚。他用自己的一生经历,在自己的国家发扬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戏剧。当时,一个民族,他那个时代不朽的灵魂,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丰富自己。就像莎士比亚和戏剧之间微妙的关系一样,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一部分。与其说他是一部异步的巨著,不如说他是一部中国通史。与其说是贵族生活,不如说是现状的真实写照。从一点点细节中,体现了那种语言的魅力,很多人物都是用生动的语言塑造出来的。从人物的一举一动,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放松。最细微的痕迹显示了人物的特征。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没有瑕疵。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为民大计,都与此有关。这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本柬埔寨的书。
据说都是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我觉得正好相反。里面有很多瑕疵。比如贾宝玉前八十回就暗示自己是个悲剧人物,变成了一个肯读书肯考试的举人。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好学的人,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红楼梦》写不好。况且像曹雪芹这样的人物刻画起来很难,也不容易达到。我看不如把这40次不写了,给人做白日梦的空间,还是很美的。
《红楼梦》阅读心得8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又一个国度——英国。她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杰出的、有天赋的,剧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亚。他用他毕生的经历发扬了本国的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那时一个民族,他那时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表现着自己、充实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亚与戏剧的微妙关系一样,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一部分。与其说他是异步伟大的巨著,不如说它是中国通史。与其说那是写贵族的生活,不如说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从一点点的细节来讲,那种语言的魅力体现出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斯破绽。而从中又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无不与此相关联。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柬书。
前面说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认为恰恰相反。从中有许多的破绽,例如贾宝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经暗示到其是一悲剧人物,而到高鄂的笔下它又成了一个乐于学习又参加考试而考取举人,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好学之人,这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衔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
《红楼梦》是无法写好的。再说想象曹雪芹一样的来刻画人物是非常难的,不是容易达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这四十回不写,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还是很美好的。
《红楼梦》阅读心得9
“吴宫花草成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读罢红楼,合上书细细品味,想想这个真实的故事,充满了太多的戏剧化和我们看来不可能的情感和悲欢离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袭布衫读不出昔日荣华富贵,千言万语只谱在一曲红楼!
贾宝玉,它是将作者的原型和血肉情感融合在一起的真实角色,说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又怎会有“可恨我为什么生长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是把人荼毒了”的叛逆之言?这实则是对于他生在富贵之家的一种否定,也是对古代贵族纨绔的一种睥睨和厌恶,这就是他,古人眼中的恶魔,作者笔下的天使。
薛宝钗,他是人们眼中完美的女子,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孕育的傀儡,他就像娃娃一样被人操控,心灵像最温顺的宠物一样没有自我,只能在黑暗的旧社会中摇尾乞怜,她精于世故,像传统中那样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只是她华丽空虚的外表,难掩外表下空虚死板没有个性的心,封建的心,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林黛玉,当属当时这般礼教的奇女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美丽的外表同时有一颗才华横溢的心“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她深爱那个顽放不羁的贾宝玉,却因凤姐的一招掉包计,在病痛中熬夜相思,传来的却是心上人成亲的消息,最终,却落了个“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的悲惨结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宝玉看破红尘,当了和尚,而黛玉,有葬在了那处香丘呢?
《红楼梦》阅读心得1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前世的情缘,后世来还。一段神话揭开了尘封的记忆;一块宝玉勾出如烟雨如云的世事,如醉如痴的想念,一脉情思,让我们回味再三。
我曾感叹结局的悲哀,黛玉的抱憾而亡,宝玉的看破红尘,宝钗的夜对孤灯以及贾府的衰败萧条,我也曾抱怨曹雪芹的狠心:“为什么不成全宝黛的爱情,反使他们阴阳相隔,最后落得个天各一方,人世间就真的只有忧愁。与伤心的泪雨吗?”
放下这本书,却放不下一腔忧愁,放不下宝黛的爱情悲剧,放不下颦儿的泪,颦儿的忧,颦儿的愁,颦儿的苦。
她有闭月羞花之娇美,却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显出她的弱不禁风,她的泪眼朦胧,魂牵梦萦。她本是冰雪聪明的奇女子,魁夺菊花式的潇洒,芦雪庵中争联即景赋诗的敏捷,与湘云月下吟诗的才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她将无人能比的才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令我折服,令数千万人为其倾倒。但细细品来,纤巧感伤的字句后又隐藏了多少眼泪,多少辛酸。身世的凄惨,寄人篱下的痛苦。谁人知晓?孤傲自许的清高,天真,率直,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注定凄凉结局,泪尽而逝。
三月花朵验放花香满天,待遇却用除将一半半青春的碎片连同自己的泪珠。一起埋入芳草菲飞的泥土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把自己的渴望,梦寐,生活的苦涩全都埋入土中,却埋不掉孤独如影随形的孤独,与生俱来的孤独。
与宝玉爱情的凄苦,本是情投意合,情意绵绵,宝玉是他的知己。可天不由人,性格孤僻,人缘不好,成为她通往幸福大道的一块绊脚石,使得原本疼爱她的贾母对她渐渐疏远,胜利的天平自然倾向了城府极深的宝钗这边。凤姐的一出偷梁换柱计,使两人痛失所爱。爱黛玉含泪焚尸,含恨而去,从此阴阳相隔,搞玉疯疯傻傻,后看破红尘,消发为僧。可悲奇苑仙葩早做北邙乡女!
黛玉的悲剧,始于封建社会的黑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蠢,曹雪芹之所以塑造这样一个悲剧典型,可能是为了告诉世人。那时还有多少才情兼备的女子被封建社会的黑暗所淹没。在苦难中挣扎,多少才子厌恶官场?落得个一生贫困潦倒,曹雪芹是否也把自己的痛思寄托在这个奇女子身上呢?无人知晓。
相关文章
红楼梦精彩片段摘抄作文2023-06-13 09:29:20
粉黛香魂——读红楼梦有感2023-06-11 06:14:41
红楼梦读书心得2023-06-13 15:50:15
初一学生红楼梦读后感2023-06-12 08:54:25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通用十五篇)2023-06-03 10:09:29
红楼梦81到100回读书心得2023-06-18 22:33:1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6-17 14:25:36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6-05 01:46:10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6-19 05: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