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最新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
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
生:(急切的)“想!”
(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谁能得第一呢?
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生3:不对,田老师的综合素质得分比贾老师的高,所以田老师能得第一
生4:我不明白“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用哪个成绩决定她们的表现呢?
生5:(非常自信地)我知道!我从电视上见过,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就是音乐理论知识得分,把每个人的两项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谁是冠军。
师:你真是个用心的孩子!就像你说的人们一般是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她们谁表现得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
1.师:谁能估计一下她们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
生1:(思考)她们的成绩差不多,都超过9分了。
生2:她俩的成绩很相接近,我们必须具体算一下,才能比出高低。
师: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的方法欢迎!(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师:谁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1:5号选手的总分已经知道了,我要求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和5号选手的得分进行比较。我的列式是:8.65+0.40=9.05 (分) 9.43-9.05=0.38(分),田老师是冠军,比贾老师高0.38分。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但是我是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9.43-(8.65+0.40)
师: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呢?
生3: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
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在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在加减。
(三)拓展应用
教师展示购物清单。
新世纪超市购物清单
2005.09.15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面包 2 2.70元 5.40元
酱油 1 4.85元 4.85元
应收:10.25元
客付款:20元
找零:9.75元
师: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想核对一下2个面包和一瓶酱油的总价对不对?
生2:我想给阿姨验算一下,看钱是否找对?
……
师:看来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吧!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1:第一个问题:2.70+2.70+4.85=10.25(元),和购物小票上一样。
生2:第二个问题:20-10.25=10.75(元)
生3:第二题不对,结果应该是9.75元,他忘记退位了!因为被减数是整数,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所以我用竖式时,在20的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补上两个0再计算。
生4: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退位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生5:老师,我们没补写0,但我们心里是这样记着的。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时,列竖式时,要给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
2.自编自算
出示数据4.12 12.3 5.08
师:用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学生编算式、交流)
生1:4.12+12.3+5.08
生2:4.12-12.3-5.08
生3:他编的题我们现在没法算,应改成12.3-4 .12-5.08
生4:12.3-(4.12+5.08)
师:现在我们就来计算自己编的三道题,在计算时要注意同学们提醒的几个问题。
五、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与之联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田老师是我班的任课教师,学生十分关心田老师能否得冠军,这种心理促使学生急切的想知道贾老师的总分,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练习的设计我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我组织自己编题自己算,使枯燥的计算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为学生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实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从课题的引入到教学过程都注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中挖掘教学素材。例如:为学生创设了本校教师参赛的实况,学生关心自己教师的成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并且使学生真实的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
2.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不管是新知识的探究还是知识的应用。教师都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计算,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从创设情境——探究算法——提高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特别是练习的设计, “购物”和“自编自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最新范文2
教材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是零散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纳,把这些图形练习在一起,建构初步的图形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技能目标: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由硬纸片做成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提问: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哪些图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或找出相应的图形模型。
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各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呢?教师板书课题:图形分类
(一)分一分:让学生独立尝试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画出图形来分类)。并与同桌交流分类的方法。
汇报与交流:分小组汇报分几类及分的理由。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线段围成的)。
师:刚才我们分出的平面图形还能再分类吗?试一试。
1.平面图形(根据是否线段围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五边形…) 圆形
2.平面图形(根据角的数量或根据边的数量)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3.平面图形(根据是否有直角组成)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生共同小结分类的方法。
二、实践活动:(探究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活动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2.汇报与板书。
小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展示课件。观赏这些图形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与应用。
断一断
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
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3.由四条边构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
画一画
1.请你用一根线段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请你将下面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可抽生回答。或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
五、作业
1.用你自己的方式,画出图形分类表。
2.完成校园作业本13页。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立体图形
图形: 曲线围成的图形
平面图形
线段围成的图形
我们发现: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最新范文3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拉一拉,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第一次是对已学的一些图形按是否是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第二次是对平面图形按其是否由线段围成进行分类,第三次是对线段围成的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由此可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应该是一个主要的目标。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实用价值很高。由于特性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之间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实践,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二个教学目标将在教学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来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第三个教学环节“运用拓展,课外延伸”来落实。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分类的思想,学生也已经接触过,曾进行过数的分类。加上城区学生基础比较好,所以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应该不难。只是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应用平时关注的较少,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三、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特别是通过课件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实例,非常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2、说学法
(1)自主观察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自己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时,才能最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己来观察图形的特点,思考分类的标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图形,借机引出课题,交代学习目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分组尝试分类
提出分类问题之后,让学生先思考一下如何分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借助学具分小组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2、集中交流分类标准
先让学生上台粘贴,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然后逐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边分边交流分类的标准。
3、梳理思路,展示过程。教师用课件演示分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图形类别特征的认识。
4、动手实践,探讨特性
先由生活中大桥、伸缩门等图片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如果换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再让学生回忆学生中应用了特性的实例,加深对特性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课外延伸
1、谁能说说图的意思(教材23页第3题)。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
2、欣赏图片: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着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聪明的建筑师们不仅利用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建筑,同时又利用他们的特性设计出了不可思议的雄伟建筑。它们中有的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是依然完好无损保持了原样。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欣赏这些有名的建筑图片,去感受图形带来的魅力。
3、课外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运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加固摇晃的椅子。
(四)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并对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的学习给出一个评价吗?” 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表现,生生互动评价,学生既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体验了成功,促进了发展。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最新范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 )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3)讲评:谁来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第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谁来说一下它的计算过程?48乘1,所得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 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1)指名板演,展示学生做的,让板演学生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提问:你们和他做的一样吗?
(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 128乘16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12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048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
(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
(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老师还没有教,你们是怎么会做的?(引导学生说清计算方法)教师再给你们两道题,会做吗?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以竖式呈现的四道题: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
(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
(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了解全对人数。
2.做练习五第2题
先判断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再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提问:计算三位数乘两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
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36 48 128
× 5 ×16 ×16
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
区别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教案最新范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
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
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
板书其中一题:200×43
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
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
(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
看板书:200×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
(2×4300,20×430)
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
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
(要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
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
(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
(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
(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
讲评这几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
(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既然是先不考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
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 ……
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
3、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
2、第3题。
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四、布置作业
第2、4题
相关文章
新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2023-06-13 15:44:46
四年级数学下册先学后教教案文案2023-06-02 08:51:09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模板2023-06-19 09:28:58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最新范文2023-06-16 02:33:39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模板2023-06-16 00:37:20
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教案全套模板2023-06-08 08:18:5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小学数学上册二年级教案最新例文2023-06-09 21:16:26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2023-06-04 01:07:32
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2023-06-06 16: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