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普希金中学课文原文:
再见吧,自一由的原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
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
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
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
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
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
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
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
随着你的山脊跑开!
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
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
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
有什么可顾惜的?而今哪里
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
在你的荒凉中,只有一件东西
也许还激动我的心灵。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墓……
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
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
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
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
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
象风暴之间驰过我们面前,
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他去了,使自一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 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象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世界空虚了……哦,海洋,
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
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
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
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
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
你的山岩,你的海湾,
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
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赏析】
《致大海》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也是对自一由的热情礼赞。1824年写于高加索,普希金第二次流放之前。
《致大海》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节,写普希金向大海告别。在普希金看来,大海以它的自一由奔放展示它的美,以它的自一由奔放向世人召唤。大海与普希金共有的自一由奔放的精神,使普希金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联。第二部分为第三节到第十三节,写大海引发的普希金的联想,表达普希金对自一由的渴望。第三节到第七节写普希金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一由的隐秘的愿望,也表达普希金对失去自一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第八节到第十三节写普希金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普希金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最后两节写普希金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普希金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一由奋斗不息。这首诗赞美了自一由奔放的大海,抒发普希金对自一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普希金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一由精神。
南高加索优美的自然景色*,哥萨克的风土人情,激发起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诗情。尤其是那壮阔湛蓝的大海,更使普希金流连忘返。临别前夕,普希金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人们到处忍受着同样的命运,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怀古伤今,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样深沉、激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篇。
普希金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普希金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普希金改变的自然,接着,普希金由观照映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合一了。这一瞬间,海是普希金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普希金赞叹大海的壮美:黄昏寂静时,大海温顺、宁静,闪耀着蔚蓝的波涛和“娇美的容光”,仿佛在“哭诉”着心头的哀愁;波涛汹涌时,大海喧腾、激荡、傲岸不羁,仿佛又在召唤着普希金冲破牢笼,奔向自一由的远方……普希金热爱大海:大海有广阔的襟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普希金也羡慕大海:大海的自一由奔放,勾起了他失去自一由的懊丧,在变相的流放中,他感到像“囚徒”一样。普希金更依恋大海:大海使他缅怀起举世震惊的英雄。显赫一时的拿破仑只能在荒凉的海波上安息;普希金最钦佩的普希金拜伦,虽然天才卓绝,雄心勃勃,渡海远征,但终为他祖国所不容,客死于希腊。普希金空有抱负不得施展,拿破仑和拜伦的不幸结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这正是普希金把大海说成“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是他“心灵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
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普希金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它以大海作为自一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普希金与大海相通的自一由精神。普希金借大海自一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一由的愿望。一位前苏联普希金曾说过:
“从那时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
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
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
普希金诗句像金屑那样洋洋洒洒……”
《致大海》教案参考
【学习目标】
1.通过把握诗歌意象特征,理解大海丰富的象征含义。
2.把握诗歌谨严的结构,理清情感脉络,体会其内在情绪的跌宕起伏。
3.品味诗歌语言的深意,理解诗人对现实和自我的'思考,感受诗人在重重束缚下迸发出的斗争激情。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意象分析和对结构的把握,感受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
难点:理清情感脉络,体会其内在情绪的跌宕起伏。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这是我国政治家曹操写下的著名诗篇《观沧海》中的诗句。海纳百川,大海的博大与壮阔常常让我们激情翻涌、意兴勃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吟咏大海的外国诗作:普希金的《致大海》。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作家文化常识及作品相关背景
2.诗歌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技法
3.诗歌首尾呼应的结构技法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1.理解作品的内涵,领会多样的文化观念,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差异,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
2.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氛围,体会意象和隐喻,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结构,体味诗歌意蕴。
三、学习活动
(一)听范读,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这首诗体式谨严,四五行一节,和谐整齐,诵读时,请大家注意感受其中的韵律感。思考:诗人面对着大海,产生了那些情绪?
(二)请同学们再次诵读本诗,找出描写“大海”这一意象的词句,并思考:诗歌中的大海具有哪些特征?
(三)再次诵读诗作,感受诗歌情感的起伏流动,并思考:本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在诗中,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四、课堂小结
置身于博大的自然之中,常让人感觉自身的渺小与无力。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相比,确实只是一倏忽,一须臾。但是,人的精神追求却可以是博大的、永恒不灭的。无论是普希金毅然挥别大海的坚定,还是苏轼尽享清风明月的洒脱,都是人类超越自我的局限,直抵精神永存的光辉,他们用精魂写下的诗篇,是留给我们的精神宝藏。
五、课后作业
本课的第二首诗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是一首奔放恣肆、不拘格律、遵循语言的内在节奏、自由抒写的诗歌,在外在形式上与《致大海》有着鲜明的差别。请阅读这一首诗,体会其形式特征,并选取《致大海》中的一段或几段,仿照《自己之歌》的形式进行改写。注意不要改变原诗的主题,要运用原诗中的意象。
六、板书设计
致大海
象征含义
大海人格化诗人情感的具象化
自由精神
拜伦拿破仑
相关文章
七颗钻石课文主要内容2023-06-13 15:59:33
母鸡这篇课文主要内容2023-06-15 08:32:43
纸船课文原文2023-06-14 20:10:41
去年的树的课文内容2023-06-16 00:49:23
松坊溪的冬天课文内容2023-06-03 18:10:23
三亚落日课文的内容2023-06-06 06:36:2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对比哪个好(排名分数线区2024-03-31 16:25:18
河北高考排名237950名物理能上什么大学(能报哪些学校)2024-03-31 16:19:2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山东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5:16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12:52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湖南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多少人2024-03-31 16:09:19
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招生人数和最低分2024-03-31 16:04:5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2023-06-02 22:02:35
人教版草船借箭课文原文2023-06-03 12:32:36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2023-06-10 06:09:02